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及其在食品脂质氧化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石硕 于鑫淼 +2 位作者 张馨心 王浩 夏秀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43-351,共9页
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技术是以含未成对电子的物质如自由基、过渡金属离子、三重态分子等为检测对象的光谱分析技术。因其能通过检测未成对电子而分析有机导体、金属化合物、化学物质的光合作用,故其广泛应用于物... 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技术是以含未成对电子的物质如自由基、过渡金属离子、三重态分子等为检测对象的光谱分析技术。因其能通过检测未成对电子而分析有机导体、金属化合物、化学物质的光合作用,故其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医学、生物等研究领域。又因ESR技术可对食品成分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产生的自由基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故其在食品检测领域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食品中的脂质氧化、ESR技术的原理、自旋捕获法及捕获剂的选择依据,明确了脂质氧化早期可产生自由基与基于自旋捕获法的ESR技术可定性、定量自由基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畜禽肉制品、水产品、植物油脂等富脂食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ESR技术检测其脂质是否发生氧化反应及氧化反应程度的研究进展。为ESR技术在食品脂质氧化检测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自旋共振 自旋捕获 脂质氧化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技术(NMR)研究脐橙的储藏过程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娜 林向阳 +3 位作者 阮榕生 张锦胜 陈卫江 金志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3-87,共5页
本实验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处理方法脐橙在储藏过程中水分的变化以及水分的迁移行为,同时结合理化分析,探讨脐橙储藏过程中磁共振参数与脐橙品质变化的相关性。实验结果发现,果蜡处理的脐橙在四种方法中具有最高的T2弛豫时间,2... 本实验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处理方法脐橙在储藏过程中水分的变化以及水分的迁移行为,同时结合理化分析,探讨脐橙储藏过程中磁共振参数与脐橙品质变化的相关性。实验结果发现,果蜡处理的脐橙在四种方法中具有最高的T2弛豫时间,2,4-D处理的变化较缓。从T2数据结合理化性质分析可得,空白清水处理的样品货价期最短,其它方法处理的脐橙有较长的货架期;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果皮失去持水能力,自由水分的生成大于自由水分的消耗是脐橙腐败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技术 自旋-自弛豫时间 脐橙 储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基取代对吡咯啉-N-氧化物类自旋捕捉剂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加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徐英凯 孙健 +3 位作者 刘科 陈中伟 张兴康 刘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732-1734,共3页
The synthesis of a novel α phosphorus containing spin trap, DEPDMPO(5 diethoxy Phosphoryl 2, 5 dimethyl 1 pyrroline \%N\% oxide) and the evaluation of its ability to spin trap the hydroxyl and the superoxide anion ra... The synthesis of a novel α phosphorus containing spin trap, DEPDMPO(5 diethoxy Phosphoryl 2, 5 dimethyl 1 pyrroline \%N\% oxide) and the evaluation of its ability to spin trap the hydroxyl and the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s were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article. The ability to trap an active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 generated in the photo system Ⅱ(PSII)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ir spin adduct of DEPDMPO as well as three previously reported traps DMPO, DEPMPO and M 3PO were compara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ir chemical structures.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2 methyl and \%α\% phosphoryl substituted analogues of DMPO on the stabilities of the corresponding spin adduts were systemat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捕捉剂 电子自旋共振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加合物 稳定性 2-甲基取代对吡咯啉-N-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旋标记法研究STVPh/PEO共混体系的链运动 被引量:3
4
作者 谭莉 陈士明 +2 位作者 严小敏 平郑骅 沈伊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14-1117,共4页
利用自旋标记法将氮氧自由基连接在聚氧化乙烯分子末端 ,测得其与不同羟基含量的苯乙烯 -4 -乙烯基苯酚共聚物组成高分子共混体系的 ESR波谱 ,研究了各组分的分子链运动 .自旋标记聚氧化乙烯的 ESR谱图在整个温度范围内只显示快运动或... 利用自旋标记法将氮氧自由基连接在聚氧化乙烯分子末端 ,测得其与不同羟基含量的苯乙烯 -4 -乙烯基苯酚共聚物组成高分子共混体系的 ESR波谱 ,研究了各组分的分子链运动 .自旋标记聚氧化乙烯的 ESR谱图在整个温度范围内只显示快运动或慢运动的一种运动成分 ,表明氮氧自由基处于单一的环境中 .高分子共混体系的 ESR谱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同时存在快运动和慢运动的两种运动成分 ,且两成分相对比例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表明体系中氮氧自由基处于不同的微相环境中 .由 ESR谱得到的 T5m T,τc,Ea 的值都随着体系中羟基含量的增加而变大 ,显示标记分子的链运动在共混体系中的活动逐步受阻 .与此同时 ,随着该共混物中酚羟基和醚氧基间氢键相互作用强度的增大 ,共混物的相容性得到逐步改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标记法 STVPh/PE0 共混体系 链运动 氮氧自由基 聚氧化乙烯 苯乙烯-4-乙烯基苯酚共聚物 相容性 氢键 电子自旋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癌性卤代醌介导的脂质氢过氧化物分解的分子机制
5
作者 刘庆林 覃浩 +2 位作者 黄春华 刘蒲 朱本占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37-1644,共8页
卤代醌是许多卤芳香持久有机污染物的致癌代谢产物和饮用水消毒副产物.13-过氧羟基-9,11-十八碳二烯酸(13-HPODE)是最为广泛研究的内源性脂质过氧化物.众所周知,过渡金属离子可以催化分解13-HPODE,但尚不清楚卤代醌是否可以通过不依赖... 卤代醌是许多卤芳香持久有机污染物的致癌代谢产物和饮用水消毒副产物.13-过氧羟基-9,11-十八碳二烯酸(13-HPODE)是最为广泛研究的内源性脂质过氧化物.众所周知,过渡金属离子可以催化分解13-HPODE,但尚不清楚卤代醌是否可以通过不依赖金属离子的途径促进其分解;若是如此,又有什么特异性和相似性?我们发现卤化醌如2,5-二氯-1,4-苯醌(DCBQ)可显著促进13-HPODE的分解.综合采用电子自旋共振-自旋捕获、HPLC-MS和GC-MS等分析方法,可检测到反应形成的脂质烷基自由基如戊烷基自由基、7-羧甲基自由基以及具有基因毒性的4-羟基-2-壬烯醛(HNE)等.在DCBQ和13-HPODE的反应中也能检测到两种氯醌-脂质烷氧基耦合物.我们认为卤代醌促进内源性脂质过氧化物13-HPODE分解生成活性脂质烷基自由基和基因毒性的HNE是通过一类新型的金属非依赖亲核取代与裂解机理来实现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其潜在的基因毒性和致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醌 13-过氧羟基-9 11-十八碳二烯酸 电子自旋共振-自旋捕获技术 脂质烷烃自由基 4-羟基-2-壬烯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的热氧降解机理 被引量:10
6
作者 罗善国 谭惠民 +2 位作者 张建国 唐瑞云 裴奉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6期79-88,共10页
应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核磁共振(NMR)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研究了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在空气中加热降解的机理.发现共聚醚的热氧降解首先发生在醚键的α碳上,采用苯基叔丁基硝酸灵作捕捉剂,用ESR... 应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核磁共振(NMR)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研究了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在空气中加热降解的机理.发现共聚醚的热氧降解首先发生在醚键的α碳上,采用苯基叔丁基硝酸灵作捕捉剂,用ESR成功地捕捉到α碳上脱氢后形成的碳自由基和氧自由基.用FT-IR跟踪检测了共聚醚在老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结合-维核磁共振波谱及二维化学位移相关谱对降解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归属,揭示了共聚醚热氧降解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乙烷/四氢呋喃共聚醚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 核磁共振波谱 傅立叶红外光谱 热氧降解机理 自旋捕捉技术 苯基叔丁基硝酸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含磷酰基的脂溶性自由基捕捉剂的合成及其ESR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徐英凯 陈中伟 +6 位作者 孙健 刘科 陈巍 施伟 王红梅 张兴康 刘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33-335,共3页
Synthesis of a novel α phosphorus containing spin trap, DEPPEPO[5 (diethoxyphosphoryl) 5 phenylethyl 1 pyrroline] N oxide and evaluation of its ability to spin trap the hydroxyl and the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s were... Synthesis of a novel α phosphorus containing spin trap, DEPPEPO[5 (diethoxyphosphoryl) 5 phenylethyl 1 pyrroline] N oxide and evaluation of its ability to spin trap the hydroxyl and the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s were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article. The ability for trapping an active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s generated in the HX/XO system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ir spin adduct of DEPPEPO were analyzed.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5 phenylethyl and 5 phenyl substituted analogues of DMPO on the stereochemistry of the corresponding spin adducts were systematically illu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旋捕捉 电子自旋共振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脂溶性自由基捕捉剂 检测 5-(二乙氧磷酰基)-5-苯乙基-1-吡咯啉N-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硼金刚石膜电极表面产生羟基自由基的原位ESR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耿榕 赵国华 +1 位作者 刘梅川 雷燕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93-1498,共6页
建立了原位电化学-电子顺磁共振(ESR)方法,系统研究了掺硼金刚石(BDD)膜电极表面在水溶液中的羟基自由基(·OH)产生规律.结果表明,在高于析氧电位时,·OH的生成速率随着阳极电位的升高、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增加速率逐渐减缓... 建立了原位电化学-电子顺磁共振(ESR)方法,系统研究了掺硼金刚石(BDD)膜电极表面在水溶液中的羟基自由基(·OH)产生规律.结果表明,在高于析氧电位时,·OH的生成速率随着阳极电位的升高、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增加速率逐渐减缓.与此同时,与氢终端的BDD膜电极相比,氧终端的BDD膜电极表面因具有较好的亲水性而具有更高的·OH产生能力.在电化学氧化处理有机废水的过程中,电极表面处于氧终端的状态,有利于·OH产生并保持较高的活性.溶液pH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OH生成反应,酸性溶液中,BDD膜电极表面的·OH产生能力强于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进一步研究发现,BDD膜电极表面还可能生成O3-·0自由基.本研究为深入探索BDD膜电极表面·OH的产生机制提供了研究手段,为阐述BDD膜电极电极在污染物处理中高效性的本质提供了有效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 掺硼金刚石膜电极 羟基自由基 电子顺磁共振 自旋捕捉技术 5 5-二甲基-1-吡咯啉-N-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酶催化邻苯二酚开环的自由基反应机制(英文)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明 王林 +5 位作者 谭天 罗学才 郑在 尹若春 苏吉虎 杜江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0-626,共7页
酶催化反应是绿色化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常用的酶中,漆酶是一种多铜氧化酶。在此,漆酶被用来研究邻苯二酚的氧化和芳香环开环的自由基过程。实验表明,邻苯二酚的初始氧化产物是一个半醌自由基,再发生分子间加成反应而生成二聚体... 酶催化反应是绿色化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常用的酶中,漆酶是一种多铜氧化酶。在此,漆酶被用来研究邻苯二酚的氧化和芳香环开环的自由基过程。实验表明,邻苯二酚的初始氧化产物是一个半醌自由基,再发生分子间加成反应而生成二聚体和三聚体(通过质谱鉴定),和分子内加成而生成可被5,5-二甲基-1-氧化吡咯啉(DMPO)所捕获的含有支链烷基自由基的呋喃衍生物。后者经核磁共振氢谱(~1H-NMR)加以分析。同时,通过^(17)O同位素标记追踪方法,我们发现水直接参与该分子内加成反应,并释放出^(17)O标记的羟基自由基(?^(17)OH)。此外,除了3-甲基邻苯二酚和4-甲基邻苯二酚两种类似物,此自由基过程在间苯二酚、对苯二酚、萘二酚、3-硝基邻苯二酚和4-硝基邻苯二酚等底物中均未发生。据此,我们对C_4-C_5位点的选择性活化与开环的机理展开分析和讨论,并将该机理与邻苯二酚双加氧酶导致的邻苯二酚双氧中间位置和相邻位置的开环过程相比较。这些结果将有益于漆酶的改造和仿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自由基氧化 芳香环开环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自旋捕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