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天然叶蜡石及其热处理产物的电子顺磁共振(EPR)研究 |
蔡秀成
张惠芬
富毓德
唐荣炳
|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11
|
|
2
|
SrCl_2∶Ag^(2+)晶体局部结构及电子顺磁共振参量的理论研究 |
林季资
肖沛
赵越
张宝芳
杨圆
|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3
|
ZrSiO_4∶Ti^(3+)晶体的电子顺磁共振参量理论研究 |
林季资
肖沛
赵越
张宝芳
杨圆
|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4
|
含油气盆地热史研究的电子顺磁共振(EPR)方法 |
邱楠生
汪集旸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5
|
珍珠层中的锰及其电子顺磁共振谱特征 |
张刚生
谢先德
温桂兰
彭金莲
|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0
|
|
6
|
固体催化剂的研究方法 第十五章 电子顺磁共振方法(上) |
徐元植
刘嘉庚
|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7
|
Cu^(2+)∶C_8N_(14)O_6Zn的局域结构、吸收光谱和电子顺磁共振谱的研究 |
彭松山
陈太红
谌家军
|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8
|
电子顺磁共振成像的微波局域场方法 |
王魁香
邓京川
徐蔚青
沈尔忠
樊玉国
|
《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
1996 |
0 |
|
9
|
晶体(NH_4)_2C_4H_4O_6∶VO^(2+)的EPR参量及局域结构的研究 |
冯文林
谌家军
邓丽城
吴慧聪
高山泉
|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8
|
|
10
|
LiTaO_3∶Cr^(3+)晶体中Cr^(3+)离子占位及其EPR参量的理论研究 |
杨子元
|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8
|
|
11
|
ZPPH晶体中掺杂VO^(2+)的吸收光谱与EPR参量的理论研究 |
王利娟
蔡达锋
吴英
|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2
|
ThSiO_4:V^(4+)晶体的光谱及EPR参量的理论研究 |
黄永平
|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3
|
MgTiO_3:Fe^(3+)(Mn^(2+))的EPR参量D与局域结构的研究 |
李福珍
李兆民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
2003 |
0 |
|
14
|
晶体zinc 1-malate trihydrate∶Cu^(2+)的自旋哈密顿参量及局部结构的理论研究 |
张华明
易江林
肖文波
|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5
|
EPR在南京石笋气候代用指标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
何尧启
孔兴功
|
《中国岩溶》
CAS
CSCD
|
2003 |
3
|
|
16
|
MnFe_2O_4晶体的基态能级和零场分裂参量 |
殷春浩
张国营
尹钊
|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17
|
锌磷酸盐玻璃掺杂VO^(2+)吸收光谱和EPR谱研究 |
李超英
黄先恺
涂虬
王伟杨
郑雪梅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8
|
MgO中Cr^(3+)空位中心的光谱和EPR谱 |
郭胜利
陈霞
|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9
|
EPR技术油藏分层贡献分析方法研究 |
王玉琨
张治国
雷建安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2 |
0 |
|
20
|
RBCdF_3:Mn^(2+)光谱和EPR谱的解释 |
陈玉新
郭胜利
张豪峰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