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电气化铁路电分段电弧的建模分析与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周虹屹 刘志刚 +2 位作者 邓云川 杨云涵 高仕斌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583-2593,共11页
针对电分段电弧,首先基于黑盒电弧模型,考虑列车过电分段时的动态过程,建立了电分段动态电弧模型;然后根据五跨锚段关节式电分段的实际机械结构,在PSCAD中建立了计及电分段的车–网集总参数电路模型;将电弧模型以电弧电阻的形式嵌入车... 针对电分段电弧,首先基于黑盒电弧模型,考虑列车过电分段时的动态过程,建立了电分段动态电弧模型;然后根据五跨锚段关节式电分段的实际机械结构,在PSCAD中建立了计及电分段的车–网集总参数电路模型;将电弧模型以电弧电阻的形式嵌入车–网电路模型中进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分析电分段电弧的动态特性,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最后基于电分段电弧的特性,提出了加装容阻吸收装置、改变电分段抬升角以及改变列车过电分段速度3种方案对电分段电弧进行抑制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加装阻容吸收装置、抬升电分段与调节列车出电分段速度均对电分段电弧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对于列车进电分段,在阻容吸收装置的阻值为75和225Ω时和电分段抬升为200mm时,对电弧的抑制效果较好;对于列车出电分段,在阻容吸收装置的阻值为100Ω时和电分段抬升为120mm时,对电弧的抑制效果较好,提升列车速度对电弧有明显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化铁路 列车受流安全 分段电弧 黑盒电弧模型 电弧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段微孔结构中电弧的磁流体模型及气吹灭弧性能仿真 被引量:23
2
作者 司马文霞 贾文彬 +2 位作者 袁涛 许航 杨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376-3382,共7页
由于并联间隙自熄弧能力弱,当线路遭受雷击时并联间隙冲击闪络后易出现稳定的工频续流电弧,引起线路频繁跳闸从而限制其应用,因此如何提高并联间隙的自熄弧能力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多段微孔结构具有优异的灭弧性能,将其运用于并联间隙... 由于并联间隙自熄弧能力弱,当线路遭受雷击时并联间隙冲击闪络后易出现稳定的工频续流电弧,引起线路频繁跳闸从而限制其应用,因此如何提高并联间隙的自熄弧能力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多段微孔结构具有优异的灭弧性能,将其运用于并联间隙可显著提高并联间隙的自熄弧性能,故基于磁流体动力学(MHD)理论,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了2维多段微孔结构中电弧的MHD模型,并仿真分析了该结构中电弧的运动特性及该结构的灭弧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电弧的MHD模型能很好的反映多段微孔气吹灭弧结构中电弧的运动过程;当短路电弧电流幅值分别为1 k A、2 k A、5 k A时,微孔喷口处最大气流速度可分别达到520 m/s、813 m/s、1 027 m/s,即电流越大加热空气效果越显著,空气受热膨胀后气流的运动速度越大;该灭弧结构中气流运动速度达到气吹熄弧要求的时间在1 ms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放电 MHD模型 电弧分段 气吹灭弧 有限元法 并联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加热高温磁流体发电地面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欧东斌 曾徽 +5 位作者 杨国铭 朱安文 刘飞标 王铸 彭燕 刘保林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48,共7页
针对航天器未来空间飞行任务对大功率电源的迫切需求,开展了基于电弧加热的高温气体磁流体(MHD)发电地面试验研究。利用长分段电弧加热器加热氩气试验工质,模拟MHD发电所需的温度和压力条件,通过注入铯种子的方式提高试验工质的电导率,... 针对航天器未来空间飞行任务对大功率电源的迫切需求,开展了基于电弧加热的高温气体磁流体(MHD)发电地面试验研究。利用长分段电弧加热器加热氩气试验工质,模拟MHD发电所需的温度和压力条件,通过注入铯种子的方式提高试验工质的电导率,成功进行了直通式和盘式MHD发电地面试验:在磁场强度1T试验条件下,直通式发电机最大输出发电功率达到196W;在磁场强度7T试验条件下,盘式发电机最大输出发电功率达到10.5kW。本研究工作验证了磁流体发电技术的前景,为更高功率的磁流体发电机研究及空间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发电 直通式MHD发电机 盘式MHD发电机 分段电弧加热器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