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维度定性定量评价电子束辐照灭菌对黄芪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田齐聪 于敏 +4 位作者 刘守国 焦连庆 时晓宇 姜先慧 张凤清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7,I0002,共12页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灭菌对黄芪质量的影响,采用不同辐照吸收剂量(2、4、6、8、10、12、14、16、18 kGy)处理黄芪样品,测定其微生物水平、多种化学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及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的细胞存活率,比较灭菌前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灭菌对黄芪质量的影响,采用不同辐照吸收剂量(2、4、6、8、10、12、14、16、18 kGy)处理黄芪样品,测定其微生物水平、多种化学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及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的细胞存活率,比较灭菌前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指纹图谱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吸收剂量≥10 kGy时,黄芪微生物水平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规定;不同吸收剂量下黄芪中毛蕊异黄酮含量、毛蕊异黄酮苷含量、刺芒柄花素含量、芒柄花苷含量、2,2-联苯基-1-苦基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率、3-氧代-2苯基-4,4,5,5-四甲基咪唑啉-1氧自由基(PTIO·)清除率、铁氰化钾还原力及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存活率较灭菌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灭菌后黄芪SERS指纹图谱、HPLC指纹图谱与未灭菌样品图谱相比,相似度均大于0.900;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确认HPLC指纹图谱中13个共有峰结构,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13个共有峰与抗氧化活性关联度均大于0.600,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刺芒柄花素、芒柄花苷含量与黄芪抗氧化活性的关联度均大于0.700。综上,吸收剂量18 kGy及以下的电子束辐照灭菌对黄芪质量无影响,上述4种化合物含量与黄芪抗氧化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可作为其抗氧化活性的质量标志物。本研究可为电子束灭菌技术在黄芪灭菌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电子束辐照灭菌 抗氧化活性 谱效学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评价电子束辐照灭菌对白花蛇舌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姜榃 于敏 +4 位作者 焦连庆 田齐聪 庄新慧 姜先慧 田义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22-1929,共8页
为多维度评价电子束辐照灭菌技术在白花蛇舌草中的应用前景,研究考察了电子束辐照灭菌对白花蛇舌草微生物水平、化学成分含量、指纹图谱、体外抗氧化活性及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灭菌对白花蛇舌草中微生物具有明显杀灭... 为多维度评价电子束辐照灭菌技术在白花蛇舌草中的应用前景,研究考察了电子束辐照灭菌对白花蛇舌草微生物水平、化学成分含量、指纹图谱、体外抗氧化活性及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灭菌对白花蛇舌草中微生物具有明显杀灭作用。吸收剂量2~10 kGy时,白花蛇舌草中芦丁与车叶草苷含量、3种抗氧化活性、细胞存活率较灭菌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吸收剂量大于10 kGy时,抗氧化活性及十六烷酸甲酯含量降低,建议安全吸收剂量为4~10 kGy。灭菌后白花蛇舌草指纹图谱较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0。液质联用(LC-MS)确认了指纹图谱中14个共有峰结构,灰色关联度分析(GRA)显示14个共有峰与3种抗氧化活性的关联度(r)均大于0.5,其中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反应率超过50%的峰为8、10、11号峰。本研究可为电子束辐照灭菌技术在白花蛇舌草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电子束辐照灭菌 液质联用 抗氧化活性 多维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效分析评价电子束辐照灭菌对山银花药材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徐远芳 彭玲 +5 位作者 李鹏辉 张祺玲 高美须 周毅吉 李文革 邓钢桥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5-753,共9页
为评价电子束辐照灭菌对山银花药材质量的影响,分别采用0、2.8、6.3、9.5、18.8 kGy吸收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处理山银花及其提取物,研究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其生物负载及指标成分绿原酸含量、抗氧化活性及指纹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 为评价电子束辐照灭菌对山银花药材质量的影响,分别采用0、2.8、6.3、9.5、18.8 kGy吸收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处理山银花及其提取物,研究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其生物负载及指标成分绿原酸含量、抗氧化活性及指纹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够有效降低山银花及其提取物中需氧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随着吸收剂量增大,其存活数显著降低;电子束辐照对山银花及其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及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的影响不大,其变化与吸收剂量均无显著线性相关性(P>0.05),当吸收剂量达到18.8 kGy时,与未辐照样品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吸收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的山银花及其提取物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为1;聚类分析(CA)结果也表明经不同吸收剂量电子束辐照处理的样品与未辐照样品未呈现显著差异。综上,电子束辐照灭菌对中药材山银花及其提取物的质量无明显影响。本研究利用谱效分析,系统评价电子束辐照灭菌对中药材山银花及其提取物质量的影响,为电子束辐照技术在山银花药材贮藏中的科学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银花药材 电子束辐照灭菌 绿原酸 抗氧化活性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