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高场强下XLPE及其纳米复合材料电导机制转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霞 王陈诚 +2 位作者 孙晓彤 吴锴 屠德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08-2017,共10页
为研究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在高场强下电导机制的转变过程,测量了XLPE及XLPE/Si O2纳米复合材料在20、50和80℃下和2~70 kV/mm场强下的电流特性。此外,利用多种电导机制的数学公式,对这两种XLPE的电场–电流... 为研究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在高场强下电导机制的转变过程,测量了XLPE及XLPE/Si O2纳米复合材料在20、50和80℃下和2~70 kV/mm场强下的电流特性。此外,利用多种电导机制的数学公式,对这两种XLPE的电场–电流密度曲线进行拟合,从而分析不同温度与高场强下上述两种XLPE在非欧姆区的电导转变机制。结果表明:温度、场强、纳米掺杂与预压效应都会对XLPE的电导产生影响。通过分析发现,随着场强升高,这两种XLPE的电导机制从低场强区的欧姆电导发展为高场强区的体效应(Poole-Frenkel),而后至高场强的电极效应(Schottky)。且这种转变的阈值场强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另外,纳米掺杂与预压过程能有效降低相同温度与场强下XLPE的电流密度。此外,预压过程能减小相同温度与电场下的电流密度并提升上述两种转变的阈值场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 XLPE 纳米复合材料 电场 温度 电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栅SiO_2早期电导机制的研究
2
作者 张晖 许铭真 +1 位作者 谭长华 王阳元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4-49,共6页
本文利用恒定电压作用方法,测量硅栅MOS结构高场隧道电流的时间相关特性,研究了薄栅SiO_2的早期电导机制。认为在高场作用下,影响SiO_2电导的主要因素不仅有SiO_2体内阳极附近局域内的新生正电荷和SiO_2体内原生、新生电子陷阱,还应当... 本文利用恒定电压作用方法,测量硅栅MOS结构高场隧道电流的时间相关特性,研究了薄栅SiO_2的早期电导机制。认为在高场作用下,影响SiO_2电导的主要因素不仅有SiO_2体内阳极附近局域内的新生正电荷和SiO_2体内原生、新生电子陷阱,还应当包括新生界面态;并且,新生正电荷和新生界面态很有可能源于同一种产生物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集成电路 薄SIO2 电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0.5Bi8.5Ti7O27共生铋层状压电陶瓷的电导和弛豫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浩 江向平 +7 位作者 陈超 涂娜 陈云婧 黄枭坤 聂鑫 刘芳 苏春阳 庄俊生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1-177,共7页
铋层状压电陶瓷在高温电子器件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其高温电导和弛豫行为对陶瓷的电学性能有着直接影响。本文采用固相法制备了Na0.5Bi8.5Ti7O27共生铋层状无铅压电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高温阻抗等测试手段,系统... 铋层状压电陶瓷在高温电子器件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其高温电导和弛豫行为对陶瓷的电学性能有着直接影响。本文采用固相法制备了Na0.5Bi8.5Ti7O27共生铋层状无铅压电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以及高温阻抗等测试手段,系统地研究了陶瓷内部的缺陷与其电导和弛豫的内在联系。结构分析表明陶瓷样品形成了单一的铋层状结构,其内部存在少量的Ti3+离子;阻抗分析表明在400-620℃温度范围内,电导机制源于氧空位一级电离的贡献,其电导激活能为1.11 eV,表现为单一的电导机制,而弛豫机制在相同的温度范围内表现出两种不同机制,在400-540℃温度范围内,弛豫机制源于氧空位的短程跃迁,其弛豫激活能为1.12 eV,在540-620℃温度范围内,弛豫机制归于Ti离子的变价,其弛豫激活能为0.73 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Na0.5Bi8.5Ti7O27 电导机制 弛豫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绝缘子HTV硅橡胶材料的电导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成才 李永刚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3-88,共6页
为探究复合绝缘子用HTV硅橡胶材料的电导机制,以现场运行及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的复合绝缘子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电导电流测量装置对试品进行电导电流测试,总结材料的电导特性。研究初步发现:当HTV硅橡胶材料处于低场强试验阶段时(约0~5 kV... 为探究复合绝缘子用HTV硅橡胶材料的电导机制,以现场运行及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的复合绝缘子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电导电流测量装置对试品进行电导电流测试,总结材料的电导特性。研究初步发现:当HTV硅橡胶材料处于低场强试验阶段时(约0~5 kV/mm),材料的电导电流I与场强E满足欧姆定律成正比关系;当材料处于较高场强试验阶段时(约5~30 kV/mm),材料的电导特性处于空间电荷限制电流区,材料内部的陷阱开始捕获流经的载流子形成空间电荷;当材料处于高场强试验阶段时(约30~40 kV/mm),材料的电导特性进入了陷阱充满的空间电荷限制电流区,材料随时有被击穿的可能;电老化阈值与陷阱能级、陷阱载流子密度等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HTV材料经过人工电晕加速老化试验后,电导电流数值大幅增加、电老化阈值明显降低。此外,电老化阈值实质反应的是材料的空间电荷形成的难易程度,一定程度上反应HTV材料的老化状态,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HTV硅橡胶 电导机制 电老化阈值 电晕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导电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殷顺湖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3-37,共5页
论述了透明导电膜工艺及其发展水平,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透明导电膜 电导机制 薄膜 半导体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掺杂对LiCrTiO_4陶瓷湿敏材料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丛秀云 刘博华 +2 位作者 袁疆鹰 阴卫华 常爱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2年第5期307-308,306,共3页
稀土La适量掺杂能显著影响多孔质LiCrTiO_4湿敏陶瓷的敏感特性,降低材料的本征电阻率,有助于提高阻-湿特性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微量La^+离子参与电子交换是导致材料体电导变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功能陶瓷 湿敏电导机制 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反应溅射SnO_2薄膜的气敏特性 被引量:7
7
作者 林秀芬 郑文汀 林永耀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3年第5期412-415,共4页
报导了对圆形平面靶直流磁控反应溅射生成的SnO_2薄膜的实验测试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nO_2薄膜对一些有毒气体或可燃性气体有强的气敏效应和良好的选择性。对SnO_2薄膜的掺杂可大大改变气敏元件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工作温... 报导了对圆形平面靶直流磁控反应溅射生成的SnO_2薄膜的实验测试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nO_2薄膜对一些有毒气体或可燃性气体有强的气敏效应和良好的选择性。对SnO_2薄膜的掺杂可大大改变气敏元件的灵敏度、选择性和工作温度。本文还对其工作机理进行探讨及提出可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2薄膜 气敏电导机制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电屏蔽材料对高压XLPE电缆绝缘电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徐曙 张成巍 +6 位作者 张繁 胡力广 侯帅 胡晨 展云鹏 朱闻博 冯宾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4-39,共6页
为研究半导电屏蔽材料对高压XLPE电缆绝缘中电荷输运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国内外3种不同型号的半导电屏蔽材料配合同一XLPE绝缘,模拟实际电缆结构试制了屏蔽-绝缘-屏蔽的三明治结构试样,并对其进行高场强电导测试以及空间电荷测量。结... 为研究半导电屏蔽材料对高压XLPE电缆绝缘中电荷输运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国内外3种不同型号的半导电屏蔽材料配合同一XLPE绝缘,模拟实际电缆结构试制了屏蔽-绝缘-屏蔽的三明治结构试样,并对其进行高场强电导测试以及空间电荷测量。结果表明:屏蔽层的引入使绝缘内部的电导方式发生了改变。相较于纯XLPE绝缘试样,含屏蔽层配合的绝缘试样电荷注入明显增加,其中进口屏蔽料配合的试样绝缘-屏蔽界面对电荷注入的抑制能力较强,电荷注入程度较弱。电荷注入会对空间电荷在绝缘内部的积聚程度产生影响,其中,含国产屏蔽料配合的试样的空间电荷积聚较为严重,含进口屏蔽料配合的试样空间电荷积聚程度较轻。此外,空间电荷测量还需要注意因试样结构的特殊性带来的阻抗不匹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电屏蔽料 绝缘-屏蔽界面 电导机制 空间电荷 阻抗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M开关器件的伏安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洪武 吴渊 +2 位作者 袁剑锋 马凯 黄锡珉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8-111,共14页
研究了MIM器件的电导机制,详细介绍了新提出的MIM器件的p-n--n能带模型,同时利用这一能带模型解释并验证了上电极材料的选择、下电极材料掺N以及用溅射Ta2O5膜代替阳极氧化Ta2O5膜作绝缘层对MIM器件伏安特... 研究了MIM器件的电导机制,详细介绍了新提出的MIM器件的p-n--n能带模型,同时利用这一能带模型解释并验证了上电极材料的选择、下电极材料掺N以及用溅射Ta2O5膜代替阳极氧化Ta2O5膜作绝缘层对MIM器件伏安特性曲线对称性的影响。利用p-n--n能带模型首次提出用在氢气气氛下热处理的阳极氧化Ta2O5膜作MIM器件的绝缘层可以提高器件的I-V特性曲线的对称性这一新的实验方法。另外,本文还较为详细地讨论了阳极氧化过程对MIM器件特性的影响,并首次讨论了对阳极氧化Ta2O5膜进行热处理时,退火方式和反应室气压变化对MIM器件I-V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 伏安特性曲线 p-n^-n能带模型 阳极氧化 开关器件 电导机制 液晶显示器
全文增补中
Mn掺杂对Bi_(7)Ti_(4.5)W_(0.5)O_(21)共生铋层陶瓷微观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曾仁芬 江向平 +3 位作者 叶芬 陈超 黄枭坤 聂鑫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5-53,共9页
通过传统固相法合成了Bi_(7)Ti_(4.5-x)Mn_(x)W_(0.5)O_(21)(BTW-BIT-x Mn)共生铋层状结构陶瓷,并对其结构和电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XRD和SEM结果显示,所有组分均形成单一的铋层状结构陶瓷,并且Mn离子掺杂抑制了晶粒的长大。适量的M... 通过传统固相法合成了Bi_(7)Ti_(4.5-x)Mn_(x)W_(0.5)O_(21)(BTW-BIT-x Mn)共生铋层状结构陶瓷,并对其结构和电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XRD和SEM结果显示,所有组分均形成单一的铋层状结构陶瓷,并且Mn离子掺杂抑制了晶粒的长大。适量的Mn离子掺杂能使陶瓷样品的电学性能提升,并且在Bi_(7)Ti_(4.45)Mn_(0.05)W_(0.5)O_(21)样品获得最优的电学性能,其压电常数d_(33)高达19.3 pC/N,居里温度提升至701℃,在500℃电阻率高达2.1×10^(8)Ω·cm。通过Bi_(7)Ti_(4.5-x)Mn_(x)W_(0.5)O_(21)样品的退火曲线分析,Mn离子掺杂后的样品在550℃时,都保持了初始值80%以上,说明具有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所有研究结果表明BTW-BIT-xMn陶瓷在高温压电领域运用有很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铋层陶瓷 压电性能 Mn离子 电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duction mechanism studies on electron transfer of disordered system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慧 宋祎璞 李新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2年第2期134-137,共4页
Using the negative eigenvalue theory and the infinite order perturbation theory, a new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solve the eigenvectors of disordered systems. The result shows that eigenvectors change from the extended ... Using the negative eigenvalue theory and the infinite order perturbation theory, a new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solve the eigenvectors of disordered systems. The result shows that eigenvectors change from the extended state to the localized stat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ite points and the disordered degree of the system. When electric field is exerted, the electrons transfer from one localized state to another one. The conductivity is induced by the electron transfer. The authors derive the formula of electron conductivity and find the electron hops between localized states whose energies are close to each other, whereas localized positions differ from each other greatly. At low temperature the disordered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 of the negative differential dependence of resistivity and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ordered system localized state electron transfer D.C. conduc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 measurements of spray-deposited CdS:In thin films 被引量:1
12
作者 S.J.Ikhmayies R.N.Ahmad-Bitar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3期829-834,共6页
Indium doped cadmium sulfide thin films (CdS:In) were produced by the spray pyrolysis technique on glass substrates. AC measurement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films depending on Bric... Indium doped cadmium sulfide thin films (CdS:In) were produced by the spray pyrolysis technique on glass substrates. AC measurement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he films depending on Brick-layer model for polycrystalline materials. The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at room temperature in the dark and room light in the frequency range from 20 Hz to 1 MHz using coplanar indium electrodes.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using Bode plots for the impedance Z and dielectric loss tang with frequencyf It is found that the impedance has no dependence on frequency in the low frequency region but has 1/f dependence in the high frequency region. One dielectric loss peak is obtained, which means the presence of a single relaxation time, and hence the films are modeled by just one RC circuit which represents the grains. This means that there is just one conduction mechanism tha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onduction in the bulk, due to electronic transport through the grains. Real values of the impedance in the low frequency region and relaxation times for treated and as-deposited fihns were estim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I-VI compounds spray pyrolysis IMPEDANCE dielectric loss Bode plo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