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束辐照交联PVC/EVA共混物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章长明 李恩军 +2 位作者 潘祥江 王仕峰 张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共4页
以丙烯酸酯类多官能团不饱和单体为交联敏化剂 ,采用电子束对聚氯乙烯 (PVC)与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的共混物进行辐照交联。研究了VA质量分数、交联敏化剂种类及用量、辐照剂量、EVA用量对共混物凝胶质量分数、力学性能以及热延... 以丙烯酸酯类多官能团不饱和单体为交联敏化剂 ,采用电子束对聚氯乙烯 (PVC)与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的共混物进行辐照交联。研究了VA质量分数、交联敏化剂种类及用量、辐照剂量、EVA用量对共混物凝胶质量分数、力学性能以及热延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EVA共聚物能促进PVC的辐照交联 ,增加共混体系的凝胶质量分数 ,改善其力学及热延伸性能 ;EVA共聚物中VA质量分数增大 ,共混体系的凝胶质量分数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交联 PVC/EVA共混物 聚氯乙烯 乙烯—酸酸乙烯共聚物 辐照交联 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氮烷纤维电子束辐射交联的统计分析
2
作者 方志薇 楚增勇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0-62,共3页
在聚硅氮烷(PSZ)简化模型的基础上,根据PSZ纤维电子束辐射交联的实测数据,利用Charlesby Pinner关系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测数据在低吸收剂量下符合Charlesby Pinner关系式,这说明PSZ纤维交联度、裂解度在低吸收剂量下... 在聚硅氮烷(PSZ)简化模型的基础上,根据PSZ纤维电子束辐射交联的实测数据,利用Charlesby Pinner关系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测数据在低吸收剂量下符合Charlesby Pinner关系式,这说明PSZ纤维交联度、裂解度在低吸收剂量下近似与吸收剂量成正比;在高吸收剂量下,因PSZ分子内交联加剧,其交联度不再与吸收剂量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氮烷纤维 电子束辐射交联 统计分析 Charlesby-Pinner关系 交联 裂解度 吸收剂 陶瓷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形状记忆聚己内酯材料性能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郑骏驰 孟非然 +5 位作者 孟征 孙兆懿 钱晶 苏昱 舒帮建 安峻莹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27,45,共8页
在使用电子束辐照实现聚己内酯(PCL)交联过程中,研究了辐照剂量及交联助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用量对PCL材料交联程度的影响。采用熔融挤出及注塑成型方法制备了TMPTA质量分数为0%~2%的PCL板材。对几种PCL板材施加10~50 kGy... 在使用电子束辐照实现聚己内酯(PCL)交联过程中,研究了辐照剂量及交联助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用量对PCL材料交联程度的影响。采用熔融挤出及注塑成型方法制备了TMPTA质量分数为0%~2%的PCL板材。对几种PCL板材施加10~50 kGy的辐照后,通过分析PCL材料的凝胶含量确认其交联程度,发现PCL材料的交联程度随辐照剂量增加而上升,而添加TMPTA能够显著提高同等辐照剂量下PCL的交联程度。对比了交联程度不同的PCL材料在熔点、形状记忆性能、力学性能等方面的差异,随着PCL材料交联程度的提升,PCL材料的熔点和变形回复率下降,弹性态下的定伸应力上升。在工业化制备形状记忆PCL制品时,可以将板材堆叠成24 mm高并双面施加等量辐照,能够提升产品的制备效率,降低辐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电子束辐照交联 形状回复率 形状固定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氟化物逸出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新营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6-29,共4页
从基体材料选择、交联剂种类、辐照剂量、后处理4个方面研究了交联乙烯-四氟乙烯绝缘材料氟化物逸出的影响因素,优化了材料配方和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熔融指数为33.0的乙烯-四氟乙烯三元共聚物作为基体材料,以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 从基体材料选择、交联剂种类、辐照剂量、后处理4个方面研究了交联乙烯-四氟乙烯绝缘材料氟化物逸出的影响因素,优化了材料配方和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熔融指数为33.0的乙烯-四氟乙烯三元共聚物作为基体材料,以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作为交联剂,并对交联后的材料进行热处理,绝缘材料氟化物逸出量降低至180×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交联 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氟化物逸出 线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修饰二氧化硅及其在辐照交联聚己内酯材料增强中的应用
5
作者 郑骏驰 刘继丹 +2 位作者 孟征 孙兆懿 钱晶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1-38,共8页
使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二氧化硅进行修饰,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热重分析证实了KH-570在二氧化硅表面的化学接枝。将使用KH-570修饰的二氧化硅应用在辐照交联聚己内酯(PCL)的增强中,采用共混挤出后注塑的... 使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对二氧化硅进行修饰,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热重分析证实了KH-570在二氧化硅表面的化学接枝。将使用KH-570修饰的二氧化硅应用在辐照交联聚己内酯(PCL)的增强中,采用共混挤出后注塑的流程制得PCL板材。通过对板材取样进行凝胶含量的测定,确定接枝了KH-570的二氧化硅能够发挥与常用交联助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类似的构建交联结构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使用KH-570接枝的二氧化硅替代部分滑石粉作为PCL的增强组分,能够使材料的交联密度提升最多27.5%,并且能够使PCL的弯曲强度及弯曲弹性模量分别最大提升12.1%与12.4%,回复后变形残留率则由未加二氧化硅的9%最多降低至7%(5次拉伸后)。以上性能提升对于在骨外科固定、外科辅助定型等医用领域应用的PCL制品作用效果改善有重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化学接枝 聚己内酯 电子束辐照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SiC纤维制备技术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卫中 陆佳佳 +3 位作者 马小民 吴永龙 陈秀娟 张春苏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05-107,共3页
SiC纤维因其具有优异的特性,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尽管如此,已生产的SiC纤维不是纯的SiC,其组成中含有不同组分的Si、C、O等元素,在1300℃以上,β-SiC微晶会长大,同时氧的存在会使纤维释放CO和SiO等气体,从而限制了纤维在更高端... SiC纤维因其具有优异的特性,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尽管如此,已生产的SiC纤维不是纯的SiC,其组成中含有不同组分的Si、C、O等元素,在1300℃以上,β-SiC微晶会长大,同时氧的存在会使纤维释放CO和SiO等气体,从而限制了纤维在更高端领域的应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未来研究方向和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领域 纤维性能 先驱体法 纤维制备 电子束交联 氧化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