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政务服务能力测评模型的结构与关系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胡广伟 邓三鸿 +1 位作者 卢明欣 石进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2-748,共7页
结合我国电子政务服务的应用分析,提出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的概念。由此,从服务提供方的视角构建了包括3个维度5个方面的电子政务服务能力测评模型;进一步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两阶段验证性因子分析、路径分析方法,对模型的结构及各组成部... 结合我国电子政务服务的应用分析,提出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的概念。由此,从服务提供方的视角构建了包括3个维度5个方面的电子政务服务能力测评模型;进一步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两阶段验证性因子分析、路径分析方法,对模型的结构及各组成部分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地解释我国电子政务服务能力,为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的管理提供了一种测量工具,为服务能力的改善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服务能力 能力管理 结构模型 验证性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对电子政务服务的采纳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陕西省西安市农民的调查数据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立华 苗婷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9-114,126,共6页
本文利用陕西省西安市386位农民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民对电子政务服务的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对电子政务服务的采纳意愿普遍较高,信息服务层次和公众参与层次的采纳意愿高于在线办事层次的... 本文利用陕西省西安市386位农民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民对电子政务服务的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对电子政务服务的采纳意愿普遍较高,信息服务层次和公众参与层次的采纳意愿高于在线办事层次的采纳意愿;农民的自我效能、感知有用性、感知信任和主观规范均对电子政务服务采纳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调查数据还进一步表明,不会使用、没听说过政府网站和缺少电脑等硬件是阻碍农民采纳电子政务服务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服务 农民采纳意愿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主导逻辑下的电子政务服务——概念模型、关键要素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咏 胡广伟 《现代情报》 CSSCI 2018年第5期17-24,共8页
电子政务服务(E-Government Service,EGS)是政府和公共部门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向公众、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也是社会公众参与资源整合、实现价值共创的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推动和用户需求拉动的双重力量作用下,电子... 电子政务服务(E-Government Service,EGS)是政府和公共部门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向公众、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也是社会公众参与资源整合、实现价值共创的重要途径。在信息技术推动和用户需求拉动的双重力量作用下,电子政务服务遵循的逻辑前提已经改变,导致电子政务服务的内涵随之变化,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新梳理。从公共服务主导逻辑的演变入手,对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电子政务服务的概念进行界定;结合政治—行政系统理论和活动理论,构建反映电子政务服务内涵的框架体系,包含输入、内输入、输出和反馈等关键要素,并对关键要素和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指出未来电子政务服务研究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电子政务服务的理论研究和政府实践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电子政务服务 服务主导逻辑 价值共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业务整合水平对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丁锐 胡广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1-197,共7页
整合是以统一而有效的方式跨组织和信息系统,转移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整合的意义在于消减成本,创造整体效应。政府业务整合主要包括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电子政务服务业务流整合。基于电子政务服务能力测评模型和政府业务整合水平测评模型... 整合是以统一而有效的方式跨组织和信息系统,转移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整合的意义在于消减成本,创造整体效应。政府业务整合主要包括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和电子政务服务业务流整合。基于电子政务服务能力测评模型和政府业务整合水平测评模型,提出假设,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政府业务整合水平对电子政务服务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业务纵向整合水平对电子政务服务传递能力、内容服务能力和动态服务能力具有直接、正向影响。相比而言,当前政府业务横向整合还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服务 横向整合 纵向整合 结构方程模型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用户的电子政务服务系统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海涛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0,共4页
以北京、上海等城市为样本,通过调查各地电子政务服务系统发展规划及其应用中的用户反馈,指出了目前我国电子政务服务系统实施中的过分依赖信息交流技术等问题,并通过构建EGSS服务系统,从整合业务流程、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保障系统安全... 以北京、上海等城市为样本,通过调查各地电子政务服务系统发展规划及其应用中的用户反馈,指出了目前我国电子政务服务系统实施中的过分依赖信息交流技术等问题,并通过构建EGSS服务系统,从整合业务流程、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保障系统安全等途径入手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服务系统 业务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政务服务价值共创实现内容、过程及资源要素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司文峰 胡广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2-139,共8页
[目的/意义]在现今"互联网+"环境下,政务服务出现新变化,用户参与具备更多机会,迫切需要新理念指导。[方法/过程]结合中国发展现状,引入价值共创理论,探讨电子政务服务价值共创内容、过程、资源要素。通过识别价值共创常见的... [目的/意义]在现今"互联网+"环境下,政务服务出现新变化,用户参与具备更多机会,迫切需要新理念指导。[方法/过程]结合中国发展现状,引入价值共创理论,探讨电子政务服务价值共创内容、过程、资源要素。通过识别价值共创常见的七类内容,确立价值共识、价值共生、价值共创、价值共享、价值共勉、价值扩散演进过程,构造"DARTVSS""TEMFI"演进资源要素模型,深入分析资源要素匹配、模型要素匹配的内在规律。[结果/结论]梳理出电子政务服务价值共创实现流程,阐释了电子政务服务价值共创实现过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价值共创 电子政务服务 价值实现内容 资源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政务维度视角的我国内地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分异规律 被引量:9
7
作者 司文峰 胡广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1-168,188,共9页
[目的/意义]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战略实施以来,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电子政务服务受到广泛关注,但缺少基于政务维度视角的大样本多渠道分析研究。[方法/过程]因此,通过应用多维指标体系对省份、地级以上城市数据进行收集,分析... [目的/意义]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战略实施以来,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电子政务服务受到广泛关注,但缺少基于政务维度视角的大样本多渠道分析研究。[方法/过程]因此,通过应用多维指标体系对省份、地级以上城市数据进行收集,分析网站及"两微一端",继而以行政级别、经济水平为分异属性,从省份与地级以上城市层面揭示了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分布。反映了服务能力因政务渠道、行政级别、经济水平不同而异的分布特点;阐述了行政级别与经济水平在不同政务维度上对能力分布均存在不同显著影响;同时还发现经济分异下省份与城市的能力分布在各政务维度表现不同,从而具体揭示分异特征。[结果/结论]归纳出政府在行政级别与经济水平属性、省份与城市层面上调控力度与调控方向上的结论为决策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服务 服务能力 政务新媒体 分异规律 政务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子政务服务创新研究20年:一个系统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丁依霞 郭俊华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54,共11页
系统梳理电子政务服务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不仅能反映学术研究的趋势和方向,也对实践活动起反思和指导作用。本文基于5W1H1P分析框架,从创新主体、创新内容、创新过程、创新原因、创新绩效、创新地点和创新历程7个方面对该领域的243篇CS... 系统梳理电子政务服务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不仅能反映学术研究的趋势和方向,也对实践活动起反思和指导作用。本文基于5W1H1P分析框架,从创新主体、创新内容、创新过程、创新原因、创新绩效、创新地点和创新历程7个方面对该领域的243篇CSSCI文献进行系统性文献综述,由此勾勒出电子政务服务创新研究的基本图景。总体来说,20年来学者们关于电子政务服务创新不同层面的研究不仅为更好理解政府创新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解读和分析,同时对进一步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服务 政府创新 系统性文献综述 5W1H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林草电子政务服务数字化整合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闫瑞华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5-104,共10页
在“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下,国务院各部门、地方政府相继开展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数据信息共享等系列信息化工作,开始扭转多年以来电子政务服务建设“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的局面。随着信息技术... 在“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下,国务院各部门、地方政府相继开展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数据信息共享等系列信息化工作,开始扭转多年以来电子政务服务建设“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的局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系列工作的不断深化,为支撑中国林草电子政务服务提供了较为坚实的信息技术保障。林草电子政务服务开始由信息资源联通不畅、数据信息共享程度低的传统信息化建设模式逐步向业务系统协同、数据信息共享程度高的新型数字化建设模式转变,应用服务得到较大拓展,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基于颠覆式创新理论,文章采用单案例探索性研究方法,聚焦国家层面林草管理部门的电子政务服务发展重要阶段,运用收集历史数据、开展访谈、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以林草政务服务信息系统整合、数据信息共享工作为主线,分析各类历史数据和访谈数据,提出中国林草电子政务服务数字化颠覆式创新概念,探索林草电子政务服务数字化嵌入机理和颠覆式创新策略,为中国林草电子政务服务数字化整合和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式创新 林草电子政务服务 数字化整合 创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政务服务外包关系契约的逆向选择风险分析
10
作者 赵言 何有世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04-105,共2页
本文针对关系契约建立前的逆向选择风险,建立政府与运营企业的博弈模型,明析了博弈双方的风险关系;然后运用信息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关系契约的逆向选择风险模型,进一步探讨了关系契约的特征以及外包中双方的风险分担。
关键词 电子政务服务外包 关系契约 逆向选择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政务服务及其应用层次模型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广伟 潘文文 顾日红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5-130,共6页
电子政务服务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等公共组织提供公共服务上的创新型应用,将使得公共服务能力、效率、品质等得到大幅改善,从而有效提高企业、公众等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从电子政务服务的概念入手,提出与讨论了电子政务服务的四层应用模型... 电子政务服务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等公共组织提供公共服务上的创新型应用,将使得公共服务能力、效率、品质等得到大幅改善,从而有效提高企业、公众等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从电子政务服务的概念入手,提出与讨论了电子政务服务的四层应用模型;提出一个电子政务服务内容的分析框架,对服务内容及其提供方法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实证数据对分析框架进行了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电子政务服务 公共事务服务 公共参与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政务综合服务门户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怀明 高国伟 +2 位作者 王延章 王宁 叶鑫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7-79,共3页
在借鉴企业信息门户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城市的特点,针对政府行政管理和变革的需要和各级政府电子政务的实践,提出了适合我国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的电子政务综合服务门户模型。通过对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间系统独立,缺乏协同,... 在借鉴企业信息门户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城市的特点,针对政府行政管理和变革的需要和各级政府电子政务的实践,提出了适合我国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的电子政务综合服务门户模型。通过对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间系统独立,缺乏协同,形成信息孤岛,缺乏统一规范入口等问题,从系统和工程的观点提出了应用角色互动网络模型,可以应用到电子政务系统中的综合服务门户的解决框架,并通过给出的框架建立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软件系统框架结构,最后对电子政务综合服务门户应用实践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综合服务门户 角色互动网络 软件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效率评价——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立华 苗婷 田祥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110,共6页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8年的农村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总体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测算并给出了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农村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效率偏低,表现为无效,且...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8年的农村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总体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了测算并给出了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农村电子政务公共服务效率偏低,表现为无效,且其投入产出实际值和目标值存在较大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电子政务公共服务 效率评价 数据包络分析 决策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公众持续使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菲 高洁 《现代情报》 CSSCI 2014年第8期170-176,共7页
从概念上界定了电子服务、电子政务服务以及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阐述了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的基础理论模型;概括了电子服务持续使用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国内外电子政务服务持续使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指出目前研究忽略了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阶段... 从概念上界定了电子服务、电子政务服务以及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阐述了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的基础理论模型;概括了电子服务持续使用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国内外电子政务服务持续使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指出目前研究忽略了电子政务信息服务阶段的持续使用问题,围绕电子政务信息服务公众持续使用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对于电子政务服务发挥其应有价值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 电子服务 电子政务信息服务 持续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A的服务型电子政务模式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高洁 张相文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7-783,共7页
为了有效利用分布在不同平台上的政务信息资源,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需要对分布在不同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集成。首先,本文提出一种服务型电子政务架构,对运行在不同平台上的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整合,通过Web Service、SOA等技... 为了有效利用分布在不同平台上的政务信息资源,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需要对分布在不同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集成。首先,本文提出一种服务型电子政务架构,对运行在不同平台上的电子政务系统进行整合,通过Web Service、SOA等技术实现对政务信息资源的集成;其次,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语义中介模式,对不同平台上的信息源提供一种映射关系,并从本体角度对信息以及信息间的联系进行描述。这种面向服务的架构能克服传统电子政务模式的不足,对服务型电子政务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电子政务 SOA WEB Service语义中介模式 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日志挖掘的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体系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玉珍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5-189,196,共6页
在讨论了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内容、方式与流程后,将Web日志挖掘技术与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进行了结合,深入分析了Web日志挖掘技术在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领域的具体应用,最后,对基于Web日志挖掘的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 在讨论了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的内容、方式与流程后,将Web日志挖掘技术与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进行了结合,深入分析了Web日志挖掘技术在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领域的具体应用,最后,对基于Web日志挖掘的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 WEB日志挖掘 WEB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政务空间信息服务应用模型的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娜 刘纪平 +1 位作者 董春 王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4-67,共4页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模型评价方法和分析电子政务空间信息服务应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次、可扩展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度评价模型,并给出适用度计算的方法和流程。最后,以三种地震灾害评估模型在震灾评估中的应用为例对其进行基...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模型评价方法和分析电子政务空间信息服务应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次、可扩展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度评价模型,并给出适用度计算的方法和流程。最后,以三种地震灾害评估模型在震灾评估中的应用为例对其进行基于适用度的模型适用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空间信息服务应用模型 适用度 适用度评价模型 适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农村的服务型电子政务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宗奎 杨之音 《农业与技术》 2008年第3期5-10,共6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服务型电子政务的相关概念,阐述了服务型电子政务出现的必然性及农村建立服务型电子政务的意义。通过对我国农村服务型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实现方案。
关键词 农村 服务电子政务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政务微信服务能力的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汤志伟 周维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6-133,163,共9页
[目的/意义]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互联网与政府治理方式的深度融合,加强地方政府政务微信服务能力建设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发展引擎。[方法/过程]为探究我国政务微信服务能力的总体发展情况,本文基于TOE框架并结合... [目的/意义]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互联网与政府治理方式的深度融合,加强地方政府政务微信服务能力建设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发展引擎。[方法/过程]为探究我国政务微信服务能力的总体发展情况,本文基于TOE框架并结合资源依赖理论构建了我国地级市政务微信服务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运用OLS回归分析进行假设检验。[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技术设施建设、移动应用端普及情况、财政资源、政策重视程度、市场化程度及上级压力显著正向影响地方政府政务微信服务能力的建设,而东、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政务微信服务能力在提升路径上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微信 服务能力 电子政务服务 数字治理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A的服务型电子政务模型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龙朝阳 肖静波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1-65,共5页
我国政务部门在各自的政务系统建设中,多从自身业务出发来构建信息系统,造成了业务与数据的相对自我封闭,以致跨部门、跨地区间大量信息孤岛出现。针对此问题提出的基于SOA的服务型电子政务模型能够在不破坏现有系统的前提下,解决电子... 我国政务部门在各自的政务系统建设中,多从自身业务出发来构建信息系统,造成了业务与数据的相对自我封闭,以致跨部门、跨地区间大量信息孤岛出现。针对此问题提出的基于SOA的服务型电子政务模型能够在不破坏现有系统的前提下,解决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孤岛和数据整合问题,并能对内提供协作办公、决策支持,对外提供"一站式"服务,对各级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有一定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A电子政务 服务电子政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