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变与持守——数字时代对中国电影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性审视
1
作者 虞吉 张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9-112,共4页
数字技术引发的互联网时代带给中国影视行业新的发展态势,促使中国电影的艺术标准、市场标准与人才标准均发生改变。中国影视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阵地,对中国电影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应从现实问题入手,进而关联教育内容、教... 数字技术引发的互联网时代带给中国影视行业新的发展态势,促使中国电影的艺术标准、市场标准与人才标准均发生改变。中国影视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阵地,对中国电影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性思考,应从现实问题入手,进而关联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培养方案与目标等指标的策略与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数字时代 电影高等教育 电影现状 教育变革 应变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顾与前瞻: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电影——北京电影学院高编班创办10周年庆典暨学术研讨会纪要
2
作者 方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28-33,共6页
1999年6月16日,北京电影学院首届高编班创办10周年庆典暨面向21世纪电影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宾馆举行。10年前,为了适应电影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级编剧人才,北京电影学院根据系主任王迪教授的洞议,创办了首届电影高级编剧研究... 1999年6月16日,北京电影学院首届高编班创办10周年庆典暨面向21世纪电影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宾馆举行。10年前,为了适应电影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级编剧人才,北京电影学院根据系主任王迪教授的洞议,创办了首届电影高级编剧研究班,从当时活跃在电影界的中青年编剧中选拔了18人为首届高编班学员。10年后,始终坚守在影视文学阵地上的高编班学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现状 电影 电影制片厂 编班 学员 电影创作 电影市场 主要作品 电视剧 学术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敢问中国电影路在何方
3
作者 文安忠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5,共2页
中国电影现状让人困惑,中国电影出路有待探索。以此抛砖引玉望能引起讨论。 一、大走私——国内电影市场的败毒症 走私,是一个令人谈虎色变的话题。它的高额利润往往使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不幸的是这祸害之水竟也污染了电影这块本来... 中国电影现状让人困惑,中国电影出路有待探索。以此抛砖引玉望能引起讨论。 一、大走私——国内电影市场的败毒症 走私,是一个令人谈虎色变的话题。它的高额利润往往使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不幸的是这祸害之水竟也污染了电影这块本来是一池春水的领地,引起了电影圈内人的一片恐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现状 电影市场 电影拷贝 电影发行 电影 张艺谋 《霸王别姬》 黄建新 导演 观众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搞活与抢市——也谈引进大片的利害得失 被引量:1
4
作者 千帆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5,共2页
根据1994年8月1日颁布的广电部电影局“348号文”,1995年从国外引进了十部大片,中国的电影市场霎时红火起来,人们都以为电影复苏的日子已经到来了。于是,1996年又继续引进大片《未来水世界》、《廊桥遗梦》、《纽约大劫案》、《玩具总... 根据1994年8月1日颁布的广电部电影局“348号文”,1995年从国外引进了十部大片,中国的电影市场霎时红火起来,人们都以为电影复苏的日子已经到来了。于是,1996年又继续引进大片《未来水世界》、《廊桥遗梦》、《纽约大劫案》、《玩具总动员》和《龙卷风》等。据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市场 电影观众 影视作品 《廊桥遗梦》 抢市 价值增长 中国电影现状 电影 好莱坞电影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岂能如此定“最差”?——兼与萧尔斯同志商榷
5
作者 石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7-37,共1页
在今年第4期《影剧文摘报》上,有幸拜读到萧尔斯同志发表在元月10日《羊城晚报》上的大作《告别九四年‘最差’电影》(下称《告别》)一文。这篇奇文令我辈大开眼界,古人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为此,我冒昧提出几点不同看法与萧... 在今年第4期《影剧文摘报》上,有幸拜读到萧尔斯同志发表在元月10日《羊城晚报》上的大作《告别九四年‘最差’电影》(下称《告别》)一文。这篇奇文令我辈大开眼界,古人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为此,我冒昧提出几点不同看法与萧君商榷。 在《告别》文中,他把九四年‘最差’影片赠给《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片 女主角 中国电影现状 实事求 重庆谈判 分析与评价 观众 黄蜀芹 导演 女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者来信
6
《电影评介》 2003年第6期4-4,共1页
编者的话 在今年4期的《电影评介》上,我们发表了一篇题为《2002年电影现象》的文章,作者署名为:马夫(淮安)。 在采用这篇文章之前,因为篇幅的关系,我还与马夫就文章的修改用电子邮件的方式交换过意见。 刊物面世后,4月15日,我们接到北... 编者的话 在今年4期的《电影评介》上,我们发表了一篇题为《2002年电影现象》的文章,作者署名为:马夫(淮安)。 在采用这篇文章之前,因为篇幅的关系,我还与马夫就文章的修改用电子邮件的方式交换过意见。 刊物面世后,4月15日,我们接到北京师范大学的读者周云磊的一封来信,来信指出马夫的文章属抄袭之作。随即,我们便把周云磊的来信转发给马夫——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博里陶桥三组36号的马冬梅。说句心里话,那时,我们真希望这是一篇“英雄所见略同”的文章。为此,我们一直耐心的等待着马冬梅的回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安市 中国电影现状 编辑部 2002年 抄袭之作 读者来信 北京师范大学 电子邮件 作者署名 江苏省淮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