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玫瑰与白玫瑰》电影手法的运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乐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9-100,共2页
把张爱玲的作品改编成影视剧,一向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然而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当年却能一举夺得台湾金马奖多项大奖,这得益于关锦鹏电影手法的出色运用。他以冷峻旁观的态度,以细节、暗示、象征等电影手法的运用,不但彰显了自己的... 把张爱玲的作品改编成影视剧,一向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然而电影《红玫瑰与白玫瑰》当年却能一举夺得台湾金马奖多项大奖,这得益于关锦鹏电影手法的出色运用。他以冷峻旁观的态度,以细节、暗示、象征等电影手法的运用,不但彰显了自己的电影风格,而且遵循了原著的意味,消弭了视觉影像与文字表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玫瑰与白玫瑰》 关锦鹏 电影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集结号》的电影叙事表现手法
2
作者 郭芮彤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6-67,共2页
"舍生取义"的英雄主义主题在《集结号》中有两个意义层面:九连46个战士舍去生命换取"义"成为英雄,惟一幸存的谷子地舍去余生的正常生活,义无反顾地为九连正名,亦是英雄。第一个意义层面的主题主要缝合了"生"与"义",第二个意义... "舍生取义"的英雄主义主题在《集结号》中有两个意义层面:九连46个战士舍去生命换取"义"成为英雄,惟一幸存的谷子地舍去余生的正常生活,义无反顾地为九连正名,亦是英雄。第一个意义层面的主题主要缝合了"生"与"义",第二个意义层面的主题缝合了"个人"与"组织"。本文从人物的仰拍、俯拍、慢镜头,影像符号的大小和复沓的场景及情节设计三方面,探讨影片如何运用电影叙事手法表现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结号》 “舍生取义” 英雄主义 电影叙事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难片拍摄的继承与创新——迪安·德夫林电影之路的开启 被引量:1
3
作者 万本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5-57,共3页
灾难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片,运用现代科技来营造逼真的场景,体现了人类在灾难面前非凡的勇气和战胜灾难的决心。在电脑特技的基础上,巧妙地将多种电影手法与之相结合,既带给观众具有震撼力的视觉享受,又使电影艺术的美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 灾难电影作为一种类型片,运用现代科技来营造逼真的场景,体现了人类在灾难面前非凡的勇气和战胜灾难的决心。在电脑特技的基础上,巧妙地将多种电影手法与之相结合,既带给观众具有震撼力的视觉享受,又使电影艺术的美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迪安·德夫林和罗兰·艾默里奇作为搭档,拍摄了多部灾难影片,创造了经典影片《独立日》《独立日:卷土重来》《再造战士》系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手法 灾难片 继承与创新 迪安 拍摄 经典影片 《独立日》 现代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艺术的另一种果实——读《朝鲜——晨曦清亮的国家》
4
作者 李光荣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8-19,共2页
电影是本世纪最辉煌的艺术之一。它在广泛吸收其他艺术营养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其他艺术。黄钢的《朝鲜——晨曦清亮的国家》就是得益于电影艺术滋养的报告文学名作。 画面是电影的基本语言,而文学的基本表达方式是语言(文字)。文学有场... 电影是本世纪最辉煌的艺术之一。它在广泛吸收其他艺术营养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其他艺术。黄钢的《朝鲜——晨曦清亮的国家》就是得益于电影艺术滋养的报告文学名作。 画面是电影的基本语言,而文学的基本表达方式是语言(文字)。文学有场面描写,但不要求画面描写,有时也写出画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报告文学 文学作品 电影文学剧本 蒙太奇 电影手法 果实 人物对话 两条线索 表达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傲慢与偏见》的浪漫主义美学解构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新灵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1-133,共3页
《傲慢与偏见》被多次搬上大银幕,在不同时代的文化语境的影响下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乔·怀特指导的新版《傲慢与偏见》,将简·奥斯丁笔下的小说文本浸润在浪漫主义美学之下,通过人物的塑造、情节的重置和浪漫唯美的影像语言... 《傲慢与偏见》被多次搬上大银幕,在不同时代的文化语境的影响下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乔·怀特指导的新版《傲慢与偏见》,将简·奥斯丁笔下的小说文本浸润在浪漫主义美学之下,通过人物的塑造、情节的重置和浪漫唯美的影像语言,将叙事侧重于人物内心世界上,勾勒了女性心中浪漫唯美的理想化的爱情世界。本文以浪漫主义美学为视角,对新版《傲慢与偏见》进行剧情设计和影像语言的梳理,以期总结浪漫主义美学在影视改编中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 美学 《傲慢与偏见》 电影创作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莫扎特》音乐的艺术构思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钰鹏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33-34,共2页
本文结合音乐天才莫扎特一生的音乐创作,全面剖析电影《莫扎特》中的音乐运用,揭示出音乐与电影创作手法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影片最本质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 音乐创作 艺术构思 电影音乐 电影创作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传记类电影《少年邓恩铭》看电影声画蒙太奇的叙事呈现方略
7
作者 徐小雁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09-112,共4页
个人传记类电影是以真实人物或相关背景为主要的素材来源,借助具有个性化、定制化与生动性的叙事手段进行叙事。该类电影的特色之处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让观者全面了解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此类电影对于声画叙事具有极高的技术要求与组织要... 个人传记类电影是以真实人物或相关背景为主要的素材来源,借助具有个性化、定制化与生动性的叙事手段进行叙事。该类电影的特色之处是能够在短时间内让观者全面了解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此类电影对于声画叙事具有极高的技术要求与组织要求。声画蒙太奇是由电影学家爱森斯坦于20世纪50年代所提出的电影叙事手法,该方法的先进之处在于通过声音与画面间的灵活配合修辞来生动地表达电影主题。其主要包括三类表现方式:首先,是声音与画面的并行处理。该手段的特色之处在于声音与画面的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画蒙太奇 电影主题 爱森斯坦 素材来源 定制化 电影叙事手法 叙事手段 传记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张爱玲作品中独特的比喻艺术
8
作者 邹小阳 《湖湘论坛》 2007年第6期82-84,共3页
享有"天才之誉"的张爱玲在文字运用上有独特的风格,尤其是散文中的比喻,超越传统而古老的修辞手法,新颖奇特,独具魅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比喻中融合了电影手法、本体与喻体存在相对性、格式明快内涵深刻、设喻范围广泛而... 享有"天才之誉"的张爱玲在文字运用上有独特的风格,尤其是散文中的比喻,超越传统而古老的修辞手法,新颖奇特,独具魅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比喻中融合了电影手法、本体与喻体存在相对性、格式明快内涵深刻、设喻范围广泛而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比喻 电影手法 相对性 深刻 广泛 生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托鲁奇争议作《戏梦巴黎》 被引量:1
9
作者 aimy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64,共2页
《戏梦巴黎》是贝纳多·贝托鲁奇2003年的最新作品,贝托鲁奇最为中国观众熟悉的电影大概是以溥仪为题材的《未代皇帝》,只看过那部电影的人恐怕不知道这位大师的另一面——他1972年的作品《巴黎最后探戈》由于含有露骨的性爱场面,... 《戏梦巴黎》是贝纳多·贝托鲁奇2003年的最新作品,贝托鲁奇最为中国观众熟悉的电影大概是以溥仪为题材的《未代皇帝》,只看过那部电影的人恐怕不知道这位大师的另一面——他1972年的作品《巴黎最后探戈》由于含有露骨的性爱场面,在当年成为备受争议之作并遭到了禁演的厄运。不过,这段经历并没有改变现年63岁的贝托鲁奇的本质,在《戏梦巴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 电影手法 性爱题材 争议 中国观 作品 小说 影片 法国 乱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图》的叙事策略与多元文化
10
作者 郑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31-133,共3页
《云图》是根据大卫·米切尔的著名小说改编而来,汤姆·提克威与沃卓斯基姐弟这三个智商与创意无敌的导演联手,把这部传说中最难拍成电影的小说打造成视听盛宴。电影具有革命性的叙事策略和其中包含的多元文化的分解与关联所带... 《云图》是根据大卫·米切尔的著名小说改编而来,汤姆·提克威与沃卓斯基姐弟这三个智商与创意无敌的导演联手,把这部传说中最难拍成电影的小说打造成视听盛宴。电影具有革命性的叙事策略和其中包含的多元文化的分解与关联所带给观众的体验和思考,相较于大部分电影普通的叙事手法而言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电影在六个故事若有似无的联系中间穿梭来回,使观众完全沉浸其中。同时,电影中蕴含的东方与西方文化碰撞和结合得微妙平衡,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欲罢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图》 电影叙事手法 多元文化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村芳太郎套装”
11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8-48,共1页
作为日本惊悚推理大师级导演的野村芳太郎,1919年生于京都,他的父亲是日本电影导演的导航者,曾担任松竹映画的蒲田摄影所所长,这多少了野村芳太郎对电影的感觉。野村芳太郎在大学毕业后便投入了松竹大船摄影所,开始摸索进入电影这项事... 作为日本惊悚推理大师级导演的野村芳太郎,1919年生于京都,他的父亲是日本电影导演的导航者,曾担任松竹映画的蒲田摄影所所长,这多少了野村芳太郎对电影的感觉。野村芳太郎在大学毕业后便投入了松竹大船摄影所,开始摸索进入电影这项事业的途径。1946年从战场上归来的野村芳太郎,幸运地担任了大导演川岛雄三和黑泽明的副导演,从两位前辈那里.野村芳太郎学到了很多实际的电影手法。在当副手的时期.野村芳太郎拍摄的电影[白痴],黑泽明曾给予了极高评价。当他成熟之日,也是独立之时一-1952年,他首次执导的电影[鸠].为他带来了不小的声誉。但真正的成功是在1958年,改编自著名侦探小说作家松本清张的作品[出张],描写一个刑警如何对犯人盯梢.视角新奇,表现真实.在评论界和观众群中获得一致赞扬。从此之后,野村芳太郎继续拍摄了根据松本清张小说改编的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手法 电影导演 观众 评论 京都 作品 影片 小说作家 大学毕业 套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拍电视片更好
12
作者 张国锋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0-30,共1页
三·八”前夕,又一部用国家专项电影发展基金投资拍摄的影片《一个独生女的故事》与观众见面了,这部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并以朴实的电影手法向观众讲述了一个年仅十岁的独生女孩在失去父亲、母亲又瘫痪在床的逆境中自强不息的故... 三·八”前夕,又一部用国家专项电影发展基金投资拍摄的影片《一个独生女的故事》与观众见面了,这部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并以朴实的电影手法向观众讲述了一个年仅十岁的独生女孩在失去父亲、母亲又瘫痪在床的逆境中自强不息的故事。在运用“红头文件”向社会推荐的同类宣传教育影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片 独生女 电影手法 传播媒体 宣传教育 基金投资 电影发展 教育作用 头文件 平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靓色、音乐力量和草根命运——故事片《非秀不可》导演笔记
13
作者 钱路稢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0期7-10,共4页
钱路劼,199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的影片有:《天机》、《猴拳宗师》、《一级红色预警》、《鏖兵天府》、《食人草》、《午夜旅馆》、《非秀不可》等。创作的电影剧本有《喜画》、《不该恋爱的春天》、《两个人的季节》、《极限穿... 钱路劼,199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的影片有:《天机》、《猴拳宗师》、《一级红色预警》、《鏖兵天府》、《食人草》、《午夜旅馆》、《非秀不可》等。创作的电影剧本有《喜画》、《不该恋爱的春天》、《两个人的季节》、《极限穿越》等。论文有《【天机】导演阐述》、《【鏖兵天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电影 音乐 导演 故事片 青春电影 草根 类型片 电影手法 影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救世欠缺的印象——关于《黑客帝国3》
14
作者 陈代毅 《电影评介》 2004年第1期28-29,共2页
翘首中,《黑3》终于以一种惯性的商业姿态隆重登场了,基于对《黑1》《黑2》那些冥想似基调的认可,也籍着此刻涨满的激情,同时也以一个观摩者的膜拜,略尽票房的绵薄。 印象中,整场《黑3》弥漫满目枪林弹雨,契合了电影手法上温情下的暴戾... 翘首中,《黑3》终于以一种惯性的商业姿态隆重登场了,基于对《黑1》《黑2》那些冥想似基调的认可,也籍着此刻涨满的激情,同时也以一个观摩者的膜拜,略尽票房的绵薄。 印象中,整场《黑3》弥漫满目枪林弹雨,契合了电影手法上温情下的暴戾。它不仅从武术方面沿袭了《黑1》、《黑2》的那些打斗的花哨和血腥,与此同时强烈的音效也无疑给这部电影彰显了许多夸张和令人匪夷所思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世 黑客 女性电影 电影手法 爱情本质 理念构建 钢铁构件 城市建筑 艺术层面 观众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片速递
15
《电影评介》 2003年第6期6-9,共4页
关键词 伊莱扎 社会问题 20世纪 母亲 新西兰部 长子继承制 动物交流 EXPRESS 电影手法 学业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言可畏 戏梦人生——“阮玲玉”
16
作者 请勿飞扬 《电影评介》 2004年第9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胭脂扣》 电影手法 影片 中国早期电影 三十年代 新女性 30年代电影 导演 修复技术 女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中曲》唱到《芝加哥》——浅谈好莱坞歌舞片创作特色的传承和发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丛天馗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8-149,共2页
歌舞片,是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传统样式,无论是“经典好莱坞”时期还是“新好莱坞”时期,银幕上都不乏具有代表性的杰出歌舞片作品。本文将以1952年的《雨中曲》与2002年的《芝加哥》两部影片为例,以50年的时间跨度为纵向坐标,从电影... 歌舞片,是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传统样式,无论是“经典好莱坞”时期还是“新好莱坞”时期,银幕上都不乏具有代表性的杰出歌舞片作品。本文将以1952年的《雨中曲》与2002年的《芝加哥》两部影片为例,以50年的时间跨度为纵向坐标,从电影本体出发,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故事结构与内容、表现手法与歌舞设计以及视听语言等方面浅谈好莱坞歌舞片创作特色的传承与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莱坞歌舞片 创作传承 故事结构与内容 电影表现手法歌舞设计 镜头与剪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片战争》的对比艺术
18
作者 舒晨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8-19,共2页
影片《鸦片战争》无论在思想情感、结构安排、人物环境还是在电影艺术手法上,均有意无意、或显或隐地运用了多种对照对比方法。 一、表层的情绪对比与深层的理念对照 当片尾打出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字幕时,引发了一阵十分令人... 影片《鸦片战争》无论在思想情感、结构安排、人物环境还是在电影艺术手法上,均有意无意、或显或隐地运用了多种对照对比方法。 一、表层的情绪对比与深层的理念对照 当片尾打出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字幕时,引发了一阵十分令人寻味并伴随着复杂矛盾心情的掌声。这是一种交杂着既舒心畅快又沉闷压抑,既自豪自强又酸楚悲愤,既油然动情又默然反思的掌声。这掌声激起的相反相成的奇妙情感很容易把观众推入追寻其中深层缘由的思想反刍期。 尽管谢晋力图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真实再现那场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片战争》 对比艺术 电影艺术手法 林则徐 结构安排 人物环境 真实再现 行使主权 思想情感 中国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