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最后的大师——王启民电影摄影艺术之感悟(续二)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春雨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26-28,共3页
-
文摘
四.镜像然而,仍然有人说长影的传统“保守、封闭”。我们该如何面对这种批评?长影的主流传统绝不保守——勿庸置疑、理直气壮。因为,长影传统的本源——中华传统文明是一个动态的文化结构。
-
关键词
电影摄影艺术
俄罗斯文学
艺术大师
普希金
白银时代
美学精神
感悟
中国传统美学
中国传统文明
人物画
-
分类号
J93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最后的大师——王启民电影摄影艺术之感悟(续一)
- 2
-
-
作者
春雨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0-22,共3页
-
文摘
三、启示我更愿意将王启民大师最后的赠言,视为我们这些后辈电影人的“现代启示录”。它启示我们思索的第一个问题是:长影是否创造了中国电影的东方美学流派?王启民大师以他毕生的艺术创造和最后的谈话对此给予了明晰的、决定性的、毋庸置疑的回答。如果,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有着基本的了解,如果人们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
-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美学精神
群体性
基本精神
东方美学
电影创作
文化心理
电影摄影艺术
中国古典美学
美学传统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最后的大师——王启民电影摄影艺术之感悟
- 3
-
-
作者
春雨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6-28,共3页
-
文摘
一.菩提无树2006年4月6日,我们造谒电影大师王启民寓所,进行一次访谈。考虑到大师的健康状况,当时,负责联络本次谈话的一位女士告诉我们:只能给我们几分钟时间。于是,我只问了大师一个问题:您当年在电影摄影艺术实践中,是否在有意探索、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美学?没有料到的是,这个话题竟然使大师兴奋而至于“亢奋”。本来计划几分钟的谈话,他竟然滔滔不绝地连续讲了54分钟,据此整理出来的谈话稿将近万字。而且,意犹未尽!
-
关键词
电影摄影艺术
中国电影
艺术大师
中国传统美学
精神实质
艺术实践
骨法用笔
审美境界
气韵生动
中国画
-
分类号
J93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红粉》摄影出新意
- 4
-
-
作者
余快新
-
机构
湖南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1-31,共1页
-
文摘
北影新片《红粉》以其新颖的题材而引人注目,尤其是在电影摄影艺术创作方面,大胆打破陈旧的摄影方式和用光方法,注重影片整体影调造型,使画面影调的浓淡灰暗与明亮光影交替变化,反映出影片时代和环境气氛,折映出人物心态,渲泄一种诗意的忧伤的氛围。
-
关键词
红粉
电影摄影艺术
影调
人物心态
影片
摄影方式
艺术创作
环境气氛
意象与意境
光影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谈长焦镜头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黄媛媛
-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广播影视系
-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0-63,共4页
-
文摘
长焦镜头又称望远镜头、窄角镜头,是指视角小于40度、焦距大于25mm的镜头.镜头是摄像机的眼睛,为观众打开一扇窗户,那长焦镜头又在镜头家族扮演什么角色,执行怎样的职能,我们又是如何应用它的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在拍摄时游刃有余,必须全面了解长焦镜头造型表现上的特点,才能扬长避短,熟能生巧.……
-
关键词
长焦镜头
电视摄影造型
影视摄影
特写镜头
望远镜头
长焦距镜头
电影摄影艺术
王薄
被摄对象
窄角
-
分类号
J93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阿拉伯文化简讯
- 6
-
-
作者
丰年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89年第2期62-62,共1页
-
文摘
纳吉布·马哈福兹两千金替父领奖乌姆·库勒松和法蒂玛——埃及大文豪、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纳吉布·马哈福兹的两位千金于1988年12月5日早晨由瑞典驻开罗大使陪同,飞赴斯德哥尔摩,代表父亲领取瑞典国王颁发的诺贝尔奖奖状和证书。颁奖仪式在12月10日举行。马哈福兹的学生、英法语翻译家穆罕默德·苏莱曼作为他的私人代表。
-
关键词
阿拉伯文化
纳吉布
文学奖获得者
法蒂玛
苏莱曼
穆巴拉克
海外学者
电影摄影艺术
新闻报导
黑白照片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