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注入聚合物薄膜电导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洪才 席保锋 屠德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85-92,共8页
在颗粒型电导模型中,现有的离子注入聚合物电导公式只有低场强和高场强两种形式。作者们发现在离子注入聚合物的电导和场强关系中,可明显分成三个区域。本文根据金属颗粒电位悬浮的特点,在金属-绝缘-金属系统上,推出了低、中和高场强作... 在颗粒型电导模型中,现有的离子注入聚合物电导公式只有低场强和高场强两种形式。作者们发现在离子注入聚合物的电导和场强关系中,可明显分成三个区域。本文根据金属颗粒电位悬浮的特点,在金属-绝缘-金属系统上,推出了低、中和高场强作用下离子注入聚合物的电导公式。并以不同As^+注入剂量的聚酯(PET)薄膜,在经过不同百分比的拉伸后,研究了电导的场强曲线、温度曲线以及颗粒间距离对电导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聚合物 薄膜 电导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CVD合成P型金刚石薄膜的电导—温度机理 被引量:1
2
作者 贾宇明 杨邦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6-47,共2页
研究了温度对 P型金刚石薄膜电导性能的影响。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 MPCVD)的方法在 Si3N4 基片上制作了掺硼金刚石薄膜。测量了不同掺硼浓度的电导温度特性关系 ,提出了一种简化的能带模型 ,解释了电导机理。基于能带模型计... 研究了温度对 P型金刚石薄膜电导性能的影响。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 ( MPCVD)的方法在 Si3N4 基片上制作了掺硼金刚石薄膜。测量了不同掺硼浓度的电导温度特性关系 ,提出了一种简化的能带模型 ,解释了电导机理。基于能带模型计算出的电导—温度关系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型 金刚石 薄膜 MPCVD 电导-温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微米填料改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非线性电导特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晨阳 郑晓泉 彭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137-4143,共7页
为了使得在空间环境下航天器介质材料所积累的空间电荷能及时释放,采用向聚酰亚胺(PI)基体中添加微米级粉末改性方法,制备了一种改性后的具有非线性电导特性的新型PI复合材料。并利用电导测试系统且采用逐步升压的方法对该PI复合材料进... 为了使得在空间环境下航天器介质材料所积累的空间电荷能及时释放,采用向聚酰亚胺(PI)基体中添加微米级粉末改性方法,制备了一种改性后的具有非线性电导特性的新型PI复合材料。并利用电导测试系统且采用逐步升压的方法对该PI复合材料进行非线性电导测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场强度为1.93×107 V/m时,改性后的PI复合材料电阻率能降低至1014?·cm数量级;改性后的PI复合材料非线性电导率阈值场强比未改性的材料降低了50%,非线性电导特性较好;对改性后的PI复合材料非线性电导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由于改性剂的加入,使得材料内部载流子数密度提高,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条件时由于隧道效应而形成宏观上的非线性电导现象。由此可得,改性后的PI复合材料有着优良的非线性电导特性,有利于快速释放掉空间环境状态下介质所积累的空间电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环境 介质材料 空间电荷 PI材料改性 非线性电导 电阻率 非线性电导机理 隧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_2/Fe_2O_3复合膜界面电导率特性分析
4
作者 张文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63,共3页
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法 (PCVD法 )制备的复合膜 Sn O2 /Fe2 O3界面电导特性是由于非平衡反应生成的过渡层的结果 .其电导机理可用半导体薄膜理论来阐明 :当锡在 Fe2 O3中的浓度低时 ,由于准自由电子补偿机制起作用 ,导电率升高 ;当锡... 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淀积法 (PCVD法 )制备的复合膜 Sn O2 /Fe2 O3界面电导特性是由于非平衡反应生成的过渡层的结果 .其电导机理可用半导体薄膜理论来阐明 :当锡在 Fe2 O3中的浓度低时 ,由于准自由电子补偿机制起作用 ,导电率升高 ;当锡与铁在过渡层中浓度接近时 ,杂质散射和晶界电阻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 电子补偿 杂质散射 晶界电阻 氧化锡 三氧化二铁 复合膜 电导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加热法生成Fe-Al-O系陶瓷材料的电导-温度特性的研究
5
作者 戴星 高翔 陈铁群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30-33,共4页
本文介绍了用自加热法获得Fe—Al—O系陶瓷材料的方法。研究了用这种方法获得的Fe—Al—O系陶瓷材料的导电机理及电导—温度特性,发现这种材料可作热敏材料,从而提出了一种能省工、省时、节约能源的生产热敏陶瓷材料的新方法。
关键词 自加热法 热敏陶瓷 电导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rmation of mesophase microbeads from bulk mesophase pitch induced by fullerene
6
作者 CHEN Wen-sheng LIU Lan-tao +5 位作者 WANG Zheng DUAN Chun-feng ZHANG Xing-wei MA Zhao-kun CHEN Xiao-hong SONG Huai-he 《新型炭材料(中英文)》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5-654,共10页
A transformation of naphthalene-based coalescenced mesophase pitch(NMP)to mesophase microbeads was achieved by heating a mixture of NMP and fullerene(C_(60)).This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nventional process of the liqu... A transformation of naphthalene-based coalescenced mesophase pitch(NMP)to mesophase microbeads was achieved by heating a mixture of NMP and fullerene(C_(60)).This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nventional process of the liquid-phase carbonization of isotropic pitch to the emergence of carbon microbeads in the matrix and finally their growth to form a 100%anisotropic bulk meso-phase,but rather a reverse transformation.The effects of C_(60) loading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the morp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mesophase were investigated by polarizing optical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es.The physical changes in the NMP induced by C_(60) were characteriz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X-ray diffractometry and Raman spectroscop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alesced NMP can be converted to a spherical type at 300-320℃ with the addition of 5%C_(60),and the size of the mesophase microbeads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Furthermore,a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ex-plain the unique induction effect of C_(60)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This work makes the morph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MP con-trollable,and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the understanding and research of mesophase pit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versible transformation Fullerene induction mechanism Mesophase texture π-electron-induced effect Mesophase microbea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