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反思与创新:电子意思表示的应然法定形式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孙学致
孙博亚
-
机构
吉林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1-87,共7页
-
文摘
随着无纸化交易的崛起与发展,电子意思表示已经成为电子交易领域中的一般性表意手段。电子意思表示产生之初,为消除电子交易发展的法律障碍、解决电子意思表示效力问题,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的《电子商务示范法》将其定义为“数据电文”,并运用“功能等同”法将其拟制为书面形式。我国《合同法》和《电子签名法》吸收了《电子商务示范法》的做法,也将电子意思表示作为书面形式看待。但是,电子意思表示实质上并不是书面形式,它有自己独有的规则体系,在程序法范畴内,电子数据已经成为与书证并列的具有独立价值的证据形式之一。因此,电子意思表示独立于书面形式的条件已经具备,在实体法层面将电子意思表示明确为数据电文形式,既是电子意思表示制度自身的需要,亦是制度之间协调与配合的必然要求。
-
关键词
意思表示
电子意思表示
书面形式
数据电文形式
线上交易
-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论电子意思表示的效力
- 2
-
-
作者
张定军
郑友德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48-149,共2页
-
基金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电子商务合同法基本理论研究>的子课题
-
文摘
对电子意思表示应作广义的理解,而不仅限于通过网络为意思表示;以不同电子方式所为的意思表示,其效力不尽相同,应依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电子意思表示的效力。
-
关键词
电子意思表示
表意人适格
生效时间
法律效力
《合同法》
《民法通则》
电子合同
-
分类号
D923.6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