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多相接触界面电子转移机制和动力学过程 被引量:5
1
作者 刘伟庆 寇东星 +1 位作者 胡林华 戴松元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51-2055,共5页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中由导电玻璃、纳米多孔TiO2薄膜和电解质构成的多相复杂接触界面的电子转移机制和动力学过程.通过沉积聚合物薄膜简化多相接触界面结构,根据接触界面结构和电子转移途径的变化,分析...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中由导电玻璃、纳米多孔TiO2薄膜和电解质构成的多相复杂接触界面的电子转移机制和动力学过程.通过沉积聚合物薄膜简化多相接触界面结构,根据接触界面结构和电子转移途径的变化,分析了不同偏压下多相接触界面电子转移机制,构建与之对应的等效电路,获得了DSC内部各个主要接触界面的电子转移动力学常数.结果表明,通过外加偏压的控制和多相接触界面结构的简化,可以区别分析多相复杂接触界面电子转移机制与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 太阳电池 多相接触界面 电子转移机制 动力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诱导大水沟碲矿溶解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琴 边亮 +7 位作者 宋绵新 聂嘉男 张金梅 张鹏 解鑫 张娇 杨敏 罗伟恢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2-81,共10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碲需求量日益增加,低品位大水沟碲矿的开发利用受到了日益关注。利用草酸在常压下对大水沟碲矿进行溶解研究。结果表明,在草酸浓度0.25 mol L、液固比15∶1、反应时间15 d的条件下,草酸对Fe、Mg、Ca、Al和Si的溶解量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碲需求量日益增加,低品位大水沟碲矿的开发利用受到了日益关注。利用草酸在常压下对大水沟碲矿进行溶解研究。结果表明,在草酸浓度0.25 mol L、液固比15∶1、反应时间15 d的条件下,草酸对Fe、Mg、Ca、Al和Si的溶解量分别为662、187、610、686、64 mg L,而Te富集到滤渣中。各矿相溶解的先后顺序为:白云石>磁黄铁矿>碲铋矿。结合计算模拟草酸与白云石、磁黄铁矿和碲铋矿之间的结合方式和电子转移机制,表明草酸通过其氢原子的酸解作用和氧原子的络合作用吸附于矿物表面,并且其电子从草酸向白云石表面转移,而磁黄铁矿和碲铋矿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水沟碲矿 草酸 计算模拟 结合方式 电子转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卓露 汪兴兴 +2 位作者 吕帅帅 黄明宇 倪红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41-44,共4页
针对MFC产电性能低下的现状,结合其发展趋势,综述了MFC工作原理及电子转移机制,分析了MFC在质子交换膜和电极材料改善等方面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及面临的问题,为提高MFC的产电性能和除污能力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电子转移机制 产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