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串联补偿电容器短路冲击试验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志刚 董方舟 +2 位作者 李雨 蔡巍 卢晶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1-106,共6页
目前串联补偿设备中串联电容器运行不够稳定,故障频发。根据并联电容器试验标准,以往进行的试验项目主要包括局部放电试验、介损试验及交流耐压试验,但是这些试验不能全面地反映电容器的质量情况。为考核串联补偿电容器的过负荷承受能力... 目前串联补偿设备中串联电容器运行不够稳定,故障频发。根据并联电容器试验标准,以往进行的试验项目主要包括局部放电试验、介损试验及交流耐压试验,但是这些试验不能全面地反映电容器的质量情况。为考核串联补偿电容器的过负荷承受能力,需模拟线路短路故障时电容器上的短时过电压工况。为此,在分析多种方案的基础上,确定采用并联谐振储能试验回路的试验方案。通过仿真确定试验回路中各种参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并提出最优的参数配置方案,为下一步进行具体实际的串联补偿电容器短路冲击试验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补偿电容器 短路冲击 过负荷能力 并联谐振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门级控制串联电容器不对称串补结构的次同步谐振抑制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郑翔 徐政 屠卿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4-190,共7页
对门级控制串联电容器(gate-controlled seriescapacitor,GCSC)在抑制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GCSC的结构及基本控制原理,分析了GCSC稳态运行特性。对基于GCSC的各种不对称串补结构抑制次同步谐振的能力做了分析... 对门级控制串联电容器(gate-controlled seriescapacitor,GCSC)在抑制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介绍了GCSC的结构及基本控制原理,分析了GCSC稳态运行特性。对基于GCSC的各种不对称串补结构抑制次同步谐振的能力做了分析,采用复转距系数法求取电气阻尼来表示不对称串补结构缓解次同步谐振的效果。针对单相GCSC设计了次同步谐振阻尼控制器,并通过基于改进的IEEE次同步谐振第1标准测试系统的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GCSC不对称串补结构控制器不仅能够有效地抑制次同步谐振,且减少了投入的GCSC容量和工程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门级控制串联电容器 不对称串补结构 电气阻尼 控制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串联电容器组快速保护的可控多级火花间隙 被引量:4
3
作者 郑健超 张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649-3655,共7页
为提高串联电容器组快速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可控火花间隙—Tesla变压器驱动的与频率相关的多级火花间隙。与现有3电极间隙依靠运行电压触发的工作原理不同,这种新型间隙的可靠快速动作完全不受它承受的运行电压的影响。... 为提高串联电容器组快速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可控火花间隙—Tesla变压器驱动的与频率相关的多级火花间隙。与现有3电极间隙依靠运行电压触发的工作原理不同,这种新型间隙的可靠快速动作完全不受它承受的运行电压的影响。利用多级间隙与Tesla变压器试验样机对新型可控间隙的动作过程、可靠动作概率和动作时间等动作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置参数,新型可控间隙的工频耐受电压可以达到串联电容器组工作电压的10倍以上,确保不会误动作,而选取动作阈值电压足够高就可以保证保护装置具有极高的动作概率,消除拒动,具有极高的可靠性;新型保护系统动作时间≤20μs,具有很高的动作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电容器 旁路开关 可控火花间隙 可触发火花间隙 过电压保护 TESLA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等离子体的串联补偿电容器间隙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温才权 吴志宇 +3 位作者 李先宁 王德昌 周凯 朱光亚 《广东电力》 2018年第8期182-187,共6页
针对串联补偿电容器(以下简称"串补")间隙在运行过程中频繁出现误触发的现象,提出一种等离子体串补间隙技术。根据间隙击穿电压分散性大的特点,利用等离子技术大幅度提高间隙距离,避免间隙误触发。为了避免电容分压元件参数... 针对串联补偿电容器(以下简称"串补")间隙在运行过程中频繁出现误触发的现象,提出一种等离子体串补间隙技术。根据间隙击穿电压分散性大的特点,利用等离子技术大幅度提高间隙距离,避免间隙误触发。为了避免电容分压元件参数变化引起分压系数变化导致间隙误触发的现象,取消了电容分压系统。由于从长电缆耦合进来的干扰会导致间隙控制设备损坏、间隙误触发等问题,利用超级电容、激光供能等措施避免长电缆的使用,降低干扰的影响。通过研究新型的间隙结构,利用重力避免了污秽的产生,从而避免污秽对间隙放电电压的影响。所研制的串补间隙经过三次区内故障、两次区外故障考验均能正确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补偿电容器 火花间隙 等离子体 金属氧化物限压器 电容分压系统 电磁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控制角模型及其在静态电压稳定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彦魁 张焰 卢国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22,共6页
提出一个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TCSC)静态模型,将TCSC基频等值电抗表达为其控制角的显函数并考虑了其自身的功率损耗。将控制角作为状态变量处理,推导了4种典型控制模式下的TCSC牛顿潮流方程并在连续潮流算法中予以实现,并指出恒功率控制... 提出一个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TCSC)静态模型,将TCSC基频等值电抗表达为其控制角的显函数并考虑了其自身的功率损耗。将控制角作为状态变量处理,推导了4种典型控制模式下的TCSC牛顿潮流方程并在连续潮流算法中予以实现,并指出恒功率控制、恒电流控制和恒相角差控制中所需的控制参考量由系统基本工况下指定线路补偿度的恒阻抗控制获得。用IEEE30母线系统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求解效率及数值稳定性,通过控制角可以方便地获取线路的补偿度。用该模型进行电压稳定分析表明,选择最优的安装位置及合适的控制模式是提高电压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恒阻抗控制对提高电压稳定性的效果是最好的,而不适当的控制模式以及不适当的安装位置则可能导致系统的电压稳定裕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补偿电容器 控制角 静态电压稳定 可控 电压稳定性 应用 控制模式 电压稳定裕度 TCSC 阻抗控制 安装位置 恒功率控制 恒电流控制 数值稳定性 静态模型 功率损耗 等值电抗 状态变量 潮流算法 潮流方程 仿真计算 母线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器的邦-邦控制
6
作者 潘云江 王仁洲 常鲜戎 《华北电力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9-25,共7页
研究了串联电容器的最优时间控制。当发生某种形式的短路时,通过控制串联电容器和辅助的串联电抗器的投切时刻,可使机组在最短时间内拉回同步,并缩短了机组摇摆时间,有效地防止机组失步,提高了系统的暂态稳定极限。
关键词 高压 输电线路 串联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串联电容器冷工作状态试验的检测与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董方舟 李志刚 蔡巍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9-174,共6页
目前用于串联补偿设备的电容器在运行过程中故障率较高,现有对串联电容器常规试验的标准中只采用直流电压做耐压试验,而没有符合实际工况的交流耐压试验。笔者根据IEC关于串联电容器的标准中冷工作状态试验这一型式试验,与实际工况相结... 目前用于串联补偿设备的电容器在运行过程中故障率较高,现有对串联电容器常规试验的标准中只采用直流电压做耐压试验,而没有符合实际工况的交流耐压试验。笔者根据IEC关于串联电容器的标准中冷工作状态试验这一型式试验,与实际工况相结合,对以工频为基础的串联电容器过负荷常规试验进行改进。首先通过MATLAB仿真软件确定试验回路的可行方案。随后建立了符合IEC冷工况波形参数的试验平台,并对实际试品进行试验与结果分析,发现了试品电容量随试验次数无规律小幅变化的现象。最后,根据试验分析结果,提出了将IEC型式试验改进为串联电容器耐受过负荷能力常规试验的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电容器 冷工作状态 过负荷能力 并联谐振 无功补偿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串联电容器用国内外PP膜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兆林 罗锐 +1 位作者 陈松 李贤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69,共5页
通过对中国首条特高压串补装置中串联电容器的研制过程所做的试验研究,包括国内外PP膜的理化、电气性能,电容器元件的击穿电压,产品多项特殊耐电压试验研究,得出了国外膜和国内膜及国外膜和国内膜浸渍C101D或浸渍M/DBT没有规律性差别的... 通过对中国首条特高压串补装置中串联电容器的研制过程所做的试验研究,包括国内外PP膜的理化、电气性能,电容器元件的击穿电压,产品多项特殊耐电压试验研究,得出了国外膜和国内膜及国外膜和国内膜浸渍C101D或浸渍M/DBT没有规律性差别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电容器 国内外PP膜 特殊耐电压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金属氧化物改进串联补偿电容器组的保护装置
9
作者 吕义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1983年第1期88-90,共3页
对于设计高压串联补偿电容器组的保护装置中金属氧化物非线性电阻的应用,可使保护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用这种保护方案,在线路故障期间不会完全失去串联电容补偿装置。可以预料,金属氧化物技术用作保护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器免受过电压的... 对于设计高压串联补偿电容器组的保护装置中金属氧化物非线性电阻的应用,可使保护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用这种保护方案,在线路故障期间不会完全失去串联电容补偿装置。可以预料,金属氧化物技术用作保护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器免受过电压的保护装置,对今后设计串补装置的保护系统将起有利的作用。1951年美国首先应用串联电容器。从那时以来,装置的高压和超高压串补装置容量已经增加到1600多万千乏,安装在大约86个串补站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装置 串联补偿电容器 电容器 非线性电阻 串联电容器 金属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补用电容器型式试验电流仿真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毛承雄 李维波 +1 位作者 陆继明 左强林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6,共4页
分析了电力系统中串补用电容器型式试验时阻尼放电和罗氏线圈的工作机理及其参数优选原则。利用罗氏线圈快速测量串联电容器型式试验时阻尼放电电流,并基于 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建立了一套仿真模型,该模型由等效为集中参数的阻尼放... 分析了电力系统中串补用电容器型式试验时阻尼放电和罗氏线圈的工作机理及其参数优选原则。利用罗氏线圈快速测量串联电容器型式试验时阻尼放电电流,并基于 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建立了一套仿真模型,该模型由等效为集中参数的阻尼放电回路、罗氏线圈及其测量回路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该优选串联电容器型式试验中阻尼放电回路参数、罗氏线圈参数的方法,有利于快速设计具有合理参数的串联用电容器型式试验装置和具有最优电磁参数与良好动态特性的罗氏线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电容器 型式试验 阻尼放电电流 罗氏线圈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线错误导致成套电容器装置损坏的原因分析
11
作者 张燕涛 张莉 +2 位作者 乐崐 吉安 黄伦 《陕西电力》 2007年第7期59-61,共3页
并联电容器是维持系统电压水平、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设备。近几年来,西安地区因厂家提供的成套分容式电容器装置的串联电抗器接线错误,导致了几起串联电抗器损坏和电容器损坏。分析比较了这种分容式成套装置在不同接线方式下的... 并联电容器是维持系统电压水平、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设备。近几年来,西安地区因厂家提供的成套分容式电容器装置的串联电抗器接线错误,导致了几起串联电抗器损坏和电容器损坏。分析比较了这种分容式成套装置在不同接线方式下的噪音、振动和损耗,找出了存在的问题,以杜绝此类故障的再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器 串联电容器 故障 分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电容器式可控串补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守宝 谭昆玲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2-36,共5页
揭示了相控电抗器式可控串补与相控电容器式可控串补的对偶特征。用对偶原理阐述了相控电容器式可控串补的性能及相控特点。分析说明了串补电容器、GTO阀的电流电压峰值与串补线路电流峰值、串补电容器的工频容抗值之间的关系 ,这对于... 揭示了相控电抗器式可控串补与相控电容器式可控串补的对偶特征。用对偶原理阐述了相控电容器式可控串补的性能及相控特点。分析说明了串补电容器、GTO阀的电流电压峰值与串补线路电流峰值、串补电容器的工频容抗值之间的关系 ,这对于理论上确认相控电容器式可控串补的优越性非常重要。阐述了相控电容器式可控串补具有阻尼次同步谐振和抑制低频功率振荡的能力 ;相控电抗器式可控串补装置的动态性能是一个其时间常数不大于工频 0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串联电容器 无功功率补偿 功率因数 相控电容器式可控串补 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杂自动机的电容器充电电源建模方法
13
作者 沈昊 齐珍 +4 位作者 赖贵友 陈德怀 郭良福 沈滔 唐海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1-115,共5页
针对串联谐振电容器充电电源具有高阶、多模态、强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杂自动机的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描述系统的连续时间变量和离散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来展现系统的混杂特性。基于该方法建立了系统的混杂自动机模型,并提出... 针对串联谐振电容器充电电源具有高阶、多模态、强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杂自动机的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描述系统的连续时间变量和离散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来展现系统的混杂特性。基于该方法建立了系统的混杂自动机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上述模型的分段线性充电控制策略,通过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模型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谐振电容器 混杂自动机 分段线性充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什么电容器常与负载并联
14
作者 李凡 《农村电工》 2006年第2期51-51,共1页
串联电容器时,负墩感扰和电容器的容扰限流相互抵消,因此,使整个线路电流增加,线路功率损失加大,负载上的电压和电流也增加.改变了负载原来的工作状态。并联电容器时。由于电感和电容的无功电流相位相反,周此,电感所需的无功功... 串联电容器时,负墩感扰和电容器的容扰限流相互抵消,因此,使整个线路电流增加,线路功率损失加大,负载上的电压和电流也增加.改变了负载原来的工作状态。并联电容器时。由于电感和电容的无功电流相位相反,周此,电感所需的无功功率犬部分可由电存器就地供给,如果电容量选择适当,电褥只是供给有功电流和少量的无功电流,这样负载电流不变,线路上的总电流却减少了,既保证了负载的工作状态不变,也使发电机容量得到了充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电容器 负载电流 并联电容器 线路电流 工作状态 无功电流 功率损失 无功功率 容量选择 有功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kV配电网串联补偿电容内部故障的诊断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璞 任勇 +3 位作者 陈可 江道灼 陈峰 毕仁明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7期987-990,999,共5页
针对配网固定串联补偿电容内部故障问题,先简单分析了固定串联电容器(D-FSC)在辐射状配电线路中改善电压特性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串补装置结构图以及对配网固定串联电容器中电容器内部结构及系统接线进行了数学建模。在补偿电容器出现... 针对配网固定串联补偿电容内部故障问题,先简单分析了固定串联电容器(D-FSC)在辐射状配电线路中改善电压特性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串补装置结构图以及对配网固定串联电容器中电容器内部结构及系统接线进行了数学建模。在补偿电容器出现内部故障时,给出一种内部故障诊断的判据,同时提出在系统谐波影响下判据的改进方法,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和实验对新型判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判据能有效地对谐波影响下的系统进行故障诊断,效果优于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固定串联电容器 系统谐波 数学建模 新型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串联补偿装置抑制次同步谐振的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高本锋 肖湘宁 +2 位作者 赵成勇 郭春林 赵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42-147,共6页
分析了由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与固定串联电容器(FSC)组成的混合串联补偿装置(HSC)的原理,研究了HSC安装位置和补偿容量配比对发电机电气阻尼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采用主动阻尼控制时,HSC自身能够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次同... 分析了由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与固定串联电容器(FSC)组成的混合串联补偿装置(HSC)的原理,研究了HSC安装位置和补偿容量配比对发电机电气阻尼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采用主动阻尼控制时,HSC自身能够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次同步谐振(SSR)问题。提出了SSSC主动阻尼SSR的控制机理,即通过对SSSC的电压参考值(电抗参考值)进行次同步频率调制,控制其输出电压的幅值和相位使其在系统中产生大小和相位适当的模态互补频率电流,进而在发电机中产生对应模态的阻尼扭矩,实现主动阻尼SSR的目的。设计了主动阻尼控制器,提出了其参数整定方法。复转矩系数法和时域仿真法结果表明,采用主动阻尼控制后,HSC能够有效地抑制S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串联补偿装置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 固定串联电容器 次同步谐振 主动阻尼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500kV电网串联谐振型故障电流限制器的保护配置 被引量:20
17
作者 喻劲松 荆平 +2 位作者 戴朝波 赵勇 粘中元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91-197,共7页
采用串联谐振型故障电流限制器(fault current limiter,FCL)是解决超高压电网短路电流超标问题的一种新技术手段。文章介绍了华东500kV电网FCL示范工程的选址和主要参数设计等基本情况,阐述了基于晶闸管保护串联电容器(TPSC)技术的FCL... 采用串联谐振型故障电流限制器(fault current limiter,FCL)是解决超高压电网短路电流超标问题的一种新技术手段。文章介绍了华东500kV电网FCL示范工程的选址和主要参数设计等基本情况,阐述了基于晶闸管保护串联电容器(TPSC)技术的FCL的基本原理和主体结构,以及FCL控制保护样机的系统结构和主要功能,详细描述了样机所采用的各类保护配置,并分析了FCL对系统继电保护的影响。对保护配置中最具代表性的线路过电流瞬时保护和金属氧化物限压器(MOV)过电流保护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了FCL控制保护样机保护配置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电流限制器(FCL) 控制保护 晶闸管保护型串联电容器(TPSC) 串联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房500kV串联补偿站控制与保护 被引量:12
18
作者 袁敬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6-69,共4页
华北电网首次在国内电网输电线路中采用串联补偿技术 ,设置串联补偿设备。详细介绍了大房 5 0 0 k V串联补偿站整个系统的控制和保护系统的配置 ,以及相应的组成和控制关系。投运以来 ,运行基本良好 ,有力地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关键词 串联补偿站 控制 保护 串联电容器 电力系统 无功功率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kV长距离输电系统增容补偿方案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婷婷 赵宇鑫 +1 位作者 宋晓通 周京华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3-97,共5页
针对110 kV长距离输电系统面临的电压越限、负荷侧功率因数波动引起的输送能力受限及谐波超标等问题,提出并设计了采用电容器串联补偿与SVC并联补偿的综合解决方案。结合用户负荷特性,对不同功率因数下的电压水平进行计算,研究电容器串... 针对110 kV长距离输电系统面临的电压越限、负荷侧功率因数波动引起的输送能力受限及谐波超标等问题,提出并设计了采用电容器串联补偿与SVC并联补偿的综合解决方案。结合用户负荷特性,对不同功率因数下的电压水平进行计算,研究电容器串联补偿提升输送能力的可行性,并完成了参数设计;研究在串联电容器补偿接入的前提下配置SVC解决负荷侧的电压波动、功率因数及谐波问题的可行性,仿真计算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送能力 电容器串联补偿 并联补偿 电压偏差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配网电压质量的固定串补技术研究 被引量:56
20
作者 卓谷颖 江道灼 +2 位作者 梁一桥 连霄壤 梁晨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1-67,共7页
为了改善国内配网电压质量,提出一个配网固定串补技术的新研究方向。简单分析固定串联电容器在辐射状配电线路中改善电压特性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串补装置结构图。阐述配网固定串联电容器的"自适应"电压调节和实时响应的特点,... 为了改善国内配网电压质量,提出一个配网固定串补技术的新研究方向。简单分析固定串联电容器在辐射状配电线路中改善电压特性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串补装置结构图。阐述配网固定串联电容器的"自适应"电压调节和实时响应的特点,及其改善沿线电压分布和减小电压跌落的作用,并由算例分析证明其有效性。介绍配网固定串联电容器位置与容量的确定方法。提出针对配网串补的过压保护方案,以及预防铁磁谐振和感应电机自激的措施。介绍串补装置的控制器功能。经电力市场调研反馈信息可得:配网串补装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固定串联电容器 辐射型配电线路 电压质量 过压保护 谐振 控制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