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我国电影节展国际传播力研究 |
丁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一种以电影史视角集萃典籍的研究方式——《中国电影大典》编纂出版的意义属性价值探析 |
陈晓红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3
|
中国电影大片20年:类型拓展、文化融合与工业美学反思 |
陈旭光
周克平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1
|
|
|
4
|
中国新生代电影大片消费偏好调查报告 |
阳翼
朱筠丽
万依柳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
5
|
中国新主流电影大片:阐释与建构 |
陈旭光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31
|
|
|
6
|
电影大数据测绘与“小镇青年”的虚拟民族志 |
聂伟
杜梁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
7
|
商业化运作下中国电影大片的美学诉求 |
刘洪举
杨红星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
8
|
激情为“亚洲新电影”鼓与呼——评周安华《当代电影新势力——亚洲新电影大师研究》 |
宣宁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9
|
从《集结号》看中国电影大片的转向 |
陈和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
10
|
论“超级大片类型”的中国电影大片 |
陈旭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11
|
重庆微电影大赛及其发展模式探析 |
李璠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12
|
从美国电影大片看集体主义思想 |
康有金
孟庆波
刘彩艳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
13
|
电影大师传记影片的“Life”主题 |
王成珍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14
|
从《王者之心》谈国外电影大片片名的直译与意译 |
郭永生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
15
|
中国电影大片的海外市场推广及其策略 |
陈旭光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9
|
|
|
16
|
从美国电影大片看美国文化霸权 |
康有金
郅锦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
17
|
近年国内电影大片的“洋”配乐问题 |
顾晓晖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18
|
试论麦茨的电影大组合段——电影语言研究系列麦茨之二 |
金虎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19
|
世界电影大师视觉造型语言中的导演艺术 |
阿迪夏.夏热合曼
古丽扎尔.铁木尔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
20
|
电影大批判:发动与运作 |
启之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