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数字技术和网络环境下电影模式的改变和发展 |
邓云岚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2
|
角川电影出品的金田一耕助系列电影模式探析 |
王丹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3
|
宫崎骏电影模式研究 |
高群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4
|
后工业社会电影模式与视觉景观的转变 |
马楠
王玉珏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5
|
文德斯电影主题模式和风格模式的解读 |
潘明歌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6
|
“死—生”仪式:谢晋电影语言与“现代化” |
聂欣如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美国电影分级模式的文化东渐 |
韩西苗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8
|
论我国电影产业贸易发展模式的转变 |
刘凌
|
《电影评介》
|
2009 |
1
|
|
9
|
后疫情时代电影放映模式分析 |
孙淑珍
牛兴侦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0
|
从“美国梦”到“中国梦”——传播学视阈下中美电影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力变化研究 |
张峰圣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1
|
电影研究的传播学视野 |
李安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1
|
|
12
|
歌咏言 声依咏——谢晋“反思三部曲”的开场歌曲与电影叙事 |
李逸
陈阳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3
|
栅格与算法:探究数据库电影的界面形塑及叙事调用 |
蒲洪花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4
|
中国谜题电影的叙事美学与人性揭密 |
郭晓菲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5
|
王兴东与主旋律电影剧本创作 |
许海燕
周斌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6
|
你好长影 |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真人秀与“现场追述” |
苗棣
常佩昳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5
|
|
18
|
阮世生《巴黎假期》的喜剧式爱情特色 |
赵长慧
郝一峰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9
|
中国需要喜剧片 |
赵颖胤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20
|
煽情与教化 |
龚远华
郑伟新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199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