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现象学视域下互动电影的经验审美与意义生成研究
1
作者 郑宁 于小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76-80,共5页
互动电影打破了传统观影模式,把观众从单向被动接收者转变为故事参与者。传统电影理论关注镜头语言与叙事技巧,而互动电影揭示了更深层的存在命题:每一次选择按钮的犹豫,都是观众在数字镜像中确认自身价值观的瞬间。这种体验不再局限于... 互动电影打破了传统观影模式,把观众从单向被动接收者转变为故事参与者。传统电影理论关注镜头语言与叙事技巧,而互动电影揭示了更深层的存在命题:每一次选择按钮的犹豫,都是观众在数字镜像中确认自身价值观的瞬间。这种体验不再局限于视觉体验,而是模糊了银幕内外的界限,让观众实现身体与意识的双重介入,使观影行为升华为存在方式的隐喻。当指尖操作与情感共振同步发生,当虚拟疼痛引发真实战栗,互动电影便成为现象学意义上的“存在之镜”,其经验审美映照出人类在虚实交织时代的新型生存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电影 电影现象学 观影关系 经验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现象学质疑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8,共2页
现象学作为电影艺术的哲学基础缺乏历史进化的思维。电影现象学意在从哲学视角解决电影文化的生成问题,但必须在电影媒介内部视域考察其文化自身建构规律,电影呈现出创作和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元性,“互本文”若隐若现,仿佛电影的本体再次... 现象学作为电影艺术的哲学基础缺乏历史进化的思维。电影现象学意在从哲学视角解决电影文化的生成问题,但必须在电影媒介内部视域考察其文化自身建构规律,电影呈现出创作和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元性,“互本文”若隐若现,仿佛电影的本体再次芜杂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现象学 电影本体 电影文化 拟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电影现象学”视角重新理解“电影真实”——基于“身体经验”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骋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9-175,共7页
在电影理论史上,我们通常都是从认识论和符号学的视角来理解电影真实。这种理解视角使得我们面对电影的时候总会受到已有认知框架或符号结构的干扰,不能真正感知到电影影像本身带给我们的真实感。而从“电影现象学”视角来理解电影真实... 在电影理论史上,我们通常都是从认识论和符号学的视角来理解电影真实。这种理解视角使得我们面对电影的时候总会受到已有认知框架或符号结构的干扰,不能真正感知到电影影像本身带给我们的真实感。而从“电影现象学”视角来理解电影真实,就是要使人们完全摆脱认知框架和符号结构的干扰,用“身体经验”来体悟电影影像本身。这种“身体经验”是一种完全摆脱了认识论和符号学的思维模式的具身实践。因此,电影现象学视域下的电影真实是影像本身带给我们的现象真实。这种现象真实建立在身体经验基础之上,无法用理性或意识去认识,也无须借助符号结构来表意,只需要依靠我们的身体去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现象学 电影真实 身体经验 现象真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法与本体:艾弗尔与阿杰尔的电影现象学探骊
4
作者 王红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66-69,共4页
在现代电影理论的“宏大叙事”研究范式逐渐衰微之际,许多学者将现象学引入电影研究领域,试图以电影经验、电影知觉、电影想象、电影情感以及电影现象学的方法为导向,扭转科学化电影理论的走向,探寻更加多元化的电影理论研究路径。
关键词 电影现象学 现代电影理论 电影经验 电影情感 宏大叙事 多元化 研究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对电影创作的启示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月亮 《河北学刊》 2002年第4期72-75,共4页
现象学原理与电影创作的原理是“同构”的 ,二者具有天然的“亲和力” ,电影一直在寻找根本的哲学理念 ,现象学也需要通俗方式深入大众。本文仅就现象学对电影之“再造”功能、意义给予问题 ,及现象学对电影学从经验状态方法上走向理论... 现象学原理与电影创作的原理是“同构”的 ,二者具有天然的“亲和力” ,电影一直在寻找根本的哲学理念 ,现象学也需要通俗方式深入大众。本文仅就现象学对电影之“再造”功能、意义给予问题 ,及现象学对电影学从经验状态方法上走向理论状态的启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 意义给予 电影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感知与意蕴感受:近年来我国电影中“风景美学”生成的具身性语境 被引量:1
6
作者 沈家栋 王健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5,共5页
电影中的风景美学通过导演的视觉构图和光影运用,将风景转化为银幕上的诗意画卷,并与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交织,传达深层意义。具身性的空间感知强调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交织,电影中的风景描绘结合人物感受,展现具身感知的风景。观众通过全... 电影中的风景美学通过导演的视觉构图和光影运用,将风景转化为银幕上的诗意画卷,并与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交织,传达深层意义。具身性的空间感知强调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交织,电影中的风景描绘结合人物感受,展现具身感知的风景。观众通过全身心感受的方式理解电影中的风景,获得新的“风景美学”体验。这种具身性的感知方式提醒我们关注身体经验、动作与环境的关系对感知、认知的影响,由此深化对电影风景的理解与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现象学 风景描绘 具身感知 空间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绵延:观众注意对电影时间的知觉建构 被引量:1
7
作者 谢诗思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52,共13页
电影时间的知觉问题是电影研究中的重要议题之一,而电影绵延是观众对电影时间的一种典型知觉体验。德勒兹曾对影像的时间绵延作出论述,然而并未从观众意识活动的角度剖析其发生动因;回到观影的实践中,观众的注意在电影绵延的显现过程中... 电影时间的知觉问题是电影研究中的重要议题之一,而电影绵延是观众对电影时间的一种典型知觉体验。德勒兹曾对影像的时间绵延作出论述,然而并未从观众意识活动的角度剖析其发生动因;回到观影的实践中,观众的注意在电影绵延的显现过程中起到奠基作用。原理上,电影利用时间延续现象将绵延影像化,观众的注意则经由时间滞留构造和显现电影时间的绵延体验。具体而言,电影长镜头以行动、关系和情境的运动为线索制造绵延影像,观众的注意通过参与众多生命状态的同时在场建构起绵延体验;电影中的静态叙事则以缓慢与留白的日常为表现对象营造时间延续的影像,观众的注意在意识状态的重复中捕捉绵延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绵延 观众 注意 电影时间 电影知觉 电影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电影注意——从意识聚焦、“观众-电影”到电影本体 被引量:1
8
作者 谢诗思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30,共12页
电影注意是观众与电影相遇之后所形成的意识聚焦。在观影活动中,电影被观众意向性地建构起来,因而电影是它在观众意识的显现,可称之为“观众-电影”。电影注意试图运用现象学原理来还原电影的意识结构,恢复观众的主体地位,从而揭示电影... 电影注意是观众与电影相遇之后所形成的意识聚焦。在观影活动中,电影被观众意向性地建构起来,因而电影是它在观众意识的显现,可称之为“观众-电影”。电影注意试图运用现象学原理来还原电影的意识结构,恢复观众的主体地位,从而揭示电影的本质,即观众与电影的意向性连接。电影注意先于其他意识,先有电影注意,然后才有观影的其他意识活动;电影注意内在于电影感知,具有意识活动的基本结构,是综合性的感知形式,反映着观众与电影的交互关系。总之,电影注意试图为电影向观众意识的显现提供整体的、原理性的诠释,从观影意识活动的维度为电影本体和发生学问题带来新的认知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注意 意识聚焦 意向性连接 意识显现 电影现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