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级多晶硅的生产工艺 被引量:166
1
作者 梁骏吾 《中国工程科学》 2000年第12期34-39,共6页
就建设 10 0 0t电子级多晶硅厂的技术进行了探讨。对三氯氢硅法、四氯化硅法、二氯二氢硅法和硅烷法生产的多晶硅质量、安全性、运输和存贮的可行性、有用沉积比、沉积速率、一次转换率、生长温度、电耗和价格进行了对比 ;对还原或热分... 就建设 10 0 0t电子级多晶硅厂的技术进行了探讨。对三氯氢硅法、四氯化硅法、二氯二氢硅法和硅烷法生产的多晶硅质量、安全性、运输和存贮的可行性、有用沉积比、沉积速率、一次转换率、生长温度、电耗和价格进行了对比 ;对还原或热分解使用的反应器即钟罩式反应器、流床反应器和自由空间反应器也进行了比较。介绍了用三氯氢硅钟罩式反应器法生产多晶硅三代流程。第三代多晶硅流程适于 10 0 0t/a级的电子级多晶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级多晶硅 三氯氢硅法 半导体材料 硅烷法 生产工艺 钟罩式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lySim电子级多晶硅还原炉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有斌 张胜涛 +4 位作者 何银凤 梁世民 韩金豆 付昊 赵丽丽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4-148,共5页
利用Poly Sim软件建立了国内电子级多晶硅9对棒现役还原炉的三维模型,对还原炉内部的流动、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还原炉内部流场、温场以及硅棒表面温度的分布情况,指出硅棒桥接附近气体流速较小、气体温度及硅棒表面温度过高是该区... 利用Poly Sim软件建立了国内电子级多晶硅9对棒现役还原炉的三维模型,对还原炉内部的流动、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还原炉内部流场、温场以及硅棒表面温度的分布情况,指出硅棒桥接附近气体流速较小、气体温度及硅棒表面温度过高是该区域沉积不均匀的主要原因。和实际生产结果对比表明,模拟计算数据的误差不超过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级多晶硅 化学气相沉积 数值模拟 气体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级多晶硅制备过程中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辉 张征 +5 位作者 万烨 孙强 张晓伟 张邦洁 王浩 裴蕾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9年第6期49-51,70,共4页
电子级多晶硅是微电子行业、信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基础性材料,目前,全球电子级高纯多晶硅总产能约31000 t,我国高品质多晶硅仍然需要大量进口。电子级多晶硅产品质量控制要求非常严格,目前生产工艺主要有三氯氢硅氢还原法和硅烷热分... 电子级多晶硅是微电子行业、信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基础性材料,目前,全球电子级高纯多晶硅总产能约31000 t,我国高品质多晶硅仍然需要大量进口。电子级多晶硅产品质量控制要求非常严格,目前生产工艺主要有三氯氢硅氢还原法和硅烷热分解法两种,全球90%以上的多晶硅企业采用三氯氢硅氢还原工艺生产,国内也多采用此工艺生产电子级多晶硅。本文针对三氯氢硅氢还原工艺对影响多晶硅质量的因素进行了阐述,包括三氯氢硅、氢气纯度,物料管线纯度,CVD炉材质,备品备件选取,硅棒后处理装置,设备维护保养等,以期为电子级高纯多晶硅的生产和后处理过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级多晶硅 制备 三氯氢硅氢还原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多晶硅国家标准浅析电子级多晶硅生产控制要点 被引量:6
4
作者 张鹏远 杜俊平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9-63,共5页
国内多晶硅生产线大部分是按照太阳能级标准设计建造的,产品质量与电子级多晶硅差距较大。本文通过分析电子级多晶硅国家标准,逐项分析施/受主杂质浓度、少子寿命、碳浓度、氧浓度、基体金属杂质、表面金属杂质、外在品质要求等参数,并... 国内多晶硅生产线大部分是按照太阳能级标准设计建造的,产品质量与电子级多晶硅差距较大。本文通过分析电子级多晶硅国家标准,逐项分析施/受主杂质浓度、少子寿命、碳浓度、氧浓度、基体金属杂质、表面金属杂质、外在品质要求等参数,并将以上参数的影响原因归结到生产工艺的具体环节,探究生产电子级多晶硅的技术要点,达到指导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硅 电子级多晶硅 多晶硅国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级多晶硅循环氢气深冷分离除杂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有斌 陈叮琳 李宏盼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1年第6期59-61,共3页
通过分析多晶硅还原炉尾气回收装置循环氢气中杂质的种类、来源、去除工艺,确定采取循环氢气深冷分离除杂技术解决磷化氢、砷化氢在氢气循环过程中的累积趋势,可以有效分离循环氢气中70%磷化氢和95%砷化氢,保证还原炉化学气相沉积过程... 通过分析多晶硅还原炉尾气回收装置循环氢气中杂质的种类、来源、去除工艺,确定采取循环氢气深冷分离除杂技术解决磷化氢、砷化氢在氢气循环过程中的累积趋势,可以有效分离循环氢气中70%磷化氢和95%砷化氢,保证还原炉化学气相沉积过程中循环氢气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级多晶硅 循环氢气 深冷 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