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临床特征与基因突变分析:两家系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
6
1
作者
操基清
张成
+9 位作者
李亚勤
杨娟
梁颖茵
冯善伟
张旭
利婧
张惠丽
朱瑜龄
耿嘉
杨丽卿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79-484,共6页
目的分析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临床特征和基因型,以实现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与结果两家系3例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肌、四肢近端肌无力,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油红O染色肌纤维内可见脂肪滴沉积。3例...
目的分析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临床特征和基因型,以实现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与结果两家系3例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肌、四肢近端肌无力,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油红O染色肌纤维内可见脂肪滴沉积。3例患者均存在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脱氢酶(ETFDH)基因突变,分别为c.250G>A(Ala84Thr)纯合突变和c.250G>A(Ala84Thr)、c.524G>A(Arg175His)复合杂合突变。维生素B2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1例治疗10个月后呼吸肌和四肢近端肌无力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运动功能;1例治疗2个月后行走、跑步如常,颈部肌肉恢复至正常状态;1例治疗2个月后可参加剧烈运动且无疲劳感。结论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虽然以四肢近端和躯干肌无力,以及运动不耐受为主要表现,但也需注意少数以呼吸肌无力为首发症状的病例,避免漏诊和误诊。维生素B2单药治疗效果极佳,症状可明显好转或痊愈。因此,临床疑似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可尝试维生素B2诊断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贮积病
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质类
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治疗前后肌肉病理比较: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陈定邦
吴超
+6 位作者
冯黎
莫桂玲
廖冰
刘大伟
吴金浪
吴强
李洵桦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85-489,共5页
目的观察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治疗前后肌肉组织变化。方法对1例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随访10年,比较左卡尼汀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肌肉病理变化,并行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脱氢酶(ETFDH)基因突变分析。结果患者具有脂质沉积性...
目的观察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治疗前后肌肉组织变化。方法对1例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随访10年,比较左卡尼汀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肌肉病理变化,并行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脱氢酶(ETFDH)基因突变分析。结果患者具有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主要表现,四肢乏力、抬头费力、吞咽困难等;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水平明显升高;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肌肉病理观察可见大量脂质沉积;ETFDH基因突变分析呈杂合突变。经左卡尼汀治疗数年后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肌肉组织活检呈正常形态。结论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经适当治疗后,不仅临床症状可完全缓解,而且可逆转肌肉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贮积病
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质类
肉碱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临床特征与基因突变分析:两家系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
6
1
作者
操基清
张成
李亚勤
杨娟
梁颖茵
冯善伟
张旭
利婧
张惠丽
朱瑜龄
耿嘉
杨丽卿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
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分子病理中心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79-48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U103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30870851)
+5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8127140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2BAI09B04)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重大新药创制(项目编号:2011ZX09307-001)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A030400006)
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09208)
广东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0102)~~
文摘
目的分析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临床特征和基因型,以实现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与结果两家系3例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肌、四肢近端肌无力,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油红O染色肌纤维内可见脂肪滴沉积。3例患者均存在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脱氢酶(ETFDH)基因突变,分别为c.250G>A(Ala84Thr)纯合突变和c.250G>A(Ala84Thr)、c.524G>A(Arg175His)复合杂合突变。维生素B2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1例治疗10个月后呼吸肌和四肢近端肌无力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运动功能;1例治疗2个月后行走、跑步如常,颈部肌肉恢复至正常状态;1例治疗2个月后可参加剧烈运动且无疲劳感。结论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虽然以四肢近端和躯干肌无力,以及运动不耐受为主要表现,但也需注意少数以呼吸肌无力为首发症状的病例,避免漏诊和误诊。维生素B2单药治疗效果极佳,症状可明显好转或痊愈。因此,临床疑似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可尝试维生素B2诊断性治疗。
关键词
脂质贮积病
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质类
基因
突变
Keywords
Lipidoses
Electron-transferring flavoproteins
Genes
Mutation
分类号
R746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治疗前后肌肉病理比较: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陈定邦
吴超
冯黎
莫桂玲
廖冰
刘大伟
吴金浪
吴强
李洵桦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
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电子显微镜室
出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85-48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81171070)~~
文摘
目的观察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治疗前后肌肉组织变化。方法对1例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随访10年,比较左卡尼汀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肌肉病理变化,并行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脱氢酶(ETFDH)基因突变分析。结果患者具有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主要表现,四肢乏力、抬头费力、吞咽困难等;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水平明显升高;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肌肉病理观察可见大量脂质沉积;ETFDH基因突变分析呈杂合突变。经左卡尼汀治疗数年后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肌肉组织活检呈正常形态。结论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经适当治疗后,不仅临床症状可完全缓解,而且可逆转肌肉病理改变。
关键词
脂质贮积病
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质类
肉碱
突变
Keywords
Lipidoses
Electron-transferring flavoproteins
Carnitine
Mutation
分类号
R746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临床特征与基因突变分析:两家系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操基清
张成
李亚勤
杨娟
梁颖茵
冯善伟
张旭
利婧
张惠丽
朱瑜龄
耿嘉
杨丽卿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治疗前后肌肉病理比较: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陈定邦
吴超
冯黎
莫桂玲
廖冰
刘大伟
吴金浪
吴强
李洵桦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