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测井系列油层厚度解释电性标准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孙国红 吕晶 窦凤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10,14,共3页
针对大庆长垣三次加密、三次采油 ,分别以薄差油层、表外储层和高含水厚油层为开采对象的实际出发 ,以岩性、含油性、物性和电性具有一致的变化规律为依据 ,利用现有取心井资料研究制定了喇、萨、杏油田新测井系列储油层有效厚度。
关键词 新测井系列 储油层厚度 高分辨 电性标准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肇地区葡萄花油层有效厚度电性标准解释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青海 鲁红 李建民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27,共4页
以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四性”关系为基础 ,通过深三侧向、声波时差和微电极等多条测井曲线 ,确定了油层有效厚度电性下限解释新标准 ,并将有效层划分为相对较好和较差的两类油层 .该有效厚度电性下限标准图版解释精度在 91.1... 以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和电性“四性”关系为基础 ,通过深三侧向、声波时差和微电极等多条测井曲线 ,确定了油层有效厚度电性下限解释新标准 ,并将有效层划分为相对较好和较差的两类油层 .该有效厚度电性下限标准图版解释精度在 91.1%~ 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三肇地区 葡萄花油层 有效厚度 物性标准 电性标准 测井曲线 声波时差 图版精度 解释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油田高台子油层厚度划分电性标准
3
作者 窦凤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9-142,共4页
针对S油田高台子油层三次加密井解释厚度少划的问题,通过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流体性质和钻井泥浆体系的变化,使储油层在测井曲线上的反映发生变化,因此,利用原来的电性标准已不能准确地划分储层厚度。应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优... 针对S油田高台子油层三次加密井解释厚度少划的问题,通过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流体性质和钻井泥浆体系的变化,使储油层在测井曲线上的反映发生变化,因此,利用原来的电性标准已不能准确地划分储层厚度。应用“岩心刻度测井”技术,优选出能够反映该区岩性、物性、含油性特征的测井参数,经过偏差校正、采用多参数判别方法,结合岩心描述和物性分析等资料,编制了电性图版,根据含钙层的特点,建立了含钙层判别图版,并形成了一套新的高台子油层厚度解释方法。利用5口取心井进行验证,解释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较好地解决了厚度少划问题,为三次加密井的各类厚度解释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加密井 高台子油层 含钙层 电性参数 电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气层有效厚度解释标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翟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48,共4页
针对喇嘛甸油田未研制气砂有效厚度解释标准这一情况,在现有气砂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以气砂的岩性、物性、含气性和电性的关系为依据,采用经验统计法、含气产状法研制出有效厚度物性标准。应用测井、试气和岩心多维空间信息,研制... 针对喇嘛甸油田未研制气砂有效厚度解释标准这一情况,在现有气砂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以气砂的岩性、物性、含气性和电性的关系为依据,采用经验统计法、含气产状法研制出有效厚度物性标准。应用测井、试气和岩心多维空间信息,研制出气砂有效厚度的电性划分标准。该标准深化了气层砂体发育状况认识,应用到喇嘛甸油田生产井的气砂厚度解释中证明是合理、可靠的,为油田气层的储量计算和地质建模等工作提供了基础资料,同时也为油气缓冲区的高效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砂有效厚度 物性标准 电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三角洲沉积含钙储层厚度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江怀友 沈平平 +3 位作者 张建国 朱达智 李治平 齐仁理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6期1-4,共4页
河流三角洲储层新测井系列,利用电性划分有效厚度、表外I类、II类厚度操作规程,对所有高阻显示层都作为钙质层扣除,没有考虑其是否具有含油产状。通过对大庆油田萨中地区密闭取心井资料分析,发现原被扣除的高阻夹层中,部分层具有含油产... 河流三角洲储层新测井系列,利用电性划分有效厚度、表外I类、II类厚度操作规程,对所有高阻显示层都作为钙质层扣除,没有考虑其是否具有含油产状。通过对大庆油田萨中地区密闭取心井资料分析,发现原被扣除的高阻夹层中,部分层具有含油产状。其中,5.7%的层可划有效厚度,8.5%的层可划砂岩厚度,5.1%的层可划表外厚度。原钙质层中,平均单井含有砂岩厚度1.85m、有效厚度1.6m、表外厚度1.0m,在原操作标准中被误划为高阻夹层或钙质层,厚度被漏划掉。因此重新认识含钙储层,准确划分含钙储层厚度势在必行。从含钙储层识别入手,分别按照萨零组及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油层的不同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研究该类储层的电性标准和储层厚度划分方法,最终准确识别含钙储层,划分钙质层厚度,为进一步挖潜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钙储层 电性标准 厚度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海安凹陷泰州组油层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赵高攀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54-558,共5页
苏北盆地海安凹陷自上世纪80年代勘探以来,零星发现了多个含油断块。由于时间跨度大、资料录取分散,一直没有统一的油层识别技术与方法。该文在储层四性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钻井取心、测井、测试、试采及化验分析等多种资料进行综合,... 苏北盆地海安凹陷自上世纪80年代勘探以来,零星发现了多个含油断块。由于时间跨度大、资料录取分散,一直没有统一的油层识别技术与方法。该文在储层四性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钻井取心、测井、测试、试采及化验分析等多种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出了识别油层的方法与技术,提高了识别油水层的精确度。该方法在海安凹陷近期新发现的几个含油断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该区今后勘探开发井的测井解释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开发中试油测试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性标准 电性标准 四性关系 油层识别 泰州组 海安凹陷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用的砂砾岩储层有效厚度解释及评价方法 被引量:18
7
作者 鲁红 李建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5-137,142,共4页
对于岩性、物性差异较大的砂砾岩储层,有效厚度解释划分的判别模式不能套用岩性物性相近较为简单的砂泥岩储层标准。为此,针对海拉尔盆地呼和诺仁油田南屯组砂砾岩储层的地质特点,综合分析了影响本区砂砾岩储层含油性的各种因素,优化合... 对于岩性、物性差异较大的砂砾岩储层,有效厚度解释划分的判别模式不能套用岩性物性相近较为简单的砂泥岩储层标准。为此,针对海拉尔盆地呼和诺仁油田南屯组砂砾岩储层的地质特点,综合分析了影响本区砂砾岩储层含油性的各种因素,优化合理的测井响应曲线,研制出集深侧向、岩性密度、声波时差和微球形聚焦等多参数于一体的油层有效厚度电性划分标准图版,该图版突破了以往单一的油层界限解释模式,图版精度明显提高;同时,将储层分为相对较好和相对较差的两类有效层,这一评价方法为油藏描述及产能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 有效厚度 电性划分标准 图版精度 岩性密度 深侧向视电阻率 采油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protective quality of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ainment buildings of nuclear power plants
8
作者 郑砚国 李惠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1期238-243,共6页
The permeability and sorptivity properties of the two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ainment buildings (PCCBs) of a nuclear power plant in South China, which had been under operation for 5 years, were measured by using th... The permeability and sorptivity properties of the two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ainment buildings (PCCBs) of a nuclear power plant in South China, which had been under operation for 5 years, were measured by using the autoclam permeability system. The air permeability, sorptivity and water permeability indexes of No.1 PCCB are smaller than or equal to 0.11 ln(102 Pa)/min, 0.98×10 ^7 m3/minl/2 and 1.93×10 ^7 m3/min1/2, respectively, and the air permeability, sorptivity and water permeability indexes of No.2 PCCB are smaller than or equal to 0.17 In(102 Pa)/min, 1.6×10 ^7 m3/min1/2 and 4.43 ×10 ^7 m3/min1/2,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the protective quality of concrete structures in terms of their permeability and sorptivity properties, proposed by the research organization of the autoclam permeability system, the protective quality of No. 1 PCCB is still in very good grade and that of No.2 PCCB is not in very good grade but in good grade, and the in-service inspection of the protective quality of No.2 PCCB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clear power plant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ainment building permeability properties sorptivity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