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力电子变换器虚拟同步构网控制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极限提升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梁帅 姚良忠 +4 位作者 徐箭 程帆 喻恒凝 邓靖雷 潘尚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11-2924,I0005,共15页
以电力电子变换器为并网接口的风电及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因其电源特性与同步发电机相比存在巨大差异,其高比例接入将使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特征发生重大改变,给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控制带来新的挑战。该文利用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虚拟同步... 以电力电子变换器为并网接口的风电及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因其电源特性与同步发电机相比存在巨大差异,其高比例接入将使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特征发生重大改变,给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控制带来新的挑战。该文利用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虚拟同步构网特性及灵活切换控制功能,提出一种提升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极限的构网控制方法。首先,基于电力电子变换器虚拟同步构网控制的典型控制结构与控制策略,分析并给出变换器与同步机并联系统的暂态稳定分析模型。然后,基于虚拟同步构网控制变换器有功输出占比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给出通过灵活控制变换器有功输出提升系统暂态稳定极限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以电压跌落深度为判据,设计基于虚拟同步构网控制反馈模式自适应切换的变换器有功灵活控制方法,实现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极限的提升。最后,通过对电力电子变换器并网系统的仿真分析,验证所提暂态稳定极限提升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换器 构网控制 虚拟同步控制 高渗透率 暂态稳定极限提升 相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侧倾的半主动悬架与电子稳定控制系统集成控制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亮修 杨家颖 吴光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2-410,共9页
建立四自由度半车模型,利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以磁流变减振器为执行机构的主动抗侧倾控制策略,研究质心侧偏角相平面稳定边界,设计电子稳定控制(ESC)系统的控制算法.在研究侧翻指标基础上,设计磁流变半主动悬架与ESC的主动防侧翻... 建立四自由度半车模型,利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以磁流变减振器为执行机构的主动抗侧倾控制策略,研究质心侧偏角相平面稳定边界,设计电子稳定控制(ESC)系统的控制算法.在研究侧翻指标基础上,设计磁流变半主动悬架与ESC的主动防侧翻集成控制算法.通过紧急双移线工况和鱼钩工况对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集成控制策略能够提升操纵稳定性,并有效降低车辆侧倾角,从而降低侧翻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悬架 电子稳定控制(esc) 主动防侧倾控制 集成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并网装备的同步稳定分析与统一同步控制结构 被引量:79
3
作者 黄林彬 辛焕海 +1 位作者 鞠平 胡家兵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25,共16页
随着新能源、直流输电、储能等技术的发展,大规模电力电子装备接入电网并深刻地改变着现代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与同步发电机不同,电力电子装备由半导体开关器件所构成,它与电网之间的同步特性不是由物理旋转的转子主导,而是由相应的控... 随着新能源、直流输电、储能等技术的发展,大规模电力电子装备接入电网并深刻地改变着现代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与同步发电机不同,电力电子装备由半导体开关器件所构成,它与电网之间的同步特性不是由物理旋转的转子主导,而是由相应的控制策略决定,即电力电子装备的大规模渗透使得电力系统逐渐由同步发电机主导的"物理同步"转变为"控制同步"。电力电子装备的高可控性与灵活性为提高电力系统的同步稳定性和动态性能提供了可能,但目前由于对电力电子装备"控制同步"特性的认识尚未完全清晰,难以做到发挥电力电子装备的优势以提升系统动态性能,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还会因为同步控制设计的不合理而出现同步失稳现象,危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此,简要回顾当前电力电子装备的同步稳定分析与控制设计等方面的成果,并基于现有的同步控制结构,提出一种涵盖了锁相环型控制与组网型控制的统一同步控制结构,通过将不同类型的同步控制结构解析为控制回路之间连接方式的不同,进而将不同的同步控制结构参数化,并以此探索更优的同步控制结构。最后,对现有的同步稳定分析方法、技术路线与物理认识进行总结,并从中凝练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装备 同步稳定 控制同步 锁相环 组网型控制 统一同步控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电子稳定系统的最优控制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增才 刘春辉 +1 位作者 张长冲 杨秀建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767-2769,共3页
在建立了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线性二次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车辆电子稳定控制系统,针对车辆电子稳定系统的最优控制器,分析了其能控性与能观性。以车辆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为控制变量,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该系统进行了... 在建立了车辆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线性二次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车辆电子稳定控制系统,针对车辆电子稳定系统的最优控制器,分析了其能控性与能观性。以车辆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为控制变量,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该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的车辆电子稳定控制系统能有效防止车辆侧滑,提高了车辆在大侧向加速度、大侧偏角的极限工况下的操纵稳定性,使驾驶员能够对车辆进行正常地操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纵稳定 最优控制 车辆电子稳定系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心侧偏角相图在车辆ESC系统稳定性控制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刘伟 丁海涛 +1 位作者 郭孔辉 邹博维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2-46,共5页
通过车辆七自由度模型和Uni-tire轮胎模型,对车辆质心侧偏角相图稳定区域边界进行研究,得到边界随车速及路面摩擦因数变化的关系.建立了基于质心侧偏角相图稳定区域的车辆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控制方法.通过与基于理想横摆角速度的控制方... 通过车辆七自由度模型和Uni-tire轮胎模型,对车辆质心侧偏角相图稳定区域边界进行研究,得到边界随车速及路面摩擦因数变化的关系.建立了基于质心侧偏角相图稳定区域的车辆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控制方法.通过与基于理想横摆角速度的控制方法进行比较,文中确定的质心侧偏角稳定区域边界能够对车辆稳定性控制效果进行评价,也能够对车辆轨迹进行跟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心侧偏角相图 稳定性评价 电子稳定控制 七自由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车辆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故障重构 被引量:11
6
作者 于金泳 刘志远 陈虹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57-1063,共7页
针对车辆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的横摆角速度传感器和侧向加速度传感器故障检测和重构问题,使用T-S模糊系统建立了车辆动力学系统的全局模型,依据滑模控制理论,给出了基于滑模观测器的传感器故障检测和重构方法,且所设计观测器满足给定的... 针对车辆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的横摆角速度传感器和侧向加速度传感器故障检测和重构问题,使用T-S模糊系统建立了车辆动力学系统的全局模型,依据滑模控制理论,给出了基于滑模观测器的传感器故障检测和重构方法,且所设计观测器满足给定的从未知输入到故障重构误差的L2增益性能要求.最后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稳定控制 故障检测 故障重构 T-S模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电子稳定性控制试验与评价方法的仿真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郭孔辉 付皓 +1 位作者 胡进 丁海涛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15,共4页
介绍了美国法规FMVSS126中关于车辆电子稳定性控制(ESC)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针对该法规在Carsim软件平台上开发了FMVSS126试验与评价仿真流程,并应用该流程对所开发的ESC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试验与评价,仿真目标车型为CarSim车辆模型... 介绍了美国法规FMVSS126中关于车辆电子稳定性控制(ESC)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针对该法规在Carsim软件平台上开发了FMVSS126试验与评价仿真流程,并应用该流程对所开发的ESC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试验与评价,仿真目标车型为CarSim车辆模型库中的某四轮驱动SUV车辆。仿真结果表明,施加了稳定性控制的车辆通过了法规试验,进而验证了该ESC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电子稳定控制 试验评价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汽车电子稳定系统轮缸压力精确控制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余卓平 余萌里 熊璐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2,59,共5页
传统的汽车电子稳定系统轮缸压力精确控制算法是基于轮缸P-V特性设计的,本文选择另一种方法——查表法,对轮缸压力实施精确控制。通过设计查表表格,基于AMESim建立了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液压控制单元模型。利用模型仿真与分析轮缸压力精... 传统的汽车电子稳定系统轮缸压力精确控制算法是基于轮缸P-V特性设计的,本文选择另一种方法——查表法,对轮缸压力实施精确控制。通过设计查表表格,基于AMESim建立了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液压控制单元模型。利用模型仿真与分析轮缸压力精确控制算法的可行性,结合汽车稳定性控制系统硬件在环试验平台验证了该控制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 轮缸压力控制 查表法 AMES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用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测试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勇 郭魁元 许志光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57,共6页
基于欧盟ECE R13标准、美国NHTSA FMVSS136法规,着重分析了商用车ESC测试评价方法研究现状以及ISO商用车操纵稳定性标准在测试评价方法上应用进展。基于ECE R13标准的测试评价方法,通过实车道路试验验证了ESC方向稳定性控制功能,最后阐... 基于欧盟ECE R13标准、美国NHTSA FMVSS136法规,着重分析了商用车ESC测试评价方法研究现状以及ISO商用车操纵稳定性标准在测试评价方法上应用进展。基于ECE R13标准的测试评价方法,通过实车道路试验验证了ESC方向稳定性控制功能,最后阐述了商用车ESC测试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车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测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用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的标准发展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文发 吴光强 郑松林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2,共7页
介绍了商用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的基本原理及其技术背景,阐述了系统标准的发展现状,并从系统功能定义、系统评价、系统的试验方法及仿真方法等方面,分析了标准的核心内容。简述了系统控制策略、车辆状态估计、执行器设计开发、系... 介绍了商用车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的基本原理及其技术背景,阐述了系统标准的发展现状,并从系统功能定义、系统评价、系统的试验方法及仿真方法等方面,分析了标准的核心内容。简述了系统控制策略、车辆状态估计、执行器设计开发、系统评价体系、底盘综合控制等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车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标准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电子稳定程序控制系统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百学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汽车 电子稳定程序控制系统 ESP 控制 转向控制 行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电子稳定性控制的Adams-Simulink联合仿真
12
作者 高涵文 王国林 +2 位作者 方超 高来生 张凤珍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74-877,882,共5页
利用软件Adams和Matlab/Simulink建立汽车电子稳定性控制(ESC)的动力学模型和控制逻辑,构建ESC联合仿真的动力学控制模型。进行了法规FMVSS126规定的ESC仿真,其结果完全满足法规的评价标准。
关键词 电子稳定控制 联合仿真 评价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电子稳定程序的分层协调控制策略研究(英文)
13
作者 张勇 欧健 +1 位作者 颜文 庞通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5-101,共7页
为了减少系统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ESP系统的控制效果,设计了一种以汽车横摆角速度为控制变量,采用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算法的分层协调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轮胎模型、整车模型和参考模型。在AMESim中建立了四通道液压制动模... 为了减少系统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ESP系统的控制效果,设计了一种以汽车横摆角速度为控制变量,采用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算法的分层协调控制器。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轮胎模型、整车模型和参考模型。在AMESim中建立了四通道液压制动模型,并通过接口连接成汽车动力学联合仿真模型。将硬件嵌入到整个仿真系统,进行硬件在环仿真试验。离线仿真与实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分层协调控制策略可有效提高汽车操作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稳定程序 协调控制 液压制动系统 硬件在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装备控制软件稳定性浅析
14
作者 柯宏发 张凤伟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2年第4期61-62,共2页
详细分析了造成控制计算机死机的多个可能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最后提出利用软件杭干扰技术和软件测试来提高控制软件的稳定性。
关键词 电子装备 控制软件 稳定 死机 软件抗干扰 软件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电子变压器的逆变器并网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24
15
作者 汤建 邹志翔 +2 位作者 刘星琪 王政 程明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224-4232,共9页
电力电子变换器是分布式发电接入电力系统的重要接口,而在弱电网情况下,并网变换器系统将趋于不稳定。为提升系统稳定性,利用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electronics transformer,PET)实现分布式能源并网。PET可以实现变压和隔离的功能,并对... 电力电子变换器是分布式发电接入电力系统的重要接口,而在弱电网情况下,并网变换器系统将趋于不稳定。为提升系统稳定性,利用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electronics transformer,PET)实现分布式能源并网。PET可以实现变压和隔离的功能,并对输出电压进行调节,此外可以通过修改控制参数或控制策略调节PET二次侧变换器输出阻抗以提高系统稳定性。针对基于PET的分布式发电并网系统,首先建立了此系统的复频域阻抗模型,利用广义奈奎斯特准则评估系统的稳定性,研究了各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然后,利用虚拟阻抗和数字滤波器环节2种稳定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建模与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以及稳定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阻抗模型 稳定性分析 稳定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技术主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16
作者 辛焕海 杨永恒 付强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共2页
在国家能源转型及“双碳”背景下,电力系统呈现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导致电力系统强度变弱、抗扰性下降、稳定性降低等问题。目前,在实际工程中广泛使用的变流器采用跟网型控制架构,其特点是将变流器控制为电流... 在国家能源转型及“双碳”背景下,电力系统呈现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导致电力系统强度变弱、抗扰性下降、稳定性降低等问题。目前,在实际工程中广泛使用的变流器采用跟网型控制架构,其特点是将变流器控制为电流源,电压、频率支撑能力差、设备短路比耐受极限低、弱连接场景易失稳。而构网型控制借鉴同步发电机的运行机理,将变流器控制为电压源,克服了跟网型变流器的固有缺陷,提高了变流器的电压、频率支撑能力,改善了电力系统强度,增强了电力系统稳定性和抗扰性。为展示构网型技术主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的最新研究成果,《电力工程技术》编辑部策划组织了本期“构网型技术主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专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技术 新型电力系统 电力电子设备 电力系统强度 电力系统稳定 同步发电机 变流器控制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的线控制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屈紫君 夏怀成 +2 位作者 尚东星 柴晓东 杨树军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6-441,449,共7页
针对线控制动过程中压力跟随精度不高的问题,建立了基于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的线控制动模型,设计了一种逻辑门限控制与模糊控制有机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利用逻辑门限控制选择不同的压力模式,将压力误差控制在较小的范围;通过模糊控制来动... 针对线控制动过程中压力跟随精度不高的问题,建立了基于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的线控制动模型,设计了一种逻辑门限控制与模糊控制有机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利用逻辑门限控制选择不同的压力模式,将压力误差控制在较小的范围;通过模糊控制来动态修正压力误差,进一步缩小误差范围。选用AMESim液压仿真软件与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分析,并利用实车测试,在高附路面上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使轮缸压力可以很好的跟随目标压力,响应延迟不超过300 ms,响应速度快,稳态压力误差控制在±0.15 MPa内,具有良好地制动控制效果,可实际应用于辅助驾驶和无人驾驶系统,且仿真过程能够实时反映各个参数对系统的影响,为实车调试节约了时间及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线控制 逻辑门限控制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化受端省级电网宽频谐振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晖 郭瀚临 +2 位作者 张文嘉 祁万春 谢珍建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9-165,207,共8页
电力系统宽频谐振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受非同步机电源的控制器动态特性、输电网络的网架结构及元件参数影响较大,在次同步频段、超同步频段和高频段均有分布。江苏电网作为典型的受端省级电网,“十四五”期间风力、光伏等新能源发电... 电力系统宽频谐振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受非同步机电源的控制器动态特性、输电网络的网架结构及元件参数影响较大,在次同步频段、超同步频段和高频段均有分布。江苏电网作为典型的受端省级电网,“十四五”期间风力、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提升至68000 MW,占比达到34.8%;省外来电总量预计达到45440 MW,约占2025年最大负荷的30%。综上,高度电力电子化将成为未来江苏电网的主要形态,宽频谐振问题将成为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制约因素。首先,提出了阻抗分析法,与特征值分析法、时域仿真分析法进行比较,阐述了阻抗分析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其次,在IEEE 39节点的典型系统中论证了阻抗分析法在大电网对宽频谐振进行分析研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最后,通过阻抗分析法在江苏电网的应用,总结得出“十四五”江苏电网宽频谐振稳定特性及相应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受端省级电网 阻抗分析法 s域节点导纳矩阵 宽频谐振稳定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分布式源荷接入下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运行与稳定控制技术”专题特约主编寄语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宏杰 唐巍 +1 位作者 肖迁 冀浩然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91-2592,共2页
在“双碳”目标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战略的双重驱动下,配电网“高比例新能源”与“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接入的双高特性逐步凸显,新能源发电的强不确定性与电力电子装备的低惯性给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运行控制与稳定性带来巨大挑战。
关键词 交直流混合配电网 电力电子装备 新能源发电 高比例新能源 电力系统 稳定控制技术 不确定性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奔驰轿车的行驶稳定性电子控制系统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景祜 栾任之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31,共4页
电子稳定程序(ESP)控制系统是一种在各种行驶条件下能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的主动安全体系。ESP控制模块根据输入信号确定在当前行驶条件下,以下6种工作模式中的一种应被接通,即普通模式、ABS控制模式、ASR控制模式、M... 电子稳定程序(ESP)控制系统是一种在各种行驶条件下能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的主动安全体系。ESP控制模块根据输入信号确定在当前行驶条件下,以下6种工作模式中的一种应被接通,即普通模式、ABS控制模式、ASR控制模式、MSR控制模式、ESP控制模式及ESP切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车 电子控制装置 行驶稳定 E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