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用电子-空穴理论推算汶川M_S8.0地震电磁异常的“能量源”大小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美
谭捍东
+2 位作者
王中平
张小涛
曹萌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2-852,共11页
基于汶川MS8.0地震前3天记录到的强空间电磁异常的观测事实,引用岩石压电效应模型和岩石受压产生的电子-空穴理论,尝试推算和解释汶川地震前产生的显著空间电磁异常现象的"能量源"问题.结果显示:在设定汶川MS8.0地震发震主断...
基于汶川MS8.0地震前3天记录到的强空间电磁异常的观测事实,引用岩石压电效应模型和岩石受压产生的电子-空穴理论,尝试推算和解释汶川地震前产生的显著空间电磁异常现象的"能量源"问题.结果显示:在设定汶川MS8.0地震发震主断层所受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断层表面积的情况下,根据理论模型模拟计算得出,当发震主断层在强压力作用下形成微破裂至宏观破裂发育产生主破裂前,断层表面积累的电荷带电量为106—107 C,产生的垂直地-气界面附加电场为107—108 V/m;主破裂发生时,断层表面电量可达108 C,电场强度高达109 V/m,断层输出电流量级达105 A.震源区地-气界面电磁场的增强,一方面引起地面附近大范围电磁观测参数的大幅度突变异常,另一方面加速震源区上空的气体分子电离,空气电离增强空气的电导率,促使电荷快速扩散至电离层高度,直接引起高空电离层参数的短时突变异常并经空间地震监测卫星记录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电磁异常
电子-空穴理论
能量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电子-空穴理论推算汶川M_S8.0地震电磁异常的“能量源”大小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美
谭捍东
王中平
张小涛
曹萌
机构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2-85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204057)资助
文摘
基于汶川MS8.0地震前3天记录到的强空间电磁异常的观测事实,引用岩石压电效应模型和岩石受压产生的电子-空穴理论,尝试推算和解释汶川地震前产生的显著空间电磁异常现象的"能量源"问题.结果显示:在设定汶川MS8.0地震发震主断层所受最大水平主应力和断层表面积的情况下,根据理论模型模拟计算得出,当发震主断层在强压力作用下形成微破裂至宏观破裂发育产生主破裂前,断层表面积累的电荷带电量为106—107 C,产生的垂直地-气界面附加电场为107—108 V/m;主破裂发生时,断层表面电量可达108 C,电场强度高达109 V/m,断层输出电流量级达105 A.震源区地-气界面电磁场的增强,一方面引起地面附近大范围电磁观测参数的大幅度突变异常,另一方面加速震源区上空的气体分子电离,空气电离增强空气的电导率,促使电荷快速扩散至电离层高度,直接引起高空电离层参数的短时突变异常并经空间地震监测卫星记录到.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电磁异常
电子-空穴理论
能量源
Key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electromagnetic abnormity
electron
-
hole theory
energy magnitude
分类号
P319.12 [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用电子-空穴理论推算汶川M_S8.0地震电磁异常的“能量源”大小
李美
谭捍东
王中平
张小涛
曹萌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