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4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我国电影节展国际传播力研究
1
作者 丁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105,共4页
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需要大力提升我国电影节展的国际传播力。这不仅是对自身电影产业的有力捍卫,也是吸取文化多样性、促进跨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我国电影节展需要充分利用举办成果及影响力,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文化... 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需要大力提升我国电影节展的国际传播力。这不仅是对自身电影产业的有力捍卫,也是吸取文化多样性、促进跨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我国电影节展需要充分利用举办成果及影响力,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文化走出去等国家战略,围绕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影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重大问题进行再思考和再定位,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强国 电影节展 国际传播 文化走出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以电影史视角集萃典籍的研究方式——《中国电影大典》编纂出版的意义属性价值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晓红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3-28,共6页
电影辞典的编纂出版历来对于电影学术研究、电影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录、电影教育教学等诸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价值。2024年,由丁亚平主编的《中国电影大典》编纂完成并正式出版。本文对《中国电影大典》编纂出版的研究属性... 电影辞典的编纂出版历来对于电影学术研究、电影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录、电影教育教学等诸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价值。2024年,由丁亚平主编的《中国电影大典》编纂完成并正式出版。本文对《中国电影大典》编纂出版的研究属性、意义价值作了简要的分析。《中国电影大典》从横向观照与研究瞰视中国电影的全貌,以纵向梳理和剖析作为编撰的显著特色,不仅系统描述中国120年电影的历史演变脉络,总结思辩电影创作历史经验,而且亦对于研究当下电影现状和探讨未来电影发展均具有深远意义。其理性辨析电影艺术建构的编纂风格,深度厘清了新的时代背景下的电影文化的现实表达和意义承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辞典编纂 电影史研究 辞典出版 电影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影大片20年:类型拓展、文化融合与工业美学反思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旭光 周克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0-127,共8页
21世纪以来,中国大片在电影产业低潮中崛起,从单一到丰富,已经走过20年的发展历程。从2002年《英雄》肇始的古装武侠大片,到2009年《建国大业》引领的主旋律大片,经2017年《战狼2》等“外向型”新主流大片到“我和我的”系列等“内向型... 21世纪以来,中国大片在电影产业低潮中崛起,从单一到丰富,已经走过20年的发展历程。从2002年《英雄》肇始的古装武侠大片,到2009年《建国大业》引领的主旋律大片,经2017年《战狼2》等“外向型”新主流大片到“我和我的”系列等“内向型”主流大片,直至以《长津湖》为代表的战争大片的崛起,持续发挥着强大的文化影响力和票房号召力,成为中国电影整体艺术、产业、文化格局中最重要的现象。大片打造了21世纪中国电影的辉煌,打造了中国电影大片的初步类型形态和格局,确立了“电影工业”“电影工业美学”“重工业电影”等观念,熔铸了家国民族和谐的“文化共同体”,其发展有着许多需要总结的经验、启示和遗憾、教训,反思不可避免,“电影工业美学”视域的反思尤有必要。中国电影产业应继续保持大片的“领头羊”优势,同时探索大片类型与电影生态的多元格局态势,探寻电影大片下一个20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大 商业大片 新主流大片 重工业电影 电影工业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生代电影大片消费偏好调查报告 被引量:7
4
作者 阳翼 朱筠丽 万依柳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97,共6页
本文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出生于1980—1999年的新生代消费者的电影大片消费偏好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他们对电影类型、电影产地、观影档期、观影动机等方面的基本消费偏好特征。据此,我们提出了电影大片的营销策略... 本文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出生于1980—1999年的新生代消费者的电影大片消费偏好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他们对电影类型、电影产地、观影档期、观影动机等方面的基本消费偏好特征。据此,我们提出了电影大片的营销策略,以期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电影大 消费偏好 80后 90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主流电影大片:阐释与建构 被引量:131
5
作者 陈旭光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21,187,共10页
2017年,作为年度重大文化现象的电影《战狼2》无论在票房上还是口碑上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成功的背后,我们需要进行冷静、客观的深度分析和总结,探寻各种偶然必然因素,以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常态"。文章在新世... 2017年,作为年度重大文化现象的电影《战狼2》无论在票房上还是口碑上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成功的背后,我们需要进行冷静、客观的深度分析和总结,探寻各种偶然必然因素,以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常态"。文章在新世纪以来新主流电影的背景下,论述了新主流电影,尤其是"新主流电影大片"的由来、构成、类型、美学、文化、不足及未来发展等重要问题,并着重以电影《战狼2》与《建军大业》等晚近新片为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国产电影 《战狼2》 《建军大业》 新主流电影大 类型 文化 国家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大数据测绘与“小镇青年”的虚拟民族志 被引量:3
6
作者 聂伟 杜梁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29,共7页
互联网资本推动电影行业加速线下和线上融合,构成了以电影受众为对象开展虚拟民族志研究的基本情境。作为虚拟民族志基础研究资料的大数据信息,往往受到技术垄断资本的影响或控制。电影产业意义的"小镇青年"概念,是资本方基... 互联网资本推动电影行业加速线下和线上融合,构成了以电影受众为对象开展虚拟民族志研究的基本情境。作为虚拟民族志基础研究资料的大数据信息,往往受到技术垄断资本的影响或控制。电影产业意义的"小镇青年"概念,是资本方基于其市场需求、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预设性判断"的产物。以虚拟民族志研究来呈现当下"小城镇青年"群体的娱乐需求与文化声张,需要与其发生直接的情感关联和共情体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大数据 虚拟民族志 “小镇青年” 电影产业 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化运作下中国电影大片的美学诉求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洪举 杨红星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5-17,共3页
本文以2002—2008年间中国内地导演或制片厂拍摄的代表性大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大片的商业化运作问题,重点讨论了中国大片的美学缺失,进而结合中国电影百年发展的历史等因素,指出中国大片现状不佳的症结所在和中国大片发展的正确道路。
关键词 中国电影大 商业化运作 美学诉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情为“亚洲新电影”鼓与呼——评周安华《当代电影新势力——亚洲新电影大师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宣宁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7-258,共2页
细数近年几大主要的国际电影奖项,我们可以列出一份长长的亚洲名单:伊朗导演贾法·帕纳西、印度女导演米拉·奈尔、中国导演贾樟柯、土耳其导演塞米·卡普拉若格鲁、韩国导演金基德先后斩获金狮;中国导演王全安、刁亦男... 细数近年几大主要的国际电影奖项,我们可以列出一份长长的亚洲名单:伊朗导演贾法·帕纳西、印度女导演米拉·奈尔、中国导演贾樟柯、土耳其导演塞米·卡普拉若格鲁、韩国导演金基德先后斩获金狮;中国导演王全安、刁亦男与土耳其导演塞米·卡普拉若格鲁擒获金熊;泰国导演阿彼察邦·维拉斯哈古摘得金棕榈;伊朗导演阿斯哈·哈法蒂,中国台湾导演李安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此外,新加坡导演安东尼·陈获戛纳电影节最佳短片奖;菲律宾导演布里兰特·蛮多萨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大 亚洲 当代电影 戛纳电影 激情 女导演 电影奖项 最佳导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集结号》看中国电影大片的转向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15,共2页
冯小刚从1997年拍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到2007年推出《集结号》.在这十年发展过程中,冯式电影从创作到运作模式的悄然转变,其电影本身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衍化。《集结号》从人性化的视角,颠覆传统战争题材,开启了银幕大片的新风... 冯小刚从1997年拍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到2007年推出《集结号》.在这十年发展过程中,冯式电影从创作到运作模式的悄然转变,其电影本身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衍化。《集结号》从人性化的视角,颠覆传统战争题材,开启了银幕大片的新风气,彰显出中国第一部具有自主话语权的民族商业电影的诞生,对我国多年来顶礼膜拜的传统战争题材的创作形成了颠覆与冲击;《集结号》必将成为中国电影在入世后的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影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小刚 《集结号》 电影大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超级大片类型”的中国电影大片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旭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6,共3页
近年来中国电影大片的发展历程,使得大片已经初步成为了中国电影一个重要的新类型,呈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具备了一定的“类型性”特征,可名之曰“超级大片类型”。中国电影大片既具有类型性,也具有“超类型性”。类型性表现在“影片的... 近年来中国电影大片的发展历程,使得大片已经初步成为了中国电影一个重要的新类型,呈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具备了一定的“类型性”特征,可名之曰“超级大片类型”。中国电影大片既具有类型性,也具有“超类型性”。类型性表现在“影片的外部形态”“影片的内在观念”“影片的摄制和观赏”等方面;“超类型性”表现在对原有类型的偏离、超越、综合杂糅乃至颠覆。中国的“超级大片类型”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需要进一步的成熟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大 类型 类型性 反类型性 超类型性 超级大片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微电影大赛及其发展模式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璠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3-35,共3页
微电影大赛是微电影在各座城市的主要存在形式与发展助推力,由城市内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生成。目前,重庆微电影大赛在凸显蓬勃生长态势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对其发展模式进行探索与选择:既可尝试"文化交流+... 微电影大赛是微电影在各座城市的主要存在形式与发展助推力,由城市内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生成。目前,重庆微电影大赛在凸显蓬勃生长态势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对其发展模式进行探索与选择:既可尝试"文化交流+市场交易"的"双轮驱动"模式,又可立足文化产业新业态身份,打造城市微电影大赛的"狂欢季"模式,还可建构"政府推动,人才拉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 电影大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国电影大片看集体主义思想
12
作者 康有金 孟庆波 刘彩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3期50-50,共1页
全球化(globalization)时代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个性主义(individualism)擅长的国家在不断地引入集体主义,正如以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擅长的国家在不断地引入个性主义一样。这就是全球化突出而鲜明的“均质化”(“homogenization&... 全球化(globalization)时代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个性主义(individualism)擅长的国家在不断地引入集体主义,正如以集体主义(collectivism)擅长的国家在不断地引入个性主义一样。这就是全球化突出而鲜明的“均质化”(“homogenization")的特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别强调个性主义,甚至是个人主义泛滥的美国,这些年来也开始注意到了这一世界性倾向。在美国电影大片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点。通过一系列的有影响力的媒体宣传,美国在向它的民众传播着集体主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美国电影大 集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大师传记影片的“Life”主题
13
作者 王成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4-56,共3页
众所周知,传记影片有一个核心的主题——"Life",其以人物生平所有为素材,借助电影艺术这种特殊的工具还原真相。当然,这类电影多以大师级别的人物为创作蓝本,尽可能地还原他们经历的坎坷与艰辛,以凸显其独特的心理与精神。而... 众所周知,传记影片有一个核心的主题——"Life",其以人物生平所有为素材,借助电影艺术这种特殊的工具还原真相。当然,这类电影多以大师级别的人物为创作蓝本,尽可能地还原他们经历的坎坷与艰辛,以凸显其独特的心理与精神。而为了给传记类影片增添色彩,创作者通常会采用别出心裁的创意,适当地加入一些虚构的成分,以满足观赏者的审美需求,最终实现搭建观众通往大师心灵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记影片 Life主题 电影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王者之心》谈国外电影大片片名的直译与意译
14
作者 郭永生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3-,共1页
从好莱坞大片《王者之心》编剧要讨说法着手,说明片名翻译中要采用适当的方法,用最具感召力的语言来创造出脍炙人口的经典译名。
关键词 《王者之心》国外电影大 片名 直译与意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影大片的海外市场推广及其策略 被引量:19
15
作者 陈旭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63,共5页
一、中国电影的"海外推广"和中国电影大片的意义中国电影的"海外推广"或者说"走出去工程"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的使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全面对外开放后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包括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电影海外推... 一、中国电影的"海外推广"和中国电影大片的意义中国电影的"海外推广"或者说"走出去工程"是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的使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全面对外开放后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包括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电影海外推广的力度、深度、广度都大为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市场推广 海外 中外文化交流 改革开放 中美建交 对外开放 走出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国电影大片看美国文化霸权 被引量:7
16
作者 康有金 郅锦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2-23,共2页
早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天开始,全球化过程就已经开始了。全球化过程最初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政治在全球化过程中处于最突出的地位,世界的发展进入了政治全球化的过程。冷战成为这一阶段的最主要特点。20世纪80年代... 早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天开始,全球化过程就已经开始了。全球化过程最初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政治在全球化过程中处于最突出的地位,世界的发展进入了政治全球化的过程。冷战成为这一阶段的最主要特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东西两大阵营的对峙已不再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最主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电影 文化霸权 美国人 政治全球化 意识形态 发展中国家 美国化 硬实力 软实力 大众传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国内电影大片的“洋”配乐问题 被引量:4
17
作者 顾晓晖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35-136,共2页
电影配乐是专门为影片创作、编配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兮,是一种新的艺术体裁。电影的配乐为东西方文化情感之间构筑了一座桥梁.开始多元文化融合的新旅程.充分体现了音乐是无国界跨领域的艺术。近年来中国电影为... 电影配乐是专门为影片创作、编配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兮,是一种新的艺术体裁。电影的配乐为东西方文化情感之间构筑了一座桥梁.开始多元文化融合的新旅程.充分体现了音乐是无国界跨领域的艺术。近年来中国电影为了向世界冲击,除在怍品中大量引进外来音乐元素,还邀请国外作曲家加盟。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电影配乐的慨况,并对近年来国内电影大片的“洋”配乐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配乐 电影配乐 中国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麦茨的电影大组合段——电影语言研究系列麦茨之二 被引量:1
18
作者 金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9-21,共3页
电影大组合段是电影符号学宗师克里斯蒂安·麦茨符号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阶段和有益尝试,在电影符号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他提出了独立镜头、平行组合段、括弧组合段、描述组合段、交替组合段、场、插曲式段落和普通段落八... 电影大组合段是电影符号学宗师克里斯蒂安·麦茨符号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阶段和有益尝试,在电影符号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他提出了独立镜头、平行组合段、括弧组合段、描述组合段、交替组合段、场、插曲式段落和普通段落八个影像大组合段。本文不揣冒昧,试图对麦茨的电影大组合段产生的背景、具体内容、理论贡献及局限进行初步的梳理、审视与评析,并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初浅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里斯蒂安·麦茨 大组合段 电影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电影大师视觉造型语言中的导演艺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阿迪夏.夏热合曼 古丽扎尔.铁木尔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9-20,共2页
电影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以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手段,创造了一种新的审美方式。电影艺术家正是在一定审美理想的指导下,赋予这些视觉元素造型表现的审美价值。电影语言是一种视觉符号,它通过视觉造型而非文字来展开叙事。电影创作不应该... 电影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以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手段,创造了一种新的审美方式。电影艺术家正是在一定审美理想的指导下,赋予这些视觉元素造型表现的审美价值。电影语言是一种视觉符号,它通过视觉造型而非文字来展开叙事。电影创作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叙事表达,更应该认识到视觉造型作为电影语言所具有的巨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大 视觉造型 造型语言 彩色 情感 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大批判:发动与运作
20
作者 启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52,152,共7页
电影大批判是大批判中最重要的领域,它由上下两种力量推动,上边是以江青为首的激进派及各单位的写作组,下边是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群众造反组织。写作组最早出现在上海,"文革"中推广至全国。写作组与媒体密切配合,由领导确定... 电影大批判是大批判中最重要的领域,它由上下两种力量推动,上边是以江青为首的激进派及各单位的写作组,下边是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群众造反组织。写作组最早出现在上海,"文革"中推广至全国。写作组与媒体密切配合,由领导确定选题规划、重点稿件由写作组负责,配合性稿件由媒体安排。群众造反组织搞大批判花样繁多,主要的批判方式是出版报刊和编印图书。与群众造反组织的牵强附会、胡编乱造式的批判不同,写作组重视资料和文本,用激进派的观点剪裁事实,重新解释历史是其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批判 电影 写作组 群众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