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哌酸铜配合物的合成、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与抗菌活性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国平 雷群芳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88-191,200,共5页
合成了以氟哌酸药物分子和邻菲咯啉为配体的铜 ( )配合物 [Cu(NFL X) (phen) (H2 O) ]NO3· 3 H2 O(NFL X为氟哌酸 ,phen为 1,10 ' -邻菲咯啉 ) .记录了在不同状态 (固态或溶液 )、不同溶剂 (CHCl3,Py(吡啶 ) )及不同温度 (室温... 合成了以氟哌酸药物分子和邻菲咯啉为配体的铜 ( )配合物 [Cu(NFL X) (phen) (H2 O) ]NO3· 3 H2 O(NFL X为氟哌酸 ,phen为 1,10 ' -邻菲咯啉 ) .记录了在不同状态 (固态或溶液 )、不同溶剂 (CHCl3,Py(吡啶 ) )及不同温度 (室温、77K)下的 EPR波谱 .在 [Cu(NFL X) (phen) (H2 O) ]NO3· 3 H2 O的溶液中观察到二级效应和弛豫效应 ,利用自旋哈密顿给予了满意的解释 .由低温溶液谱波谱参数计算了配合物的键参数 ,讨论了成键特性和配合物的稳定性 .利用液体稀释法测定了氟哌酸药物配体和配合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体外抑制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酸 铜配合物 合成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抗菌活性 抗菌谱 邻菲咯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测定三种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6
2
作者 郭学文 全力 +3 位作者 蒋晨辰 陈璐 乔俊琴 练鸿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60-265,共6页
运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通过三种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叶黄素、β-胡萝卜素)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大小的比较,测定了三种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活性能力。结果表明,DPPH和Fe^(2+)... 运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通过三种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叶黄素、β-胡萝卜素)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大小的比较,测定了三种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活性能力。结果表明,DPPH和Fe^(2+)(固定Fe^(2+)∶H_2O_2=1∶10)浓度均与EPR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三种类胡萝卜素对DPPH·和·OH均有一定清除作用,且随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清除作用逐渐增强。其中,番茄红素的抗氧化活性能力最强,叶黄素次之,β-胡萝卜素最弱,浓度为0.6 mmol/L的番茄红素、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95.4%、76.7%和47.7%,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56.6%、29.1%和14.0%。相较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Vis)法,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类胡萝卜素自身颜色对测试结果的干扰,研究结果可为完善类胡萝卜素等天然食品添加剂的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抗氧化活性 番茄红素 叶黄素 Β-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的美拉德反应产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章银良 黄天琪 +4 位作者 张陆燕 王明雷 王悦 陈科宇 李振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59,74,共6页
运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SR),通过单因素p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料液比和均匀试验研究了L-精氨酸-D-核糖反应生成的MRPs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单因素和均匀试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200 min、pH 12、反应温度160℃、料液比1∶1... 运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SR),通过单因素p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料液比和均匀试验研究了L-精氨酸-D-核糖反应生成的MRPs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单因素和均匀试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200 min、pH 12、反应温度160℃、料液比1∶1时理论最佳清除率为63.04%。经试验验证,在此优化条件下得到的DPPH·清除率为64.34%,理论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为2.02%,优化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MRPS 抗氧化活性 均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顺磁共振技术对茶油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浩彬 张陆燕 +4 位作者 李敏杰 黄天琪 章银良 赵宇 张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70,86,共6页
运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探究不同抗氧化剂对茶油自由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或反应时间的延长,茶油产生自由基的总量和种类不断增加。通过测量茶油的过氧化值、烷基自由基、烷过氧自由基,可得出TBHQ、BHA、BHT、Vc对茶油均具... 运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探究不同抗氧化剂对茶油自由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或反应时间的延长,茶油产生自由基的总量和种类不断增加。通过测量茶油的过氧化值、烷基自由基、烷过氧自由基,可得出TBHQ、BHA、BHT、Vc对茶油均具有保护作用,TBHQ对茶油的保护效果最佳。茶油对不同自由基均具有清除效果,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1.89%,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6.31%,对羧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26.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技术 茶油 自由基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顺磁共振法对枸杞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5
作者 郑坚强 王悦 +5 位作者 赵宇 许家宝 张丽 黄天琪 朱亚娟 司俊玲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57,共7页
运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PR),通过单因素和均匀试验研究了枸杞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50、溶剂比(石油醚∶无水乙醇)为1∶500、超声时间为30 min、超声功率为40 W的条件下D... 运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PR),通过单因素和均匀试验研究了枸杞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50、溶剂比(石油醚∶无水乙醇)为1∶500、超声时间为30 min、超声功率为40 W的条件下DPPH·清除率和β-胡萝卜素含量最大。优化条件下枸杞提取液对DPPH·的清除率为92.34%,对羧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9.11%,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45.54%,β-胡萝卜素含量为0.424 mg/mL,类胡萝卜素含量为141.6 mg/100 g,黄酮含量为0.039 2 mg/mL,枸杞多糖含量为0.066 7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铽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过氧化氢酶的固定化及其性能评价
6
作者 孙烨琳 何义 +2 位作者 李杰 张维冰 张磊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0-166,共7页
开发了一种在铽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Tb-MOF)中封装过氧化氢酶(CAT)制备固定化酶材料(CAT@Tb-MOF)的方法,制备的固定化酶材料负载量高达302.3 mg/g。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PR)对封装后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加以评价... 开发了一种在铽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Tb-MOF)中封装过氧化氢酶(CAT)制备固定化酶材料(CAT@Tb-MOF)的方法,制备的固定化酶材料负载量高达302.3 mg/g。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PR)对封装后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加以评价,结果发现其酶活保留率达90%以上,且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重复使用性。MOFs材料在生长过程中直接将酶包覆在其中,具有条件温和以及操作便捷的特点。在固定化过程中酶结构保持稳定,因此可以良好地保持酶活性,同时MOFs材料提供的微环境也保证了酶的环境适应性。在80℃下剩余酶活为92.6%;经过10次循环使用后,固定化酶活性仍能保持在90%;经过50 d贮藏,固定化酶活性仍保持在50%左右。该方法所制备的固定化酶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工业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酶 固定化酶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等离子体处理西南桤木表面的ESR和XPS分析 被引量:24
7
作者 杜官本 杨忠 邱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8-151,共4页
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ES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技术 ,分析了微波等离子体处理前后西南桤木木材表面的性质。ESR图谱分析表明 :经过微波等离子体处理后 ,木材表面可迅速有效地产生大量的自由基 ;XPS图谱分析表明 :微波等离子体处... 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ES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技术 ,分析了微波等离子体处理前后西南桤木木材表面的性质。ESR图谱分析表明 :经过微波等离子体处理后 ,木材表面可迅速有效地产生大量的自由基 ;XPS图谱分析表明 :微波等离子体处理使木材表面O C原子比增加 ,C1 含量降低 ,而C2 、C3含量增加 ,并有C4 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等离子体处理 西南桤木木材 表面处理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X射线光电子能谱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酶催化邻苯二酚开环的自由基反应机制(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明 王林 +5 位作者 谭天 罗学才 郑在 尹若春 苏吉虎 杜江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0-626,共7页
酶催化反应是绿色化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常用的酶中,漆酶是一种多铜氧化酶。在此,漆酶被用来研究邻苯二酚的氧化和芳香环开环的自由基过程。实验表明,邻苯二酚的初始氧化产物是一个半醌自由基,再发生分子间加成反应而生成二聚体... 酶催化反应是绿色化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常用的酶中,漆酶是一种多铜氧化酶。在此,漆酶被用来研究邻苯二酚的氧化和芳香环开环的自由基过程。实验表明,邻苯二酚的初始氧化产物是一个半醌自由基,再发生分子间加成反应而生成二聚体和三聚体(通过质谱鉴定),和分子内加成而生成可被5,5-二甲基-1-氧化吡咯啉(DMPO)所捕获的含有支链烷基自由基的呋喃衍生物。后者经核磁共振氢谱(~1H-NMR)加以分析。同时,通过^(17)O同位素标记追踪方法,我们发现水直接参与该分子内加成反应,并释放出^(17)O标记的羟基自由基(?^(17)OH)。此外,除了3-甲基邻苯二酚和4-甲基邻苯二酚两种类似物,此自由基过程在间苯二酚、对苯二酚、萘二酚、3-硝基邻苯二酚和4-硝基邻苯二酚等底物中均未发生。据此,我们对C_4-C_5位点的选择性活化与开环的机理展开分析和讨论,并将该机理与邻苯二酚双加氧酶导致的邻苯二酚双氧中间位置和相邻位置的开环过程相比较。这些结果将有益于漆酶的改造和仿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自由基氧化 芳香环开环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自旋捕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硫取代三苯甲基自由基酯基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安鹏姣 于楠楠 +2 位作者 孙睿声 隋小芳 宋玉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54-1361,共8页
采用荧光光谱、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分子对接等技术研究了全硫取代三苯甲基(TAM)自由基酯基衍生物——ET-03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发现ET-03与BSA能自发发生结合作用;主要以疏水作用力结合在BSA亚结构... 采用荧光光谱、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分子对接等技术研究了全硫取代三苯甲基(TAM)自由基酯基衍生物——ET-03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发现ET-03与BSA能自发发生结合作用;主要以疏水作用力结合在BSA亚结构域ⅡA(位点Ⅰ)和亚结构域ⅢA(位点Ⅱ)上;ET-03对BSA的荧光猝灭效应为动态、静态混合猝灭机制,且可能存在非辐射能量转移.研究结果表明,酯基衍生化TAM自由基与白蛋白能自发结合,有望用于蛋白构效关系研究;同时也提示将TAM自由基酯基衍生物用于活体成像或自旋标记物时应考虑其与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甲基自由基 酯基衍生化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猝灭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原位变温EPR研究富勒烯双体笼间的弱C―C键(英文) 被引量:2
10
作者 谭天 杨佳慧 +3 位作者 朱春华 王官武 陈家富 苏吉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29-1932,共4页
本文研究了(C_(60))_2-[P(O)(OCH_3)]_2富勒烯双体内的笼间C―C键的热力学性质(该双体的结构详见文献,Chem.Commun.2011,47,6111)。原位、变温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实验结果表明,该C―C键的键离解能(BDE)为72.4 k J?mol^(-1)(17.3 kcal?mol^... 本文研究了(C_(60))_2-[P(O)(OCH_3)]_2富勒烯双体内的笼间C―C键的热力学性质(该双体的结构详见文献,Chem.Commun.2011,47,6111)。原位、变温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实验结果表明,该C―C键的键离解能(BDE)为72.4 k J?mol^(-1)(17.3 kcal?mol^(-1)),仅约为常见氢键的两倍,或约为常见有机C―C键的五分之一。因此,该二聚体于较高温度时容易发生均裂反应,形成单体自由基;降温时又容易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基于该笼间C―C键所具有的这些热力学特性,我们对其可被用于制备有序的富勒烯分子元器件等材料作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0富勒烯双体 笼间C-C键 热力学性质 键离解能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微塑料的自然光解老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白利华 梁思嘉 +5 位作者 董若辰 徐舒霞 顾馨悦 朱凤晓 王超 谷成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831-3839,共9页
近年来,微塑料(MPs)污染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可生物降解塑料被认为是常规的不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替代品,其产量和环境检出量显著增加.MPs的老化过程具有显著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而光照辐射在塑料老化和降解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然而... 近年来,微塑料(MPs)污染问题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可生物降解塑料被认为是常规的不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替代品,其产量和环境检出量显著增加.MPs的老化过程具有显著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而光照辐射在塑料老化和降解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然而,现有研究对可生物降解微塑料的自然光解老化过程及其机理的研究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选取了4种常见的可生物降解微塑料为实验对象,分别为聚乳酸(PLA)、聚羟基脂肪酸酯(PH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旨在探究上述4种可生物降解微塑料在自然和模拟光照下的老化过程及潜在机理.通过自然和模拟光解老化实验,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观察4种塑料在老化过程中旧键断裂和新键生成,发现在56 d的光老化过程中,PLA-MPs和PBS-MPs表面官能团含量并无显著变化,而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PHA-MPs表面—C=C—的数量在增加,PBAT表面—C—O和C=O的数量在增加.除了实验结果之外,分子模型构建和红外光谱计算等理论分析也为可降解MPs的自然光老化机理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微塑料 光老化 原位红外光谱 原位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荧光/EPR双功能次氯酸探针的构建及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辉强 彭超 +1 位作者 陈宁 刘阳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42-1548,共7页
构建了一种新型香豆素-萘酰亚胺荧光/电子顺磁共振双功能探针CNNOH,并结合荧光光谱、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探针可结合荧光光谱的灵敏性和EPR波谱的特异性进行次氯酸的检测;由于香豆... 构建了一种新型香豆素-萘酰亚胺荧光/电子顺磁共振双功能探针CNNOH,并结合荧光光谱、电子顺磁共振(EPR)波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探针可结合荧光光谱的灵敏性和EPR波谱的特异性进行次氯酸的检测;由于香豆素与萘酰亚胺之间存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效应,探针分子具有较大的Stokes位移(135 nm),可有效避免由激发光导致的杂散光对检测的干扰.该双功能探针具有检出限低(0.214μmol/L)、反应速度快(~10 s)、检测范围宽(0~5 mmol/L)、选择性好及在生理条件下稳定的特点,预期在活体细胞检测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 荧光探针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致变色天然白色方钠石宝石学和光谱学特征探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剡晓旭 岳素伟 +1 位作者 苏绿曼 王志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936-3941,共6页
方钠石为似长石类矿物,常作为无机光致变色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照明和放射量测定等领域。高品质方钠石宝石以其迷人的光致变色效应为大众熟知,并得到消费者认可,价格也不断攀升。因天然宝石级方钠石的宝石学特征和光致变色机理研究较薄... 方钠石为似长石类矿物,常作为无机光致变色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照明和放射量测定等领域。高品质方钠石宝石以其迷人的光致变色效应为大众熟知,并得到消费者认可,价格也不断攀升。因天然宝石级方钠石的宝石学特征和光致变色机理研究较薄弱,为鉴定提供理论依据并探究其变色机制,特选取具光致变色效应的天然白色方钠石分别进行UVA(365nm)和UVC(254 nm)紫外光致变色实验,并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探讨其光致变色机理。紫外光辐照实验显示,天然白色方钠石具有橙粉色-橙红色荧光,受UVA紫外光辐照5分钟变为紫红色,可维持1~2 min,使用白光(700~400 nm)照射可以快速褪至初始白色;受UVC紫外光辐照,紫色调浓度持续加深且产生持久稳定的光致变色;初始白色样品紫外荧光强度明显强于光致变色后紫红色样品。FTIR吸收光谱指示,5250 cm^(-1)处强吸收峰归属于H 2O的弯曲振动与伸缩振动的组合吸收,证实存在结晶水;4698和4555 cm^(-1)两处弱吸收峰与金属阳离子(M)和O—H相互吸引而成的面外弯曲振动γ(M—OH)有关(M=Mg^(2+),Na^(+),K^(+),Al^(3+));1002 cm^(-1)处强吸收峰与标准方钠石吸收特征相比,向高波数偏移约20 cm^(-1),指示硅氧四面体结构中AlⅣ含量减少,结合EPR波谱结果认为上述现象可能由Mn^(2+)和Ti 3+替换AlⅣ—O四面体结构所致,并分别形成以3511 G(g=2.002)处为中心的多条超精细谱线及3573 G(g=1.967)处单一谱线。UV-Vis和EPR谱指示,白色方钠石短波紫外产生持续光致变色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S 2-2替代Cl-导致体系存在部分Cl缺失(空位V Cl)来平衡电价,S 2-2受紫外线激发分解:S 2-2→S-2+e-,e-进入导带而被V Cl捕获形成色心,位于色心的电子转变为激发态而产生539 nm宽吸收带,伴有向紫外区的拖尾增强吸收,导致样品呈紫红色,EPR 3480 G(g=2.02)处单一谱峰可作为判别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方钠石 光致变色 发光性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D-核糖的美拉德产物对花生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章银良 黄天琪 +4 位作者 郭浩彬 赵宇 程梦梦 张丽 黄圆圆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40,共6页
运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探究不同抗氧化剂对花生油自由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或反应时间的延长,花生油产生自由基的总量和种类不断增多。通过测定花生油的过氧化值、茴香胺值、2-硫代巴比妥酸值,得出TBHQ、BHA、茶多酚和MRP... 运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探究不同抗氧化剂对花生油自由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或反应时间的延长,花生油产生自由基的总量和种类不断增多。通过测定花生油的过氧化值、茴香胺值、2-硫代巴比妥酸值,得出TBHQ、BHA、茶多酚和MRPs对花生油均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MRPs对花生油的抗氧化能力与其添加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MRPS 抗氧化活性 花生油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R和比色法的美拉德产物抗氧化活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章银良 黄天琪 +3 位作者 郭浩彬 王悦 王明雷 陈科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6-42,共7页
运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和比色法(酶标仪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法),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探究MRPs抗氧化活性大小。通过DPPH标准曲线的建立可以得出,3种仪器都能很好地反映DPPH浓度的变化。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以及在酸性和... 运用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和比色法(酶标仪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法),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探究MRPs抗氧化活性大小。通过DPPH标准曲线的建立可以得出,3种仪器都能很好地反映DPPH浓度的变化。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以及在酸性和低温条件下测量结果基本保持一致。而料液比以及在碱性条件下测量结果有差异,这主要来源于MRPs样品自身OD值影响以及MRPs与DPPH反应后反应产物OD值的影响,且后者占据主要的干扰作用。通过均匀实验得出3种方法的准确性为:ESR法>紫外法>酶标仪法,且ESR法优化条件更为合理,因此ESR法更适合美拉德反应MR条件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酶标仪法 紫外分光光度计法 美拉德反应产物 DPPH自由基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L-精氨酸-D-核糖的美拉德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6
作者 章银良 郭浩彬 +4 位作者 黄天琪 赵宇 张丽 程梦梦 黄圆圆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31,共6页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L-精氨酸-D-核糖的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会使其抗氧化活性降低,处理时间、电压、处理量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具有显著的影响。MRPs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末期产物含量与处理量呈正相关,与处理时间和电压呈负相关。等离...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L-精氨酸-D-核糖的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会使其抗氧化活性降低,处理时间、电压、处理量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具有显著的影响。MRPs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末期产物含量与处理量呈正相关,与处理时间和电压呈负相关。等离子体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可能是导致MRPs抗氧化活性降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MRPS 抗氧化活性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