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单电极尖端放电等离子体NO_x还原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余刚
余奇
+2 位作者
叶丹
顾璠
徐益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2-326,共5页
利用新型低能耗N2—NO系统单电极尖端放电等离子体NOx还原试验系统,得到了对实际多电极放电等离子体NOx脱除有指导意义的还原特性.在建立N2—NO系统单电极尖端放电等离子体NO还原试验系统的基础上,以电极极间电压表征电场物理特性,尖端...
利用新型低能耗N2—NO系统单电极尖端放电等离子体NOx还原试验系统,得到了对实际多电极放电等离子体NOx脱除有指导意义的还原特性.在建立N2—NO系统单电极尖端放电等离子体NO还原试验系统的基础上,以电极极间电压表征电场物理特性,尖端距离表征电极几何特性,得到了电场物理特性及电极几何特性对活性N原子产生及脱硝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脱硝率随尖端距离的增大而先增后减,随极间电压和气体停留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尖端距离是决定电极之间的电场强度和气流停留时间的关键几何变量.利用活性N原子的产生条件解释了放电外轮廓直径及电场强度随尖端距离变化的消长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单
电极尖端
放电
极间电压
尖端
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碳纳米管的尖端电极对汤生放电型气体传感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昕
白鹏
+1 位作者
刘君华
朱长纯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1-505,共5页
研制出不锈钢针尖 ,特制钨尖 ,以及在尖端上生长有碳纳米管 (CNT)阵列的针尖与钨尖 4种尖端电极 ,分别测试了 4种尖端电极的负离子产生量 ,及其在空气中汤生放电的不同的 I— V特性曲线。影响气体放电的因素很多 ,其中电极形状和材料是...
研制出不锈钢针尖 ,特制钨尖 ,以及在尖端上生长有碳纳米管 (CNT)阵列的针尖与钨尖 4种尖端电极 ,分别测试了 4种尖端电极的负离子产生量 ,及其在空气中汤生放电的不同的 I— V特性曲线。影响气体放电的因素很多 ,其中电极形状和材料是极为关键的因素。笔者通过大量的研究 ,对这 4种尖端电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发现特制钨尖比不锈钢针尖的表面电场强 ,而在这两种尖端上生长了碳纳米管后 ,负离子产生量分别提高到原来的 3倍 ,表明其表面电场加强且表面逸出功降低。汤生放电研究发现 ,选择生长有碳纳米管的特制钨尖作为电极 ,不仅可以降低气体的放电电压 ,而且还可以增大极间距 ,有利于气流的通畅和传感器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生放电
气体传感器
碳纳米管
尖端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慢性植入式微丝电极性能的改进
3
作者
师黎
陈建威
王松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共5页
电极是电生理实验中昂贵的易耗品,价格低廉的自制微丝电极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植入性能还不尽如人意.为制备成本低且具有较好性能的微丝电极,首先分析了影响长期记录性能的关键因素,然后从电极制备和尖端表面修饰两个方面对现有制备工...
电极是电生理实验中昂贵的易耗品,价格低廉的自制微丝电极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植入性能还不尽如人意.为制备成本低且具有较好性能的微丝电极,首先分析了影响长期记录性能的关键因素,然后从电极制备和尖端表面修饰两个方面对现有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修饰电极的阻抗模型,并对其属性、信号采集能力和生物相容性进行系统地评价.结果表明,改进后电极尖端表面光滑,阻抗平均降低了56.1%;修饰电极的阻抗模型有效;记录信噪比更高,记录寿命达到45 d;生物相容性良好,可以满足一般电生理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丝
电极
电极尖端
记录寿命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纳电离式矿井甲烷传感器安全放电及敏感机理仿真
被引量:
5
4
作者
柴钰
弓丽萍
+1 位作者
张晶园
赵永秀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870-4879,共10页
矿井环境下甲烷检测对瓦斯灾害的防控至关重要。微纳结构电离式传感器有响应快、易集成等特点,有望实现甲烷的快速准确检测。目前该传感器内部机理尚不完备,缺少对甲烷放电安全特性的理论及参数指导。对此,采用流体-化学动力学混合方法...
矿井环境下甲烷检测对瓦斯灾害的防控至关重要。微纳结构电离式传感器有响应快、易集成等特点,有望实现甲烷的快速准确检测。目前该传感器内部机理尚不完备,缺少对甲烷放电安全特性的理论及参数指导。对此,采用流体-化学动力学混合方法,仿真研究甲烷-氮气混合气体在纳米尖端微米级间隙的放电动态过程。通过计算空间电荷引起的电场畸变程度,分析甲烷无火花放电的关键参数,并基于带电子输运过程阐明甲烷安全放电机理;分析正离子成分、电子能量随甲烷浓度的演化过程,最终建立器件宏观电特性与甲烷电离效应的联系,完善微纳电离式器件的敏感机理,并分析其敏感性能。该研究为制备矿用电离式甲烷传感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
尖端
电极
甲烷气体传感器
安全放电参数
敏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然气制C_2烃新工艺
被引量:
7
5
作者
夏满银
崔锦华
许根慧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59-561,共3页
采用新型多尖端旋转电极,通过改变反应物流率和输入功率,考察了甲烷在常压辉光等离子体中偶联反应的转化率、C2烃的收率、C2烃的选择性、空时能量密度、能量效率和放电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当输入功率为84W、甲烷与氢气的流率为20ml/mi...
采用新型多尖端旋转电极,通过改变反应物流率和输入功率,考察了甲烷在常压辉光等离子体中偶联反应的转化率、C2烃的收率、C2烃的选择性、空时能量密度、能量效率和放电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当输入功率为84W、甲烷与氢气的流率为20ml/min时,甲烷的转化率为74 2%,相应的C2烃收率为70 7%,C2烃选择性为95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
尖端
旋转
电极
甲烷偶联
辉光等离子体
C2烃
天然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电极尖端放电等离子体NO_x还原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余刚
余奇
叶丹
顾璠
徐益谦
机构
东南大学洁净煤发电与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科技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
南京东南大学洁净煤发电与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2-326,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 9990 2 2 2 0 9)
文摘
利用新型低能耗N2—NO系统单电极尖端放电等离子体NOx还原试验系统,得到了对实际多电极放电等离子体NOx脱除有指导意义的还原特性.在建立N2—NO系统单电极尖端放电等离子体NO还原试验系统的基础上,以电极极间电压表征电场物理特性,尖端距离表征电极几何特性,得到了电场物理特性及电极几何特性对活性N原子产生及脱硝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脱硝率随尖端距离的增大而先增后减,随极间电压和气体停留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尖端距离是决定电极之间的电场强度和气流停留时间的关键几何变量.利用活性N原子的产生条件解释了放电外轮廓直径及电场强度随尖端距离变化的消长规律.
关键词
等离子体
单
电极尖端
放电
极间电压
尖端
距离
Keywords
Electric fields
Electrodes
Nitrogen removal
Plasmas
Reduction
分类号
X5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碳纳米管的尖端电极对汤生放电型气体传感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昕
白鹏
刘君华
朱长纯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
出处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1-50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 0 0 770 16 ) (6 0 0 36 0 16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2 0 0 0 0 6 982 3)
文摘
研制出不锈钢针尖 ,特制钨尖 ,以及在尖端上生长有碳纳米管 (CNT)阵列的针尖与钨尖 4种尖端电极 ,分别测试了 4种尖端电极的负离子产生量 ,及其在空气中汤生放电的不同的 I— V特性曲线。影响气体放电的因素很多 ,其中电极形状和材料是极为关键的因素。笔者通过大量的研究 ,对这 4种尖端电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发现特制钨尖比不锈钢针尖的表面电场强 ,而在这两种尖端上生长了碳纳米管后 ,负离子产生量分别提高到原来的 3倍 ,表明其表面电场加强且表面逸出功降低。汤生放电研究发现 ,选择生长有碳纳米管的特制钨尖作为电极 ,不仅可以降低气体的放电电压 ,而且还可以增大极间距 ,有利于气流的通畅和传感器的恢复。
关键词
汤生放电
气体传感器
碳纳米管
尖端
电极
Keywords
Townsand discharge Gas sensor Carbon nanotube Tip electrode
分类号
TP2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TB38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慢性植入式微丝电极性能的改进
3
作者
师黎
陈建威
王松伟
机构
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304602)
文摘
电极是电生理实验中昂贵的易耗品,价格低廉的自制微丝电极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植入性能还不尽如人意.为制备成本低且具有较好性能的微丝电极,首先分析了影响长期记录性能的关键因素,然后从电极制备和尖端表面修饰两个方面对现有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修饰电极的阻抗模型,并对其属性、信号采集能力和生物相容性进行系统地评价.结果表明,改进后电极尖端表面光滑,阻抗平均降低了56.1%;修饰电极的阻抗模型有效;记录信噪比更高,记录寿命达到45 d;生物相容性良好,可以满足一般电生理实验要求.
关键词
微丝
电极
电极尖端
记录寿命
生物相容性
Keywords
microwire electrode
electrode tip
recording longevity
biocompatibility
分类号
TM241.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P212.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纳电离式矿井甲烷传感器安全放电及敏感机理仿真
被引量:
5
4
作者
柴钰
弓丽萍
张晶园
赵永秀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出处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870-4879,共10页
文摘
矿井环境下甲烷检测对瓦斯灾害的防控至关重要。微纳结构电离式传感器有响应快、易集成等特点,有望实现甲烷的快速准确检测。目前该传感器内部机理尚不完备,缺少对甲烷放电安全特性的理论及参数指导。对此,采用流体-化学动力学混合方法,仿真研究甲烷-氮气混合气体在纳米尖端微米级间隙的放电动态过程。通过计算空间电荷引起的电场畸变程度,分析甲烷无火花放电的关键参数,并基于带电子输运过程阐明甲烷安全放电机理;分析正离子成分、电子能量随甲烷浓度的演化过程,最终建立器件宏观电特性与甲烷电离效应的联系,完善微纳电离式器件的敏感机理,并分析其敏感性能。该研究为制备矿用电离式甲烷传感器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微纳米
尖端
电极
甲烷气体传感器
安全放电参数
敏感机理
Keywords
Micro-nano tip electrode
methane gas sensor
safety discharge parameter
sensitive mechanism
分类号
TM21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然气制C_2烃新工艺
被引量:
7
5
作者
夏满银
崔锦华
许根慧
机构
天津大学一碳化学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59-561,共3页
基金
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X500005)。
文摘
采用新型多尖端旋转电极,通过改变反应物流率和输入功率,考察了甲烷在常压辉光等离子体中偶联反应的转化率、C2烃的收率、C2烃的选择性、空时能量密度、能量效率和放电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当输入功率为84W、甲烷与氢气的流率为20ml/min时,甲烷的转化率为74 2%,相应的C2烃收率为70 7%,C2烃选择性为95 3%。
关键词
多
尖端
旋转
电极
甲烷偶联
辉光等离子体
C2烃
天然气
Keywords
rotating poly-tip electrodes
coupling of methane
glow-discharge
C_2 hydrocarbon
natural gas
分类号
TE6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单电极尖端放电等离子体NO_x还原特性试验研究
余刚
余奇
叶丹
顾璠
徐益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碳纳米管的尖端电极对汤生放电型气体传感器特性的影响
李昕
白鹏
刘君华
朱长纯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种慢性植入式微丝电极性能的改进
师黎
陈建威
王松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微纳电离式矿井甲烷传感器安全放电及敏感机理仿真
柴钰
弓丽萍
张晶园
赵永秀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天然气制C_2烃新工艺
夏满银
崔锦华
许根慧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