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顶复门原虫电子转移链代谢及Ⅱ型NADH脱氢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廖申权 蔡建平 +5 位作者 戚南山 吴彩艳 吕敏娜 袁建丰 余劲术 孙铭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顶复门原虫是包括刚地弓形虫、疟原虫及球虫等在内的一大类寄生性原虫的总称,可引起重要的人畜寄生虫病。抗顶复门原虫药物的长期使用,甚至是滥用,使得这类寄生虫对现有药物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急需开发新型药物。Ⅱ型NAD(P)H脱氢酶是... 顶复门原虫是包括刚地弓形虫、疟原虫及球虫等在内的一大类寄生性原虫的总称,可引起重要的人畜寄生虫病。抗顶复门原虫药物的长期使用,甚至是滥用,使得这类寄生虫对现有药物产生了明显的抗药性,急需开发新型药物。Ⅱ型NAD(P)H脱氢酶是电子转移链途径中的关键酶,由于其仅存在于某些植物、细菌、真菌和寄生原虫等一些低等生物体内,而在高等动物体内缺失,是研发新型抗感染性药物的重要靶标。笔者主要针对顶复门原虫线粒体电子转移链代谢途径以及Ⅱ型NAD(P)H脱氢酶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复门原虫 电子转移 Ⅱ型NAD(P)H 药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乳酸脱氢酶在亚洲带绦虫囊尾蚴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方文 肖靓靓 +1 位作者 包怀恩 牟荣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0-153,共4页
为开发相关疫苗和治疗靶分子,应用免疫组化、双向电泳(2-DE)结合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ting)技术对亚洲带绦虫囊尾蚴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洲带绦虫囊尾蚴表达GST,囊尾蚴的... 为开发相关疫苗和治疗靶分子,应用免疫组化、双向电泳(2-DE)结合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ting)技术对亚洲带绦虫囊尾蚴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洲带绦虫囊尾蚴表达GST,囊尾蚴的双向电泳凝胶共检测到204±11个蛋白质斑点,相对分子质量为Mr14 400~94 000,等电点(pI)为3.0~10.0;Western-blotting分析显示,GST和LDH特异性抗原抗体阳性杂交斑点均为1个,阴性对照均未见阳性杂交斑点;将Western-blotting检测的抗原抗体阳性杂交斑点与原双向电泳凝胶斑点进行比对,均找到对应蛋白斑点,经ImageMaster 2D Platinum 6.0软件分析后初步确定,该蛋白斑点的pI/Mr分别为6.5/25 588和8.2/35 318,与亚洲带绦虫GST和LDH的pI/Mr理论推导值接近。亚洲带绦虫囊尾蚴表达GST和LD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带绦虫 囊尾蚴 谷胱甘肽S-转移 乳酸 免疫组化 双向电泳 蛋白质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新生儿多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筛查及随访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周朵 叶梅玲 +4 位作者 胡真真 张玉 朱琳 杨茹莱 黄新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4-462,共9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新生儿多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MADD)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采用串联质谱法对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3896789名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结合尿有机酸分析及电子转移黄素蛋... 目的:了解浙江省新生儿多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MADD)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采用串联质谱法对2009年1月至2020年12月浙江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3896789名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结合尿有机酸分析及电子转移黄素蛋白(ETF)或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脱氢酶(ETFDH)基因检测确诊。确诊患儿进行饮食和生活管理,补充左卡尼汀、核黄素、辅酶Q10治疗,长期随访并评估患儿的生长和智力发育情况。结果:确诊MADD患儿13例,除1例为Ⅱ型,其余均为Ⅲ型(迟发型),发病率为1/299753。13例患儿中,1例死亡,4例因感染诱发以低血糖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代谢失调,1例出现肌张力降低,其余患儿随访发育良好(随访时间3~45个月)。患儿初筛血C4~C18:1不同程度升高。13例患儿进行基因检测,其中ETFA基因复合杂合突变1例,ETFA基因纯合突变1例,ETFB基因复合杂合突变1例,ETFDH基因复合杂合突变8例,ETFDH基因纯合突变1例,仅检测出一个ETFDH基因突变位点1例。c.250G>A为热点突变。结论:MADD临床表现高度异质,新生儿期发病较为严重,迟发型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初筛血C4~C18:1不同程度升高,最常见基因突变为c.250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筛查 多酰基辅A缺乏症 电子转移黄素蛋白 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脱氢酶 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活性琥珀酸脱氢酶的特性 被引量:7
4
作者 辛明秀 周培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用常规酶学方法从嗜冷酵母 (Y18)中分离纯化有催化活性的琥珀酸脱氢酶 (succinatedehydrogenase,SDH) .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 2 0 ℃ ,0℃仍然保持酶活性的 2 0 % ,4 0℃处理 30min酶活性损失 90 .4 % ,不同温度处理后酶在 2 80nm的紫... 用常规酶学方法从嗜冷酵母 (Y18)中分离纯化有催化活性的琥珀酸脱氢酶 (succinatedehydrogenase,SDH) .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 2 0 ℃ ,0℃仍然保持酶活性的 2 0 % ,4 0℃处理 30min酶活性损失 90 .4 % ,不同温度处理后酶在 2 80nm的紫外吸收明显改变 ,随温度升高在 2 80nm紫外吸收值增大 .这些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SDH是对温度敏感的冷活性酶 .纯化的SDH经PAGE电泳分析显示单一条带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测出相对分子质量为 6 0× 10 3 和 32× 10 3 的 2条带 ,分别为黄素蛋白 (flavoprotein ,FP)大亚基和铁蛋白 (iron protein ,IP)小亚基 .通过对FP的 14 91个碱基的DNA序列分析表明 (酿酒酵母FP基因全序列由 192 3个碱基组成 ) ,菌株Y18与酿酒酵母具有很高的DNA序列同源性 ;Y18与酿酒酵母FP一级结构包括酶的活性中心基本一致 ,但Y18的FP中 3个位置的氨基酸变为R基较小的氨基酸 ,并有 3个位置的氨基酸被在β 转角处出现频率较高的氨基酸所取代 (丝氨酸、天冬氨酸和苏氨酸 ) .这些结构特性可能使Y18SDH的空间结构更具柔韧性 (flexibility) ,有利于在低温条件下发挥催化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冷菌 冷活性 琥珀酸 黄素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游泳训练对大鼠血清酶及血脂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党利龙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0-612,共3页
目的探讨CK(肌酸激酶),SDH(琥珀酸脱氢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HDL(高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与运动强度、体重、心率、血压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BECK-MAN-42型生化自动分析仪和RM-6000多导生理记录仪,测定不同强度游泳... 目的探讨CK(肌酸激酶),SDH(琥珀酸脱氢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HDL(高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与运动强度、体重、心率、血压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BECK-MAN-42型生化自动分析仪和RM-6000多导生理记录仪,测定不同强度游泳训练的SD大鼠血清CK,AST和SDH酶活性,HDL,LDL和大鼠体重、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一般训练组体重、血压恒定,心率、HDL降低,血清CK,SDH,AST升高;运动超负荷组体重下降,HR、血压、LDL及CK,SDH,AST升高且幅度显著。结论一般运动负荷是机体运动代谢机能改善的适应性变化,对维持机体健康水平有利;超负荷运动可能与机体组织器官的运动性损伤有关,对维持机体健康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 肌酸激(CK) 琥珀酸(SDH)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AST) 高密度脂蛋白(H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环境雌激素活性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邴欣 汝少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156,共5页
将金鱼(Carassius auratus)分别暴露于0.1mg/L甲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和0.5mg/L氯氰菊酯21d后,尾静脉取血,离心分离获得血浆,利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金鱼血浆中是否有卵黄原蛋白产生,同时测定金鱼生殖腺指数、γ-谷氨酰转移酶... 将金鱼(Carassius auratus)分别暴露于0.1mg/L甲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和0.5mg/L氯氰菊酯21d后,尾静脉取血,离心分离获得血浆,利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金鱼血浆中是否有卵黄原蛋白产生,同时测定金鱼生殖腺指数、γ-谷氨酰转移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结果表明,对照组雄性金鱼血浆中未检测到卵黄原蛋白,4种拟除虫菊酯农药均能诱导雄性金鱼分泌卵黄原蛋白,而且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明显降低了雄鱼生殖腺指数,4种农药均能够明显抑制精巢γ-谷氨酰转移酶和乳酸脱氢酶活性.由此可见,4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具有潜在的环境雌激素活性和生殖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雌激素 拟除虫菊酯农药 卵黄原蛋白 生殖腺指数 Γ-谷氨酰转移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芝总三萜对长期运动训练导致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韩津柱 赵锦锦 房磊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94,共5页
42d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适应培养4d,再经每天30min初步运动训练3d后,选取活跃大鼠50只,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组,安静饲养)、心肌损伤模型组(M组,游泳训练)、低剂量组[LMⅠ组,游泳训练+灌胃0.25g/kg·d樟芝(Taiwanofungus ca... 42d龄SPF级Wistar雄性大鼠适应培养4d,再经每天30min初步运动训练3d后,选取活跃大鼠50只,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组,安静饲养)、心肌损伤模型组(M组,游泳训练)、低剂量组[LMⅠ组,游泳训练+灌胃0.25g/kg·d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总三萜]、中剂量组(LMⅡ组,游泳训练+灌胃0.5g/kg·d樟芝总三萜)和高剂量组(LMⅢ组,游泳训练+灌胃1.5g/kg·d樟芝总三萜),6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TNK)、a-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以及心肌中肌钙蛋白Ⅰ(cTnⅠ)、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ET和CGRP水平,以研究樟芝总三萜对长期运动训练导致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心肌损伤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LDH、CK、a-HBDH和ET水平,心肌中cTnⅠ、MDA和ET水平,均显著升高,而血清与心肌中CGRP水平和心肌SOD活性显著降低;与心肌损伤模型组相比,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ALT、LDH、CK、a-HBDH和ET水平,心肌中cTnⅠ、MDA和ET水平,均显著降低,而心肌SOD活性显著升高,血清和心肌中CGRP水平则变化不显著。实验结果表明,给予长期运动训练大鼠适当补给樟芝总三萜能够提高大鼠机体抗氧化能力,能够清除机体多余自由基,对大鼠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氨基转移 乳酸 肌酸激 a-羟丁酸 心肌钙蛋白 超氧化物歧化 丙二醛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葛解酲丸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罗华丽 汪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观察双葛解酲丸对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模型大鼠肝组织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活力、血清酶活力、肝组织蛋白(Hepatic tissue protein,HTP)含量、脏器指数等的影响,探讨本处方对AFL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双葛解酲丸对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fatty liver,AFL)模型大鼠肝组织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活力、血清酶活力、肝组织蛋白(Hepatic tissue protein,HTP)含量、脏器指数等的影响,探讨本处方对AFL的保护作用。方法:以56度红星二锅头酒灌胃(10 ml/kg,2次/d,连续8周)的方法建立AFL大鼠模型。60只大鼠随机平均分设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硫普罗宁对照组(硫普罗宁片40 mg/kg)、双葛解酲丸(双葛)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20、10、5 g生药/(kg.d)],连续4周。结果:模型组血清r-谷氨酰转移酶(r-glutamyltransferase,GG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力、尿酸(Uric acid,UA)、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及肝脏指数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ADH活力、HTP、胸腺指数、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可见病理异常;给药后双葛组和硫普罗宁组上述指标改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脂肪变性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记分显著下降(P<0.01),以双葛高剂量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双葛解酲丸能加速肝内乙醇代谢,减轻乙醇对肝细胞及大分子蛋白的损害,减轻脂肪在肝脏的蓄积从而保护肝脏功能,对AFL确有疗效;双葛解酲丸高剂量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肝 乙醇 Γ-谷氨酰转移 丙氨酸转氨 天冬氨酸转氨 肝组织蛋白 尿酸 碱性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与生物工程》编委会编委简介
9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1期63-66,共4页
王行国,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博导,从事生物化学、酶工程研究工作。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理事,美国化学学会会员。运用蛋白质工程的方法,成功地将谷氨酸脱氢酶改造成为蛋氨酸脱氢酶;成功地解析了大肠杆菌半乳糖苷酰基转移... 王行国,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博导,从事生物化学、酶工程研究工作。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理事,美国化学学会会员。运用蛋白质工程的方法,成功地将谷氨酸脱氢酶改造成为蛋氨酸脱氢酶;成功地解析了大肠杆菌半乳糖苷酰基转移酶的分子结构。目前承担有国家、省市级多项研究项目,参加和承担过英国、欧共体、爱尔兰共和国科学基金以及美国NIH项目;发表SCI收录的学术论文20多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编委会 生物工程 谷氨酸 美国化学学会 简介 生命科学学院 微生物学会 蛋白质工程 酰基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