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炉内灰渣沉积物中矿物元素分布的电子探针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兰泽全 曹欣玉 +5 位作者 周俊虎 赵显桥 饶甦 周志军 刘建忠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4-119,共6页
提出了一种研究煤灰沉积机理及形成过程的新方法。从炉内选取5个不同部位的灰渣样品,利用电子探针对各矿物元素沿样品厚度方向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i和Al具有几乎完全一致的分布。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形成的主要矿物质为铝硅酸... 提出了一种研究煤灰沉积机理及形成过程的新方法。从炉内选取5个不同部位的灰渣样品,利用电子探针对各矿物元素沿样品厚度方向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i和Al具有几乎完全一致的分布。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形成的主要矿物质为铝硅酸盐(如霞石);积灰沉积物中Na与S的分布规律相似,主要以无水芒硝形式存在,部分结渣沉积物中的Na与Fe具有相似的分布。在初始层内,4个结渣样品中主要致渣元素的分布相似,而与积灰样品中的相反,表明积灰和结渣在机理上是不同的,受炉内局部空气动力场、气氛条件和温度水平等的控制。研究结果可为模拟灰沉积数学模型的建立或改进,以及防结渣添加剂、清灰剂的研制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炉内过程 灰渣沉积物 矿物元素 电子探针分析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微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娟 陈意 +4 位作者 毛骞 李秋立 马玉光 石永红 宋传中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34-1946,共13页
金红石电子探针微量元素分析一般以人工合成的氧化物来作为监测标样,尚较缺乏对金红石标样进行系统地测试分析。本文运用CAMECA SXFive电子探针对金红石标样R10进行微量元素分析,根据金红石中主要微量元素在地质学中的应用,本次共分析... 金红石电子探针微量元素分析一般以人工合成的氧化物来作为监测标样,尚较缺乏对金红石标样进行系统地测试分析。本文运用CAMECA SXFive电子探针对金红石标样R10进行微量元素分析,根据金红石中主要微量元素在地质学中的应用,本次共分析了Al、Si、Ti、Fe、Cr、Zr、V、Nb、Ta等9个元素,Ti、Si元素作为本次分析的监测元素。本文通过调整加速电压和电流、背景和峰值测试时长以及干扰谱峰处理等来提高微量元素分析精度和准确度。分析结果显示,其中,Zr(780±29×10^(-6))(1SD,n=25)、Nb(2799±66×10^(-6))、V(1276±33×10^(-6))、Fe(4309±34×10^(-6))、Cr(718±31×10^(-6))的分析结果与二次离子质谱(SIMS)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的推荐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大部分元素数据波动范围在10%以内,V、Fe元素的数据波动范围仅在5%以内。V、Nb和Fe测试精度比前人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有较大提高。金红石Zr测试误差传递给金红石Zr温度计给出的温度误差一般<22℃。本文还对金红石Zr温度计应用、提高Ta元素分析精度和准确度、金红石Fe^(3+)分析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分析 微量元素 金红石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FE^3+ 测试分析 二次离子质谱 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60(WC)涂层显微组织的电子探针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士同 王成国 +2 位作者 伦宁 马勇 温树林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3-714,共2页
关键词 NI60 WC 显微组织 电子探针分析 耐磨涂层 热喷涂 材料防护 镍基合金涂层 碳化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榴辉岩中金红石的微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振宇 余金杰 +1 位作者 徐珏 周剑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B08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微量元素 金红石 电子探针分析 榴辉岩 地球化学行为 壳-幔相互作用 P-T-t轨迹 高场强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南地区林1井震旦系灯影组电子探针分析:热液白云岩化过程中的元素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肖凯 时志强 +2 位作者 吴冰 李振宇 段雄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9-298,共10页
以电子探针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白云岩岩石学特征对四川盆地东南地区林1井上震旦统灯影组热液白云岩进行了研究。其特征表现为基质白云岩晶体较小,中-巨晶鞍形白云石充填溶蚀孔洞和裂缝。鞍形白云石晶体上常发育数条由内到外铁元素... 以电子探针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白云岩岩石学特征对四川盆地东南地区林1井上震旦统灯影组热液白云岩进行了研究。其特征表现为基质白云岩晶体较小,中-巨晶鞍形白云石充填溶蚀孔洞和裂缝。鞍形白云石晶体上常发育数条由内到外铁元素含量依次降低的明亮条带,表明其受到多期次的深部热液侵入的影响。通过对电子探针样品的分析,发现在热液白云石形成过程中,Mg^(2+)取代Ca^(2+)的同时伴随Fe^(2+)、Mn^(2+)、Sr^(2+)参与结晶。热液白云岩刚开始沉淀时,热液中的Fe^(2+)与Mn^(2+)进入原岩,随着Mg离子大量取代Ca^(2+),使Fe^(2+)与Mn^(2+)进入率下降;或是前期热液白云石的沉淀大量消耗了热液中的金属Fe^(2+)和Mn^(2+),导致金属离子供应不足,造成沉淀过程中Fe^(2+)与Mn^(2+)含量随着Mg^(2+)含量增加而减少,反映着热液白云岩化过程的流体改造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热液白云岩 电子探针分析 震旦系 灯影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早寒武系大陈岭组地震液化脉电子探针分析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严兆彬 郭福生 +1 位作者 胡珺珺 刘礼洁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152-156,共5页
针对地震液化脉体与臼齿构造在宏观上不易辨认的问题,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脉体和含脉体围岩做了定性和定量研究,液化脉中Si、K、Al、Mg明显高于含脉体围岩,而Ca、Sc则表现为含脉体围岩高于脉体;在地震突发振动力作用下,富水软沉积层液化... 针对地震液化脉体与臼齿构造在宏观上不易辨认的问题,利用电子探针技术对脉体和含脉体围岩做了定性和定量研究,液化脉中Si、K、Al、Mg明显高于含脉体围岩,而Ca、Sc则表现为含脉体围岩高于脉体;在地震突发振动力作用下,富水软沉积层液化泄水,塑性碳酸盐沉积物随水部分流失,使得单位面积内碳酸盐沉积含量低于围岩,Ca、S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表现为脉体中Ca、Sc含量偏高;因脉体中易溶物质流失,使得难溶的Si质和炭质相对含量变大。对脉体和含脉体围岩纹层中的方解石定量研究显示,两者方解石的各元素含量几乎相同,表现出明显的同源性,表明脉体是层内物质。结果显示,地震液化脉与臼齿构造在微观特征明显不同,为事件地层的鉴别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液化脉 碳酸盐岩 臼齿构造 大陈岭组 电子探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五磷酸盐晶体用作电子探针分析标样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范国传 陈挺 +3 位作者 张施济 王树根 洪广言 越淑英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1985年第4期113-118,共6页
在电子探针的分析中,标准样品的质量可靠性是进行准确定量分析的基础。因此,对电子探针分析用标样的基本要求是: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易于保存;在真空条件下经电子束轰击较为稳定,不变质;元素在样品内呈微米级均匀分布;导电性及导热性... 在电子探针的分析中,标准样品的质量可靠性是进行准确定量分析的基础。因此,对电子探针分析用标样的基本要求是: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易于保存;在真空条件下经电子束轰击较为稳定,不变质;元素在样品内呈微米级均匀分布;导电性及导热性较好;应确切知道其化学组成成分;与未知样品的价键和结构尽可能的一致。由于各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相似,在自然界很难找到组分简单、稳定、元素分布均匀的稀土元素矿物作为电子探针分析用的标样。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用电子探针测定稀土矿物和某些矿物中稀土元素含量及其变化也就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分析 稀土矿物 元素分布 探针测定 质量可靠性 热性 电子束流 元素矿物 电子束直径 均匀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微粒LB膜摩擦过程的电子探针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平余 张治军 +3 位作者 刘维民 薛群基 杜祖亮 马国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5期601-602,共2页
纳米摩擦学是90年代国际上兴起的纳米科学技术的重要分支,是材料科学与摩擦学交叉领域最前沿的课题之一,是高新技术发展需要和推动的结果,对现代机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以LB膜为代表的有序分子膜以其性能稳定、摩擦系数低、... 纳米摩擦学是90年代国际上兴起的纳米科学技术的重要分支,是材料科学与摩擦学交叉领域最前沿的课题之一,是高新技术发展需要和推动的结果,对现代机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以LB膜为代表的有序分子膜以其性能稳定、摩擦系数低、厚度可控等特点愈来愈受到纳米摩擦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分析 摩擦学 LB膜 纳米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玲珑地区金矿石中金矿物电子探针分析及对比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微 范国传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5期613-614,共2页
玲珑地区金矿位于胶东招掖金矿带东端与招平金矿带的交汇部位,该地区金产量和储量均居我国脉状金矿之首。查明矿石中金矿物成分的变化规律对于研究矿床成因、找矿预测和矿石的工艺加工具有重要的意义。矿床地质特征玲珑地区金矿的容矿... 玲珑地区金矿位于胶东招掖金矿带东端与招平金矿带的交汇部位,该地区金产量和储量均居我国脉状金矿之首。查明矿石中金矿物成分的变化规律对于研究矿床成因、找矿预测和矿石的工艺加工具有重要的意义。矿床地质特征玲珑地区金矿的容矿围岩均为花岗岩,并以玲珑花岗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石 金矿物 电子探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翡翠的电子探针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克樵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139-141,共3页
关键词 翡翠原石 电子探针分析 电子探针定量分析 鉴测 矿物化学式 能谱图 分析结果 组分 宝玉石 染色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探针分析在地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德忍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73-175,共3页
电子探针分析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和矿床研究中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成分分析测试与表面形貌观察手段,它把矿物光性观察结果同微观化学成分变化联系起来,使地质研究工作更加深入。电子探针分折的主要特点是可在光片或薄片上直接测定... 电子探针分析在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和矿床研究中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成分分析测试与表面形貌观察手段,它把矿物光性观察结果同微观化学成分变化联系起来,使地质研究工作更加深入。电子探针分折的主要特点是可在光片或薄片上直接测定几立方微米区域内的化学组成,可探测元素范围从B~U;能进行点、线、面分析,以了解组成的变化;可观察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吸收电子,X射线和Y调制等多种图像,放大倍数从几十到十万倍;分析速度快,且一般不损伤试样。分析的灵敏度除了仪器性能外,还与实验条件、试样组成和所要测的元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分析 微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闪锌矿的光电导现象及对电子探针分析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巧荣 《岩矿测试》 CAS 1986年第2期101-104,I0003,共5页
低铁闪锌矿(含Fe量在1%以下)在阴极射线下的发光现象,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它所存在的光电导现象及对电子探针分析值的影响,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低铁天然闪锌矿是一种半导体光电物质,其电阻率随入射光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 电子探针分析 天然闪锌矿 入射光强度 半导体光电 发光现象 铁闪锌矿 阴极射线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铅压电陶瓷研发中的电子探针分析
13
作者 郑曙 肖少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B08期305-306,共2页
关键词 无铅压电陶瓷 电子探针分析 超声清洗器 扫描隧道显微镜 研发 色传感器 图像系统 照相机快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恒牙根部氟含量电子探针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颖丽 毕文翔 +3 位作者 孙淑芬 王微 范国传 付亚军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75-176,共2页
目的:研究正常恒牙根部牙本质及牙骨质氧含量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电子探针对该牙根部牙本质及牙骨质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牙本质近髓腔侧氟含量最高,与牙本质内层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与牙本质牙骨质界内相比差异显著(P... 目的:研究正常恒牙根部牙本质及牙骨质氧含量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电子探针对该牙根部牙本质及牙骨质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牙本质近髓腔侧氟含量最高,与牙本质内层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与牙本质牙骨质界内相比差异显著(P<0.05);牙骨质最外层含量最高,与其它两层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氟化物防龋,要根据牙齿的不同发育时期,采取不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 牙骨质 氟含量 电子探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探针分析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毛水和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1-108,共8页
回顾了近年来电子探针分析技术的新进展,综述了它在岩矿鉴定和岩矿测试领域的应用情况和成果,同时指出了存在问题及应予以关注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 电子探针分析 岩矿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实验地质技术之电子探针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文涛 张玲珑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实验研究中心2012年购进了一台JXA-8230型电子探针。并配备了4道波谱仪和一台X—Max20mm^2能谱仪。电子探针(EPMA)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细聚焦电子束入射样品表面,
关键词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电子探针分析 地质研究所 地质技术 实验 无锡 30型 能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硼涂层的电子探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乐英 刘志东 +1 位作者 郭延风 尚玉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60-265,共6页
元素硼在电子探针分析中属超轻元素,其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制约,很难满足材料分析的要求。本工作用电子探针分析了钼基合金上一种加硼的Si-Ti复合涂层。着重解决了Mo的M系谱线对BK_α射线的谱线干拢及质量吸收系数不准确等问题,... 元素硼在电子探针分析中属超轻元素,其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制约,很难满足材料分析的要求。本工作用电子探针分析了钼基合金上一种加硼的Si-Ti复合涂层。着重解决了Mo的M系谱线对BK_α射线的谱线干拢及质量吸收系数不准确等问题,较准确地测定了各层中元素的含量,特别是硼的含量及分布。并用面扫描显示了含硼与不含硼涂层氧化后的形貌及元素分布,较好地解释了两个含硼层对改善抗热震性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分析 MO基合金 硼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扬子西南缘早三叠世嘉陵江组物源分析和构造环境:沉积学、重矿物电子探针和U-Pb年龄的限定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英利 贾晓彤 +2 位作者 王宗起 王坤明 陈木银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197-3222,共26页
上扬子西南缘地区广泛分布峨眉山玄武岩,受其影响在中带金阳和外带荥经地区嘉陵江组发育滨岸和潮坪环境沉积物。本文在交错层理恢复的物源方向基础上,根据重矿物组成、重矿物电子探针和碎屑锆石测年结果,综合分析不同区域嘉陵江组物源区... 上扬子西南缘地区广泛分布峨眉山玄武岩,受其影响在中带金阳和外带荥经地区嘉陵江组发育滨岸和潮坪环境沉积物。本文在交错层理恢复的物源方向基础上,根据重矿物组成、重矿物电子探针和碎屑锆石测年结果,综合分析不同区域嘉陵江组物源区,进而探讨嘉陵江组形成的构造环境。嘉陵江组砂岩碎屑重矿物锆石、磷灰石、铬尖晶石等指示物源主要来自于岩浆岩,且自中带至外带基性岩浆岩所占比重逐渐减少。电气石电子探针分析显示,二者物源主要来自于贫锂花岗岩和变质砂岩、板岩。铬尖晶石显示,金阳地区物源来自峨眉山玄武岩和洋岛岩浆岩类岩石,荥经物源主要来自洋岛岩浆岩类岩石,个别为峨眉山玄武岩。碎屑锆石表明,嘉陵江组物源主要来自于新元古代岩浆岩和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前者经历再搬运。综合物源分析表明,嘉陵江组物源主要来自康滇古陆,岩石类型主要为峨眉山玄武岩和砂岩等。沉积序列和物源分析表明,嘉陵江组反映了沉积物蚀顶过程。结合地震资料、大火成岩省的分析成果表明,嘉陵江组形成于火山型裂谷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组 碎屑重矿物 电子探针分析 碎屑锆石年代学 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探针矿物定量分析用标准参考样品 被引量:3
19
作者 金秉慧 孙鲁仁 《岩矿测试》 CAS 1983年第3期206-208,I0004,共4页
一、概述,电子探针分析和多数仪器分析法一样,是比较分析。电子束轰击样品所产生的元素特征x—线强度,是样品中此元素浓度的函数。定量分析时,需在相同条件下与标准参考样品所产生的同一元素的X—线强度相比较,才能确定此元素的含量。... 一、概述,电子探针分析和多数仪器分析法一样,是比较分析。电子束轰击样品所产生的元素特征x—线强度,是样品中此元素浓度的函数。定量分析时,需在相同条件下与标准参考样品所产生的同一元素的X—线强度相比较,才能确定此元素的含量。关系式表示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电子探针分析 元素浓度 元素特征 定量分析 关系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矿物及含银的硫化物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
20
作者 王文瑛 《岩矿测试》 CAS 1984年第3期251-253,I0007,共4页
金、银矿物在岩石中通常量微,颗粒小,产出形式也比较复杂,用电子探针分析,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定出矿物名称,而且配合电子探针的附件背散射电子图象装置、X射线面分布图象装置等可以进一步查清金、银元素的赋存状态。本文主要对该类矿物的... 金、银矿物在岩石中通常量微,颗粒小,产出形式也比较复杂,用电子探针分析,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定出矿物名称,而且配合电子探针的附件背散射电子图象装置、X射线面分布图象装置等可以进一步查清金、银元素的赋存状态。本文主要对该类矿物的定量方法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定量分析 电子探针分析 背散射电子 产出形式 赋存状态 银矿物 定量方法 分布图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