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调谐曲线的时域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唐长文 何捷 +2 位作者 菅洪彦 张海青 闵昊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67-1472,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周期计算技术的压控振荡器频率-电压调谐曲线的分析方法.在传统的谐波平衡近似方法中,通过大信号非线性分析方法可以计算出一个周期内可变电容的有效电容值.然而通过有效电容推导的调谐曲线并不准确,况且如果高阶谐...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周期计算技术的压控振荡器频率-电压调谐曲线的分析方法.在传统的谐波平衡近似方法中,通过大信号非线性分析方法可以计算出一个周期内可变电容的有效电容值.然而通过有效电容推导的调谐曲线并不准确,况且如果高阶谐波分量不可以忽略的话,谐波平衡近似分析方法将会变得很复杂.本文提出的周期计算方法所得到的振荡调谐曲线比传统谐波平衡近似分析方法更加精确.在0.35μm2P4MCMOS工艺上实现的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的实验测试证明了该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管可变电容 电感电容回路 压控振荡器 累积型MOS管 振荡调谐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式电感电容测量仪的设计 被引量:8
2
作者 何富运 罗晓曙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22期20-21,25,共3页
在测量电感电容值时,传统的测量大都采用交流电桥法和谐振法。然而这些方法通常采用刻度读数,读数不够直观。着眼于对传统测量方式的改进,基于LC振荡电路原理,结合以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的频率测量电路,设计一种数字式电感电容测量仪,... 在测量电感电容值时,传统的测量大都采用交流电桥法和谐振法。然而这些方法通常采用刻度读数,读数不够直观。着眼于对传统测量方式的改进,基于LC振荡电路原理,结合以AT89S51单片机为核心的频率测量电路,设计一种数字式电感电容测量仪,给出详细的电路原理和程序流程,对测量原理做了较详细的阐述。基于LC振荡电路原理测量LC是本设计的创新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电容 LC振荡电路 AT89S51 频率测量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电池组电感电容储能主动均衡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郭向伟 吴齐 +2 位作者 邢程 谢东垒 朱军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8-137,共10页
提出一种基于电感电容储能的串联电池组主动均衡方法,利用一个电感实现高电量单体的放电均衡,一个电感电容串联电路实现低电量单体的充电均衡,均衡能量可以在任意单体和电池组间转移。首先阐述新型均衡方法的拓扑结构、均衡原理及参数... 提出一种基于电感电容储能的串联电池组主动均衡方法,利用一个电感实现高电量单体的放电均衡,一个电感电容串联电路实现低电量单体的充电均衡,均衡能量可以在任意单体和电池组间转移。首先阐述新型均衡方法的拓扑结构、均衡原理及参数设计过程,建立与拓扑结构相适应的控制策略;通过搭建仿真模型,与同样基于电感电容储能的均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新型均衡方法均衡速度及均衡效率的特点,并分析新型均衡方法拓扑结构较为显著的成本优势;最后以四单体构成的串联电池组为例,通过搭建实验平台验证了电池组充电过程、放电过程及动态过程新型均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电池组 不一致性 主动均衡 电感电容储能 仿真模型 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感电容振荡器的电荷泵锁相环的设计
4
作者 袁莉 周玉梅 张锋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1-454,473,共5页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采用电感电容振荡器的电荷泵锁相环,分析了锁相环中鉴频/鉴相器(PFD)、电荷泵(CP)、环路滤波器(LP)、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VCO)的电路结构和设计考虑。锁相环芯片采用0.13μm MS&RF CMOS工艺制造。测试结果表明,锁...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采用电感电容振荡器的电荷泵锁相环,分析了锁相环中鉴频/鉴相器(PFD)、电荷泵(CP)、环路滤波器(LP)、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VCO)的电路结构和设计考虑。锁相环芯片采用0.13μm MS&RF CMOS工艺制造。测试结果表明,锁相环锁定的频率为5.6~6.9 GHz。在6.25 GHz时,参考杂散为-51.57 dBc;1 MHz频偏处相位噪声为-98.35 dBc/Hz;10 MHz频偏处相位噪声为-120.3 dBc/Hz;在1.2 V/3.3 V电源电压下,锁相环的功耗为51.6 mW。芯片总面积为1.334 m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相环 电感电容振荡器 电荷泵 鉴频鉴相器 环路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馈电开关电感和电容的超电压增益升压DC/DC变流器拓扑及控制设计
5
作者 张亮亮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3-131,共9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可再生能源接入低压用户侧,以实现电力系统的低碳绿色转型。然而,考虑到可再生能源固有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其接入电压与直流母线电压等级通常不匹配,故需要设计升压变流器以实现可再生能源变流器较大... 随着双碳目标的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可再生能源接入低压用户侧,以实现电力系统的低碳绿色转型。然而,考虑到可再生能源固有的波动性和间歇性,其接入电压与直流母线电压等级通常不匹配,故需要设计升压变流器以实现可再生能源变流器较大范围电压转换。基于此,文中设计了一种超电压增益升压型DC/DC变流器,所提变流器采用了再生升压馈电开关电感和电容配置。这种结构使得所提变流器可在较低的占空比下产生极高的电压增益,且该变流器中所有功率半导体二极管的开关应力较低。此外,文中还针对所提变流器的稳态进行了深入分析,以及与现有研究结果的比较。最后,通过实验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压DC/DC变流器 馈电开关电感电容 电压增益 占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关电容耦合电感变换器的实验教学装置研制
6
作者 张民 权利敏 +3 位作者 国珍 王勇 赵静 郭慧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3-137,共5页
以开关电容耦合电感变换器为研究对象,详细设计了其主电路参数及器件选型,涵盖DC-DC高升压电路的运行工况、耦合电感、电容以及开关管和二极管的合理配置;同时设计辅助电路与控制单元,采用光耦隔离驱动方式和霍尔电压传感器,实现信号的... 以开关电容耦合电感变换器为研究对象,详细设计了其主电路参数及器件选型,涵盖DC-DC高升压电路的运行工况、耦合电感、电容以及开关管和二极管的合理配置;同时设计辅助电路与控制单元,采用光耦隔离驱动方式和霍尔电压传感器,实现信号的稳定传输与精确检测,并结合DSP控制系统完成闭环稳定调控。为验证设计的有效性,搭建200 W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证明该变换器具有高电压增益、稳定输出特性、较高转换效率及在闭环控制下快速响应输入变化的能力。该设计为电力电子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创新且实用的实验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开关电容耦合电感变换器 电路设计 闭环控制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陶瓷换能器电感与电容匹配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郭林伟 林书玉 许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42,共4页
采用等效电路法,推导了不同匹配条件下压电换能器军效阻抗与匹配参数公式,并获得了换能器的最佳电路匹配参数.结果表明,利用所得高效公式,可精确计算出最佳匹配参数,从而有效提高压电换能器的机电转换效率。
关键词 压电换能器 电感匹配 电感-电容匹配 机电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1.84GHz低噪声电容电感压控振荡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为 张旭 刘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61-1464,1491,共5页
研究在不影响功耗特性的情况下,改善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LCVCO)相位噪声特性的方法.在传统LCVCO结构基础上,增加PMOS尾电流源,并采用LC回路滤除二次谐波;使用开关电容阵列进行多带调谐,减小压控振荡器(VCO)增益,即控制电压对输出的扰动... 研究在不影响功耗特性的情况下,改善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LCVCO)相位噪声特性的方法.在传统LCVCO结构基础上,增加PMOS尾电流源,并采用LC回路滤除二次谐波;使用开关电容阵列进行多带调谐,减小压控振荡器(VCO)增益,即控制电压对输出的扰动.基于Chartered 0.18μm RF CMOS工艺设计流片,测试结果表明,1.84 GHzLCVCO的功耗为16.6 mW,在100 kHz和1 MHz频偏处相位噪声分别为-105 dB/Hz和-123 dB/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电感压控振荡器 低相位噪声 尾电流源 二次谐波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容电感补偿法检测非磁性镀涂层厚度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彦民 关继腾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介绍了在铁磁性基体上镀、涂层厚度的电容电感补偿式检测方法的原理和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新的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保持了较高的灵敏度,测量范围大,应用范围广.
关键词 铁磁体 传感器 涂层 厚度 测量 电容电感补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单元二极管电容电感网络高增益直流变换器统一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董卓 张岩 +3 位作者 刘进军 李新颖 丁恺诚 王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5527-5537,共11页
在传统升压直流变换器中引入多单元二极管电容电感网络,为提高变换器电压增益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然而,大量无源器件的引入增加了模型的阶数和建模的复杂度。针对该类高阶非线性系统,该文利用电路中各无源器件时间常数的差异... 在传统升压直流变换器中引入多单元二极管电容电感网络,为提高变换器电压增益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然而,大量无源器件的引入增加了模型的阶数和建模的复杂度。针对该类高阶非线性系统,该文利用电路中各无源器件时间常数的差异,提出一种统一的降阶建模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降阶模型的正确性。实验测量与理论推导传递函数获得的频率特性基本一致。统一降阶模型有助于变换器本身特性的深入理解和控制器的简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多单元 二极管电容电感网络 建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低复杂度少保守性的并联分数阶逆变器系统稳定性研究
11
作者 杨铎烔 林振福 +2 位作者 聂智杰 张子昊 曾博儒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8,共12页
三电平T型换流器(three-level T-type converter,3LT^(2)C)与LCL滤波器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被广泛使用。最近研究表明,由于LCL滤波器的电感和电容的分数特性,分数阶模型在描述LCL-3LT^(2)C变换器的静态和动态行为方面比整数阶模型具... 三电平T型换流器(three-level T-type converter,3LT^(2)C)与LCL滤波器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被广泛使用。最近研究表明,由于LCL滤波器的电感和电容的分数特性,分数阶模型在描述LCL-3LT^(2)C变换器的静态和动态行为方面比整数阶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为了评估并网分数LCL-3LT^(2)C(FLCL-3LT^(2)C)的稳定性,通常采用分数阶阻抗模型;然而,由于分数微积分的存在,特征方程的整体阶次会增加,从而导致高处理器计算负荷。此外,现有的特征值估计方法在特征值取值范围精度方面存在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Ostrowski定理的低复杂度和较少保守性的稳定性判据,该准则根据系统环路增益矩阵确定关键稳定点。首先,在不平衡电网下建立了单个和多并联F3LT^(2)C的分数序列导纳模型。其次,通过Ostrowski定理确定了系统的临界稳定点。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分数模型的建模准确性,以及提出的低复杂度和少保守性稳定性判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裕度 T型并网变流器 分数阶电感电容 Gershgorin定理 Ostrowski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review of graphene assembled films as platforms for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
12
作者 ZHU Yong-fang JI Xiao-dong +4 位作者 PAN Wen-kai WU Geng LI Peng LIU Bo HE Da-ping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9-539,共21页
Because of their low electrical conductivity,sluggish ion diffusion,and poor stability,conventional electrode materials are not able to meet the growing demands of energy storage and portable devices.Graphene assemble... Because of their low electrical conductivity,sluggish ion diffusion,and poor stability,conventional electrode materials are not able to meet the growing demands of energy storage and portable devices.Graphene assembled films(GAFs)formed from graphene nanosheets have an ultrahigh conductivity,a unique 2D network structure,and exceptional mechanical strength,which give them the potential to solve these problems.However,a systematic understanding of GAFs as an advanced electrode material is lacking.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use of GAFs in electrochemistry,providing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ir synthesis methods,surface/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and physical properties,and thus understand their 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s.Their advantages in batteries,supercapacitors,and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are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with an emphasis on their excellent electrical conductivity,ion transport kinetics,and interfacial stability.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se devices,such as chemical inertness and mechanical brittleness,are discussed and potential solutions are proposed,including defect engineering and hybrid structures.This review should deepen our 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use of GAFs in electrochemical systems and provide actionable strategies for developing stable,high-performance electrod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phene assembled films BATTERIES SUPERCAPACITORS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Synthesis metho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GHz宽带低相位噪声CMOS压控振荡器设计 被引量:4
13
作者 曾健平 章兢 +2 位作者 谢海情 刘利辉 曾云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40,共4页
采用一种基于开关电容阵列(SCA)和尾电流源处加入电感电容滤波相结合的电路结构,设计了一个1.8GHz宽带分段线性压控振荡器.采用TSMC0.18μm 1P6M CMOS RF工艺,利用Cadence SpectreRF完成对电路进行的仿真.结果显示,在电源电压V... 采用一种基于开关电容阵列(SCA)和尾电流源处加入电感电容滤波相结合的电路结构,设计了一个1.8GHz宽带分段线性压控振荡器.采用TSMC0.18μm 1P6M CMOS RF工艺,利用Cadence SpectreRF完成对电路进行的仿真.结果显示,在电源电压Vnn=1.8V时,控制电压范围为0.6~1.8V,频率的变化范围为1.43~2.13GHz,达到39%,相位噪声为一131dBc/Hz@1MHz,功耗为9.36mW(1.8V×5.2mn).很好地解决了相位噪声与调谐范围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控振荡器 开关电容阵列 电感电容滤波 相位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陡化前沿Marx发生器的设计与初步实验 被引量:18
14
作者 高景明 刘永贵 +2 位作者 刘金亮 杨建华 龙霞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7-170,共4页
设计了10级同轴结构的陡化前沿Marx发生器,实现了电容储能型脉冲功率调制系统的小型化。该系统采用3nF低电感电容器作为储能电容,采用固体电阻作为充电电阻,通过各级短间隙气体火花开关迅速放电及级间紫外光耦合在50Ω负载上建立了... 设计了10级同轴结构的陡化前沿Marx发生器,实现了电容储能型脉冲功率调制系统的小型化。该系统采用3nF低电感电容器作为储能电容,采用固体电阻作为充电电阻,通过各级短间隙气体火花开关迅速放电及级间紫外光耦合在50Ω负载上建立了陡化前沿的输出电压波形。在考虑开关电极分散电容、等效传输线效应及回路电感等因素基础上,利用自击穿火花开关模型建立了等效放电电路模型,并利用PSpice电路模拟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结果设计加工了10级陡化前沿的Marx发生器实验装置。在较低充电电压下(7kV与11kV),得到了初步实验结果,输出电压波形大致为方波,相对于传统Marx发生器输出前沿缓慢的三角波有较大改善,半高宽为40~50HS,前沿时间为十几ns,幅值约为41kV和57.5kV,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技术 MARX发生器 陡化前沿 电感电容 自击穿气体火花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7GHz宽带CMOS LC VCO的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云峰 叶青 +3 位作者 满家汉 吴永俊 陈勇 叶甜春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26-1129,共4页
设计了一款3.7 GHz宽带CMOS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采用了电容开关的技术以补偿工艺、温度和电源电压的变化,并对片上电感和射频开关进行优化设计以得到最大的Q值。电路采用和舰0.18μm CMOS混合信号制造工艺,芯片面积为0.4 mm×1 mm... 设计了一款3.7 GHz宽带CMOS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采用了电容开关的技术以补偿工艺、温度和电源电压的变化,并对片上电感和射频开关进行优化设计以得到最大的Q值。电路采用和舰0.18μm CMOS混合信号制造工艺,芯片面积为0.4 mm×1 mm。测试结果显示,芯片的工作频率为3.4~4 GHz,根据输出频谱得到的相位噪声为-100 dBc/Hz@1 MHz,在1.8 V工作电压下的功耗为10 mW。测试结果表明,该VCO有较大的工作频率范围和较低的相位噪声性能,可以用于锁相环和频率合成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 宽带 片上电感 射频开关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S LC VCO中交叉耦合MOS管的结构和特点 被引量:2
16
作者 宁彦卿 王志华 陈弘毅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25,共5页
在近年来的文献报道中,CMOS LC VCO中交叉耦合MOS管的电路结构变化多端。在不同的设计中,MOS管的类型、数目和连接方式有很多不同的结构。从其基本结构出发总结这些结构,就不同结构MOS管电路对振荡器性能做了简要分析。着重介绍了近年... 在近年来的文献报道中,CMOS LC VCO中交叉耦合MOS管的电路结构变化多端。在不同的设计中,MOS管的类型、数目和连接方式有很多不同的结构。从其基本结构出发总结这些结构,就不同结构MOS管电路对振荡器性能做了简要分析。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在理论认识,低电压、低相位噪声和宽频率覆盖设计方面所做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 交叉耦合 低电压 宽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相位噪声压控振荡器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贺勇 曾健平 +1 位作者 文华峰 谢海情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92-994,共3页
分析了LC压控振荡器(VCO)相位噪声,通过改进电路结构,采用PMOS和NMOS管做负阻管,在尾电流源处加入电感电容滤波,优化电感设计,设计了一种高性能压控振荡器。采用TSMC 0.18μm IP6M CMOS RF工艺,利用Cadence中的Spectre RF工具对电路... 分析了LC压控振荡器(VCO)相位噪声,通过改进电路结构,采用PMOS和NMOS管做负阻管,在尾电流源处加入电感电容滤波,优化电感设计,设计了一种高性能压控振荡器。采用TSMC 0.18μm IP6M CMOS RF工艺,利用Cadence中的Spectre RF工具对电路进行仿真。在电路的偏置电流为6 mA、电源电压VDD=1.8 V时,输入控制电压为0.8-1.8 V,输出频率变化为1.29-1.51 GHz,调谐范围为12.9%,相位噪声为-134.4 dBc/Hz@1MHz,功耗仅为10.8 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控振荡器 相位噪声 电感电容滤波 互补M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调谐VCO频段选择技术比较与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水龙 王志华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4-57,72,共5页
系统分析了自凋谐的必要性和各种具有频段选择功能的LC VCO(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的特点, 设计了一种可以应用于自调谐的LC VCO结构。该压控振荡器用5层金属O.25 μm的标准CMOS工艺制造完成,测试结果表明,该压控振荡器在电源电压为2.7V... 系统分析了自凋谐的必要性和各种具有频段选择功能的LC VCO(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的特点, 设计了一种可以应用于自调谐的LC VCO结构。该压控振荡器用5层金属O.25 μm的标准CMOS工艺制造完成,测试结果表明,该压控振荡器在电源电压为2.7V时的功耗约为14mW,它具有约180MHz的调谐范围,在振荡中心频率为1.52GHz时的单边带相位噪声为-110dBc/Hz@1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 自调谐 变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界Buck-Boost的新型单级交直变换器 被引量:5
19
作者 谢运祥 胡嘉威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67,共9页
针对现有可高压输入单级交直变换器功率因数校正单元磁性器件数量偏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临界Buck-Boost和LLC谐振电路的单级交直变换器,所提变换器在实现功率因数校正(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的基础上,既保留了LLC谐振电... 针对现有可高压输入单级交直变换器功率因数校正单元磁性器件数量偏多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临界Buck-Boost和LLC谐振电路的单级交直变换器,所提变换器在实现功率因数校正(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的基础上,既保留了LLC谐振电路软开关的优良特性,又实现了开关管和Buck-Boost电感的磁集成。本文在详细分析所提变换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搭建了一台100 W的样机。其中,样机额定工作状态下功率因数(PF,power factor)值为0.974、总谐波失真(THD,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为17%、效率为90.6%,所得结果验证了所提变换器的优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级 临界 BUCK-BOOST 电感电感电容(LLC) 磁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网逆变器中数字控制延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及其优化设计 被引量:43
20
作者 邹常跃 刘邦银 +1 位作者 段善旭 李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11-417,共7页
数字控制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延时,而延时环节会改变系统的相位特性,影响系统稳定性。文中以逆变侧电感单电流环控制为例,在模拟域和数字域下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系统地研究了数字控制系统中的延时时间对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详细... 数字控制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延时,而延时环节会改变系统的相位特性,影响系统稳定性。文中以逆变侧电感单电流环控制为例,在模拟域和数字域下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系统地研究了数字控制系统中的延时时间对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保持系统稳定的延时时间范围。并从改善系统稳定性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数字控制延时的优化设计与延时调整方法。在一台并网逆变器上进行实验,试验结果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电容-电感滤波器 并网逆变器 单电流环 延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