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半密闭腔室内冲击闪络电弧观测及弧后气体逸散过程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袁涛
杨泽文
+3 位作者
司马文霞
邓明海
任健行
刘良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4-934,共11页
多腔室灭弧装置可保护绝缘子、抑制故障电弧存续,具有成为配电网线路防护增补措施的潜力。半密闭腔室作为多腔室灭弧装置的基本单元,腔室内冲击闪络电弧演变进程尚缺乏完备的观测手段和针对不同电极结构的直观对比,以及弧后气体状态的...
多腔室灭弧装置可保护绝缘子、抑制故障电弧存续,具有成为配电网线路防护增补措施的潜力。半密闭腔室作为多腔室灭弧装置的基本单元,腔室内冲击闪络电弧演变进程尚缺乏完备的观测手段和针对不同电极结构的直观对比,以及弧后气体状态的量化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半密闭腔室内电弧演变过程观测方法,优化结构设计,该文搭建了用于观测半密闭腔室电弧及弧后气体演变的高速纹影系统,对比分析了开放气隙与半密闭腔室气隙、U型电极和球形电极下半密闭腔室内冲击闪络电弧演变过程,根据纹影图像数据定义密度恢复率,并采用光流法探讨了弧后气体逸散过程中气体密度恢复和速度场分布。电弧演变过程的纹影图像表明,半密闭腔室较开放气隙具有主动“吹弧”作用,由于自感应磁场的分布差异,U型电极较球形电极加速腔室内电弧运动;弧后气体演变为近似涡环结构,促使腔室出口邻近区域气体密度率先恢复,空气自恢复能力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密闭腔室
纹影观测
电弧演变
电极结构
弧后气体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直流接触器分断过程中弧根演变及对重燃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26
2
作者
李静
刘凯
+2 位作者
曹云东
侯春光
刘树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41-1251,共11页
直流接触器灭弧室中弧根的演变对其开断性能有重要的影响。该文搭建实验平台,采用高速相机拍摄了磁场作用下金属栅片式直流接触器开断过程中的弧根转移过程,并基于磁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空气电弧数学模型,对电弧等离子体鞘层进行假设,...
直流接触器灭弧室中弧根的演变对其开断性能有重要的影响。该文搭建实验平台,采用高速相机拍摄了磁场作用下金属栅片式直流接触器开断过程中的弧根转移过程,并基于磁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空气电弧数学模型,对电弧等离子体鞘层进行假设,并且在计算中耦合分断回路方程。通过对温度场、电流密度、电导率和气压分布的仿真分析,得到分断过程中弧根转移产生的根本原因,在现有的仿真条件下研究分断速度、差异外施横向磁场对弧根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灭弧室入口区磁场大于栅片区时,弧根转移加速,熄弧时间缩短;由于灭弧室入口两侧气流漩涡的存在,当分断速度较小时,阳极弧根运动至引弧片时会出现停滞现象,该停滞现象随着分断速度的增大而消失,并且燃弧时间缩短,仿真与实验观测结果较为一致。本文的研究对提高直流接触器分断能力,优化灭弧室结构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接触器
磁流体动力学
分断条件
弧根运动
电弧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kV架空裸导线雷击断线机理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高源
孙学东
+4 位作者
张喆
葛国伟
廖敏夫
张永生
李红高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9-133,共5页
为了探明10 kV线路雷击断线机理,提高配电网系统可靠性,笔者从理论与试验两方面分析了雷击断线机理。建立了雷击断线过程中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分析了热、电、磁、力等相互作用对雷击断线过程的影响。搭建了10 kV线路雷击断线试验平台...
为了探明10 kV线路雷击断线机理,提高配电网系统可靠性,笔者从理论与试验两方面分析了雷击断线机理。建立了雷击断线过程中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分析了热、电、磁、力等相互作用对雷击断线过程的影响。搭建了10 kV线路雷击断线试验平台,进行了雷击击穿点分布特性实验,并通过雷击放电电弧等离子体诊断和电弧形态演变过程分析了雷击断线内部微观机理。通过文中的研究工作得到以下结论:雷击闪络位置主要位于绝缘子附近100~200 mm处;仿真模型应根据供电位置不同建立两种模型,当供电位置在左侧时,0.03 s后弧根在一点稳定燃烧,可能发生断线故障。文中的研究工作为10 kV线路雷击断线防护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断线
击穿点分布特性
闪络
电弧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触头运动特性对直流接触器开断性能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李静
袁志曹
+2 位作者
曹云东
刘树鑫
于龙滨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9-89,共11页
为研究触头运动特性对直流接触器开断性能的影响,建立直流空气接触器电磁操动机构与灭弧系统联合仿真模型,对接触器操动机构进行运动—结构—电磁耦合仿真,得到操动机构动作过程中触头位移—行程曲线,并与电弧磁流体模型相耦合,仿真得...
为研究触头运动特性对直流接触器开断性能的影响,建立直流空气接触器电磁操动机构与灭弧系统联合仿真模型,对接触器操动机构进行运动—结构—电磁耦合仿真,得到操动机构动作过程中触头位移—行程曲线,并与电弧磁流体模型相耦合,仿真得到了直流空气接触器从机构运动到触头打开电弧形成、弧根运动直至熄灭的全过程。讨论了接触器操动机构参数变化对开断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电弧现象背后的物理场变化分析了开断过程中重击穿现象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操动机构驱动动触头进而带动电弧完成了电弧拉伸、弧根转移以及被栅片切割等重要电弧演变过程;反力弹簧和触头弹簧预压力增大有利于提高触头的分断速度,加速电弧熄灭,但分断速度过高有可能导致电弧重击穿现象发生,其根本原因是栅片入口处产生的顺时针气流漩涡;通过控制触头的分断速度和灭弧室栅片区磁场分布,实现了对重击穿现象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接触器
操动机构
触头运动特性
电弧演变
重击穿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半密闭腔室内冲击闪络电弧观测及弧后气体逸散过程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袁涛
杨泽文
司马文霞
邓明海
任健行
刘良顺
机构
输变电装备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国网重庆市电力有限公司奉节供电公司
出处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4-934,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51777020)。
文摘
多腔室灭弧装置可保护绝缘子、抑制故障电弧存续,具有成为配电网线路防护增补措施的潜力。半密闭腔室作为多腔室灭弧装置的基本单元,腔室内冲击闪络电弧演变进程尚缺乏完备的观测手段和针对不同电极结构的直观对比,以及弧后气体状态的量化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半密闭腔室内电弧演变过程观测方法,优化结构设计,该文搭建了用于观测半密闭腔室电弧及弧后气体演变的高速纹影系统,对比分析了开放气隙与半密闭腔室气隙、U型电极和球形电极下半密闭腔室内冲击闪络电弧演变过程,根据纹影图像数据定义密度恢复率,并采用光流法探讨了弧后气体逸散过程中气体密度恢复和速度场分布。电弧演变过程的纹影图像表明,半密闭腔室较开放气隙具有主动“吹弧”作用,由于自感应磁场的分布差异,U型电极较球形电极加速腔室内电弧运动;弧后气体演变为近似涡环结构,促使腔室出口邻近区域气体密度率先恢复,空气自恢复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
半密闭腔室
纹影观测
电弧演变
电极结构
弧后气体密度
Keywords
The semienclosed chamber
schlieren observation
arc evolution
electrode structure
post-arc gas density
分类号
TM863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流接触器分断过程中弧根演变及对重燃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26
2
作者
李静
刘凯
曹云东
侯春光
刘树鑫
机构
特种电机与高压电器重点实验室(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41-125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7120)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0550280)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LGD2016029)~~
文摘
直流接触器灭弧室中弧根的演变对其开断性能有重要的影响。该文搭建实验平台,采用高速相机拍摄了磁场作用下金属栅片式直流接触器开断过程中的弧根转移过程,并基于磁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空气电弧数学模型,对电弧等离子体鞘层进行假设,并且在计算中耦合分断回路方程。通过对温度场、电流密度、电导率和气压分布的仿真分析,得到分断过程中弧根转移产生的根本原因,在现有的仿真条件下研究分断速度、差异外施横向磁场对弧根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灭弧室入口区磁场大于栅片区时,弧根转移加速,熄弧时间缩短;由于灭弧室入口两侧气流漩涡的存在,当分断速度较小时,阳极弧根运动至引弧片时会出现停滞现象,该停滞现象随着分断速度的增大而消失,并且燃弧时间缩短,仿真与实验观测结果较为一致。本文的研究对提高直流接触器分断能力,优化灭弧室结构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直流接触器
磁流体动力学
分断条件
弧根运动
电弧演变
Keywords
DC contactor
magnetohydrodynamic(MHD)
breaking condition
arc root motion
arc evolution
分类号
TM572.1 [电气工程—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0 kV架空裸导线雷击断线机理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高源
孙学东
张喆
葛国伟
廖敏夫
张永生
李红高
机构
国网铁岭供电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出处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9-13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7020
51477024
+1 种基金
513370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向基金(DUT15ZD234)~~
文摘
为了探明10 kV线路雷击断线机理,提高配电网系统可靠性,笔者从理论与试验两方面分析了雷击断线机理。建立了雷击断线过程中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分析了热、电、磁、力等相互作用对雷击断线过程的影响。搭建了10 kV线路雷击断线试验平台,进行了雷击击穿点分布特性实验,并通过雷击放电电弧等离子体诊断和电弧形态演变过程分析了雷击断线内部微观机理。通过文中的研究工作得到以下结论:雷击闪络位置主要位于绝缘子附近100~200 mm处;仿真模型应根据供电位置不同建立两种模型,当供电位置在左侧时,0.03 s后弧根在一点稳定燃烧,可能发生断线故障。文中的研究工作为10 kV线路雷击断线防护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
雷击断线
击穿点分布特性
闪络
电弧演变
Keywords
lightning-caused breaking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breakdown point
evolution process of flashover arc
分类号
TM863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触头运动特性对直流接触器开断性能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李静
袁志曹
曹云东
刘树鑫
于龙滨
机构
沈阳工业大学特种电机与高压电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出处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9-89,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7132)
辽宁省重大科技专项(2020JH1/10100012)
辽宁省教育厅面上项目(LJKZ0126)。
文摘
为研究触头运动特性对直流接触器开断性能的影响,建立直流空气接触器电磁操动机构与灭弧系统联合仿真模型,对接触器操动机构进行运动—结构—电磁耦合仿真,得到操动机构动作过程中触头位移—行程曲线,并与电弧磁流体模型相耦合,仿真得到了直流空气接触器从机构运动到触头打开电弧形成、弧根运动直至熄灭的全过程。讨论了接触器操动机构参数变化对开断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电弧现象背后的物理场变化分析了开断过程中重击穿现象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操动机构驱动动触头进而带动电弧完成了电弧拉伸、弧根转移以及被栅片切割等重要电弧演变过程;反力弹簧和触头弹簧预压力增大有利于提高触头的分断速度,加速电弧熄灭,但分断速度过高有可能导致电弧重击穿现象发生,其根本原因是栅片入口处产生的顺时针气流漩涡;通过控制触头的分断速度和灭弧室栅片区磁场分布,实现了对重击穿现象的抑制。
关键词
直流接触器
操动机构
触头运动特性
电弧演变
重击穿现象
Keywords
DC contactor
actuating mechanism
contact motion characteristics
arc evolution
restriking phenomena
分类号
TM572 [电气工程—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半密闭腔室内冲击闪络电弧观测及弧后气体逸散过程研究
袁涛
杨泽文
司马文霞
邓明海
任健行
刘良顺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直流接触器分断过程中弧根演变及对重燃的影响分析
李静
刘凯
曹云东
侯春光
刘树鑫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10 kV架空裸导线雷击断线机理仿真与试验研究
高源
孙学东
张喆
葛国伟
廖敏夫
张永生
李红高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触头运动特性对直流接触器开断性能影响
李静
袁志曹
曹云东
刘树鑫
于龙滨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