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板型触发电晕稳定开关的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邱云 金晓 +4 位作者 宋法伦 张勇 甘延青 卓婷婷 龚海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4-248,共5页
为了验证在空气状态下电晕稳定开关的重复频率特性,对自行研制的盘式触发三电极电晕稳定开关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分析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在空气状态下,开关具有良好的触发特性,开关抖动和导通时延最小可以分别控制在4,36 ns... 为了验证在空气状态下电晕稳定开关的重复频率特性,对自行研制的盘式触发三电极电晕稳定开关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分析了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在空气状态下,开关具有良好的触发特性,开关抖动和导通时延最小可以分别控制在4,36 ns;同时,还可以通过减小触发间隙,进一步减小开关的导通时延和增加开关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发电晕稳定开关 触发 触发时延 抖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能逃逸电子机制的气体开关自击穿稳定性
2
作者 耿玖源 崔言程 +1 位作者 王海涛 朱丹妮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1-129,共9页
为实现脉冲驱动源气体主开关的精确控制技术,研制了基于电晕稳定机理的气体触发开关,并对稳定电晕放电过程以及高能逃逸电子对击穿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揭示了抑制高能逃逸电子产生有助于增加气体开关自击穿稳定性的机制。从气体介质... 为实现脉冲驱动源气体主开关的精确控制技术,研制了基于电晕稳定机理的气体触发开关,并对稳定电晕放电过程以及高能逃逸电子对击穿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揭示了抑制高能逃逸电子产生有助于增加气体开关自击穿稳定性的机制。从气体介质和电场条件两个方面进行实验研究,对比该型气体开关的自击穿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气压0.06 MPa至0.56 MPa范围内,气体开关充15%SF_(6)/N_(2)混合气体,其自击穿离散度不超过6%,最低可达1.4%;当SF_(6)/N_(2)混合气体内的电负性气体占比小于30%时,气体开关的自击穿电压离散度保持在2%~4%范围内;在充电电压小于1800 V范围内,改变间隙内电场的时域变化速度,可降低自击穿电压的离散度,当电压上升速度为12.4 kV/μs时,自击穿电压为242 kV,离散度为0.2%;在0.3 MPa的15%SF_(6)/N_(2)混合气体内,降低触发极尖端的场不均匀系数,击穿稳定性未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在电场时域变化速度增加时,自击穿电压离散度依然可以保持在1%以下;利用沟槽型触发极代替楔形触发极,击穿电压离散度最低可达0.15%,且击穿电压稳定在248 kV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逸电子 电晕稳定触发开关 SF_(6)/N_(2)混合气体放电 不均匀场 脉冲功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