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两种电极导管紧急床旁心脏起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黄波 朱福 +5 位作者 孙宝贵 卢振国 胡春燕 蒋庆渊 李锦玉 陆铭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5期342-344,共3页
目的比较在体表心电图指导下两种电极导管紧急床旁心脏起搏治疗心动过缓的效果,探讨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方法学和可行性。方法75例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中,50例使用带球囊漂浮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25例使用普通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 目的比较在体表心电图指导下两种电极导管紧急床旁心脏起搏治疗心动过缓的效果,探讨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方法学和可行性。方法75例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中,50例使用带球囊漂浮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25例使用普通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进行床边临时起搏,对两者的操作时间和效果分别加以回顾性分析,在一周内,38例在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时进行了导管位置的X线观察,其他存活患者也进行了导管位置的X线观察,比较两种起搏方式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结果球囊漂浮电极组,即刻起搏成功率为94%,起搏成功时间为(8.5±2.7)min,并发症发生率为2%,术后导管脱位率为6.3%;普通电极组,即刻起搏成功率为96%,起搏成功时间为(6.3±2.1)min,并发症发生率为8%,术后无导管脱位现象。结论体表心电图指导下应用两种电极导管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是一项安全有效、可行的起搏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锁骨下静脉穿刺 球囊漂浮电极导管 普通电极导管 起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在床边心脏临时起搏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娟 刘文卫 +3 位作者 汤永谦 刘海 张民 马可忠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4期495-496,共2页
临时心脏起搏术是抢救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以往多选择经股静脉途径,在X线透视引导下,将临时起搏电极导管送至右心室心尖部完成心脏起搏。但是大多数需要临时起搏的患者病情危重,不适宜搬运至有放射设备的手术间。球囊漂... 临时心脏起搏术是抢救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以往多选择经股静脉途径,在X线透视引导下,将临时起搏电极导管送至右心室心尖部完成心脏起搏。但是大多数需要临时起搏的患者病情危重,不适宜搬运至有放射设备的手术间。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借助右心系统血流的动力将电极导管送至右心室合适的起搏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漂浮电极导管 心脏临时起搏术 临时心脏起搏术 右心室心尖部 缓慢性心律失常 应用 经股静脉途径 起搏电极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极导管标测对Koch三角的X线影像测定在慢径消融中的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周聊生 李莹 +3 位作者 王连祥 闫素华 娄兹谟 杨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1年第6期393-395,共3页
目的 :测定Koch三角的X线影像学上的大小及在慢径消融中的价值。方法 :2 7例房室结双径路并折返性室上速的患者 ,用冠状静脉窦口及希氏束标记Koch三角的部位 ,分别用左前斜 (LAO) 4 5°及加头位和足位 2 0°,右前斜 (RAO)30... 目的 :测定Koch三角的X线影像学上的大小及在慢径消融中的价值。方法 :2 7例房室结双径路并折返性室上速的患者 ,用冠状静脉窦口及希氏束标记Koch三角的部位 ,分别用左前斜 (LAO) 4 5°及加头位和足位 2 0°,右前斜 (RAO)30°及加用头位和足位 2 0°测量Koch三角的高度 ,以 2 0mm为界将Koch三角分为大小两组。结果 :Koch三角有较差异 ,以LAO45°显示最小 ,RAO +足位显示最大。结论 :小Koch三角组慢径多分布位置低 ,消融时可参考RAO +足位 ;大Koch三角组消融位置多在中下 1/ 3以下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OCH三角 射频消融 影像学检查 电极导管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急床旁使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文华 王晓冬 +3 位作者 刘菁晶 张峰 敬锐 任自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紧急情况下床旁使用漂浮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46例因心律失常紧急采用漂浮电极导管行临时起搏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入路、手术时间、电极导管放置部位,判定该方法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结果经... 目的探讨紧急情况下床旁使用漂浮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46例因心律失常紧急采用漂浮电极导管行临时起搏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入路、手术时间、电极导管放置部位,判定该方法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结果经床旁使用漂浮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即刻成功率达100%;从静脉穿刺至心室起搏使用时间为(5.2±2.0)min,从电极置入至心室起搏使用时间为(1.7±0.9)min;起搏、感知功能异常发生率右室心尖部(2.9%)小于右室流出道(33.3%)(P=0.018);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紧急情况下床旁使用漂浮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方便、高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漂浮电极导管 心脏临时起搏 床旁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设计导电球囊电极导管经食管心脏起搏37例报告
5
作者 郑方胜 蔡尚郎 +2 位作者 沃金善 孙建佩 范洪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4-5,共2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导电球囊电极导管进行经食管心脏起搏,37例中35例顺利完成经食管心室起搏检查,起搏阈值25.27±3.9V。认为应用该导电球囊电极导管心室起搏较普通金属环电极具有成功率高。
关键词 食管 心脏起搏 导电球囊 电极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应用普通电极导管经右颈内静脉紧急心脏临时起搏54例
6
作者 姜文兵 林加锋 +3 位作者 张建华 陈晓曙 王毅 傅国胜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紧急心脏临时起搏 经右颈内静脉 普通电极导管 床旁 临时起搏电极 临时心脏起搏 急诊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Franz接角电极导管记录犬心内膜单相动作电位
7
作者 张玉 蔡志伟 +3 位作者 曾晓荣 于平 刘智飞 朱寄天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0年第Z1期33-34,共2页
作者首次应用Franz接触电极导管记录了犬心内膜单相动作电位,观察了心内膜 MAP的形态特点,并对163个单位电生理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其结果是:MAPA 44.01±6.99mv,Vmax 8.20±2.86v/s,APD<sub>50</sub> 154.58... 作者首次应用Franz接触电极导管记录了犬心内膜单相动作电位,观察了心内膜 MAP的形态特点,并对163个单位电生理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其结果是:MAPA 44.01±6.99mv,Vmax 8.20±2.86v/s,APD<sub>50</sub> 154.58±28.35ms,APD<sub>90</sub> 215.49±34.96mS,HR 134.73±17.04次/分。并对APD进行了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动作电位 电极导管 心内膜 形态特点 统计学处理 生理参数 实验结果 记录 首次应用 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电极导管术中的漏电流问题探讨
8
作者 刘智飞 朱寄天 +1 位作者 曾晓荣 于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0年第Z1期33-33,共1页
通过心导管术采用接触电极引导MAP过程中,由于仪器设备等诸多因素,可造成对受试者的微电击,发生心室纤颤等严重后果。本文叙述了在实验条件下测试三种不同规格放大器通过接触电极对地产生漏泄电流以及对实验动物影响。
关键词 漏电流 导管 微电击 受试者 漏泄电流 接触电 仪器设备 实验动物 放大器 电极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静脉漂浮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器术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叶志高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股静脉漂浮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器术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内科住院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69例作为研究组,采用股静脉漂浮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器术,同期选取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 目的探讨股静脉漂浮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器术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内科住院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69例作为研究组,采用股静脉漂浮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器术,同期选取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BNP、血清cTnI水平及其临时心脏起搏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临时心脏起搏治疗前,研究组血浆BNP、血清cTn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时心脏起搏治疗后,研究组血浆BNP、血清cTnI水平均低于同组临时心脏起搏治疗前,LVEF、CI均明显高于临时心脏起搏治疗前,LAD、LVEDD均明显低于临时心脏起搏治疗前,临时心脏起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时心脏起搏治疗患者电极一次性到位成功率高,未见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股静脉漂浮电极导管临时心脏起搏器术通过显著降低BNP、cTnI水平,从而显著改善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静脉漂浮电极导管 临时心脏起搏器术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电极导管的研制
10
作者 张义勤 骆秉铨 韩冰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279-280,共2页
介绍了一种心脏射频消融电极导管,其特点是内腔有一可调节头端弯度的装置,头端有一对电极可记录标测心脏内的各种电位,并能通过50w 以下的射频电流消融心脏的病灶部位。
关键词 电极导管 射频消融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大鼠气道高压脉冲电场消融的导管电极研制和应用
11
作者 张娜娜 安怡蓉 +7 位作者 田嘉玮 韩轩 屈申奥 冷昊泽 陶诗然 任冯刚 吕毅 朱皓阳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5期568-572,共5页
高压脉冲电场消融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该技术目前仅在小样本的临床病例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其具体治疗机制尚未阐明。为了加速其临床应用进程,... 高压脉冲电场消融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该技术目前仅在小样本的临床病例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其具体治疗机制尚未阐明。为了加速其临床应用进程,迫切需要通过大量动物实验来探究相关分子机制。大鼠相较于其他实验动物,更易于构建COPD模型,并且拥有相对完备的组织和分子学实验试剂是进行探究脉冲电场消融COPD机制研究的理想模型。因此,开发适用于SD大鼠呼吸道的消融导管电极尤为重要。该研究首先观察了大鼠的气道解剖结构,并对导管的材质、硬度、直径、电极环尺寸、正负极间距、导管的绝缘处理、导丝与电极环的焊接技术,以及导管通气孔等关键设备参数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制备了一种带有通气功能的PVC消融电极导管。接下来,利用COMSOL软件模拟了该电极可施加的场强,并在正常大鼠中进行了验证,以评估电极的电学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研究成果为后续高压脉冲电场治疗COPD的相关机制研究奠定了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脉冲电场 导管电极 气道消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漂浮导管电极心脏临时起搏治疗危重患者32例体会
12
作者 孙学玉 马立学 +1 位作者 王志辉 张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1-42,共2页
32例缓慢型心律失常危重患者以Seldinger方法行静脉穿刺,经左颈内静脉或右股静脉穿刺插管,无X线透视条件下,根据室性早搏出现或体表起搏心电图判断电极进入右室,行漂浮电极床边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结果32例全获成功,无深静脉血栓、心脏... 32例缓慢型心律失常危重患者以Seldinger方法行静脉穿刺,经左颈内静脉或右股静脉穿刺插管,无X线透视条件下,根据室性早搏出现或体表起搏心电图判断电极进入右室,行漂浮电极床边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结果32例全获成功,无深静脉血栓、心脏穿孔、气胸及感染等并发症。认为本法无需X线引导,方便快捷,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急救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临时 球囊导管电极 心律失常 缓慢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逆电穿孔技术联合导管电极用于组织消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一坤 韩轩 +5 位作者 任冯刚 李青山 陈雪 初大可 吴荣谦 吕毅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0年第2期172-178,共7页
不可逆电穿孔是一种新兴的组织物理消融技术。相较于射频等热消融技术,不可逆电穿孔表现出消融时间短,不受热沉效应影响、不损伤组织支架结构等特点,在肝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等肿瘤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效果。近年来,国内外多个团队致力... 不可逆电穿孔是一种新兴的组织物理消融技术。相较于射频等热消融技术,不可逆电穿孔表现出消融时间短,不受热沉效应影响、不损伤组织支架结构等特点,在肝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等肿瘤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效果。近年来,国内外多个团队致力于不可逆电穿孔联合导管电极用于消化道、支气管、泌尿道和心肌组织消融的研究,初步证实内镜或介入技术下不可逆电穿孔用于管腔组织消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该研究团队综述了不可逆电穿孔联合导管电极用于组织消融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关键技术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逆电穿孔 导管电极 内镜 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漂浮导管临时起搏治疗AMI时过缓性心律失常
14
作者 梁明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08-309,共2页
目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伴严重过缓性心律失常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对2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过缓性心律失常患者行球囊漂浮导管床旁临时起搏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时起搏均安置成功,其中1例安置永久起搏器。结论临时起搏能改善急性心肌梗... 目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伴严重过缓性心律失常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对2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过缓性心律失常患者行球囊漂浮导管床旁临时起搏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时起搏均安置成功,其中1例安置永久起搏器。结论临时起搏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时因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引起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漂浮电极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技术配合与护理体会
15
作者 孙洁 孟静 +1 位作者 徐希云 周传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9期12-13,共1页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是目前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和Ⅰ型心房扑动(AF)的有效方法。1993年4月~2002年10月,我院共行RFCA427例,404例获成功,成功率94.6%,现将手术中的配合与护理报告如下。1 资料...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是目前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和Ⅰ型心房扑动(AF)的有效方法。1993年4月~2002年10月,我院共行RFCA427例,404例获成功,成功率94.6%,现将手术中的配合与护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427例RFCA患者,中男273例,女154例;年龄9~71岁。其中PSVT411例,左侧房室旁路(APS)187例,右侧APS89例,左侧合并右侧APSS例,房室结双径路(AVNDP)13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电极导管 导管 RFCA 心动过速 心搏过速 心律失常 心电监护 心前区疼痛 希氏束 房室传导束 房室结折返性 局部按压 标测 备皮 鞘管
全文增补中
左心室导管消融术可致脑损伤
16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52-52,共1页
9《科技日报》电,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24日在美国心脏协会期刊《循环》杂志上发表论文称,针对左心室的导管消融手术,会导致脑损伤,并可能会造成认知能力下降。这一结论与之前对导管消融手术安全性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导管... 9《科技日报》电,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24日在美国心脏协会期刊《循环》杂志上发表论文称,针对左心室的导管消融手术,会导致脑损伤,并可能会造成认知能力下降。这一结论与之前对导管消融手术安全性的认知存在明显差异。导管消融术是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方法。医生会通过穿刺血管,把电极导管插入患者心脏,确定引起心律失常的异常结构位置后,在该处局部释放高频电流,通过热效能,摧毁病变组织,恢复并维持正常心律。导管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脑损伤 电极导管 美国心脏协会 高频电流 穿刺血管 正常心律 左心室 《科技日报》 手术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右股静脉穿刺床边紧急心脏起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平栓 王瑞宗 +4 位作者 卢潘霞 刘福喜 刘煜昊 杨喜山 宋润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1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 :探讨对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紧急心脏起搏救治的新方法。方法 :40例病人均采用非X线条件下 ,经右股静脉插入电生理标测电极导管 ,以体表心电图为指导 ,于床边行紧急起搏。结果 :电极到位率 97 5 % ,心脏有效起搏率 97 5 % ,除 3例病... 目的 :探讨对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紧急心脏起搏救治的新方法。方法 :40例病人均采用非X线条件下 ,经右股静脉插入电生理标测电极导管 ,以体表心电图为指导 ,于床边行紧急起搏。结果 :电极到位率 97 5 % ,心脏有效起搏率 97 5 % ,除 3例病人死于非起博因素外 ,其他均安全度过危险期。结论 :此法简便有效、并发症少 ,为救治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的可靠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心律失常 起搏术 标测电极导管 体表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换埋藏式心脏起搏器的体会
18
作者 黄其植 沈玉芳 +1 位作者 王邦宁 黄光文 《安徽医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5-26,共2页
近十年来,国内使用的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大部分是使用寿命为4~7年的美国Edwards公司产品和使用寿命为2~2.5年国产品。因此,更换已埋藏的心脏起搏器患者,逐渐增多。我院自1986年11月以来更换4例(5例次),全部成功。现就其初步体会,讨论如... 近十年来,国内使用的埋藏式心脏起搏器大部分是使用寿命为4~7年的美国Edwards公司产品和使用寿命为2~2.5年国产品。因此,更换已埋藏的心脏起搏器患者,逐渐增多。我院自1986年11月以来更换4例(5例次),全部成功。现就其初步体会,讨论如下: 病例介绍例1:女,55岁,因病窦综合征于1983年1月4日安置Edwards 28u,46个月后随访发现电池耗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窦综合征 电极导管 EDWARDS 起搏频率 起搏电极导线 单极起搏 食道调搏 电复律 使用寿命 抢救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电生理研究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19
作者 梁惠芬 《华夏医学》 CAS 1994年第3期76-78,共3页
临床电生理研究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ApplicationsofClinicalElectrophysiologicalResearchinArrhythmia¥//梁惠芬(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医院)临床心脏电生... 临床电生理研究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ApplicationsofClinicalElectrophysiologicalResearchinArrhythmia¥//梁惠芬(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职工医院)临床心脏电生理研究是通过心内导管电极直接记录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 临床电生理 房室传导阻滞 窦房结 房室结 希氏束电图 电极导管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室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疾病诊断治疗的某些进展
20
作者 李露言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0年第4期336-339,共4页
近10~20年来,我国的疾病谱已发生很大变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并成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仪器设备、诊疗手段日新月异。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心脏缺血 疾病诊断治疗 诊疗手段 无痛性心肌缺血 电极导管 抗心律失常 死亡原因 激光血管成形术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