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磁场耦合的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系统
1
作者 杨鸿滟 翁婉莹 +2 位作者 王云峰 吴建德 何湘宁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02,共10页
随着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金属温度测量在保证产品质量、优化生产过程和确保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传统的金属温度测量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常面临难以在线测量及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场耦合的非接... 随着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金属温度测量在保证产品质量、优化生产过程和确保安全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传统的金属温度测量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常面临难以在线测量及测量精度较低的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磁场耦合的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传感系统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系统等效阻抗实部与金属温度之间的近似线性关系,进而将无法直接测量的温度变化量转化为可测量的系统阻抗值,为基于磁场耦合的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构建了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系统的等效模型,并使用Ansys Maxwell软件进行三维有限元仿真验证,验证了系统模型的可行性。进一步,提出并比较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电涡流传感器用于温度测量。其中,多线圈耦合的电涡流传感器具有较小的体积、更高的测量精度和较强的稳定性。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提出了基于多线圈耦合的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系统设计方法,并进行了系统建模分析和实物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的绝对温度偏差<2℃,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该系统能够在没有直接可视路径的情况下稳定工作,克服了对可视路径的依赖,提升了非接触式金属温度测量系统的适用性,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实现金属温度的实时精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耦合 接触式温度测量 电涡流 系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糙金属表面非导电覆盖层厚度非接触测量技术
2
作者 王飞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99,108,共5页
采用接触式测量技术进行金属表面腐蚀产物厚度测量时,由于腐蚀一般为非均匀腐蚀,被测对象基底将成为粗糙表面,接触式测量探头与被测表面间的空气隙将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为解决该问题,综合电涡流测距和电容测距2种非接触测量原理,求解... 采用接触式测量技术进行金属表面腐蚀产物厚度测量时,由于腐蚀一般为非均匀腐蚀,被测对象基底将成为粗糙表面,接触式测量探头与被测表面间的空气隙将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为解决该问题,综合电涡流测距和电容测距2种非接触测量原理,求解探头悬空提离高度和非导电覆盖层厚度,仿真及实测研究了不同加工表面粗糙度下对于非导电覆盖层厚度的测量误差,综合电容测距和电涡流测距的粗糙金属表面非导电层厚度非接触无损测量技术大幅改善了粗糙表面空气隙带来的影响。实测表明,在常见粗糙度范围内,对于6μm厚度聚酰亚胺覆盖层的测量误差在±0.5μ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表面 电涡流测距 电容测距 导电覆盖层 厚度测量 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无机阳离子的毛细管电泳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分离检测 被引量:7
3
作者 谭峰 杨丙成 +3 位作者 陈令新 马继平 王海龙 关亚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9-342,共4页
研制出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器,检测器使用两个5mm长的管状电极套在分离毛细管的外面,电极相距2mm并与函数信号发生器连接。对影响检测器检测限和线性范围的激发频率、峰峰电压(Vp p)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频率为25~35kHz、Vp p... 研制出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器,检测器使用两个5mm长的管状电极套在分离毛细管的外面,电极相距2mm并与函数信号发生器连接。对影响检测器检测限和线性范围的激发频率、峰峰电压(Vp p)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频率为25~35kHz、Vp p在30V时检测器有最佳的信号噪声比;以2 N 吗啡啉乙磺酸(MES) 组氨酸(His)为缓冲体系,用自制的检测器对Li+,Na+,K+,Mg2+,Ca2+和Ba2+等几种常见的无机离子进行了毛细管电泳分离检测,优化了缓冲溶液的pH值、浓度和分离电压等条件,当缓冲液中MES与His的浓度均为10mmol/L、pH值为5 0和分离电压为10kV时,体系有最好的分离效果;在最佳的分离检测条件下,6种离子的检测限依次为:16,13,5,10,10和8μmol/L,响应线性范围为10-6~10-3mol/L,相关系数大于0 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阳离子 毛细管电泳 电容耦合接触电导分离检测 电化学检验 分离电压 缓冲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及芯片毛细管电泳的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 被引量:3
4
作者 康信煌 陈缵光 +2 位作者 李全文 蔡沛祥 莫金垣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71-477,共7页
综述了毛细管电泳(CE)及芯片毛细管电泳(MCE)的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Capacitively Coupled Contactless Conductivity detection,C4D)的研究状况;并分别对其装置、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进行了评述。引用文献81篇。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芯片毛细管电泳 电容耦合接触电导检测 接触电导检测 高频电导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谭峰 关亚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157,共6页
介绍了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C4D)的检测原理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引用文献 50篇。C4D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毛细管电泳和微流控芯片电泳的新检测技术。C4D检测器的原理清楚,结构简单,易于微型化、集成化,不污染检测电极,因而很... 介绍了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C4D)的检测原理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引用文献 50篇。C4D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毛细管电泳和微流控芯片电泳的新检测技术。C4D检测器的原理清楚,结构简单,易于微型化、集成化,不污染检测电极,因而很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容耦合接触电导检测 微流控芯片电泳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式电压测量双平板电容传感器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许守东 张文斌 +2 位作者 吴远密 惠世贤 杨永龙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122,共4页
传统的单电极电容探头测量误差较大、测量精度易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非侵入式电压测量传感器可用于检测输电线和电力设备中的电压,且无需与带电导体或设备直接接触。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容耦合的双电容非接触式电压... 传统的单电极电容探头测量误差较大、测量精度易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非侵入式电压测量传感器可用于检测输电线和电力设备中的电压,且无需与带电导体或设备直接接触。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容耦合的双电容非接触式电压测量方法。设计并制造了测量系统。在实验室设施中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精度和线性度。其在工频下的比值误差在±1.7%以内。此外,它还具有成本低、小型化、外形灵活、分压比易于调整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 电压测量 电容 电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离子色谱系统-电容耦合非接触式电导检测器的构建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小花 侯彦杰 +1 位作者 杨丙成 艾雷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22-826,共5页
通过考察电极长度及电极间距、检测管管径及材质、激励信号频率、电压和波形等参数对信噪比的影响,研制了一种适用于常规型离子色谱系统的电容耦合非接触式电导检测器(C^4D)。在抑制模式下,该检测器对常见无机阴离子(F^-、Cl^-、NO_2^-... 通过考察电极长度及电极间距、检测管管径及材质、激励信号频率、电压和波形等参数对信噪比的影响,研制了一种适用于常规型离子色谱系统的电容耦合非接触式电导检测器(C^4D)。在抑制模式下,该检测器对常见无机阴离子(F^-、Cl^-、NO_2^-、Br^-、NO_3^-和SO_4^(2-))的检出限(信噪比=3)为0.02~0.08μmol/L;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1.8%(n=6);在0.1~10μm o l/L范围内上述6种无机阴离子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自制C4D的主要性能参数与商品化接触式电导检测器相当。该检测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无电极污染等优点,有利于拓展离子色谱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电容耦合接触电导检测器 信噪比 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网线径自适应的非接触电压测量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昊 符玲 +2 位作者 李红艳 叶永杰 彭银柯 《仪器仪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9-88,共10页
由于10 kV配网架空线路截面积种类众多,当非接触电压装置测量不同线径电压时,会引起线路-电极间耦合电容时变,造成分压比难以确定,无法准确反演线路电压。对此,本文在外铜极不接地的工况下,提出基于电容切换阵列的双探头耦合电容自校准... 由于10 kV配网架空线路截面积种类众多,当非接触电压装置测量不同线径电压时,会引起线路-电极间耦合电容时变,造成分压比难以确定,无法准确反演线路电压。对此,本文在外铜极不接地的工况下,提出基于电容切换阵列的双探头耦合电容自校准方法,通过在双探头内、外铜极间投切电容消除线径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其次,推导各测量电压敏感度公式,量化测量误差对反演线路电压的影响,确定探头参数后实现配网线径自适应测量。最后,设计模拟电路并搭建实验平台,完成传感器参数校准以及不同线径自适应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10 kV配网架空线路截面积从70 mm^(2)变化到150 mm^(2)时,该传感器反演的线路电压与真实线路电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685%,满足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标准,进而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电容 电压测量 电容分压 接触 参数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泳滴定和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测定人源血清总蛋白
9
作者 张瑞华 郭泽华 +4 位作者 张强 查根晗 曹成喜 樊柳荫 刘伟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07-713,共7页
血清总蛋白含量检测与人体健康监测和疾病诊断密切相关,本文基于电泳滴定(ET)技术结合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C4D)技术实时捕获ET过程中通道内物质的电导率变化,在不依赖指示剂和光学检测设备的情况下,定量检测人源血清总蛋白含量,ET-... 血清总蛋白含量检测与人体健康监测和疾病诊断密切相关,本文基于电泳滴定(ET)技术结合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C4D)技术实时捕获ET过程中通道内物质的电导率变化,在不依赖指示剂和光学检测设备的情况下,定量检测人源血清总蛋白含量,ET-C4D检测总耗时约300 s。本文以人源血清白蛋白(HSA)标准品作为模式蛋白,与聚丙烯酰胺凝胶(PAG)母液、核黄素等混合后,在紫外灯光下照射10 min聚合形成凝胶,进行ET实验,耦合在ET管道外壁的非接触式电导检测电极捕捉通道内物质在电泳过程中的电导率信号,经检测模块和数据采集卡处理后送入计算机,由开发的分析测试软件根据电导率信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线性范围为0.25~3.00 g/L,线性拟合度(R2)在0.98以上,检出限(LOD)为0.01 g/L,相对标准偏差为1.90%,0.50 g/L的HSA标准品的测试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低于7.20%,表明该检测系统具备较好的检测稳定性和灵敏度。最后,针对人源实际血样中的血清总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建立了相应的总蛋白标准曲线,然后选取4位志愿者的血清样本进行ET-C4D检测,并将ET-C4D检测结果与双缩脲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在4.43%以内,进一步证明了该检测系统的准确性与可用性,以及该检测系统在临床即时检测(POCT)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和生化分析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滴定 电容耦合接触电导检测 血清总蛋白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电容耦合式信号传输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史军刚 李小平 +2 位作者 谢锴 刘彦明 郭世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19,共6页
为解决旋转运动机构中导电滑环、集流器等接触式电信号传输机构的磨损、信号漂移及可靠性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电容耦合的非接触信号传输新方法.设计出信号传输结构,分析了其分布参数及等效电路,对信号传输环进行建模仿真,并对参数进... 为解决旋转运动机构中导电滑环、集流器等接触式电信号传输机构的磨损、信号漂移及可靠性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电容耦合的非接触信号传输新方法.设计出信号传输结构,分析了其分布参数及等效电路,对信号传输环进行建模仿真,并对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出相应的数据收发电路,建立了原型系统并进行了测试.实测的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到400kbit/s,实现了运动部件间的数据实时透明传输,并消除了接触和摩擦,通过扩展可进行多路信号传输.该方法可应用于国防军事、风力发电、医疗等领域取代传统的接触式导电滑环信号传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滑环 电容耦合 接触 信号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导体静电耦合原理的非接触式过电压测量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袁佳歆 雷洋 +3 位作者 熊信恒 程翔 蔡超 陈柏超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524-530,共7页
为了能够安全和方便地测量电网过电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导体静电耦合原理的非接触式电网过电压测量新方法。介绍了非接触测量电压的理论基础,建立了并联小电容后非接触过电压测量传感方法器的新数学模型。通过测量感应线非接触传感器... 为了能够安全和方便地测量电网过电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导体静电耦合原理的非接触式电网过电压测量新方法。介绍了非接触测量电压的理论基础,建立了并联小电容后非接触过电压测量传感方法器的新数学模型。通过测量感应线非接触传感器的感应的电压信号,再根据数学模型中转移矩阵计算推算出母线实际的电压值。采用ATP软件对三相非接触电压传感器进行稳态和暂态过程的仿真,在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工业电气设备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搭建了工频过电压试验平台和雷电过电压试验平台,并进行了第三方试验。仿真和第三方试验结果均表明通过采用该非接触式电网过电压测量方法可以有效地测量出电网过电压。该方法还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安全性高、方便移动和无电磁饱和问题影响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过电压 接触测量 静电耦合 静电感应 电压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耦合的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模型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胡友强 戴欣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33-2139,共7页
电容耦合的非接触电能传输(CPT)技术是基于高频电场耦合来实现的,与现有的电感耦合非接触电能传输(IPT)技术相比,CPT技术克服了磁场能量不能在金属屏蔽环境里进行传输的缺点,还可以减小能量损耗及电磁干扰(EMI)。本文分析了CPT系统的工... 电容耦合的非接触电能传输(CPT)技术是基于高频电场耦合来实现的,与现有的电感耦合非接触电能传输(IPT)技术相比,CPT技术克服了磁场能量不能在金属屏蔽环境里进行传输的缺点,还可以减小能量损耗及电磁干扰(EMI)。本文分析了CPT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等效电路模型。由于CPT系统包含电力电子开关和谐振网络,其时域微分方程模型呈现高阶非线性,本文给出了系统的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模型(GSSA),将系统的时域非线性模型转换成为频域线性状态空间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CPT系统进行了稳态和暂态动力学行为仿真,分析了电路参数变化对系统传输效率的影响。最后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及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耦合 接触电能传输 广义状态空间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谐波注入法的差分式非接触电压测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耀 叶永杰 +1 位作者 李昊 熊思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5-251,共7页
当前基于电容耦合的传感器尚无有效、便捷的耦合电容动态校准方法,影响测量精度。因此,提出了基于谐波注入的差分式非接触电压测量方法,首先,利用感应探头与跨阻运算放大器将基频信号引入测量系统;其次,通过屏蔽罩,减小外界杂散电容变... 当前基于电容耦合的传感器尚无有效、便捷的耦合电容动态校准方法,影响测量精度。因此,提出了基于谐波注入的差分式非接触电压测量方法,首先,利用感应探头与跨阻运算放大器将基频信号引入测量系统;其次,通过屏蔽罩,减小外界杂散电容变化带来的干扰,改进探头并引入差分式电路结构,消除运放输入电容的影响;再次,对测量电路注入谐波,并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ation,DFT)实现对响应信号中基波信号与谐波信号的提取,通过计算谐波源与谐波响应信号的比值,求解出耦合电容参数,实现其动态校准;最后,将校准的电容参数代入基波方程,实现基波电压信号的测量。通过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测量方法可在10 kV的应用场景中满足对变化的耦合电容校正要求,且最大的电压测量误差小于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测量 谐波注入 差分式 分布电容 电压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容二极管的直流电压非接触测量方法研究
14
作者 刘国福 李岩 +2 位作者 柳革命 邹兰平 尹高锋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14,共5页
为解决接触式测量技术对原电路的侵入性和安全性问题,根据变容二极管PN结反向偏压下的电容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容二极管的非接触式直流电压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电场耦合效应感应待测直流电压,通过正弦信号激励和相关测量技术实现变... 为解决接触式测量技术对原电路的侵入性和安全性问题,根据变容二极管PN结反向偏压下的电容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容二极管的非接触式直流电压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电场耦合效应感应待测直流电压,通过正弦信号激励和相关测量技术实现变容二极管的电容测量。利用LTspice软件对设计的测量电路进行仿真,并搭建实验测量系统。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可以实现非接触式的直流电压测量,在变容二极管的工作电压范围内,相对测量误差≤2.50%。文中提出的测量方法,摒弃了传统直流电压非接触测量方式中的机械运动部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压 接触测量 变容二极管 电场耦合 LTspice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耦合式电极的非接触式ECG采集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汪毅峰 李江涛 +2 位作者 徐峥一 田星辰 李晨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目前心电图(ECG)采集主要使用湿式Ag/AgCl电极,这种电极需要与皮肤紧密贴合以获取高质量的信号,然而导电胶硬化,电极可能对皮肤造成刺激或损伤以及使用过程中的不适感使得Ag/AgCl电极不适合用于长期ECG监测。提出了一种搭载交流自举缓... 目前心电图(ECG)采集主要使用湿式Ag/AgCl电极,这种电极需要与皮肤紧密贴合以获取高质量的信号,然而导电胶硬化,电极可能对皮肤造成刺激或损伤以及使用过程中的不适感使得Ag/AgCl电极不适合用于长期ECG监测。提出了一种搭载交流自举缓冲电路的电容耦合式PCB电极,具有约100 GΩ的超高输入阻抗。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PCB电极可以隔着多层绝缘介质对不同频率的信号保持较高的耦合率,实际的输入阻抗为87.26 GΩ,与Ag/AgCl电极的同步采集结果相似度高达91%以上。最后就导联位置,耦合介质参数和被试者运动状态等因素对非接触式ECG采集效果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非接触ECG采集方法可以在多种情况下有效采集ECG信号的主要成分和心跳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耦合 PCB电极 心电图 接触测量 交流自举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容式传感器的非接触式液位测量系统 被引量:16
16
作者 屈梦瑶 易艺 +2 位作者 陆泽青 杨宗林 彭雪斌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1-84,共4页
为了解决有腐蚀性、有粘附性、强酸、强碱等液体的液位测量,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液位测量系统。以STM32作为微控制器,将电容式传感器和三轴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容器外壁,获取容器的液位数据和姿态数据;然后进行分析和处理,转... 为了解决有腐蚀性、有粘附性、强酸、强碱等液体的液位测量,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液位测量系统。以STM32作为微控制器,将电容式传感器和三轴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容器外壁,获取容器的液位数据和姿态数据;然后进行分析和处理,转换为相应的液位值和液体体积;最后将测量参数通过WiFi模块传输给手机进行显示。液位测量系统电路简单,性能可靠,既可以测量液位值,又可以测量液体体积。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非接触式液位测量系统能够准确测量0~140 mm的液位高度,液位相对误差为5%,为非接触式液位测量提供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传感器 三轴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 接触 液位测量 液体体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SiC MOSFET开关电压测量的非接触式电场耦合电压传感器 被引量:8
17
作者 耿嘉一 辛振 +1 位作者 石亚飞 刘新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154-3164,共11页
准确测量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开关电压是评估SiC MOSFET开关特性、计算开关损耗、优化变换器设计的关键。随着SiC MOSFET开关速度... 准确测量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开关电压是评估SiC MOSFET开关特性、计算开关损耗、优化变换器设计的关键。随着SiC MOSFET开关速度、耐压及功率密度的提升,开关电压测量难的问题逐渐凸显,因此对电压传感器的带宽、耐压和侵入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以SiC MOSFET的开关电压为研究对象,根据目前开关电压的测量需求,提出一种利用电场耦合原理测量开关电压的非接触式电压传感器,并设计混合积分电路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电压重构。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和计算着重分析电场耦合电压传感器的结构和电路参数的设计依据。传感器带宽范围为5Hz~260MHz,量程为-1000~+1000V,输入电容约为0.73pF,最后利用双脉冲测试,将其与商用示波器探头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电场耦合电压传感器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式电压测量 电场耦合 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开关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地表水电导率检测系统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保良 徐升继 +2 位作者 冀海峰 黄志尧 李海青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20-1625,共6页
将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技术应用于地表水电导率检测,研制了非接触式地表水电导率测量传感器,建立了一种新型非接触式检测系统。利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建立了传感器的仿真模型,对传感器结构参数的优化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该系统的抗杂... 将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技术应用于地表水电导率检测,研制了非接触式地表水电导率测量传感器,建立了一种新型非接触式检测系统。利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建立了传感器的仿真模型,对传感器结构参数的优化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该系统的抗杂质干扰能力。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将该检测系统应用于地表水电导率检测是可行的。该系统具有传感器结构简单、电极非接触和抗杂质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可以满足地表水电导率野外长期在线实时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电导 电容耦合 接触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并行电阻测量原理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保良 徐升继 +2 位作者 冀海峰 黄志尧 李海青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60-665,共6页
传统的电阻层析成像(ERT)系统的电极与被测介质直接接触,容易产生电极极化、电化学腐蚀等问题,近年来出现的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测量技术与ERT技术相结合的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非接触测量方法来解决此问题。但是目前... 传统的电阻层析成像(ERT)系统的电极与被测介质直接接触,容易产生电极极化、电化学腐蚀等问题,近年来出现的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测量技术与ERT技术相结合的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非接触测量方法来解决此问题。但是目前该系统的电阻测量原理决定了其测量模式是串行的,成为限制系统数据采集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该问题,本文引入了新的测量模型,提出了并行电阻测量原理,实现了数据采集系统,大大提高了系统速度。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分析了新型传感器的测量模型,提出了新的电阻求解方法;利用有限元法获得了新测量模型下管道内灵敏场分布;研制了相应的12电极样机系统。初步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具有较好测量精度的同时,其数据采集速度可达120帧/s,有效提高了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系统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 并行 接触 有限元 相敏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声电耦合的电导率测量实验系统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亮 姜文聪 +1 位作者 刘广孚 夏正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76,共5页
为了验证磁声电非接触式电导率成像检测方法,研制了一种基于电磁场和声场耦合效应的非接触式电导率测量实验系统。论述了电磁场和超声波耦合的基本原理,设计并实现了非接触式电导率测量实验系统。针对激励脉冲干扰强、信号微弱的特点,... 为了验证磁声电非接触式电导率成像检测方法,研制了一种基于电磁场和声场耦合效应的非接触式电导率测量实验系统。论述了电磁场和超声波耦合的基本原理,设计并实现了非接触式电导率测量实验系统。针对激励脉冲干扰强、信号微弱的特点,研制了微弱电磁信号检测系统和屏蔽式电磁检测实验平台,同时还研制了高压、窄脉冲超声激励源。将8种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制成不同电导率的明胶仿体,利用上述自制实验平台对其进行了磁-声-电非接触式电导率测量实验,测量结果与标定电导率基本吻合。利用磁声电效应对低电导率仿体进行了非接触式测量实验,验证了其在生物组织非接触式电导率测量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电导测量 超声波 电磁场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