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技术和网络环境下电影模式的改变和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邓云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3-34,共2页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联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重要的"和"最大众化的"艺术。这种经典的艺术形式随着网络应用技术迅速普及和后技术时代到来,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和冲击。本文重点论述了数字技术和网...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联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重要的"和"最大众化的"艺术。这种经典的艺术形式随着网络应用技术迅速普及和后技术时代到来,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和冲击。本文重点论述了数字技术和网络环境对电影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网络环境 电影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川电影出品的金田一耕助系列电影模式探析
2
作者 王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5-36,共2页
金田一耕助系列侦探电影是以日本著名侦探小说作家横沟正史的作品为蓝本编排的,目前它已经成为日本侦探电影中最有影响力的电影。由于其故事情节离奇精彩,因此同一作品还被不断地加工、翻拍。本文以2004年角川电影出品的由稻垣吾郎主演... 金田一耕助系列侦探电影是以日本著名侦探小说作家横沟正史的作品为蓝本编排的,目前它已经成为日本侦探电影中最有影响力的电影。由于其故事情节离奇精彩,因此同一作品还被不断地加工、翻拍。本文以2004年角川电影出品的由稻垣吾郎主演的金田一电影为对象,旨在分析金田一耕助系列电影中的角色设定、背景设定等相通之处,以此探究金田一耕助作品中的共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川电影 金田一耕助 电影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崎骏电影模式研究
3
作者 高群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8-90,共3页
宫崎骏是日本最著名的动画电影导演,他作品的影响力已经远超出动画的领域,达到了世界级水准,即使不熟悉宫崎骏的人看过他的作品后也会被他作品的内容、风格、主题、角色塑造等深深地吸引。本文通过作者从事动画教学十余年的经验来对宫... 宫崎骏是日本最著名的动画电影导演,他作品的影响力已经远超出动画的领域,达到了世界级水准,即使不熟悉宫崎骏的人看过他的作品后也会被他作品的内容、风格、主题、角色塑造等深深地吸引。本文通过作者从事动画教学十余年的经验来对宫崎骏的动画电影模式进行全面的分析,从动画电影《风之谷》开始到退隐作品《起风了》,他的作品始终保持着"宫氏模式"。本文将通过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相关元素来对其动画模式进行分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崎骏 电影模式 作品主题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工业社会电影模式与视觉景观的转变
4
作者 马楠 王玉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0-33,共4页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D·贝尔在1959年首次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1]其中,后工业社会指信息产能和服务业产能大大超过传统工业社会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丰富的知识信息使人们可以对技术的发展...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D·贝尔在1959年首次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阶段: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1]其中,后工业社会指信息产能和服务业产能大大超过传统工业社会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丰富的知识信息使人们可以对技术的发展进行规划和控制,掌握技术的精英成为文化产品的提供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工业社会 视觉景观 人类社会发展 电影模式 服务业 传统工业社会 提供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德斯电影主题模式和风格模式的解读
5
作者 潘明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6-47,共2页
维姆·文德斯是德国著名导演,他的电影创作极富特色,没有惊心动魄的宏伟画面,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只有大量长镜头记录的未曾矫饰的真实画面,以此折射普通人的阅历、内心以及思想感情。文德斯的电影的主题模式为城市和荒漠,风格... 维姆·文德斯是德国著名导演,他的电影创作极富特色,没有惊心动魄的宏伟画面,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只有大量长镜头记录的未曾矫饰的真实画面,以此折射普通人的阅历、内心以及思想感情。文德斯的电影的主题模式为城市和荒漠,风格模式为叛逆和放纵,具有深层的主题意旨和价值。文德斯的电影极富时代感,同时也具有一种隐藏的力量,在电影的主题与风格上都表现出了对传统形式的叛逆,在他直面当时社会病症的过程中,也试图想要改变真实,赋予影片深远的思想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姆·文德斯 电影模式 主题模式 风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生”仪式:谢晋电影语言与“现代化”
6
作者 聂欣如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9-116,共8页
在新中国电影中,英雄人物的死亡往往伴随着仪式化表达,谢晋的《红色娘子军》也是同样。在20世纪80年代,谢晋电影中死亡仪式的表达或不再使用,或被改造成了“死—生”仪式,即把情感的表达更多投向未来。谢晋电影语言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 在新中国电影中,英雄人物的死亡往往伴随着仪式化表达,谢晋的《红色娘子军》也是同样。在20世纪80年代,谢晋电影中死亡仪式的表达或不再使用,或被改造成了“死—生”仪式,即把情感的表达更多投向未来。谢晋电影语言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变化与彼时“电影语言现代化”的思潮不无关系,而这一思潮背后更有整个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大背景,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谢晋电影模式”的批评。立足当下,我们可以看到,电影的仪式化表达应该是一种文化的产物,与观念意识形态的关系不大,谢晋在大变革的时代既顺应了“现代化”的要求,也坚持了传统的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仪式 谢晋 谢晋电影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电影分级模式的文化东渐 被引量:2
7
作者 韩西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2-24,共3页
目前我国电影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但传统的电影审查制度暴露出了很多不足,改革势在必行。全球范围内,电影分级制度做得最好的当属美国,因此需要通过"文化东渐",学习美国电影分级模式。不过我国和美国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 目前我国电影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但传统的电影审查制度暴露出了很多不足,改革势在必行。全球范围内,电影分级制度做得最好的当属美国,因此需要通过"文化东渐",学习美国电影分级模式。不过我国和美国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社会语境和基本国情对电影分级制度的影响很大,所以中国的电影分级制度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和我国相契合。美国电影分级制度建立的过程和步骤是什么?其中的优势和不足都是什么?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电影界和学界讨论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东渐 电影分级模式 审查制度 中国电影产业 基本国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电影产业贸易发展模式的转变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凌 《电影评介》 2009年第24期5-8,共4页
我国电影产业长期以来在国际贸易中处于逆差且国际竞争力较低。中国电影要想在海外市场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就必须根据电影这种文化产品的特性调整贸易发展模式,依据偏好相似理论制定相应的贸易发展政策。以完善的电影院线和产业运行机... 我国电影产业长期以来在国际贸易中处于逆差且国际竞争力较低。中国电影要想在海外市场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就必须根据电影这种文化产品的特性调整贸易发展模式,依据偏好相似理论制定相应的贸易发展政策。以完善的电影院线和产业运行机制,以庞大的国内市场带动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以丰富的东方电影语言形成东亚电影圈等策略来促进我国电影产业贸易模式的转变,从而扩大中国电影的海外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出口现状 电影产业贸易模式 比较优势 偏好相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疫情时代电影放映模式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淑珍 牛兴侦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7,共5页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全球电影产业稳步发展的势头在2020年被按下暂停键,剧组停工、影片撤档、影院关闭,从生产制作到发行放映,整个全球电影产业遭受了巨大冲击。本文在夯实“后疫情时代”“电影放映模式”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供...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全球电影产业稳步发展的势头在2020年被按下暂停键,剧组停工、影片撤档、影院关闭,从生产制作到发行放映,整个全球电影产业遭受了巨大冲击。本文在夯实“后疫情时代”“电影放映模式”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以供需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电影放映行业的影响、电影放映模式的影响因素等内容探讨后疫情时代全球电影产业放映模式的发展趋势,并对电影放映模式的未来变革做出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新冠肺炎疫情 电影放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国梦”到“中国梦”——传播学视阈下中美电影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力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峰圣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3-157,205,共6页
电影工业水平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作品本身也在传达着其"国家意志"与"价值判断"。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影工业的迅速发展,国产主流电影类型化程度不断提高,作品中体现出了不同文化维度下的相对统一的价值... 电影工业水平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直接体现,作品本身也在传达着其"国家意志"与"价值判断"。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影工业的迅速发展,国产主流电影类型化程度不断提高,作品中体现出了不同文化维度下的相对统一的价值观体系。中美电影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力不断产生变化,这种变化实质是国产主流电影的艺术水准及其所创达的"价值标准"与"价值判断"得到广泛认可的体现。本文在传播学视阈下聚焦于中美电影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力变化研究,力图通过这一研究探索当下中国电影应有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文化 传播学视阈 电影模式 价值观 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研究的传播学视野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81,共3页
本文认为,电影属于大众传播媒介的范畴,将传播学的理论成果运用于电影学的研究,有其学科逻辑上的必然性、可行性。本文以传播学视野观照电影学并论述其现实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电影传播的整体模式。
关键词 电影 传播媒介 电影传播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歌咏言 声依咏——谢晋“反思三部曲”的开场歌曲与电影叙事
12
作者 李逸 陈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6-30,共5页
谢晋是中国第三代导演的杰出代表,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创作了被称为“反思三部曲”的《天云山传奇》(1981)、《牧马入》(1982)和《芙蓉镇》(1986),并引发巨大的社会反响。自那以来。关于谢晋电影的各种评议始终不断,以朱大可... 谢晋是中国第三代导演的杰出代表,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创作了被称为“反思三部曲”的《天云山传奇》(1981)、《牧马入》(1982)和《芙蓉镇》(1986),并引发巨大的社会反响。自那以来。关于谢晋电影的各种评议始终不断,以朱大可、李奕明、汪晖等为代表的学者在当时就对所谓的“谢晋电影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批判。他们认为谢晋的电影“以煽情为最高目标”,并以情节剧完备的起承转合叙事,“在历史的重置中完成了从失衡到平衡的现实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晋电影 电影叙事 三部曲 反思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歌曲 《芙蓉镇》 电影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栅格与算法:探究数据库电影的界面形塑及叙事调用
13
作者 蒲洪花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4-38,共5页
“数据库电影,是一种艺术风格,一种叙事样态,一种美学感知惯例,一种偏重展示而非偏重叙事的逻辑,一种可能产生更加丰富修辞效果和诗学含义的话语操作。”^([1])知识考古学视域下,以往并没有数据库电影,只是缺乏专有名词规定这一电影模式... “数据库电影,是一种艺术风格,一种叙事样态,一种美学感知惯例,一种偏重展示而非偏重叙事的逻辑,一种可能产生更加丰富修辞效果和诗学含义的话语操作。”^([1])知识考古学视域下,以往并没有数据库电影,只是缺乏专有名词规定这一电影模式。1998年,影片《罗拉快跑》已毫无遮拦地呈现Tom Tykwer数据库式的叙事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知识考古学 电影模式 专有名词 修辞效果 视域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谜题电影的叙事美学与人性揭密
14
作者 郭晓菲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3-46,共4页
中国电影发展百余年来,线性时间、单一空间、顺序叙事的传统叙事手法随着叙事手段和技巧的不断变化迅速发展,在单纯时空幻境中简单的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的简单叙述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电影观众,多样性的文本、多维度的叙事结构和碎片化... 中国电影发展百余年来,线性时间、单一空间、顺序叙事的传统叙事手法随着叙事手段和技巧的不断变化迅速发展,在单纯时空幻境中简单的对人物、事件和环境的简单叙述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电影观众,多样性的文本、多维度的叙事结构和碎片化的故事,也促使相关电影理论、方法论等成为更加复杂的“谜题”系统。大卫•波德维尔的《好莱坞的叙事方法》中首次提出了“puzzle film”的概念,国内电影学界普遍将其译为“谜题电影”。谜题电影的出现既是经典好莱坞故事电影模式的更新与修正,也是经典叙事在数字环境中向现代艺术发展的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谜题电影 电影观众 电影模式 经典好莱坞 叙事方法 经典叙事 叙事美学 叙事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兴东与主旋律电影剧本创作
15
作者 许海燕 周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4-7,共4页
王兴东是知名的主旋律电影剧作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创作出一批有影响力的主旋律电影剧本,逐渐形成个人的创作风格和特色。主题上:历史深度、社会广度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技法上:匠心独运的生活细节;人物上:围绕亲情、良心,强调... 王兴东是知名的主旋律电影剧作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他创作出一批有影响力的主旋律电影剧本,逐渐形成个人的创作风格和特色。主题上:历史深度、社会广度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技法上:匠心独运的生活细节;人物上:围绕亲情、良心,强调道德品格;结构上:经纬交织的戏剧化结构。以王兴东电影剧本为中心的主旋律电影运作模式,保障了所摄主旋律电影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的双赢,该机制的一些经验值得参考、借鉴和效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兴东 主旋律电影 剧本创作特色 电影运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你好长影
16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
/致敬词/致敬摇篮,致敬经典,长影人讲长影故事。大家好,我是长影人庄严。在长影大院里,有一座高达近7米的毛主席塑像,是长影厂区的重要标志,凝结了一代代长影人对伟大领袖的爱戴之情。1942年5月,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致敬词/致敬摇篮,致敬经典,长影人讲长影故事。大家好,我是长影人庄严。在长影大院里,有一座高达近7米的毛主席塑像,是长影厂区的重要标志,凝结了一代代长影人对伟大领袖的爱戴之情。1942年5月,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长影在建厂之初就构建了一种“人民电影”的新的电影模式;1948年秋,东影拍摄的新闻纪录片《民主东北》受到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赞赏和鼓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纪录片 电影模式 延安文艺座谈会 长影 《讲话》精神 毛主席塑像 致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人秀与“现场追述” 被引量:35
17
作者 苗棣 常佩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7-49,57,共4页
现场追述是真人秀节目特有的一种叙事手段,即利用节目的参与者在事后追述节目中曾经发生的事件,并穿插在事件进行当中讲述故事。现场追述的出现,解决了真人秀节目真实和虚构紧密结合的矛盾,将记录叙事和虚拟叙事的特点结合起来。从理论... 现场追述是真人秀节目特有的一种叙事手段,即利用节目的参与者在事后追述节目中曾经发生的事件,并穿插在事件进行当中讲述故事。现场追述的出现,解决了真人秀节目真实和虚构紧密结合的矛盾,将记录叙事和虚拟叙事的特点结合起来。从理论上看,通过画外音完成叙事的真人秀节目其实是在坚守着传统的"电影模式"话语方式,而由现场追述完成的真人秀叙事则是一种将"电影模式"和"艺术语言模式"结合在一起的话语方式。现场追述在电视史上的创新价值正在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人秀 现场追述 纪录叙事 虚拟叙事 电影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阮世生《巴黎假期》的喜剧式爱情特色
18
作者 赵长慧 郝一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5-27,共3页
2015年7月31日,阮世生《巴黎假期》在内地上映,与此同时,此影片当日也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与香港同步上映。上映当天,《巴黎假期》浪漫式的喜剧爱情在内地掀起一阵狂潮,成为内地热卖的电影之一。每部影片的制作都会抓住一根主线去... 2015年7月31日,阮世生《巴黎假期》在内地上映,与此同时,此影片当日也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与香港同步上映。上映当天,《巴黎假期》浪漫式的喜剧爱情在内地掀起一阵狂潮,成为内地热卖的电影之一。每部影片的制作都会抓住一根主线去表现该影片的中心思想,电影《巴黎假期》也不例外。阮世生所编制的电影模式一般会紧紧抓住爱情这根基线,在爱情的基础上摒弃了以往情侣之间对话过程中华丽的辞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模式 电影作品 一段段 林俊杰 精彩绝伦 浪漫之都 电影拍摄 人物形象 男主角 文化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需要喜剧片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颖胤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288-290,共3页
中国喜剧蓬勃发展,但是在喜剧市场表面繁荣的背景下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大都只是满足了大众娱乐的需要,创作局限、市场不完整。创新问题迫在眉睫,针对中国当代喜剧创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国的喜剧片应该要更注重一些内在的幽默,在类... 中国喜剧蓬勃发展,但是在喜剧市场表面繁荣的背景下面,仍存在很多问题,大都只是满足了大众娱乐的需要,创作局限、市场不完整。创新问题迫在眉睫,针对中国当代喜剧创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国的喜剧片应该要更注重一些内在的幽默,在类型上有所改变,拍出多种类型的喜剧片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喜剧片的创作要有一个长期合作、相对固定的群体和团队。充分调动各种幽默手段,提高创作质量,使之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艺术 喜剧片 艺术创作 艺术作品 时代趣味 娱乐需求 电影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煽情与教化
20
作者 龚远华 郑伟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1期3-3,共1页
我们认为,煽情与教化在文艺作品——接受机制中有时是必要的手段。由于这两种手段多少蒙上了一点急功近利的色彩,因而难免受到激进的艺术家及批评家的抨击,譬如早几年朱大可就撰文猛烈抨击了以煽情与教化为主要特征、带着“陈腐儒学意... 我们认为,煽情与教化在文艺作品——接受机制中有时是必要的手段。由于这两种手段多少蒙上了一点急功近利的色彩,因而难免受到激进的艺术家及批评家的抨击,譬如早几年朱大可就撰文猛烈抨击了以煽情与教化为主要特征、带着“陈腐儒学意识”的所谓“谢晋电影模式”。然而平心而论,觉得朱大可们的论调激进是激进,却不大现实。电影终究主要是“下里巴人”式的大众化艺术,而中国电影(乃至整个传统范畴的中国文艺)历来就没有哲理思辩的传统,所谓“文以载道”——这里的“道”虽然不啻是一道沉重的枷锁或十字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模式 中国电影 谢晋 朱大可 献礼片 载道 中国文艺 电影文化 电影市场 热切呼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