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8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子探针分析的辉石分解出溶及初始组分再整合研究
1
作者 李小犁 张立飞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13,共13页
辉石是一种重要的造岩矿物,在温度和压力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常常发生分解,形成出溶结构。在榴辉岩中,绿辉石在退变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不同类型的晶片出溶,包括石英和/或角闪石、斜方辉石以及斜长石晶片的析出,而后者还常常会进一步演化形... 辉石是一种重要的造岩矿物,在温度和压力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常常发生分解,形成出溶结构。在榴辉岩中,绿辉石在退变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不同类型的晶片出溶,包括石英和/或角闪石、斜方辉石以及斜长石晶片的析出,而后者还常常会进一步演化形成单斜辉石-斜长石的后成合晶聚合体。为了研究辉石分解的化学反应,厘定分解前的初始辉石组分,进而探讨母体岩石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变化及变质演化过程,亟需对其进行组分恢复实验。目前,主要有两种技术方法用于辉石分解出溶前的初始组分再整合分析,包括(1)间接计算法和(2)直接测量法,两者均以电子探针(EPMA)定量分析技术为基础。其中,方法(1)主要依赖于主晶和客晶的化学成分以及相应的组分占比,而方法(2)则主要取决于EPMA分析条件,包括须采用网格分析选项,调节束斑光栅为正方形模式,以及选用堆积计算优化的设置,同时,还需要注意标准样品类型和基体效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本文以基性榴辉岩和退变榴辉岩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绿辉石出溶斜方辉石结构(ⅱ类型)和单斜辉石-斜长石后成合晶聚合体(ⅲ类型)分别进行了两种再整合方法的实验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类型的辉石出溶分解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近似等化学的过程,符合再整合方法的应用前提。在ⅱ类型实验中,方法(1)下获得的初始辉石与样品中的未分解绿辉石在成分上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因此该方法更适用于该类型的初始组分再整合;在ⅲ类型实验中,方法(2)下获得的初始辉石在成分上具有更好的耦合性,更适用于该类型的初始组分再整合,不过这与前述实验结果相反,具体原因尚有待进一步探讨。上述两种再整合方法尽管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因其便利性被广泛应用于变质岩石学研究。实际工作中,应该同时采用这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再根据具体情况择优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 斜方辉石出溶 后成合晶 辉石重组 变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探针测试独居石样品中Ce的M能级谱线对F的K能级谱线干扰研究
2
作者 邱素文 胡晋生 +3 位作者 史光宇 饶灿 张晓峰 徐文坦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390,共7页
超轻元素氟(F)的定量分析一直是电子探针(EPMA)矿物分析的难点之一,高分辨定性分析、主量元素谱线干扰峰扣除是F元素准确定量分析的前提。本文以独居石样品中F元素(F含量很低甚至接近0)为研究对象,通过与磷灰石、InP、CeAl_(2)、LaF_(3... 超轻元素氟(F)的定量分析一直是电子探针(EPMA)矿物分析的难点之一,高分辨定性分析、主量元素谱线干扰峰扣除是F元素准确定量分析的前提。本文以独居石样品中F元素(F含量很低甚至接近0)为研究对象,通过与磷灰石、InP、CeAl_(2)、LaF_(3)标准样品的高分辨定性分析谱图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含量P元素的K_(α)三阶线不会对F元素的K_(α)峰产生干扰,但Ce元素的M能级谱线M_(ζ)会对F元素的K_(α)峰产生干扰,Ce元素含量高的独居石需要通过干扰峰扣除进行F元素的准确定量分析;稀土元素的M能级谱线M_(α)、M_(β)、M_(ζ)对超轻元素谱峰的干扰需要引起重视,通过定性分析谱图进行必要的干扰峰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 定性分析 独居石 磷灰石 干扰峰扣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探针Fe价态原位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3
作者 张超 李晓彦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5-600,共16页
氧化还原状态不仅是评估星球宜居性的关键因素,也是地球内部圈层和表层环境之间物质循环和耦合演化的重要驱动力。铁(Fe)是类地行星中含量最高的变价元素,因此Fe价态(通常用Fe^(3+)/ΣFe或Fe^(3+)/Fe^(2+)表示)是反映体系氧逸度的关键... 氧化还原状态不仅是评估星球宜居性的关键因素,也是地球内部圈层和表层环境之间物质循环和耦合演化的重要驱动力。铁(Fe)是类地行星中含量最高的变价元素,因此Fe价态(通常用Fe^(3+)/ΣFe或Fe^(3+)/Fe^(2+)表示)是反映体系氧逸度的关键参数。该文详细探讨了电子探针在测定地质样品Fe价态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方法,分析了与之相关的X射线的激发与吸收原理、自吸收效应以及配位场理论,阐释了Fe价态测定依赖的L线系谱线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比了峰肩法与峰位漂移法的优缺点,展示了不同样品在电子轰击下的损伤情况。研究表明,电子探针直接测定Fe价态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明显的技术优势,但仍需根据不同样品的特点优化测试条件和流程,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和推广Fe价态测定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地球科学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逸度 Fe价态 电子探针 峰位漂移法 峰肩法 自吸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东明月峰地区金管冲铀矿床沥青铀矿电子探针U Th Pb化学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谷勇 王珂 +4 位作者 范鹏飞 刘传东 黄宏业 欧阳平宁 王前林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8-266,共9页
金管冲铀矿床位于湘东明月峰地区,属花岗岩外接触带型铀矿床,主要铀矿化类型为沥青铀矿方解石和沥青铀矿微晶石英萤石。为厘定金管冲地区的铀成矿时代与成矿期次,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电子探针化学分析以及U Th Pb化学定... 金管冲铀矿床位于湘东明月峰地区,属花岗岩外接触带型铀矿床,主要铀矿化类型为沥青铀矿方解石和沥青铀矿微晶石英萤石。为厘定金管冲地区的铀成矿时代与成矿期次,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电子探针化学分析以及U Th Pb化学定年研究。结果表明,两类沥青铀矿的UO_(2)含量高、PbO与SiO_(2)含量低,且w(CaO)与w(UO_(2)+PbO)、w(SiO_(2)+CaO+FeO)与w(PbO)以及沥青铀矿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性,表明沥青铀矿形成时较为稳定,受后期改造作用影响弱。金管冲铀矿床中沥青铀矿方解石型铀矿化加权平均年龄为(90.7±3.2)Ma(MSWD=1.9,n=17),沥青铀矿微晶石英萤石型铀矿化加权平均年龄为(70.1±2.4)Ma(MSWD=2.1,n=20),显示该矿床在晚白垩世至少经历了两阶段的铀成矿作用。综合前人已有数据,认为金管冲铀矿床铀成矿作用与华南岩石圈拉张减薄事件较为吻合,可能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电子探针U Th Pb化学定年 花岗岩外接触带型铀矿床 湘东 金管冲铀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铍钙石中铍元素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
5
作者 刘泽 陈振宇 +6 位作者 陈小丹 徐文坦 刘春花 诸泽颖 牛之建 赵晨辉 赵云彪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3-712,共10页
前人使用配有LDEB或LDE3H的电子探针,建立了针对铍硅酸盐、铍氧化物以及铍硼酸盐中Be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然而,缺乏对铍磷酸盐矿物中Be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目前,使用配备LSA300分光晶体的电子探针对铍磷酸盐矿物进行分析时,P元素的高... 前人使用配有LDEB或LDE3H的电子探针,建立了针对铍硅酸盐、铍氧化物以及铍硼酸盐中Be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然而,缺乏对铍磷酸盐矿物中Be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目前,使用配备LSA300分光晶体的电子探针对铍磷酸盐矿物进行分析时,P元素的高级次阶峰会抬高Be Kα峰的上背景值,从而导致Be含量的测量结果不准确。本文使用配备LDE3H分光晶体的电子探针,对江西狮子岭花岗岩中的磷铍钙石,采用不同的加速电压和分析束流,进行最佳定量分析条件的探索。实验结果表明:磷铍钙石的最佳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条件为:加速电压10kV,分析束流20nA。在此条件下,获得的磷铍钙石P_(2)O_(5)平均含量为43.23%,BeO平均含量为15.39%,CaO平均含量为33.89%,F平均含量为7.94%,BeO标准误差为0.3%。本研究发现配有LDE3H分光晶体的电子探针,可以设置合适的Be背景来消除P的高级次阶峰的干扰。此外,含Be矿物的测量难点与Be特征X射线本身的特征、含Be矿物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均有关。磷铍钙石定量分析方法的探索,解决了电子探针对铍磷酸盐矿物Be元素进行准确定量时,P元素产生的干扰难题,进一步提升电子探针对铍含量测量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 Be 磷铍钙石 铍磷酸盐矿物 江西狮子岭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外样品研究中电子探针元素面扫描分析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付晓辉 陈剑 尹承翔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8-704,共7页
由于月壤等地外样品十分珍贵,在实验室研究中优先使用原位、微区、无损的元素分析方法。电子探针元素面扫描是地外样品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可获取样品整体或者感兴趣区域的多种元素分布数据,应用于矿物相识别与含量估算,锆石等... 由于月壤等地外样品十分珍贵,在实验室研究中优先使用原位、微区、无损的元素分析方法。电子探针元素面扫描是地外样品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可获取样品整体或者感兴趣区域的多种元素分布数据,应用于矿物相识别与含量估算,锆石等定年矿物的快速定位,矿物环带、出溶、反应边结构等特殊岩相和矿物接触关系等分析和研究。以嫦娥五号月壤、月球陨石、火星陨石研究为例,介绍目前元素面扫描的应用方法,对比、分析了电子探针面扫描技术与其他面扫描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未来十年,我国将实施一系列月球、火星、小行星等天体采样返回任务。电子探针元素面扫描分析未来将在这些地外样品研究中广泛使用。同时,建议行星科学家围绕所关心的科学问题,合理搭配多种分析方法以实现各种技术优势互补和样品科学价值最大化,服务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科学产出和行星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 面扫描分析 地外样品 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研究冀北铁岭组古风化壳稀土元素赋存状态
7
作者 陈海燕 张运强 +1 位作者 毛香菊 李瑞红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6-846,共11页
近年来发现的古风化壳型稀土矿具有稳定、易于开采等优点,由于对其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程度较低,制约了矿床富集机理的研究。本文采用逐级化学提取、X射线粉晶衍射、重砂鉴定、电子探针等测试技术,对铁岭组古风化壳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进... 近年来发现的古风化壳型稀土矿具有稳定、易于开采等优点,由于对其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程度较低,制约了矿床富集机理的研究。本文采用逐级化学提取、X射线粉晶衍射、重砂鉴定、电子探针等测试技术,对铁岭组古风化壳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系统研究。逐级化学提取显示古风化壳中稀土元素主要以矿物相存在,约占总含量的99.38%。水溶相、离子相及胶态沉积相中的稀土元素分别占比0.01%、0.22%和0.39%;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古风化壳样品中的伊利石、伊蒙混层等黏土矿物可能吸附了极少量稀土元素;电子探针测试结果显示古风化壳样品中的锐钛矿、白钛矿和重晶石中含有0.1%左右的Ce、Nd、Sm等轻稀土元素。初步认为:古风化壳中稀土元素主体以矿物相存在,一部分以类质同象赋存于锐钛矿、白钛矿和重晶石中,其余则可能以纳米级微细颗粒存在于锐钛矿表面以及大量的黏土矿物中。极少量的离子态稀土元素可能吸附于伊利石、伊蒙混层等黏土矿物表面;呈水溶相及胶态沉积相中的稀土元素含量极低。本文对古风化壳稀土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有助于优化开发利用工艺,为稀土资源的选冶利用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岭组 古风化壳 稀土元素 赋存状态 X射线粉晶衍射 电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稀土氟碳酸盐矿物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8
作者 叶美芳 周宁超 +2 位作者 王国强 魏小燕 董会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8-307,共10页
稀土氟碳酸盐矿物是工业开发利用轻稀土元素的主要赋存矿物。钙稀土氟碳酸盐矿物化学成分的准确测定,是快速鉴别其种属的前提,也是研究稀土矿床的成因和高效开发利用稀土矿产的必然要求。通过测试条件优选、C含量直接测定并校正计算,完... 稀土氟碳酸盐矿物是工业开发利用轻稀土元素的主要赋存矿物。钙稀土氟碳酸盐矿物化学成分的准确测定,是快速鉴别其种属的前提,也是研究稀土矿床的成因和高效开发利用稀土矿产的必然要求。通过测试条件优选、C含量直接测定并校正计算,完善了利用电子探针准确分析钙稀土氟碳酸盐矿物化学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采用理论分子式法和电荷平衡法对样品中C含量进行校准计算,结果显示理论分子式法计算结果更合理。笔者对赋存在金川正长花岗岩中的钙稀土氟碳酸盐矿物化学成分进行电子探针分析和结构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物组合存在多种物相,以新奇钙铈矿为主,氟碳钙铈矿和伦琴钙铈矿呈微细针状分布于新奇钙铈矿中。结合矿物共生关系,认为金川正长花岗岩中钙稀土氟碳酸盐矿物为岩浆作用晚期,富F^(-)、CO_(2)、REE^(3+)流体与磷灰石交代反应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稀土氟碳酸盐 电子探针 拉曼光谱 金川正长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9
作者 何文会 刁玉霞 +3 位作者 邱丽美 向彦娟 郑爱国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83-1794,共12页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方法在炼油化工催化材料研发与催化剂失活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简述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及检测优势,根据该方法在炼油化工催化材料表征时面临的样品制备方法困境,概述适用于炼油化工催化材料的EPMA样品制备方法...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PMA)方法在炼油化工催化材料研发与催化剂失活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简述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及检测优势,根据该方法在炼油化工催化材料表征时面临的样品制备方法困境,概述适用于炼油化工催化材料的EPMA样品制备方法,并介绍EPMA技术参数的优化原则与经验参数。综述EPMA在不同炼油化工催化材料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分子筛催化剂、催化裂化催化剂、加氢催化剂及重整催化剂在研发过程及失活剖析过程中截面微区元素探测与分布信息,对于催化剂的设计与性质优化、催化剂的装填以及反应器的操作,乃至寻找缓解催化剂失活的策略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对该方法在未来发展方向的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 炼油化工催化材料 样品制备方法 微区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超轻元素Be矿物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测试条件的约束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文兰 汤志敏 +3 位作者 胡欢 车旭东 靳文楷 谢磊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879-1889,共11页
铍(Be)是战略性资源,属于关键金属。Be在电子探针(EMPA)可分析的元素范围内属于最难测准的一个元素。难测准的原因在于Be属于超轻元素,其特征X-射线不但信号弱、能量低,而且易受其他元素强烈吸收效应的影响,因此硬件上需要EMPA配置大面... 铍(Be)是战略性资源,属于关键金属。Be在电子探针(EMPA)可分析的元素范围内属于最难测准的一个元素。难测准的原因在于Be属于超轻元素,其特征X-射线不但信号弱、能量低,而且易受其他元素强烈吸收效应的影响,因此硬件上需要EMPA配置大面网间距的特殊分光晶体。而不同厂家不同大面网间距分光晶体配置的EMPA在铍矿物的测试条件存在明显差异,即使同一EMPA测试不同Be矿物分析条件也不一致。尤其是占据国内市场主流的JEOL电子探针目前也只尝试分析过绿柱石一种Be的矿物。本文利用配置LDE3H分光晶体的JXA-8100(JEOL)电子探针,对除绿柱石之外的金绿宝石、硅铍石、硼铍石和锌日光榴石四种Be矿物开展了Be等元素最佳定量分析方法的研发。通过不同铍矿物的全元素扫描,发现与CAMECA电子探针不同,JEOL电子探针不存在Be_(Kα)峰被Si_(L2,3,M1)峰干扰问题。同时发现每种含Be矿物Be_(Kα)峰位存在不同程度的漂移现象,并结合原子轨道杂化及吸收效应等理论对该现象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配置LDE3H分光晶体的JEOL电子探针定量分析金绿宝石、硅铍石、硼铍石和锌日光榴石不同Be矿物中Be等元素含量的有效方法。该Be矿物原位分析方法的探索,不仅为JEOL EMPA用户提供Be矿物分析的成熟经验,也必将为铍资源的相关研究和找矿勘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 定量分析 铍矿物 分析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遵义黄家湾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镍-钼富集层电子探针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畅斌 温汉捷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9-446,共8页
对贵州遵义黄家湾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镍-钼富集层进行电子探针研究,发现镍主要赋存于黄铁矿、针镍矿、辉砷镍矿、铁辉砷镍矿、紫硫镍矿、赫硫镍矿;钼主要以"碳硫钼矿"的形式存在。镍钼硫化物多与黄铁矿、白铁矿交代共生,反映矿... 对贵州遵义黄家湾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镍-钼富集层进行电子探针研究,发现镍主要赋存于黄铁矿、针镍矿、辉砷镍矿、铁辉砷镍矿、紫硫镍矿、赫硫镍矿;钼主要以"碳硫钼矿"的形式存在。镍钼硫化物多与黄铁矿、白铁矿交代共生,反映矿物经历了不同的成矿阶段。岩石中不仅富集Ni、Mo元素,而且Se元素存在超常富集,可以视为热液作用或生物作用的结果。遵义黄家湾下寒武统Ni-Mo富集层应为海底热液沉积和生物沉积混合成因,其物源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钼富集层 电子探针 下寒武统 黑色页岩 遵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霞地貌砂岩的微观化学风化作用电子探针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郭国林 郭福生 +2 位作者 刘晓东 严兆彬 杨志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2-176,共5页
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对江西龙虎山丹霞地貌崖壁砂岩的微观化学风化作用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重点观测黑云母蛭石化以及长石黏土化过程中矿物组分的变化,进而探讨丹霞地貌砂岩的微观化学风化作用机理。在微观化学风... 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分析等手段对江西龙虎山丹霞地貌崖壁砂岩的微观化学风化作用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重点观测黑云母蛭石化以及长石黏土化过程中矿物组分的变化,进而探讨丹霞地貌砂岩的微观化学风化作用机理。在微观化学风化下,强风化层胶结物中的方解石迅速分解流失,从而导致黑云母大量发生蛭石化和铁的氧化物在矿物边部富集;长石则大量发生黏土化而使高岭石、石英等矿物富集。研究表明丹霞地貌砂岩在微观化学风化作用下矿物分解以及新矿物的形成都破坏原来岩石中的力学平衡,因而风化作用在宏观上表现为岩面片状剥离和重力崩塌,据此推断更大尺度的风化作用可能与岩石中矿物的微观化学风化作用存在着密切联系,是微观化学风化作用长期累积后在宏观上的综合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 微观风化 丹霞地貌 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凝汽器铜管脱锌腐蚀的电子探针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宋云京 石文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0-62,共3页
用电子探针、光学显微镜对电厂凝汽器泄漏铜管的成分、组织、微区元素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凝汽器铜管的腐蚀属栓状脱锌腐蚀。针对脱锌腐蚀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循环水监督和提高胶球清洗质量等措施。实践证明,采取措施后,腐蚀问题基本... 用电子探针、光学显微镜对电厂凝汽器泄漏铜管的成分、组织、微区元素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凝汽器铜管的腐蚀属栓状脱锌腐蚀。针对脱锌腐蚀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循环水监督和提高胶球清洗质量等措施。实践证明,采取措施后,腐蚀问题基本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汽器 脱锌腐蚀 电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内灰渣沉积物中矿物元素分布的电子探针分析 被引量:32
14
作者 兰泽全 曹欣玉 +5 位作者 周俊虎 赵显桥 饶甦 周志军 刘建忠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4-119,共6页
提出了一种研究煤灰沉积机理及形成过程的新方法。从炉内选取5个不同部位的灰渣样品,利用电子探针对各矿物元素沿样品厚度方向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i和Al具有几乎完全一致的分布。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形成的主要矿物质为铝硅酸... 提出了一种研究煤灰沉积机理及形成过程的新方法。从炉内选取5个不同部位的灰渣样品,利用电子探针对各矿物元素沿样品厚度方向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i和Al具有几乎完全一致的分布。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形成的主要矿物质为铝硅酸盐(如霞石);积灰沉积物中Na与S的分布规律相似,主要以无水芒硝形式存在,部分结渣沉积物中的Na与Fe具有相似的分布。在初始层内,4个结渣样品中主要致渣元素的分布相似,而与积灰样品中的相反,表明积灰和结渣在机理上是不同的,受炉内局部空气动力场、气氛条件和温度水平等的控制。研究结果可为模拟灰沉积数学模型的建立或改进,以及防结渣添加剂、清灰剂的研制开发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炉内过程 灰渣沉积物 矿物元素 电子探针分析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探针测年方法应用于晶质铀矿的成因类型探讨 被引量:16
15
作者 赵慧博 刘亚非 +4 位作者 阳珊 叶美芳 王志海 王博 常娜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2-109,共8页
电子探针Th-U-Pb测年因其高分辨率与高精度的优势,在独居石、锆石等定年矿物中得到了推广,但在Th、U、Pb含量高的晶质铀矿、沥青铀矿等矿物中则应用较少。本文在铁矿床变质岩绿泥石、阳起石黑云母蚀变岩首次发现U含量高的晶质铀矿,基于... 电子探针Th-U-Pb测年因其高分辨率与高精度的优势,在独居石、锆石等定年矿物中得到了推广,但在Th、U、Pb含量高的晶质铀矿、沥青铀矿等矿物中则应用较少。本文在铁矿床变质岩绿泥石、阳起石黑云母蚀变岩首次发现U含量高的晶质铀矿,基于此,结合该铁矿床地区的地质背景,利用偏光显微镜与电子探针等分析测试手段,将镜下蚀变现象、年龄计算与其他相关元素分析相结合,重点对晶质铀矿的成矿年龄及成矿规律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通过镜下观察判断,晶质铀矿的成因类型与澳大利亚著名的变质型铀矿相似,均为古老的变质型,且周围的脉石矿物均为绿泥石,绿泥石皆由黑云母退变质而成,铀矿的赋存位置显示其与黑云母、绿泥石之间有紧密联系,其成矿年龄与黑云母、绿泥石形成年龄息息相关。继而根据电子探针数据计算成矿年龄,判断成矿期次,得出主要成矿期在(1654±17)Ma^(1805±17)Ma,为中元古代中期,且主要成矿期与热液蚀变作用黑云母化有关,后期活化富集时期在(657±17)Ma^(807±17)Ma,为新元古代南华纪时期,此阶段是热液侵入、绿泥石化广泛发育的时期;选取较大颗粒对晶质铀矿的环带年龄进行计算,从年龄分布上证实后期有强烈的流体活动的发生,且主要与绿泥石化相关。另外,对比变质型与沉积型铀矿中Y2O3与UO2含量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此关系对判断铀矿成因即是否为变质型或沉积型可能有指示意义,但缺乏大量的数据佐证,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质铀矿 电子探针 定年 环带年龄 成矿期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矿物的电子探针化学定年方法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33
16
作者 张文兰 王汝成 +1 位作者 华仁民 陈小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3-260,共8页
化学定年方法是利用电子探针分析副矿物中的U、Th、Pb含量而进行定年的一种新方法。基本原理是,假设可以忽略矿物初始铅,封闭体系中矿物的总铅含量代表U-Th衰变形成的放射性成因铅含量,即:Pb_总=^(238)U(e^(λ238t)-1)+^(235)U(e^(λ235... 化学定年方法是利用电子探针分析副矿物中的U、Th、Pb含量而进行定年的一种新方法。基本原理是,假设可以忽略矿物初始铅,封闭体系中矿物的总铅含量代表U-Th衰变形成的放射性成因铅含量,即:Pb_总=^(238)U(e^(λ238t)-1)+^(235)U(e^(λ235^t) -1)+^(232)Th(e^(λ232t)-1),该方法可利用的副矿物包括:锆石、独居石、褐帘石、磷钇矿、铀石、针石、晶质铀矿等。本文以华南西华山岩体漂塘花岗岩中的锆石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分析结果计算表明,两颗锆石的平均年龄分别为143.9Ma和143Ma,与前人通过同位素方法获得的年龄基本相符。结果还显示,锆石颗粒从中心到边缘的年龄呈现从老到新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 电子探针 化学定年方法 放射性 锆石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黄金洞金矿毒砂中Au赋存状态的电子探针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文兰 胡文宣 +2 位作者 胡受奚 周顺之 陈钢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56-262,共7页
本文利用JXA8800M超大型电子探针,以湖南黄金洞金矿含金毒砂为研究对象。利用金特征X射线扫描方法和微区金含量,对不可见金赋存状态的研究方法和测试条件进行了探索。先观察背散射电子图像,排除金在含金矿物毒砂中呈显... 本文利用JXA8800M超大型电子探针,以湖南黄金洞金矿含金毒砂为研究对象。利用金特征X射线扫描方法和微区金含量,对不可见金赋存状态的研究方法和测试条件进行了探索。先观察背散射电子图像,排除金在含金矿物毒砂中呈显微颗粒存在的可能性,继而用LiF晶体测定金L=88.76Lal峰位,然后逐渐放大倍数(×300、×1000、×5000、×30000、×200000)进行金特征X射线连续测量,结果发现金元素总是均匀分布在毒砂中,从而证实了金呈品格金形式存在的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矿物 毒砂 赋存状态 电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探针分析炉内沾污结渣动态过程 被引量:12
18
作者 兰泽全 曹欣玉 +5 位作者 饶甦 赵显桥 周俊虎 刘建忠 赵翔 岑可法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9,共6页
在 0 2 5MW试验炉内壁选取两块代表性的渣样 ,分别代表沾污和结渣 ,借助电子探针分析沿渣样剖面厚度方向不同位置各矿物元素的动态分布 ,结果表明 ,Fe、Na和S的富集是形成结渣初始层的重要原因 ,而Na、Si、Al和S的富集则是沾污初始层... 在 0 2 5MW试验炉内壁选取两块代表性的渣样 ,分别代表沾污和结渣 ,借助电子探针分析沿渣样剖面厚度方向不同位置各矿物元素的动态分布 ,结果表明 ,Fe、Na和S的富集是形成结渣初始层的重要原因 ,而Na、Si、Al和S的富集则是沾污初始层的最大特点 ,Fe、Ca对结渣的贡献比对沾污的贡献大 ;单个样品中Si和Al具有相同的分布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污结渣 动态过程 元素分布 电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康保地区花岗岩独居石电子探针定年 被引量:23
19
作者 王鑫琳 张臣 +1 位作者 刘树文 舒桂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7-822,共6页
已有年代学研究表明,康保地区西阿公单元含石榴二长花岗岩形成于中元古代。我们采用近年来新发展的独居石电子探针Th-U-总Pb定年方法对康保地区西阿公单元十硼地区变质细粒含石榴二长花岗岩样品中的独居石开展了电子探针进行测年分析,... 已有年代学研究表明,康保地区西阿公单元含石榴二长花岗岩形成于中元古代。我们采用近年来新发展的独居石电子探针Th-U-总Pb定年方法对康保地区西阿公单元十硼地区变质细粒含石榴二长花岗岩样品中的独居石开展了电子探针进行测年分析,计算方法为Suzuki和Adachi等提出的方法。独居石年龄峰值分别为252Ma,265Ma,281Ma和322Ma,表明西阿公单元含石榴二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不是中元古代,其侵位时间应为二叠纪。这一新的年代学结果与Sengor和王荃推测的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晚二叠世碰撞"的模式一致。康保地区西阿公单元含石榴二长花岗岩具过铝花岗岩特征,代表古蒙古洋消失,是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造山阶段多期岩浆作用的结果,为确定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间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探针 独居石 钍-铀-铅 康保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子探针研究蒙其古尔铀矿床含矿砂岩岩石学特征及铀矿物分布规律 被引量:21
20
作者 黄广文 潘家永 +4 位作者 张占峰 黄广楠 张涛 廖志权 杜后发 《岩矿测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6-207,共12页
应用精准的砂岩碎屑成分定量分析,可以为源区及沉积盆地分析等相关性质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在野外观察描述砂岩宏观特征的前提下,利用显微镜结合电子探针分析手段,对新疆蒙其古尔铀矿床中的含矿砂岩进行研究,探讨含矿砂岩岩石学特征及其... 应用精准的砂岩碎屑成分定量分析,可以为源区及沉积盆地分析等相关性质提供重要依据。本文在野外观察描述砂岩宏观特征的前提下,利用显微镜结合电子探针分析手段,对新疆蒙其古尔铀矿床中的含矿砂岩进行研究,探讨含矿砂岩岩石学特征及其中铀矿物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含矿砂岩成分成熟度指数介于0.56~1.08,平均指数为0.78,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成岩作用强烈;物源为一套混合型再旋回造山带区向过渡再旋回造山带区,最后向岩屑再旋回造山带区过渡的演变过程。碎屑物源主要来源于盆地南缘蚀源区石炭—二叠系中酸性火山岩,以及盆地周边那拉提山北缘、科古琴山、博努科努山南缘分布的一系列晚泥盆—早石炭世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和少量古生代花岗岩。铀矿物类型主要为沥青铀矿、铀石及钛铀矿,其次发现有少量吸附态铀;背散射图像显示铀矿物的分布与炭屑、黄铁矿、金红石等密切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特征 砂岩 物源 铀矿物 电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