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制变压器直流偏磁的电容隔直装置优化配置 被引量:45
1
作者 刘春明 黄彩臣 +2 位作者 潘明明 杨嘉楠 闫旭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308-2314,共7页
高压直流输电单极运行时产生的接地极电流会导致其附近变压器出现直流偏磁,影响交流电网的安全运行。由于偏磁电流在电网中存在多条流通路径,在某变压器中性点安装电容隔直装置虽能明显抑制该变压器中的直流电流,但往往引起相邻变压器... 高压直流输电单极运行时产生的接地极电流会导致其附近变压器出现直流偏磁,影响交流电网的安全运行。由于偏磁电流在电网中存在多条流通路径,在某变压器中性点安装电容隔直装置虽能明显抑制该变压器中的直流电流,但往往引起相邻变压器偏磁直流增大。为此,考虑自耦变压器接线特点和电网拓扑结构,引入有效偏磁电流来描述直流接地极电流对变压器的影响,提出以所有变压器的有效偏磁电流都小于允许限值为约束条件,以隔直装置的安装数量最少为优化目标的优化模型,应用基于改进轮盘赌选择法的遗传算法求解电容隔直装置的优化配置问题。以溪浙直流输电工程金丝接地极附近的受端电网为例,求解了不同有效偏磁电流限值下电容隔直装置的优化安装方案,与未优化的安装方案相比较,所需安装装置的数量可减少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偏磁 电容隔直装置 有效偏磁电流 遗传算法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变压器地磁感应电流的电容隔直装置安装位置优化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春明 黄彩臣 林晨翔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32-137,共6页
磁暴在电网中引起的地磁感应电流(GIC)导致变压器直流偏磁,对电力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在中性点安装电容隔直装置是治理变压器直流偏磁的常用方法,但由于GIC在电网中的流通路径复杂,在某个变压器安装隔直装置时,如不经充分考虑,往往会引... 磁暴在电网中引起的地磁感应电流(GIC)导致变压器直流偏磁,对电力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在中性点安装电容隔直装置是治理变压器直流偏磁的常用方法,但由于GIC在电网中的流通路径复杂,在某个变压器安装隔直装置时,如不经充分考虑,往往会引起相邻变压器直流偏磁更加严重,因此文中研究电容隔直装置的安装位置优化问题。考虑自耦变压器接线和电网拓扑结构,引入变压器有效GIC来描述地磁暴对变压器的影响,分析了隔直装置的安装对变压器有效GIC分布造成的变化,提出了优化方法,在保证所有变压器的有效GIC小于允许限值的条件下,以隔直装置的安装数量最少作为优化的目标,并应用遗传算法求解。以甘肃主电网为例,构建包含47个变电站、101个节点的GIC等效模型,根据约束条件与优化目标,计算了隔直装置安装的数量和位置,并与未经优化的治理方案进行比较,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偏磁 地磁感应电流 电容隔直装置 优化方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离散粒子群算法的电容隔直装置优化配置 被引量:14
3
作者 宋雨妍 王渝红 +2 位作者 刘天宇 李瑾 张文韬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6-274,共9页
电容隔直装置可能造成区域电网内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增大。该文提出了一种多目标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从全局角度对电容隔直装置进行了优化配置。首先分析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入地电流引起的交流系统中直流电流的流通路径,并搭建了等效... 电容隔直装置可能造成区域电网内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增大。该文提出了一种多目标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从全局角度对电容隔直装置进行了优化配置。首先分析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入地电流引起的交流系统中直流电流的流通路径,并搭建了等效场路耦合模型,可采用有限元法求解。其次建立以各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不超限值为约束条件,以电容隔直装置投入数量和电网内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绝对含量总和最小为优化目标的电容隔直装置优化模型。最后,通过引入变异环节及粒子更新策略,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Pareto最优前沿,获得了优化函数对应的最优解,可确定隔直装置配置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多目标优化 流偏磁 电容隔直装置 离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 kV换流变压器电容隔直装置保护动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青松 伍衡 +3 位作者 周海滨 邓军 张晋寅 梁晨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23-128,共6页
为实现某换流站直流偏磁治理功能,在换流变网侧中性点加装电容隔直装置。针对一起±500 k V同塔双回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换流变电容隔直装置保护动作事件,介绍了该事件发生经过,分析了电容隔直装置保护动作原理和内部结构,阐述了造成... 为实现某换流站直流偏磁治理功能,在换流变网侧中性点加装电容隔直装置。针对一起±500 k V同塔双回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换流变电容隔直装置保护动作事件,介绍了该事件发生经过,分析了电容隔直装置保护动作原理和内部结构,阐述了造成本次动作事件的原因。分析表明,该电容隔直装置保护配置不合理,在直流偏磁电流较大时,用于电容器保护的晶闸管回路持续导通,导致装置失去隔离直流偏磁的效果,对换流变压器造成较大的偏磁危害。最后,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改进后的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变压器 电容隔直装置 流偏磁 饱和告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kV主变压器中性点加装隔直电容对零序电量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晓华 傅龙辉 +3 位作者 罗龙波 晏寒婷 张波 邱建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6,共6页
变压器中性点加装隔直电容是抑制直流偏磁的有效措施,但加装隔直电容后系统零序参数将发生改变,且大规模加装隔直电容后对零序电量的影响是否存在叠加效应未有明确定论。文中建立了220kV复杂系统环形等值模型,考虑不同运行工况进行计算... 变压器中性点加装隔直电容是抑制直流偏磁的有效措施,但加装隔直电容后系统零序参数将发生改变,且大规模加装隔直电容后对零序电量的影响是否存在叠加效应未有明确定论。文中建立了220kV复杂系统环形等值模型,考虑不同运行工况进行计算仿真,采用继电保护智能整定计算软件进行全网故障计算,验证大规模加装隔直电容时系统所受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加装隔直电容后对线路保护安装处零序电流及电压保护影响很小,对加装站点变压器中性点零序电流的影响最大,大规模加装隔直电容时存在叠加效应,但叠加后对相关零序保护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偏磁 中性点接地 电容 零序电量 叠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容值隔直电容逆E类功放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曹韬 何松柏 游飞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70,共6页
提出了一种高效率逆E类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有限容值隔直电容设计法",不仅确保放大器保持高工作效率,而且使其具有更低的漏极峰值电压、更大的功率输出能力、更高的上限工作频率及上限输出功率。本文制作了工作于155MHz... 提出了一种高效率逆E类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有限容值隔直电容设计法",不仅确保放大器保持高工作效率,而且使其具有更低的漏极峰值电压、更大的功率输出能力、更高的上限工作频率及上限输出功率。本文制作了工作于155MHz,输出功率40.07dBm,工作效率83.87%,PAE82.57%的实际电路,实测结果与理论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类功率放大器 有限容值电容 高效率 功率输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变压器直流偏磁隔直装置安装策略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星成 鞠善忠 郑太英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21,41,共10页
直流输电系统在单极大地回线的运行方式下直流接地极附近变压器会产生直流偏磁。对单个变电站安装隔直装置可能导致周边变电站产生新的直流偏磁。考虑到隔直装置的安装运维成本高、变电站改造困难等问题,对直流接地极周边全部变电站均... 直流输电系统在单极大地回线的运行方式下直流接地极附近变压器会产生直流偏磁。对单个变电站安装隔直装置可能导致周边变电站产生新的直流偏磁。考虑到隔直装置的安装运维成本高、变电站改造困难等问题,对直流接地极周边全部变电站均安装隔直装置是不合理的。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变压器直流偏磁隔直装置安装策略,能够综合考虑成本与治理效果。首先建立以安装维护成本和变压器中性点电流值加权作为优化目标函数的安装策略优化模型,再以所有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均不超限作为约束条件,最后采用粒子群算法获得最优安装策略。为了验证所提出的安装策略的有效性,搭建了金华电网实际参数模型,并考虑了多组变电站的综合成本和重要等级等参数。结果证明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直流偏磁隔直装置安装策略能够快速有效地得到区域电网内各变电站隔直装置最佳配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偏磁 多目标优化 粒子群算法 电容隔直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系统中直流注入问题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7
8
作者 周林 杨冰 +2 位作者 郭珂 李红新 张正茂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7-155,共9页
限制光伏发电系统并入大电网时直流电流的含量是光伏并网的重要需求。国内外相关标准对光伏并网电流中直流分量的大小有所规定。随着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推广,目前直流注入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结合相关文献介绍了直流注入产生的... 限制光伏发电系统并入大电网时直流电流的含量是光伏并网的重要需求。国内外相关标准对光伏并网电流中直流分量的大小有所规定。随着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推广,目前直流注入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结合相关文献介绍了直流注入产生的原因及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解决直流注入问题的原理出发,将目前已提出的解决方法归纳为三类:采用可抑制直流注入的逆变器、检测补偿法以及电容隔直法。通过理论分析对各类方法的原理进行了介绍,说明了各自存在的优点和不足,通过相互比较进一步总结了各类方法的特点。最后,对光伏并网系统中直流注入问题解决方法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离型光伏并网系统 流注入 流注入抑制逆变器 检测补偿法 电容隔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电网地磁感应电流的电容电阻优化布置方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春明 林俊岑 +2 位作者 王璇 王忠飞 杨小冬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81-1686,共6页
电网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s,GIC)导致变压器直流偏磁,从而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以往的电网GIC治理方法多限于采用单一的电容或电阻直流偏磁抑制装置,对于不同装置之间的搭配使用缺乏研究。该文研究电阻限流... 电网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s,GIC)导致变压器直流偏磁,从而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以往的电网GIC治理方法多限于采用单一的电容或电阻直流偏磁抑制装置,对于不同装置之间的搭配使用缺乏研究。该文研究电阻限流装置与电容隔直装置相互配合进行GIC综合治理的问题。首先考虑到自耦变压器的接线特点和电网拓扑结构,引入变压器有效GIC来描述变压器直流偏磁的严重程度,提出阻、容装置配合使用的GIC治理综合优化方法,以甘肃省主网为例构建等效仿真模型,采用多值编码遗传算法优化电容电阻的安装位置,与采用单一电容或电阻的优化结果相比,能以更少的装置台数达到预期治理效果。最后讨论电网结构发生轻微变化后综合优化治理方案的稳定性,提出新增装置的生成策略,将目标电网的最大有效GIC限制在允许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感应电流 电容隔直装置 电阻限流装置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东—皖南±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受端电网的直流偏磁影响预测及治理 被引量:42
10
作者 杨娜 陈煜 +1 位作者 潘卓洪 文习山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0-386,共7页
研究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接入后对受端电网的直流偏磁影响,分析了直流偏磁影响的作用机理,建立变压器直流偏磁风险评估模型,提炼土壤电阻率、中性点运行方式等影响直流偏磁电流的关键因素,多方法实测并运用嵌入局部共轭梯度搜... 研究准东—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接入后对受端电网的直流偏磁影响,分析了直流偏磁影响的作用机理,建立变压器直流偏磁风险评估模型,提炼土壤电阻率、中性点运行方式等影响直流偏磁电流的关键因素,多方法实测并运用嵌入局部共轭梯度搜索的人工蜂群全局优化反演方法,开展大地电阻率水平多层分布的参数反演,进一步考虑淮南—溧阳地质廊带连续介质二维反演电性结构,建立适用于受端电网直流偏磁电流分布计算的大地等效模型,最后仿真对比电容隔直法、阻容结合法等多种抑制措施,提出直流偏磁综合治理策略,为安徽电网及其他±1100kV特高压直流落点后的电网直流偏磁影响研究及治理提供技术支撑,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偏磁 ±1100kV特高压 大地电阻率 抑制 电容隔直 阻容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电网所辖换流变压器直流偏磁数据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青松 伍衡 +2 位作者 彭光强 周海滨 谭炳源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3-158,共6页
南方电网所辖直流输电工程能源落点多集中在珠三角地区。随着新建直流输电工程陆续投运,接地极入地电流对换流变直流偏磁影响较为突出。针对珠三角地区各接地极与换流站的地理位置现状,探讨了入地电流导致地电位升高原理,分析了直流偏... 南方电网所辖直流输电工程能源落点多集中在珠三角地区。随着新建直流输电工程陆续投运,接地极入地电流对换流变直流偏磁影响较为突出。针对珠三角地区各接地极与换流站的地理位置现状,探讨了入地电流导致地电位升高原理,分析了直流偏磁产生机理和导致的危害。为掌握和解决运行中换流变遭受的直流偏磁风险,基于换流变网侧中性点暂态录波原始数据,计算了各换流站直流偏磁电流大小。计算和统计结果表明,随着接地极入地电流增大,换流变网侧中性点直流偏磁电流也呈现增大趋势。其中,从西换流站换流变受直流偏磁影响较为严重,在鱼龙岭接地极入地电流为3 558 A时,从西站单台换流变中性点直流偏磁电流最大可达40 A。最后,根据统计数据结果,提出在从西换流站换流变中性点加装电容隔直装置、其他换流站继续加强数据监测工作的建议,该电容隔直装置已投运并取得了良好的隔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输电 流偏磁 接地板 入地电流 电容隔直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主变压器中性点入地直流电流的几种措施 被引量:15
12
作者 童能高 陈洁 《广东电力》 2009年第10期13-15,共3页
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以大地回流方式运行时,有较大直流电流流过交流电网中部分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对变压器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甚至损坏变压器的问题,分析了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产生的原因,总结了抑制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的几种措施,... 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以大地回流方式运行时,有较大直流电流流过交流电网中部分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对变压器正常运行造成影响,甚至损坏变压器的问题,分析了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产生的原因,总结了抑制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的几种措施,并对目前较为成熟的两种抑制直流措施(在主变压器中性点装电容隔直装置或反向直流注入装置)的工作原理及设备情况进行了介绍,比较了二者的优缺点,运行实践证明,两种抑制直流措施均能正确投入及有效抑制直流电流,使流经主变压器中性点的直流电流降至允许范围内,可确保主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中性点 高压流输电 电容隔直装置 反向流注入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杂散电流在电网系统中的分布特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伍国兴 肖黎 +4 位作者 张繁 陈龙 章彬 赖振宇 黄炜昭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9-43,61,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产生的杂散电流会导致位于地铁密集区域的变压器发生直流偏磁问题,威胁变压器及交流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解决该问题,建立了地铁杂散电流静态分布模型、深圳地区多层分块土壤模型以及深圳交流电网仿真模型,计算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产生的杂散电流会导致位于地铁密集区域的变压器发生直流偏磁问题,威胁变压器及交流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解决该问题,建立了地铁杂散电流静态分布模型、深圳地区多层分块土壤模型以及深圳交流电网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杂散电流引起的交流电网变电站地电位变化及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地电位变化及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变化均与地铁运行工况相关,变电站与地铁密集区域间的距离及土壤电阻率是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自耦变压器,结合试验测试结果,指出仅在直流超标站点安装电容隔直装置无法消除这类直流偏磁问题,需要从整个区域电网的角度合理配置隔直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杂散电流 地电位 中性点流电流 流偏磁 电容隔直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系统的新型DC/DC变换器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晓 孙以泽 +1 位作者 徐洋 孟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3-206,共4页
针对传统全桥DC/DC变换器存在的硬开关损耗和因开关管开关特性不一致使变压器原边磁芯单向饱和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移相ZVS全桥DC/DC变换器,控制电路采用基于芯片UC3875的双环反馈方案,驱动电路由专用驱动集成芯片IR21... 针对传统全桥DC/DC变换器存在的硬开关损耗和因开关管开关特性不一致使变压器原边磁芯单向饱和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移相ZVS全桥DC/DC变换器,控制电路采用基于芯片UC3875的双环反馈方案,驱动电路由专用驱动集成芯片IR2110S构成。不仅实现了开关管的软开关控制、降低开关损耗、提高系统效率,还可解决偏磁问题,使变压器的磁通密度工作接近于饱和点。实验样机的研制验证了设计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DC/DC变换器 移相ZVS 偏磁 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