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学习探究电子气体在沸石分子筛上的吸附 被引量:2
1
作者 陈佳丽 赵国祥 +3 位作者 颜亚玉 夏万厅 李巧红 张健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4,共10页
使用机器学习进行高通量筛选是一种新的材料筛选方法,我们结合巨正则蒙特卡罗(GCMC)模拟和机器学习方法研究了沸石分子筛对气体的吸附。使用GCMC模拟方法,计算了12种电子气体在240种纯硅沸石分子筛上的绝对吸附量,并通过Zeo++程序分析... 使用机器学习进行高通量筛选是一种新的材料筛选方法,我们结合巨正则蒙特卡罗(GCMC)模拟和机器学习方法研究了沸石分子筛对气体的吸附。使用GCMC模拟方法,计算了12种电子气体在240种纯硅沸石分子筛上的绝对吸附量,并通过Zeo++程序分析了沸石分子筛的17种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2种机器学习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旨在预测沸石分子筛对各类电子气体的吸附能力。同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模型性能评估,揭示了不同结构特征对气体吸附容量的影响程度,并对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精度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特种气体 沸石分子筛 机器学习 巨正则蒙特卡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沥青电子结构计算及微观结构表征
2
作者 王仰辉 丁勇杰 +3 位作者 奚源 王娇娇 梅子俊 张华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0,共5页
沥青电子结构研究是沥青微观结构及沥青分子间相互作用本质解析的基础。为研究沥青电子结构与微观结构的关联,基于DFT(密度泛函理论)对沥青电子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取沥青的电子结构特征信息,同时研究沥青分子的微观结构组成参数。结合BP... 沥青电子结构研究是沥青微观结构及沥青分子间相互作用本质解析的基础。为研究沥青电子结构与微观结构的关联,基于DFT(密度泛函理论)对沥青电子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取沥青的电子结构特征信息,同时研究沥青分子的微观结构组成参数。结合BP神经网络与灰色关联法,对沥青微观结构与沥青电子结构间关联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预测分子内电子的分布来表征分子结构的特性。研究得出:沥青微观结构组成参数与分子表面静电势参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分子表面静电势可作为沥青电子结构表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微观结构 分子模拟 机器学习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电离质谱数据和机器学习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分类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情 吕敏 +3 位作者 邓虹霄 胡驰 向平 陈航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0-646,共7页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结构变化快速,给基于标准物质和质谱数据库筛选和鉴定这些新物质带来了挑战。本研究使用机器学习方法为未知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结构鉴定提供新策略。基于871个质谱数据集构建了最近邻、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人工神经网... 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结构变化快速,给基于标准物质和质谱数据库筛选和鉴定这些新物质带来了挑战。本研究使用机器学习方法为未知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结构鉴定提供新策略。基于871个质谱数据集构建了最近邻、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用于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结构分类预测,采用5倍交叉验证的网格搜索对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优化,使用混淆矩阵、准确度、精密度、召回率和f-分数评估4种分类预测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能力最优,整体准确度可达89.27%,可以很好地对未知化合物结构类别进行预测,从而为未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电离质谱(EI-MS) 新精神活性物质 机器学习 分类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电子文献分类
4
作者 张开选 夏旭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00-1008,共9页
文献数据的自动化分类,将在数字图书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般采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核方法,在标准测试集合上进行文献数据分类,具有某些不足。该方法存在文献向量规模庞大、核函数非正交且多义、重现率计算耗时等缺陷;不使用... 文献数据的自动化分类,将在数字图书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般采用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核方法,在标准测试集合上进行文献数据分类,具有某些不足。该方法存在文献向量规模庞大、核函数非正交且多义、重现率计算耗时等缺陷;不使用数字图书馆的真实数据测试,算法的实际说服力不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词汇扩展对文献向量进行预处理,得到少而精、正交无歧义的新文献向量;对文献向量按照语义排序,提高访问和计算速度;借助小波核将文献映射到L2空间进行文献分类。采用中国学术期刊网的真实分类数据,从摘要信息和全文文献两个角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核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文献分类机器学习 支持向量机 L2空间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分子束外延生长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杨再洪 周灿 +3 位作者 范柳燕 张燕辉 陈泽中 陈平平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4-934,共11页
最近几年,人工智能在材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机器学习在分子束外延(MBE)技术中的应用引人关注。基于原位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HEED)及相关物性的智能识别和反馈的MBE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生长材料的质量和生长效率,有望实现薄膜的MBE智能外延... 最近几年,人工智能在材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机器学习在分子束外延(MBE)技术中的应用引人关注。基于原位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HEED)及相关物性的智能识别和反馈的MBE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生长材料的质量和生长效率,有望实现薄膜的MBE智能外延。本综述聚焦机器学习MBE中的应用研究,首先介绍了MBE中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模型,阐述了机器学习在优化MBE生长条件中的应用,着重总结了不同材料体系(半导体薄膜和量子结构材料、氧化物材料和二维材料等)基于RHEED图像机器学习的研究进展,并就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策略进行了总结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束外延 机器学习 反射高能电子衍射 Ⅲ-Ⅴ族半导体材料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D3FSP PET/CT机器学习模型评估主观认知功能下降
6
作者 孟凡盛 田占宇 +3 位作者 龚伟 熊亮 蒋海壮 于丽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3-577,共5页
目的 观察^(18)F-D3FSP PET/CT机器学习(ML)模型用于评估主观认知功能下降(SCD)的价值。方法 于中国认知下降纵向研究队列(SILCODE)中选取32例接受^(18)F-D3FSP PET/CT检查的SCD患者(SCD组)及1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按7∶3比例将其分... 目的 观察^(18)F-D3FSP PET/CT机器学习(ML)模型用于评估主观认知功能下降(SCD)的价值。方法 于中国认知下降纵向研究队列(SILCODE)中选取32例接受^(18)F-D3FSP PET/CT检查的SCD患者(SCD组)及1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按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34)及测试集(n=14),基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标准摄取值比值(SUVR)分别构建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及逻辑回归(LR)模型评估SCD;利用格式转化对PET/CT数据进行扩增,并按8∶2比例划分训练集(含8 775幅CT及1 833幅PET图像)及测试集(含2 025幅CT及423幅PET图像),分别基于CT及PET构建VGG16模型用于评估SCD。结果 SVM、RF及LR模型评估训练集SC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均为1.000,在测试集分别为0.863、0.872及1.000;LR模型存在过拟合,RF模型效能更优。基于CT及基于PET的VGG16模型评估训练集SCD的准确率分别于第175次及第150次迭代后趋于稳定,最高分别为67.11%及65.35%;其在测试集的准确率分别于第165次及第145次迭代后趋于稳定,最高分别为62.43%及59.16%。结论 ^(18)F-D3FSP PET/CT ML模型可用于评估S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机器学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机器学习的电子装备系统智能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云 朱家元 张恒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210-211,232,共3页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原则的新型机器学习方法,具有完备的理论依据和良好的学习泛化能力。该文针对电子装备系统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构建智能故障诊断模型,并对典型电子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结果表明,该诊断模型是可行的...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原则的新型机器学习方法,具有完备的理论依据和良好的学习泛化能力。该文针对电子装备系统特征,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构建智能故障诊断模型,并对典型电子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结果表明,该诊断模型是可行的、有效的,具有一定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机器学习 支持向量机 电子装备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原子识别以及非线性漂移校正
8
作者 黄子扬 刘曦 +5 位作者 王怀远 黄瑞龙 郑赫 赵培丽 贾双凤 王建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2-669,共8页
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STEM)是一种重要的微观结构表征手段。然而,由于电子束和样品漂移等问题,极大影响了STEM图像的质量和后续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引入机器学习,改进了原子识别... 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STEM)是一种重要的微观结构表征手段。然而,由于电子束和样品漂移等问题,极大影响了STEM图像的质量和后续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引入机器学习,改进了原子识别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元素分类;另外,针对单张STEM图像,在原子识别的基础上,提出了快速非线性漂移校正的方法,解决了以往漂移校正方法依赖较多数据的问题,此方法适用于辐照敏感材料的漂移校正,显著提高了STEM图像的解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漂移校正 原子识别 机器学习 透射电子显微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电子地图和信道实测数据的市区路径损耗机器学习模型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耿绥燕 胡玮 +2 位作者 丁海成 钱肇钧 赵雄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524-3531,共8页
随着5G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部署以及网络性能的优化,高精度和低复杂度的路径损耗预测模型尤为重要。该文针对大型城市场景,使用目前5G热点频段700 MHz,2.4 GHz,3.5 GHz的实测数据,将收发端位置、3维距离、相对余隙、建筑物密度、平均高... 随着5G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部署以及网络性能的优化,高精度和低复杂度的路径损耗预测模型尤为重要。该文针对大型城市场景,使用目前5G热点频段700 MHz,2.4 GHz,3.5 GHz的实测数据,将收发端位置、3维距离、相对余隙、建筑物密度、平均高度等作为环境特征,建立了基于3D电子地图的机器学习路径损耗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复杂城市环境下,该文方法因其预测精度高而优于传统的基于收发端距离的路径损耗模型。另外,该文提出了基于频率迁移学习的路径损耗预测模型,并用均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均方根误差、决定系数等指标对其性能进行评估。该文方法可以解决建筑物遮挡严重的复杂城市环境以及在无大量测试数据的路径损耗预测问题,精确地预测城市环境中视距非视距混合信道的路径损耗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无线通信 路径损耗预测 机器学习 频率迁移 3D电子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FPGA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春生 陈雷 +4 位作者 王源 王硕 周婧 庞永江 杜忠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共13页
随着后摩尔时代的来临,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凭借其灵活的重复可编程特性、开发成本低的特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IoTs)、5G通信、航空航天以及武器装备等各个领域。作为FPGA设计开发过程中所必备的手段,FPGA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随着后摩尔时代的来临,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凭借其灵活的重复可编程特性、开发成本低的特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物联网(IoTs)、5G通信、航空航天以及武器装备等各个领域。作为FPGA设计开发过程中所必备的手段,FPGA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的研究在各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在机器学习方法的推动下,FPGA EDA工具的运行效率和结果质量(QoR)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该文首先对FPGA EDA技术与机器学习技术的概念内涵进行了简要概述,随后综述了机器学习技术在FPGA EDA高层次综合(HLS)、逻辑综合、布局与布线等各个不同阶段应用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基于机器学习的FPGA EDA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提供参考,为后摩尔时代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机器学习 电子设计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鼻结合机器学习对污泥异味特征的识别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珊珊 楼紫阳 +3 位作者 王川 张瑞娜 宋佳 王罗春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34-1239,1247,共7页
污泥组分复杂、来源广泛,异味强度高,其异味特征随异味组分变化明显,因此尝试利用电子鼻实现不同污泥异味特征的快速识别。基于主成分分析(PCA)与线性判别分析(LDA)手段,电子鼻可以有效识别来自农产品加工厂的大豆污泥、化工染料厂的印... 污泥组分复杂、来源广泛,异味强度高,其异味特征随异味组分变化明显,因此尝试利用电子鼻实现不同污泥异味特征的快速识别。基于主成分分析(PCA)与线性判别分析(LDA)手段,电子鼻可以有效识别来自农产品加工厂的大豆污泥、化工染料厂的印染污泥和城镇居民区市政污泥的异味特征;加入厌氧消化市政污泥、脱水处理市政污泥的异味信息后,电子鼻训练集数据从240条增加到400条,LDA响应数据识别的正确率降低4.2百分点。将电子鼻分别结合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判别5种污泥的异味特征,发现多元逻辑回归、K近邻与支持向量分类(SVC)等机器学习模型适用于大样本空间的数据判别,提高了电子鼻对污泥异味特征识别的准确率,解决了电子鼻训练样本数据量受限的问题。其中结合LDA降维的线性核函数SVC模型(LDA-SVC_(linear))可视化分类程度高,实际可应用范围更广。研究结果可为污泥异味特征快速判别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异味 电子 快速检测 机器学习 支持向量分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和磁共振的机器学习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志庚 闫少珍 卢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13-1415,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记忆丧失和认知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衰老与AD之间的状态,其认知功能轻度减退,而日常能力未受影响,其中10%~15%在1年...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记忆丧失和认知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衰老与AD之间的状态,其认知功能轻度减退,而日常能力未受影响,其中10%~15%在1年内转化为A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诊断 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磁共振成像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核机器学习的三文鱼新鲜度检测系统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鑫星 董保平 +3 位作者 杨铭松 张国祥 张小栓 成建红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6-384,共9页
为了实现对不同冷藏温度下三文鱼新鲜度的检测与识别,设计了一种用于三文鱼气味指纹采集与新鲜度辨识的电子鼻系统。电子鼻系统由密闭检测气室、半导体气体传感器阵列、数据采集模块、模式识别模块和显示界面等组成。电子鼻模式识别方... 为了实现对不同冷藏温度下三文鱼新鲜度的检测与识别,设计了一种用于三文鱼气味指纹采集与新鲜度辨识的电子鼻系统。电子鼻系统由密闭检测气室、半导体气体传感器阵列、数据采集模块、模式识别模块和显示界面等组成。电子鼻模式识别方法采用核机器学习方法,以支持向量机(SVM)作为学习机。采集0、4、6℃温度下冷藏三文鱼样本的气味数据,对不同核函数及参数的核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与测试,最终确定了适于此电子鼻系统识别三文鱼新鲜度的最佳核机器学习模型:核函数选用多项式核函数,核参数q取3,γ取15,c取0。此模型对不同温度冷藏三文鱼样本的冷藏时间具有一定的辨识能力,对于测试集,0℃允许偏差1 d预测正确率为92. 86%,4℃无偏差预测正确率为88. 89%、允许偏差1 d预测正确率100%,6℃无偏差预测正确率为75. 00%、允许偏差1 d预测正确率100%。将辨识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PCA)进行对比,此模型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文鱼 新鲜度 电子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算法诊断PET/CT纵膈淋巴结性能评估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洪凯 陈中华 +5 位作者 周纵苇 李迎辞 陆佩欧 王文志 刘宛予 于丽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88-797,共10页
评估4种主流典型的机器学习方法(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AdaBoost、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对(^(18 )F-FDG)PET/CT影像中非小细胞肺癌纵膈淋巴结良恶性进行诊断分类的性能.先从168例病人的PET/CT影像中分割出1 397个淋巴结,对每个淋巴结... 评估4种主流典型的机器学习方法(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AdaBoost、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对(^(18 )F-FDG)PET/CT影像中非小细胞肺癌纵膈淋巴结良恶性进行诊断分类的性能.先从168例病人的PET/CT影像中分割出1 397个淋巴结,对每个淋巴结提取出13种图像特征(D_(short)、area、volume、HU_(mean)(2Dor 3D)、HU_(contrast)(2Dor3D)、SUV_(mean)(2Dor 3D)、SUV_(max)(2Dor 3D)、SUV_(std)(2Dor 3D));将提取出的13种图像特征进行组合,得到4种组合变量("All features"、"High AUC features"、"Doctors features"、"3Dfeatures");在4种组合变量下,分别从敏感性、特异性以及ROC曲线下的区域面积(AUC_(ROC))3个方面对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AdaBoost、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定量地进行诊断性能评估.评估结果显示,4种分类器分割结果的敏感性为77%~84%,特异性为81%~84%,AUC_(ROC)为0.86~0.90.在显著性(p<0.001)条件下对比发现,虽然机器学习方法的特异性略低于人类专家,但是敏感性显著优于人类专家.研究结果表明,三维图像特征及PET/CT影像组合特征可以显著提高AUC_(ROC).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虽然4种机器学习方法在(^(18)F-FDG)PET/CT影像的非小细胞肺癌纵膈淋巴结的良恶性诊断中展现了不错的敏感性,但它们的特异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未来需要尝试多种分类方法进行联合实验,使用更高级的机器学习方法如深度学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诊断 纵膈淋巴结 非小细胞肺癌 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邮件智能分类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6
15
作者 熊应 朱斌 朱海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653-1655,共3页
互联网时代 ,人类的几种主要通讯方式中 ,电子邮件是既快捷又经济的方式 .对当前人们往来的大量电子邮件 ,一般在电脑网络中 ,使用基于关键字比较之分类系统的过滤器对邮件进行分类 .这种传统方式存在缺乏灵活性 ,不能有效地处理概括性... 互联网时代 ,人类的几种主要通讯方式中 ,电子邮件是既快捷又经济的方式 .对当前人们往来的大量电子邮件 ,一般在电脑网络中 ,使用基于关键字比较之分类系统的过滤器对邮件进行分类 .这种传统方式存在缺乏灵活性 ,不能有效地处理概括性描述复杂性问题等缺点 .使用效果不甚理想 .本文在传统规则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机器学习的知识 ,设计了一个新的电子邮件智能分类系统 ,较好地解决了概括性的分类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邮件 智能分类 专家系统 机器学习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电子邮件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斌 熊应 朱海云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53-56,共4页
利用人工智能理论设计了一个电子邮件智能分类系统SatelliteFilter ,介绍了它的结构和算法 。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电子邮件 智能分类系统 知识表示 归纳推理 机器学习 邮件类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垃圾邮件智能过滤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威成 马素霞 齐林海 《现代电力》 2003年第1期65-67,共3页
为了更好的进行垃圾邮件过滤 ,介绍了NaiveBayes (N B )算法 ,并结合N B 算法和垃圾邮件过滤对N B 算法作了一些改进。之后 ,详细介绍了N B 算法在垃圾邮件智能过滤中的应用和实现 ,同时给出了应用的评估算法和评估结果。实验结果显示 ,... 为了更好的进行垃圾邮件过滤 ,介绍了NaiveBayes (N B )算法 ,并结合N B 算法和垃圾邮件过滤对N B 算法作了一些改进。之后 ,详细介绍了N B 算法在垃圾邮件智能过滤中的应用和实现 ,同时给出了应用的评估算法和评估结果。实验结果显示 ,把N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邮件智能过滤方法 机器学习 电子邮件 人工智能 计算机模拟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面向移动设备的深度学习研究——评《面向移动设备的机器学习》 被引量:2
18
作者 田晶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I0007-I0007,共1页
人工智能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暴露了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浅层化的学习弊端。借助科技时代的人工智能电子移动设备聚焦深度学习研究,促进浅层知识储备向深度学习能... 人工智能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暴露了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浅层化的学习弊端。借助科技时代的人工智能电子移动设备聚焦深度学习研究,促进浅层知识储备向深度学习能力的转化,成为信息科技社会发展的迫切之需。在此背景下,将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驱动力,推动国民思想朝着更高阶的思维模式转变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由雷瓦西•戈帕拉克里希南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面向移动设备的机器学习》一书,作者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端,面向信息化时代电子信息移动设备迅速发展带来的浅显化学习的社会问题,详细阐述了与移动设备机器学习相关的基本解决方案。该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材教辅用书,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研究开发人员的参考手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出版社 深度学习 移动设备 浅显化 机器学习 参考手册 电子信息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多压多温多参标准单元延迟快速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振宇 杨天豪 +1 位作者 蒋汶乘 张书政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31-1338,共8页
标准单元库是芯片设计、分析和验证的基础,其生成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服务器资源,因此供应商往往只提供少量端角的标准单元库。但是,芯片性能、功耗、可靠性等指标的设计需要标准单元在多种电压、温度和参数(驱动强度、沟道长度和阈值电... 标准单元库是芯片设计、分析和验证的基础,其生成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服务器资源,因此供应商往往只提供少量端角的标准单元库。但是,芯片性能、功耗、可靠性等指标的设计需要标准单元在多种电压、温度和参数(驱动强度、沟道长度和阈值电压等)下的延迟信息。为快速实时计算多种端角下标准单元的延迟,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多压多温多参标准单元延迟计算方法。通过深入研究影响标准单元延迟的因素,从28 nm工艺标准单元库和时序报告中提取数据构成数据集,使用机器学习算法训练并校准得到了标准单元延迟计算模型。模型的建立仅耗时数分钟,远远低于模拟方法耗费的时间(通常数百小时)。该模型对未知电压下单元延迟的计算平均误差为1.542 ps,未知温度下单元延迟的计算平均误差为1.814 ps,不同参数下单元延迟的计算平均误差为2.202 ps,静态时序分析流程中单元延迟预测偏差小于3%。该方法可以快速实时地计算单元延迟,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应用于签核前的多场景快速时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设计自动化 标准单元库 门延迟计算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捷设计中基于机器学习的静态时序分析方法综述 被引量:4
20
作者 贺旭 王耀 +4 位作者 傅智勇 李暾 屈婉霞 万海 张吉良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0-652,共13页
随着集成电路规模越来越大,设计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有效地提升设计生产率,芯片敏捷设计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芯片RTL-to-GDSII设计流程中,敏捷设计方法需要广泛借助机器学习技术,寻求“无人参与”的解决方案.时序性能作为芯片的重... 随着集成电路规模越来越大,设计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有效地提升设计生产率,芯片敏捷设计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在芯片RTL-to-GDSII设计流程中,敏捷设计方法需要广泛借助机器学习技术,寻求“无人参与”的解决方案.时序性能作为芯片的重要性能指标,需要在RTL-to-GDSII设计的各个流程中进行静态时序分析.快速、准确、可靠的时序预测,可以将Sign-Off的时序性能前馈到早期设计流程中,指导早期设计的时序优化和时序收敛,减少芯片设计的迭代次数和迭代周期.文中给出敏捷设计中时序优化的流程框架,详细地梳理了RTL-to-GDSII设计流程中基于机器学习的时序分析研究现状;并从数据准备、问题建模、实用性以及通用性等多方面,探讨了敏捷设计中基于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时序预测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捷设计 电子设计自动化 静态时序分析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