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产“消极”观众:声音在电影中的影响研究——一种电影观众学的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文军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8,13,共6页
早期电影观众继承了戏剧观众的观影习惯,但观影环境的改变重塑了电影观众的观影行为,这些行为又有别于广播和电视的听(观)众的接收行为。仅从观影行为来看,相较于其他媒介的观众而言,电影观众是"消极"的。电影观众行为是观看... 早期电影观众继承了戏剧观众的观影习惯,但观影环境的改变重塑了电影观众的观影行为,这些行为又有别于广播和电视的听(观)众的接收行为。仅从观影行为来看,相较于其他媒介的观众而言,电影观众是"消极"的。电影观众行为是观看环境和认知心理"合谋"的产物,观影环境具有独特的"洞穴"式特征,"具身认知"观念认为这一独特的环境塑造了观影行为。同时,声音具有营造环境的作用,所营造的环境具有"隔离"和"吸附"双重功效,从而加强了"吸引力"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音 电影观众学 具身认知 吸引力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电影观众学批评的发展嬗变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云凤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5-19,共5页
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电影观众人数和电影票房的大幅下降使得电影界开始重视电影观众问题,电影观众学批评由此兴起。90年代中后期,由于电影业发展不景气,电影观众学批评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沉寂。21世纪以后,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电影... 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电影观众人数和电影票房的大幅下降使得电影界开始重视电影观众问题,电影观众学批评由此兴起。90年代中后期,由于电影业发展不景气,电影观众学批评出现了一段时间的沉寂。21世纪以后,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电影观众学批评的兴盛,涌现了不少有代表性的批评文章。其批评视角及关注的问题包括:电影观众调查、观众观影的心理机制、观众与电影及电影市场的关系以及电影观众的变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观众学 批评范式 发展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受美学”与电影观众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章柏青 张卫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4-25,共2页
诸门学科中,美学与电影观众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属于美学范畴的“接受美学”、则毫无疑问已成为研究电影观众学的新的理论方法。接受美学又称“文学的接受和作用论”或“接受研究”、“接受理论”,它是西方文学研究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理... 诸门学科中,美学与电影观众学的关系最为密切。属于美学范畴的“接受美学”、则毫无疑问已成为研究电影观众学的新的理论方法。接受美学又称“文学的接受和作用论”或“接受研究”、“接受理论”,它是西方文学研究领域出现的一种新的理论学派。六十年代中,在联邦德国的文学界曾爆发了一场文学与社会,文学与现实关系以及文学功能和社会效果的大辩论。一批年青的理论工作者对当时统治德国文艺批评论坛的所谓“文本批评法”进行了强烈指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观众学 电影创作 接受理论 文本批评 接受研究 电影理论 电影艺术家 审美价值 期待视野 社会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观众学:一门边缘科学 被引量:2
4
作者 章柏青 张卫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20-21,共2页
电影观众学是一门边缘科学,它与其他电影学的学科有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它们的研究是互为交叉、互为补充的。与电影观众学最密切相关的是电影美学、电影社会学、电影市场学、电影精神分析学理论等学科。1.电影观众学与电影美学人类的... 电影观众学是一门边缘科学,它与其他电影学的学科有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它们的研究是互为交叉、互为补充的。与电影观众学最密切相关的是电影美学、电影社会学、电影市场学、电影精神分析学理论等学科。1.电影观众学与电影美学人类的知识概括起来有三种:一是经验的,二是科学的,三是哲学的。经验的知识是实用的,却是零散的。科学的知识是概括的抽象的,却是有系统条理的。哲学的知识则是对自然、社会、人生一种思考。美学在人类知识总体系中属于哲学范畴,是一门宏观的学问。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至今各家有争论。蔡仪认为美学大致包括现实美、美感、艺术美;王朝闻认为,美学是审美体系中体现出来的辩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观众学 电影 电影社会 电影市场 电影艺术 精神分析 电影理论 观众心理 电影特性 电影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观众学漫笔之二 从研究编导到研究观众 被引量:1
5
作者 章柏青 张卫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22-23,共2页
几十年来,随着世界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观念不断更新,世界电影研究的重点也不断发生着转移,经历了一个以研究编导为重点到以研究观众为重点的嬗变过程,回溯这一过程,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世界电影研究的历史和新貌,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影片作... 几十年来,随着世界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观念不断更新,世界电影研究的重点也不断发生着转移,经历了一个以研究编导为重点到以研究观众为重点的嬗变过程,回溯这一过程,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世界电影研究的历史和新貌,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影片作者、电影作品、电影观众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内在地把握电影这一文化实体的本质和规律。传统的电影研究是以作者(编导)为中心的,这一研究指向,主要以法国电影批评的作者论为代表。当时围绕在《电影手册》杂志周围的一批青年影评家,诸如戈达尔、特吕弗、夏布罗尔、里维特等人竭力把电影解释为一种个人化的艺术。他们认为,电影作品是导演个人的产物,影片表现的是导演本人的创作意志和艺术个性,因而他们便努力宣传一种“作者的政策”,强烈地要求每一部影片应当象一部小说、一幅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观众学 电影研究 电影作品 夏布罗尔 电影手册 电影批评 特吕弗 里维特 作者论 电影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观众学漫笔之四——电影观众学的研究导向 被引量:1
6
作者 章柏青 张卫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18-19,共2页
我们把近几年来,电影界对电影观众学的重视与研究看成是我国电影理论走向更加完善与自觉的重要一步。中国电影理论发展的转折点是1979年。当时,电影理论工作者为了表示对历年来的电影作为政治工具的不满,开始从电影自身进行研究。一开始... 我们把近几年来,电影界对电影观众学的重视与研究看成是我国电影理论走向更加完善与自觉的重要一步。中国电影理论发展的转折点是1979年。当时,电影理论工作者为了表示对历年来的电影作为政治工具的不满,开始从电影自身进行研究。一开始,是围绕着电影与戏剧的关系,电影的文学性,文学性与电影性等方面做文章,尔后,渐渐深入,开始对巴赞、克拉考尔理论的引进和争鸣。同时,对纪实美学、影象美学、意象美学理论进行了讨论。这一切可把它归之于对电影的本体进行研究。但是,电影的艺术特性,不仅仅表现在它采用何种艺术手段,也表现在它的特殊的生产方式与接受方式。正如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麦茨所谓:制约电影生产有两种超自然的力量,一种是外在的超自然力量,那就是电影是一种文化企业,一种是内在的超自然力量,那就是观众心理学。因此,近几年电影理论界由对电影本体论的研究,转向同时注重电影观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观众学 电影理论 探索电影 巴赞 艺术特性 超自然力量 理论 接受方式 电影文化 电影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观众学漫议笔之一 电影观众学: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1
7
作者 章柏青 张卫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6-7,共2页
本刊作为一个群众影评刊物,和观众的联系尤为密切。近几年来,许多读者希望在刊物上看到电影观众学方面的文章。编辑部得悉本刊顾问章柏青已在北京电影学院讲授观众学多年;青年影评家张卫亦从事于此门学科的研究,遂邀请他们以漫笔的方式... 本刊作为一个群众影评刊物,和观众的联系尤为密切。近几年来,许多读者希望在刊物上看到电影观众学方面的文章。编辑部得悉本刊顾问章柏青已在北京电影学院讲授观众学多年;青年影评家张卫亦从事于此门学科的研究,遂邀请他们以漫笔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写下一批介绍此门学科的系列文章。从第五期起,本刊予以连载,请读者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观众学 北京电影 电影社会 电影理论 电影 电影 电影 电影心理 电影评论 电影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三导三演——兼议电影观众学
8
作者 陈志军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0-10,共1页
一天,我突然强烈地感觉到,一部电影的成败,和一个女人谈恋爱是否获得满足简直可有一比。我想,为了影片的成功,导演应拿出和女人谈恋爱的精神和勇气,把片子拍好——紧紧吸引观众,使之产生共鸣,使之陶醉,使之暗暗叹服,从而一举征服观众,... 一天,我突然强烈地感觉到,一部电影的成败,和一个女人谈恋爱是否获得满足简直可有一比。我想,为了影片的成功,导演应拿出和女人谈恋爱的精神和勇气,把片子拍好——紧紧吸引观众,使之产生共鸣,使之陶醉,使之暗暗叹服,从而一举征服观众,就象男人征服女人一样。不是么?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感情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观众学 一个女人 电影 我将 零拷贝 电话采访 人物传记 操一 时子 孙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电影观众学迫在眉睫——由拷贝数引起的思考
9
作者 洪化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3-13,共1页
据报道,在中影公司最近召开的电影订片会上传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所有参加电影订片会的廿一部影片所卖出的平均拷贝数还不足以回收成本的30%,亏本已成定局。其中影片《远古猎歌》是继《鼓楼情话》之后出现的又一部零拷贝的影片。如... 据报道,在中影公司最近召开的电影订片会上传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所有参加电影订片会的廿一部影片所卖出的平均拷贝数还不足以回收成本的30%,亏本已成定局。其中影片《远古猎歌》是继《鼓楼情话》之后出现的又一部零拷贝的影片。如果对这条消息稍加注意和研究的话,就可知道中国电影似乎离观众越来越远了,电影创作者与电影观众似乎越来越难以沟通。为什么在电影创作者和电影工作者越来越重视观众的今天,这种现象却越来越加剧了呢?达无疑是值得人们好好思索的。电影界所面对的严峻的经济形势,电影界人士要比圈外人清楚得多。对此,电影创作者和电影工作者也作了种种努力和尝试,然而遗憾的是这种种努力和尝试并没有取得成效,或者说成效甚微。针对目前的这种情况,如果再象前几年那样,从电影本身所具有的两重性——商品性和艺术性这一特征出发,指出电影是大众的艺术,必须拍给大多数人看,而决不是拍给少数人看的,要有为大众拍片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观众学 中国电影 中影公司 猎歌 圈外人 零拷贝 拷贝数 情节片 戏剧片 电影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与观众的“红娘”——张家口电影观众学研究活动十年纪实
10
作者 葛阿刚 杨捷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18-19,共2页
在全国群众影评组织中,塞北方向有一颗耀眼夺目的星,这就是张家口电影观众学研究会。作为沟通电影与观众的桥梁,连接创作者与欣赏者的纽带,张家口电影观众学的研究活动已开展了十年,目前会员达到90多名,遍及工矿、机关、学校、部队、商... 在全国群众影评组织中,塞北方向有一颗耀眼夺目的星,这就是张家口电影观众学研究会。作为沟通电影与观众的桥梁,连接创作者与欣赏者的纽带,张家口电影观众学的研究活动已开展了十年,目前会员达到90多名,遍及工矿、机关、学校、部队、商业、医院等备行各业,他们在工余时间为建造这座“桥梁”,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提出并倡导的新学科——“电影观众学”已经得到电影界领导与专家的肯定,引起社会的广泛注意;研究会与市电影公司合办的《电影与观众》报,出版32期共计30多万字,还出版选编了《张家口市电影评论选》一书5万多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观众学 电影评论 电影理论 中国电影 耀眼夺目 电影评介 电影市场 当代电影 国产电影 观众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电影美学的特点与建构 被引量:12
11
作者 周斌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5-67,共13页
中国电影美学的建设于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起步,并开始逐步拓展。虽然西方电影美学和中国电影美学在很多方面有相同之处,但由于文化背景和美学传统的差异,其不同之处也很明显。因此,中国电影美学的建构不应是西方电影美学的简单移植,而... 中国电影美学的建设于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起步,并开始逐步拓展。虽然西方电影美学和中国电影美学在很多方面有相同之处,但由于文化背景和美学传统的差异,其不同之处也很明显。因此,中国电影美学的建构不应是西方电影美学的简单移植,而应在学习借鉴之基础上,有机地融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和中国电影理论的传统,使之能更好地凸显出中国本土文化特色。为此,既要深入探讨电影与现实的审美关系问题,不能忽略中国电影理论工作者关于电影创作中的现实主义问题的学术研究成果;又要从理论上认真总结中国电影创作所积累的各种美学经验,并深入探讨其创作规律。同时,还要认真研究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需求,把握观众观影时的审美心理变化,分析那些能吸引和打动观众的优秀影片在美学上的成功之处,总结出其中的创作规律,并深入研究电影美感如何在观众(审美主体)和影片(审美客体)的融合统一中产生。随着接受美学的引入,观众的先在结构、期待视野及观众反应批评对电影创作的影响,也都构成了研究的内容。另外,中国电影美学的理论建构一方面需要从域外引进各种基础理论,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基础之上,注重从中国文学艺术的美学传统中汲取营养,充分重视已有的理论成果和学术积累,从而使中国电影美学与中国文化中的美学精神有机衔接起来,显示出更浓厚的东方色彩和本土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中国文化 接受美 电影观众学 本土化 民族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感体验下的“理想观众”模式——从叙事学角度试析互联网时代观众形象 被引量:9
12
作者 尤达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96-99,共4页
2 016年中国影视业最热的词汇大概集中在"VR"与"网感"。与前者作为一种技术指代不同,后者涉及到互联网思维,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词汇:"爆款""槽点""二次元""粉丝经济"等等。"网感"正悄然改变着新媒体视频的制作方与运营方... 2 016年中国影视业最热的词汇大概集中在"VR"与"网感"。与前者作为一种技术指代不同,后者涉及到互联网思维,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词汇:"爆款""槽点""二次元""粉丝经济"等等。"网感"正悄然改变着新媒体视频的制作方与运营方,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也都热情地致力于"网感"的挖掘,试图以此与视频网站相抗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电视节 二次元 媒介融合 叙事角度 影视业 弹幕 电影观众学 卡勒 叙事特征 乔纳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科学的影视批评观
13
作者 王云缦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10-11,共2页
应广大影视评论爱好者和写作者的要求,本刊特开办这一专题讲座:与《电影观众学漫笔》交叉刊出,请注意。
关键词 电影观众学 影视评论 电影评论 批评观 影像文化 中国电影 影评人 美国电影 评论写作 科幻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赢来掌声——小议《童年在瑞金》的视点应用
14
作者 皇甫一川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0-10,共1页
作为中国电影硕士编导的第一部影片《童年在瑞金》,严格地说它不是一部儿童片,而是拍给成年人看的影片。影片的编导黄军,童年是在瑞金农村度过的。因此,当他第一次有机会以编导的身份拍摄影片时,他很自然地,或者说不由自主地和许多初登... 作为中国电影硕士编导的第一部影片《童年在瑞金》,严格地说它不是一部儿童片,而是拍给成年人看的影片。影片的编导黄军,童年是在瑞金农村度过的。因此,当他第一次有机会以编导的身份拍摄影片时,他很自然地,或者说不由自主地和许多初登影坛的导演一样,将他的处女作对准了自己童年在瑞金的一段生活。所以《童年在瑞金》充满了他对已逝童年生活的双重体验,即作为儿童时期的那一段生活体验和成年后(现在)对儿童时期那段生活回忆时的再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童年生活 电影观众学 编导者 影片内容 黄平 河对岸 直观效果 临场感 情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荣获首届“上菱杯”奖的全国群众影评先进集体名单(49名)
15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2,共1页
~~
关键词 电影评论 影视评论 电影观众学 电影评介 南京军区 电影公司 湖南省新化 广州军区 成都军区 北京军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