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控离子选择渗透技术盐湖提锂传质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宋高晋 张雪锋 +3 位作者 张忠林 高凤凤 郝晓刚 纪志永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33,共7页
电控离子选择渗透(ESIP)是一种新型离子分离技术,可实现在复杂盐溶液中连续高选择性提取痕量目标离子。本工作研究了外加电场和电活性位点耦合作用下锂离子(Li+)在ESIP膜内的传质行为,引入电活性位点浓度参数对离子在膜相中的电化学势... 电控离子选择渗透(ESIP)是一种新型离子分离技术,可实现在复杂盐溶液中连续高选择性提取痕量目标离子。本工作研究了外加电场和电活性位点耦合作用下锂离子(Li+)在ESIP膜内的传质行为,引入电活性位点浓度参数对离子在膜相中的电化学势进行修正,提出修正的Donnan模型,结合电解质溶液电中性假设、界面电化学势守恒和法拉第定律,以Nernst–Planck方程为理论基础,建立了一维ESIP锂离子传质模型。重点研究了外加电场、接收液浓度、膜内电活性位点浓度以及膜厚4种参数对Li+在ESIP膜内传质过程的影响,为ESIP分离技术的生产放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离子选择渗透 锂提取 电活性位点浓度 Nernst–Planck方程 传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离子选择渗透膜分离过程传质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凤凤 张雪锋 +1 位作者 张忠林 郝晓刚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9-618,共10页
【目的】电控离子选择渗透(electrochemically switched ion permselectivity, ESIP)是一种新型的离子选择性膜分离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低浓度目标离子的高效、连续、选择性分离。然而,离子在膜内传质不符合Nernst-Planck理论,建立ESIP离... 【目的】电控离子选择渗透(electrochemically switched ion permselectivity, ESIP)是一种新型的离子选择性膜分离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低浓度目标离子的高效、连续、选择性分离。然而,离子在膜内传质不符合Nernst-Planck理论,建立ESIP离子传质模型有助于人们理解ESIP分离过程。【方法】在ESIP膜分离系统中,为研究离子在膜上双脉冲电势与极室槽电压耦合动态场中的传质行为,提出了修正的Nernst-Planck模型。根据唐南(Donnan)平衡以及电中性假设等,建立了ESIP膜分离过程的离子传递稳态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考察了电流密度、膜厚、膜内离子活性位点浓度对膜分离系统中离子浓度和电阻分布的影响。【结果】在原料侧扩散层和膜相内,膜厚和离子活性位点浓度对离子浓度分布影响较大,降低膜厚、提高离子活性位点浓度是提高离子传质的主要方式。在高电流密度、低膜厚和高离子活性位点浓度下,原料侧扩散层电阻在整体电阻中占主导作用,通过增加流体流速或减小腔室厚度以提高离子传质速率。在低电流密度、较高膜厚下,Donnan层电阻占主导作用,通过增加膜的离子活性位点来提高离子传质速率。【结论】在高电流密度、低膜厚和高离子活性位点浓度下,减弱扩散层电阻(增加流体流速、减少腔室厚度)是实现ESIP性能优化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离子选择渗透膜分离 离子传质 数值模拟 浓度分布 电阻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活性SPS/CNTs/PVA/LMO渗透膜的构筑及锂离子选择性分离
3
作者 王志 孙海东 +3 位作者 严雄仲 杨富婷 杜晓 郝晓刚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40,共7页
随着新能源领域对锂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从盐湖卤水中提取锂离子对保障锂资源供应至关重要。以锰酸锂(LMO)作为锂离子(Li^(+))电活性材料、碳纳米管(CNTs)为电子导体、聚乙烯醇(PVA)为粘结剂,磺化聚苯乙烯(SPS)为填充剂,通过层层组装和... 随着新能源领域对锂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从盐湖卤水中提取锂离子对保障锂资源供应至关重要。以锰酸锂(LMO)作为锂离子(Li^(+))电活性材料、碳纳米管(CNTs)为电子导体、聚乙烯醇(PVA)为粘结剂,磺化聚苯乙烯(SPS)为填充剂,通过层层组装和渗透填充法制备了电活性锂离子选择渗透膜(SPS/CNTs/PVA/LMO),并将其应用于电控离子选择渗透膜分离(ESIP)系统中提取Li^(+),探讨了ESIP体系中的电压操作参数,研究了SPS/CNTs/PVA/LMO膜在ESIP系统中对Li^(+)的选择性分离效果。结果表明,当ESIP系统的吸脱附电压分别为0.8 V和2.4 V时,SPS/CNTs/PVA/LMO膜对Li^(+)的渗透通量达到了0.052 mol/(m^(2)·h),选择性达到了3.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电控离子选择渗透 锰酸锂 碳纳米管 磺化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溴离子选择渗透膜的构筑及其对溴的分离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洁 张良 +2 位作者 罗善霞 杜晓 郝晓刚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1,共8页
以碳纳米管(CNTs)作为电子传递载体、溴氧铋(BiOBr)作为溴离子(Br^(-))传输通道、季铵化壳聚糖(QCS)作为成膜剂,通过真空抽滤法制备了碳基溴离子选择渗透膜(CNTs/QCS/BiOBr),并将其应用于电控离子选择渗透膜分离(ESIP)系统中分离回收Br^... 以碳纳米管(CNTs)作为电子传递载体、溴氧铋(BiOBr)作为溴离子(Br^(-))传输通道、季铵化壳聚糖(QCS)作为成膜剂,通过真空抽滤法制备了碳基溴离子选择渗透膜(CNTs/QCS/BiOBr),并将其应用于电控离子选择渗透膜分离(ESIP)系统中分离回收Br^(-),探讨了ESIP体系中的操作参数对Br^(-)渗透通量的影响,研究了CNTs/QCS/BiOBr膜在ESIP系统中的稳定性及其对Br^(-)的选择性分离效果.结果表明,当ESIP系统的槽电压和脉冲电压分别为3.5 V和0/-2.5 V时,CNTs/QCS/BiOBr膜对Br^(-)的渗透通量达到了3.00 g/(m^(2)·h).此外,CNTs/QCS/BiOBr复合膜在ESIP系统中不仅具有循环稳定性,还能实现Br^(-)的选择性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电控离子选择渗透 分离回收 碳纳米管 碳基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基电子-离子双传递功能复合膜的构筑及电驱动离子分离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武晓岗 王洁 +4 位作者 张良 高凤凤 罗善霞 杜晓 郝晓刚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23,共7页
构筑具有电子、离子传递的双功能电活性离子分离膜是电控离子选择渗透膜(ESIPM)分离领域的关键技术。通过将导电碳纳米管(CNT)和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共混抽滤,制备了在亚微米尺度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CNT/CNF复合膜,以此为导电基膜,通过... 构筑具有电子、离子传递的双功能电活性离子分离膜是电控离子选择渗透膜(ESIPM)分离领域的关键技术。通过将导电碳纳米管(CNT)和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共混抽滤,制备了在亚微米尺度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CNT/CNF复合膜,以此为导电基膜,通过溶液渗透策略,在不破坏CNT交联网络结构的前提下,将具有阳离子交换功能的磺化聚苯乙烯(SPS)原位填充到CNT/CNF的亚微米孔道中,制备了具有电子、离子双重传递功能的SPS/CNT/CNF复合膜。采用SEM、XRD、FTIR、接触角测试仪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结合电驱动膜分离测试装置,对CNT/CNF膜和SPS/CNT/CNF膜的离子分离性能进行了系统对比。结果表明,SPS/CNT/CNF复合膜具有等效商业化离子交换膜的阳离子分离能力,而且具备优良的导电性,其导电性能相较于传统的惰性离子交换膜提升了7个数量级。此外,该SPS/CNT/CNF复合膜还具备优良的电化学活性、亲水性以及稳定性,本研究为制备高性能ESIPM提供了新型的合成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磺化聚苯乙烯 纤维素纳米纤维 电控离子选择渗透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