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阵列电极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30
1
作者 王化祥 张立峰 朱学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7-310,共4页
介绍了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电容敏感阵列结构及其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阵列电极结构参数对测量的影响,并进行了优化设计,获得了一组优化结构参数.结果表明,设计的电容阵列敏感电极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分辨率优于10%.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阵列电极 优化设计 有限无法 电容传感器 电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三维图像重建及其在两相流体积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进创 陆建波 +2 位作者 傅文利 李陶深 梁家荣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205,共4页
探讨了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中利用二维断层图像进行三维表面重建 ,并由三维图像求取两相流中离散相体积和观察其空间位置的方法。首先对二维断层图像序列进行轮廓抽取和细线化 ,然后进行轮廓匹配和轮廓插值并进行表面重建 ;最后利用三维图... 探讨了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中利用二维断层图像进行三维表面重建 ,并由三维图像求取两相流中离散相体积和观察其空间位置的方法。首先对二维断层图像序列进行轮廓抽取和细线化 ,然后进行轮廓匹配和轮廓插值并进行表面重建 ;最后利用三维图像求取两相流中离散相体积。初步的仿真结果表明 ,使用的三维重建算法简单 ,重建精度高 ,成像速率快 ,可以方便地观察离散相空间位置和计算出离散相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两相流 三维图像重建 体积测量 应用 三维表面重建 三维重建算法 空间位置 相体积 断层图像 轮廓抽取 图像序列 轮廓匹配 仿真结果 离散 细线化 二维 求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重建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赵进创 傅文利 +1 位作者 胡强 张锦雄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1-64,共4页
提出了使用多参数即图像形心点空间位置误差和面积误差的方法,在仿真环境下对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重建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给出了图像形心点空间位置误差的计算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法比目前常用的单参数评价重建的图像质量更科学合理.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位置误差 面积误差 图像重建 图像质量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硬件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高彦丽 章勇高 +1 位作者 聂水果 邵富群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16,共4页
如何提高电容层析成像系统数据采集率,使其能够满足高速流动过程成像的需求,一直都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本文就ECT系统的微小电容测量电路、数据采集控制模块以及通信模块,分别讨论影响其实时性能的关键技术及目前的研究成果。论述了两... 如何提高电容层析成像系统数据采集率,使其能够满足高速流动过程成像的需求,一直都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本文就ECT系统的微小电容测量电路、数据采集控制模块以及通信模块,分别讨论影响其实时性能的关键技术及目前的研究成果。论述了两种适用ECT系统的高速电容测量电路,重点分析了提高交流法微小电容测量电路的实时性能的方法,给出其高速工作模式及参数选择方法;同时总结了高速数据采集控制模块及通讯模块的关键设计技术,即控制器、测量控制方案及通讯方式的设计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数据采集 微小电容测量 通讯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测量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被引量:9
5
作者 杨理践 颜华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9-231,225,共4页
电容层析系统重建图像前通常要对电容测量值作归一化处理。目前通用的是基于并联模型的归一化处理方法。本文采用串联模型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归一化处理 ,仿真结果表明 ,采用基于串联模型的归一化处理方法 ,可获得更好的重建图像质量。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测量数据 归一化 图像重建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三维数据场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靖固 于晓洋 陈德运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1-214,217,共5页
以油水两相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电容层析成像系统获得的两相流截面相分布数据基础上,对三雏数据场可视化最常用的MarchingCubes算法加以改进,将两相流系统的流动、变化过程以可视化形式显示出来,为流动测量、控制提供可视化信息,使工业... 以油水两相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电容层析成像系统获得的两相流截面相分布数据基础上,对三雏数据场可视化最常用的MarchingCubes算法加以改进,将两相流系统的流动、变化过程以可视化形式显示出来,为流动测量、控制提供可视化信息,使工业现场的“黑箱”系统变成透明系统。经仿真实验,可视化效果能形象反映油水两相流系统内部动态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可视化研究 三维数据场可视化 CUBES算法 油水两相流 可视化信息 可视化效果 数据基础 变化过程 流动测量 工业现场 仿真实验 变化情况 内部动态 相分布 对象 黑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结构的优化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谢代梁 王保良 +1 位作者 黄志尧 李海青 《机电工程》 CAS 2000年第6期59-61,共3页
介绍了电容层析成像的基本原理 ,针对现有电容层析成像系统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总线型、模块化的微弱电容测量电路新结构 ,对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结构进行了优化 ,以使该技术更适应工业现场应用。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C/V转换电路 电路结构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C单片机控制的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彦丽 刘百芬 +1 位作者 邵富群 章勇高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1-33,共3页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以其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非侵入、无辐射等优点成为检测科学领域里的研究热点之一。介绍了一种基于PIC16C74单片机控制的8极板电容层析成像系统,描述了它的硬件检测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图像重建计算机和单片...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以其结构简单、响应速度快、非侵入、无辐射等优点成为检测科学领域里的研究热点之一。介绍了一种基于PIC16C74单片机控制的8极板电容层析成像系统,描述了它的硬件检测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图像重建计算机和单片机工作的软件设计流程。实验证明:模块化结构设计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且充分考虑了信号远传、系统成本、灵活性、速度等问题,为ECT技术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单片机 PICl6C74 图像重建 软件设计 模块化设计 ECT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高静 颜华 刘春婷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3年第6期506-508,共3页
介绍了ECT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针对有限元仿真分析过程中研究较多的三个重要问题:网格剖分、灵敏度计算及传感器优化设计进行分析,阐述其现有方法及成果.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有限元分析 网格剖分 灵敏度计算 传感器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激励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传感器阵列设计
10
作者 律德财 王燕 邵富群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74-979,共6页
为了解决高压交流激励电容层析成像系统微小电容检测的灵敏度和分辨率更高给电容传感器阵列设计带来的新问题,分析了极板长度和极板张角对几个重要的传感器阵列评价指数的影响,利用仿真方法评估了不同极板参数条件下中心型、层流型和环... 为了解决高压交流激励电容层析成像系统微小电容检测的灵敏度和分辨率更高给电容传感器阵列设计带来的新问题,分析了极板长度和极板张角对几个重要的传感器阵列评价指数的影响,利用仿真方法评估了不同极板参数条件下中心型、层流型和环流型的重建图像的空间图像误差,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了一组极板参数.最后给出了根据设计参数制作的8极板传感器阵列模型及高压激励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图像重建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证明:所设计的传感器阵列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所确定的参数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传感器阵列 高压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通滤波器对电容成像系统实时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学明 王化祥 张立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6-819,共4页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实时性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其中用于对解调信号进行滤波的低通滤波器的稳定时间是影响系统实时性的主要因素 ,而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决定其稳定时间。为提高系统的实时性 ,文中给出了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的优化设...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实时性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其中用于对解调信号进行滤波的低通滤波器的稳定时间是影响系统实时性的主要因素 ,而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决定其稳定时间。为提高系统的实时性 ,文中给出了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的优化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通滤波器 截止频率 解调 实时性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成像系统 信号 稳定时间 优化设计方法 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流检测ECT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雷 王保良 +2 位作者 冀海峰 黄志尧 李海青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3-477,共5页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系统难以解决的提高数据采集速度与降低噪声之间的矛盾以及抗杂散电容干扰等问题 ,基于电荷放大原理 ,研制了一种高速电容数据采集电路 .与充放电及交流法原理电路相比 ,在一个测量周期内 ,只需一次充放电即可完成对电... 针对电容层析成像系统难以解决的提高数据采集速度与降低噪声之间的矛盾以及抗杂散电容干扰等问题 ,基于电荷放大原理 ,研制了一种高速电容数据采集电路 .与充放电及交流法原理电路相比 ,在一个测量周期内 ,只需一次充放电即可完成对电容的测量 ,不产生脉动噪声 ,故无需滤波器 ,易于数据采集速度的提高 .同时采用了并行测量方式、高速芯片和高速通讯等优化措施 .经测定对 12电极电容传感器的数据采集速度可达 6 0 0幅 /s.对杂散电容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系统灵敏度为 4 .8V/p F,可分辨的最小电容变化量为 0 .5 f F,满足工业实用化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检测 ECT 数据采集系统 电容测量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电容传感器 电荷放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T系统的C/V转换电路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蓝照华 赵进创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S2期112-114,共3页
介绍了电容层析(ECT)成像系统的概况,重点分析了其核心部件激励信号幅值可控双模式交流型C/V 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C/V转换电路 信号发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ECT测量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海刚 刘石 +1 位作者 杨五强 姜凡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9,18,共4页
基于交流充放电系统的电容层析成像测量系统灵敏度高 ,可检测到 0 .0 1p F的电容值 ,误差仅为 0 .0 0 0 2 p F,测量范围宽 0 .0 1至 2 p F,与直流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相比稳定性好 ,采集速度快 ,可达 15 0幅 / s,实验测量结果与直流系统相... 基于交流充放电系统的电容层析成像测量系统灵敏度高 ,可检测到 0 .0 1p F的电容值 ,误差仅为 0 .0 0 0 2 p F,测量范围宽 0 .0 1至 2 p F,与直流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相比稳定性好 ,采集速度快 ,可达 15 0幅 / s,实验测量结果与直流系统相比有明显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充放电系统 电容层析成像测量系统 灵敏度 直流电容层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面阵列电极传感器的ECT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敏 刘慧洁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2期82-83,87,共3页
设计了基于平面阵列电极传感器的电容层析成像(ECT)系统。由平面阵列电极传感器ECT系统和计算机成像界面组成,采用电容的边缘效应测量原理,对复合材料的损伤、缺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介电常数ε=3.5的玻璃块材料为被测对象的条件下,... 设计了基于平面阵列电极传感器的电容层析成像(ECT)系统。由平面阵列电极传感器ECT系统和计算机成像界面组成,采用电容的边缘效应测量原理,对复合材料的损伤、缺陷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介电常数ε=3.5的玻璃块材料为被测对象的条件下,得到的ECT图像分辨率高、伪影少。由此表明:该系统是一种简单有效、图像重建效果优良的无损检测(NDT)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阵列电极传感器 电容层析成像(ECT)系统 复合材料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T传感器灵敏场在不同管径下对重建图像保真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雷 邵晓寅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20-24,共5页
用有限元法对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传感器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在不同管径下的灵敏场分布。为了提高图像重建质量,对灵敏场分保留与去掉相邻电极两种情况进行了处理。分别利用处理前后的灵敏场,以保真度为指标,对比不同管径下成像的仿真结果... 用有限元法对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传感器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在不同管径下的灵敏场分布。为了提高图像重建质量,对灵敏场分保留与去掉相邻电极两种情况进行了处理。分别利用处理前后的灵敏场,以保真度为指标,对比不同管径下成像的仿真结果,得出在小管径下利用处理后的灵敏场重建的图像保真度较高,而在大管径下利用处理前的灵敏场重建的图像保真度较高,并利用大小两种管径的传感器进行了实验验证。对于ECT应用中,为获得相对较高的重建图像保真度,在不同管径下选用不同的灵敏场处理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析成像 有限元 图像重建 保真度 灵敏场 ECT传感器 重建图像 小管径 灵敏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器仪表学报》2005年度第26卷总目次
17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14-1320,共7页
关键词 小波变换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徐科 图像融合 学术论文 仪器仪表学报 自动测试系统 叶声华 图像识别 陈光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nsor monitoring and online measurement correction in electric capacitance tomography system
18
作者 张惠良 荣冈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64-667,共4页
The recalibration of 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 (ECT) system i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keeping the system running steadily.However,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in solids/gas transport,online calibration can... The recalibration of 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 (ECT) system is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keeping the system running steadily.However,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in solids/gas transport,online calibration can not be implemented and the data from this sensor may be unreliable due to the sensor pipe interior wall abrasion during pneumatic transport,so the solids concentration calculated from the reconstructed image based on these data will be highly inaccurate.The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inter-electrode relative capacitance variation of electrode pair spacing 1 is the most sensitive to the abrasion of sensor pipe interior wall, so this relative capacitance variation when the sensor is filled with air can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demanding offline system recalibration when the wall abrasion goes significant.Furthermore, while the pipe interior wall abrasion is not very serious, online correcting measured inter-electrode capacitance with wall capacitance variation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oncentration cal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在线测量技术 ECT系统 流体 电极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