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文学剧本与文学作品之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迎新 鞠曼丽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2-83,共2页
文学作品对电影文学剧本有着深远的影响。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可以催生出一部好电影。作为两种文学形式,两者之间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但也各自具备其不同的文学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两种文学形式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总结,厘清二者之间的... 文学作品对电影文学剧本有着深远的影响。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可以催生出一部好电影。作为两种文学形式,两者之间有着很多的共同之处,但也各自具备其不同的文学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两种文学形式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总结,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文学剧本 文学作品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分析电影文学剧本与文学作品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88,共2页
电影文学剧本与文学作品是两种不同的但又相互需要的艺术作品,电影文学剧本的存在使电影更具有文学气息。理论上来说,所谓电影文学剧本,主要是运用电影思维进行银幕形象创造的一种文学样式,在影片的总体创作过程中,它是首要环节。... 电影文学剧本与文学作品是两种不同的但又相互需要的艺术作品,电影文学剧本的存在使电影更具有文学气息。理论上来说,所谓电影文学剧本,主要是运用电影思维进行银幕形象创造的一种文学样式,在影片的总体创作过程中,它是首要环节。它作为一种文学作品,它的主要题材内容应该是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冲突,它的真实构思方式为利用再现虚拟以及模拟,通过对人物的行为语言等将内在意思表现出来的一种手法。由电影文学剧本拍摄成的电影与文学作品是两种不同的艺术,然而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文学剧本 文学作品 联系 差别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杯令人回味的“功夫茶”——电影文学剧本“混沌少年”评点 被引量:1
3
作者 康丽雯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8-18,共1页
王迪老师是北京电影学院资深教授,在电影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数十载,可以说桃李满天下。同时,他也是我国首批留学前苏联国立电影学院的学生,无论在电影评论方面,还是在电影剧作方面,都是闻名我国影坛的一员宿将和骁将。我曾先后两度在北... 王迪老师是北京电影学院资深教授,在电影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数十载,可以说桃李满天下。同时,他也是我国首批留学前苏联国立电影学院的学生,无论在电影评论方面,还是在电影剧作方面,都是闻名我国影坛的一员宿将和骁将。我曾先后两度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他都是我的先生,我都是他的学生。按理说,评点剧作应该是先生对学生,而不该是学生对先生。我所以大逆不道,竟对老师的剧本也斗胆进行了一番评点,实在是缘于我对它的深爱。我真的很喜欢这个剧本,这是我在看了第二遍之后更加坚信的。王迪老师写得非常有功力,非常有耐心,如果没有耐心的人就会急着编织一些廉价的故事和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夫茶 电影 评点 前苏联 学生 电影评论 教育战线 电影文学剧本 老师 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雪垠曾发表电影文学剧本
4
作者 高空蔚 《江海学刊》 1984年第6期13-13,共1页
作家姚雪垠以小说创作蜚声文坛,但他在解放前曾写过电影文学剧本,则罕为人知。此剧名为《万里哀鸿》(分场大纲),连载于《剧影春秋》第一卷一、二、三期(1948年8、9、10月出版)。剧本以一九四二年中原大旱为背景,
关键词 电影文学剧本 姚雪垠 1948年 小说创作 解放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6长影电影文学剧本评选揭晓
5
作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2-22,共1页
长春电影制片厂1996年向全国征集优秀电影文学剧本评奖近日揭晓。剧本征集工作得到全国各地专业作家、业余作者的热情支持。共收到电影文学剧本500多部,经过认真筛选、初评、中评,最后由评委会委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选出《邓小平在江... 长春电影制片厂1996年向全国征集优秀电影文学剧本评奖近日揭晓。剧本征集工作得到全国各地专业作家、业余作者的热情支持。共收到电影文学剧本500多部,经过认真筛选、初评、中评,最后由评委会委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选出《邓小平在江西》等10部电影文学剧本为获奖作品。具体评选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文学剧本 邓小平 评选 电影制片厂 征集工作 专业作家 作者 江西 业余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刘德华先生写《传人》——电影文学剧本《传人》后记
6
作者 何茂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2-192,共1页
香港著名演员刘德华先生是我十分尊敬的艺人。他演技出众,艺德尤佳,是一位集影、视、歌于一身的一代天王。前些年传出消息,刘德华先生拜川剧大师彭登怀为师学川剧绝技“变脸”。一位世界级的名演员来拜师学艺,足见川剧艺术的无穷魅... 香港著名演员刘德华先生是我十分尊敬的艺人。他演技出众,艺德尤佳,是一位集影、视、歌于一身的一代天王。前些年传出消息,刘德华先生拜川剧大师彭登怀为师学川剧绝技“变脸”。一位世界级的名演员来拜师学艺,足见川剧艺术的无穷魅力,也见刘德华先生艺无止境的谦谦美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德华 电影文学剧本 传人 后记 川剧艺术 “变脸” 世界级 演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电部电影局主办全国优秀电影文学剧本有奖征集活动
7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2-3,共2页
为繁荣电影创作,提高国产故事片的思想、艺术质量,经长期酝酿,并经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兹定于1992年5月23日至1993年3月15日举办“全国优秀电影文学剧本有奖征集”活动。
关键词 电影文学剧本 征集活动 广电部 主办 广播电影电视 电影创作 艺术质量 故事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了田汉的激情和纪念——漫谈电影文学剧本《永远的进行曲》
8
作者 陈向春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9-61,共3页
非常凑巧,在我写这篇短文之际,时间正是1998年的12月10日。这一天恰好是田汉先生的忌日——相隔30年的1968年12月10日,田汉先生“在文化大革命”的红色风暴中含冤于狱中辞世。 30年过去,“平反”与“
关键词 田汉 电影文学剧本 革命者 激情 私情 文化大革命 展示田 纪念 历史名人 剧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编的选择——读电影文学剧本《别无选择》
9
作者 协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4-75,共2页
以观念的变革、开放而论,应壹承认,新时期以来文坛上小说、诗歌、音乐、美术等,均走在了电影的前面。1985年,不同凡响的年轻作家刘索拉刚刚推出她的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立即在评论界和读者群里引起震荡,文学领域里实质上的现... 以观念的变革、开放而论,应壹承认,新时期以来文坛上小说、诗歌、音乐、美术等,均走在了电影的前面。1985年,不同凡响的年轻作家刘索拉刚刚推出她的中篇小说《你别无选择》,立即在评论界和读者群里引起震荡,文学领域里实质上的现代主义,用她的一颗尽管不大,但却灿然耀目的果实,证实了在神州大陆这块曾被东方古老传统文化浸透的土地上,也可以找到生存的一片土壤,并且具有不可扼杀的健旺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文学剧本 《你别无选择》 改编 中篇小说 现代主义 文学领域 传统文化 新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关于电影文学剧本评奖标准的意见
10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为维护会员创作电影剧本的智力成果,针对电影剧本在单独评比或者参与综合评奖中的各项权益,特出台本行业标准意见。 一、依法尊重剧本单独行使的著作权利 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五条规定:“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为维护会员创作电影剧本的智力成果,针对电影剧本在单独评比或者参与综合评奖中的各项权益,特出台本行业标准意见。 一、依法尊重剧本单独行使的著作权利 我国《著作权法》第十五条规定:“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疗法创作的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文学剧本 评奖标准 学会 中国 《著作权法》 电影作品 电影剧本 智力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影艺术展现三量堆魅力——电影文学剧本《古蜀王国三星堆》读后
11
作者 郝跃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155-155,共1页
代隆同志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古蜀王国三星堆》即将在《电影文学》杂志发表,同时,这个剧本被长影厂列为重点片选题,我感到十分高兴。用电影艺术展现三星堆魅力,让更多人了解三星堆的神奇和古蜀文明的辉煌,这是我们一直期待的。在四川... 代隆同志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古蜀王国三星堆》即将在《电影文学》杂志发表,同时,这个剧本被长影厂列为重点片选题,我感到十分高兴。用电影艺术展现三星堆魅力,让更多人了解三星堆的神奇和古蜀文明的辉煌,这是我们一直期待的。在四川省德阳市所属广汉市的马牧河古河道两岸,一马平川的田畴上,奇特地突兀着三星堆。1986年,三星堆发现了两座祭祀坑,出土了上千件珍贵的青铜器、玉石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电影文学剧本 电影艺术 古蜀文明 古蜀国 王国 成都平原 出土文物 德阳市 中华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刊作者电影文学剧本获奖
12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57,共1页
据《人民公安报》报道,在日前揭晓的由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主办的全国公安题材优秀影视剧剧本征集评选活动中,我刊作者何茂林创作的电影剧本《蝶殇》获二等奖。该次评选共有12部作品分别荣获二、三等奖及鼓励奖,其中电影剧本《蝶殇... 据《人民公安报》报道,在日前揭晓的由公安部金盾影视文化中心主办的全国公安题材优秀影视剧剧本征集评选活动中,我刊作者何茂林创作的电影剧本《蝶殇》获二等奖。该次评选共有12部作品分别荣获二、三等奖及鼓励奖,其中电影剧本《蝶殇》已在我刊2002年4期发表。何茂林曾当过中学教员、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警察、电视台编辑记者,后任区(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文学剧本 电影剧本 《人民公安报》 公安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呜呼秦守信豪杰 千年遗迹人犹颂——评电影文学剧本《李冰》
13
作者 季耘刚 《电影文学》 1981年第2期92-93,共2页
好多年前,就听说作者在写《李冰》了。那时我很担心:这样一个古代人民凿山开河、向自然开战的历史故事能写出人物、写出戏来么?然而当我最近读完《电影文学》一九八0年九月号上发表的《李冰》后,疑虑顿然冰消!我翻开剧本,一下就... 好多年前,就听说作者在写《李冰》了。那时我很担心:这样一个古代人民凿山开河、向自然开战的历史故事能写出人物、写出戏来么?然而当我最近读完《电影文学》一九八0年九月号上发表的《李冰》后,疑虑顿然冰消!我翻开剧本,一下就被那生动曲折、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了!不禁想起了陆游歌赞李冰的著名诗句:“呜呼秦守詹豪杰,千年遗迹人犹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文学剧本 李冰 豪杰 遗迹 守信 历史故事 故事情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电影文学剧本《李冰》
14
作者 陈培仲 《电影文学》 1981年第2期94-96,共3页
李冰治水的故事,见之予史籍,传之于民间。过去在四川,人们把李冰视为川主,甚至将他神化。作者陈泽远同志长期生活和工作在都江堰近旁,耳闻李冰治水的纷纷传说,目睹李冰治水的昭昭遗迹,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立志将它搬上舞台。... 李冰治水的故事,见之予史籍,传之于民间。过去在四川,人们把李冰视为川主,甚至将他神化。作者陈泽远同志长期生活和工作在都江堰近旁,耳闻李冰治水的纷纷传说,目睹李冰治水的昭昭遗迹,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立志将它搬上舞台。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有关李冰的史料,进行了一翻检核和钩稽,于六十年代初期,创作了川剧《李冰治水》,曾受到观众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文学剧本 李冰 创作冲动 六十年代 治水 都江堰 故事 民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令人拍案叫绝的一笔——漫谈电影文学剧本《阴转多云》的结尾
15
作者 梁少波 《电影文学》 1983年第5期95-95,共1页
一口气读完了《阴转多云》这个剧本,我深为作者精心安排的解疑之笔所折服。这是剧本中拼写主人公李江川的最后一笔,也是最精采的一笔。由于一封匿名揭发信,省委派调查小组来到了中华机械厂,于是引出了整个故事。
关键词 电影文学剧本 结尾 调查小组 主人公 机械厂 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苏电影文学剧本选出版
16
《电影文学》 1985年第12期58-58,共1页
胡苏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批走上电影文学创作道路的老编剧,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在电影阵地辛勤耕耘,这个选集进了他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五个电影文学剧本。
关键词 电影文学剧本 出版 创作道路 新中国 编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弦颤响在“零公里”处——评电影文学剧本《通向零公里》
17
作者 孟繁华 《电影文学》 1981年第8期93-94,共2页
一个越南血统的儿童,在战争的祸患中失去了全部亲人。一对善良热情的华侨夫妇,把他带到了中国。从此,他便加入了这个新的家庭。他的少年和青年时代,部是在这个新的家庭、新的国度里渡过的。他读完了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当越南... 一个越南血统的儿童,在战争的祸患中失去了全部亲人。一对善良热情的华侨夫妇,把他带到了中国。从此,他便加入了这个新的家庭。他的少年和青年时代,部是在这个新的家庭、新的国度里渡过的。他读完了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当越南战争的大火烧起来的时候,他同他的中国长兄一起,偷偷地来到了越南,参加了人民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文学剧本 越南战争 青年时代 人民军 中国 家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心灵的开掘要深——评电影文学剧本《在她心灵深处》
18
作者 刘云程 《电影文学》 1982年第1期96-96,共1页
一提起战士,人们便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压倒一切敌人不被敌人所屈服的英雉气概。但是《在她心灵深处》却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战士的心灵美,行为美。
关键词 心灵美 电影文学剧本 行为美 战士 敌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涩有余清香不足——对电影文学剧本《洁白的山茶花》的一点意见
19
作者 峻山 《电影文学》 1982年第6期96-96,共1页
流着泪读完了电影文学剧本《洁白的山茶花》,我的心被男女主人公那坎坷的遭遇和高尚的情操所深深地打动了。剧本恰如一碗用山茶花的嫩叶泡的清茶一样,给人一种苦涩而又清香之感。但是,如果对这碗“清茶”再细细地品尝一番的话,就会... 流着泪读完了电影文学剧本《洁白的山茶花》,我的心被男女主人公那坎坷的遭遇和高尚的情操所深深地打动了。剧本恰如一碗用山茶花的嫩叶泡的清茶一样,给人一种苦涩而又清香之感。但是,如果对这碗“清茶”再细细地品尝一番的话,就会觉得其中的“苦涩”似乎过重了些,而“清香”也就自然显得有些不足了。我们在剧本中看到的是,孟甜女和李华的结合似乎给他们带来了不尽的痛苦,不是孟甜女的痛苦,便是李华的痛苦,几乎看不到他们婚后有什么欢乐和幸福。这样写固然很感人,能催人泪下,但由于调子是低沉的,人们读过之后,就不免要感到“苦涩”,很少能得到向上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文学剧本 山茶花 苦涩 女主人公 痛苦 李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新解释 还是败笔——读电影文学剧本《赤壁之战》
20
作者 罗凯训 《中国文学研究》 1990年第4期110-112,共3页
梁信是一位擅长写军事题材而著称的电影剧作家。人们忘不了他的个性鲜明的《红色娘子军》,史诗般的《从奴隶到将军》。八三年,梁信在《芙蓉》第四期上发表了他的又一新作《赤壁之战》,场面恢弘,气势博大。作者勇于创新,把“赤壁大战” ... 梁信是一位擅长写军事题材而著称的电影剧作家。人们忘不了他的个性鲜明的《红色娘子军》,史诗般的《从奴隶到将军》。八三年,梁信在《芙蓉》第四期上发表了他的又一新作《赤壁之战》,场面恢弘,气势博大。作者勇于创新,把“赤壁大战” 中两个关键人物——周瑜、孔明当作“知音”描写。这一反传统说法的创新,诚为石破天惊,得到著名美学家王朝闻的称道,称之为“新解释”(见同期《芙蓉》)著名电影导演谢晋马上声称要执导这一剧本。然而,笔者却不敢苟同,认为正是剧本的这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壁之战》 孔明 周瑜 新解释 电影文学剧本 败笔 赤壁大战 《芙蓉》 东吴 曹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