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支气管镜术在婴幼儿反复喘息性疾病中的诊疗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方识进 《安徽医学》 2014年第7期916-919,共4页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术对婴幼儿反复喘息性疾病的诊断以及相关的治疗价值。方法将68例以反复喘息经常规治疗无效的患儿予表面局部麻醉后行电子支气管镜术,通过镜下直视观察及灌洗液病原学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同时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和...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术对婴幼儿反复喘息性疾病的诊断以及相关的治疗价值。方法将68例以反复喘息经常规治疗无效的患儿予表面局部麻醉后行电子支气管镜术,通过镜下直视观察及灌洗液病原学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同时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和灌注抗生素等局部治疗,并评判其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8例患儿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镜下明确诊断支气管内膜炎改变32例(47.05%),镜下表现炎症改变重、分泌物黏稠、痰栓阻塞,患儿经电子支气管镜支气管冲洗后,咳喘明显缓解,取得较好疗效。支气管狭窄14例(20.58%),支气管异物11例(16.17%),后经电子支气管镜成功取出4例,其余7例转入我院耳鼻喉科取出,支气管软化症9例(13.23%),支气管内膜结核2例。镜下表现为支气管内膜炎症的32例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学检查阳性11例(34.37%),其中肺炎支原体6例,肺炎链球菌和结核杆菌各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并发症:3例患儿在术中出现一过性口唇紫绀或咳嗽剧烈,相应处理后均缓解,5例患儿在术后出现发热和咳嗽加重,经抗感染、雾化等相应对症处理后以上并发症均在2~3天内消失。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反复喘息经常规治疗无效的小儿,在病因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支气管镜术 支气管肺泡灌洗 喘息性疾病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对大叶性肺炎患儿病情的影响
2
作者 陈晓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目的:分析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对大叶性肺炎患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对症... 目的:分析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对大叶性肺炎患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及最高呼气流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白介素-6、白介素-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in G,Ig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疗效显著,能改善患儿肺功能,抑制炎症,改善免疫功能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大叶性肺炎 肺功能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支气管镜技术在诊治难治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树华 张云辉 高楠竣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7期20-20,22,共2页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技术在难治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难治性肺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参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试验组采用电子支气管镜技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技术在难治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治难治性肺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参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试验组采用电子支气管镜技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技术在难治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支气管镜术 难治性肺炎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对大叶性肺炎患儿病情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晓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6期1040-1042,共3页
目的:分析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对大叶性肺炎患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对症... 目的:分析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对大叶性肺炎患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及最高呼气流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白介素-6、白介素-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A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大叶性肺炎患儿疗效显著,能改善患儿肺功能,抑制炎症,改善免疫功能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大叶性肺炎 肺功能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灌洗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桂涛 孙良 +5 位作者 赵永 毛国顺 朱影 戴红臣 郑宇 王杰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究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术在不同发热病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行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术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10例,根据发热病程分为早期(发热病程<7 d,43例)、中期(发热病程为7~14 d,38例)及晚期灌洗组(发热病... 目的探究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术在不同发热病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行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术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10例,根据发热病程分为早期(发热病程<7 d,43例)、中期(发热病程为7~14 d,38例)及晚期灌洗组(发热病程为15~30 d,29例),另选择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患儿45例为对照组。入组后7 d,评定患儿临床疗效;各组均于术前、出院时测量肺功能指标最高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水平;观察临床症状、体温恢复时间及咳嗽、抗生素、啰音时间及住院时间;评估安全性。结果电子支气管镜灌洗术治疗不同发热病程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早期、中期、晚期灌洗组症状体征恢复或消失时间均减少(P<0.05);与早期、晚期灌洗组比较,中期灌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均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早期、中期、晚期灌洗组PEF、FVC水平均升高(P<0.05);与早期、晚期灌洗组比较,中期灌洗组PEF、FVC水平均减少(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子支气管灌洗术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具有一定安全性,在发热病程7~14 d时应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不同发热病程 电子支气管镜灌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