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定域化函数的含义与函数形式 被引量:24
1
作者 卢天 陈飞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786-2792,共7页
电子定域化函数(ELF)是研究电子结构的重要工具.本文介绍了电子定域性的概念,从电子对密度和动能密度两个角度详细讨论了ELF的物理意义与其函数形式的联系,并将ELF推广到自旋极化形式.通过实例分析,指出了参考项在ELF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电子定域化函数(ELF)是研究电子结构的重要工具.本文介绍了电子定域性的概念,从电子对密度和动能密度两个角度详细讨论了ELF的物理意义与其函数形式的联系,并将ELF推广到自旋极化形式.通过实例分析,指出了参考项在ELF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对两种自旋极化形式的ELF的比较发现:CheckDen和TopMoD程序中使用的形式并不合理,明显低估了单电子区域的定域性.最后指出了一些文献由于对ELF函数的错误理解而在引用时出现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定域函数 动能密度 费米穴 自旋极化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定域化函数表面分析的气体介质绝缘强度预测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关平 杨帅 +2 位作者 张闹闹 王航 肖集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08-2214,共7页
为提高SF替代气体研发效率,需探究气体介质微观参数与宏观绝缘强度的关系。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M06-2X方法与6-311++G(d, p)基组计算了72种气体分子结构参数,通过电子定域化函数(ELF)确定分子等值面,分析了ELF等值面的静电势分布... 为提高SF替代气体研发效率,需探究气体介质微观参数与宏观绝缘强度的关系。本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采用M06-2X方法与6-311++G(d, p)基组计算了72种气体分子结构参数,通过电子定域化函数(ELF)确定分子等值面,分析了ELF等值面的静电势分布参数(GIPF),最终构建了极性与非极性分子绝缘强度预测模型。气体分子ELF等值面静电势参数与绝缘强度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在ELF为0.2时,整体相关性最优。联合ELF为0.2的等值面静电势参数以及分子极化率与偶极矩,分别建立了极性与非极性分子绝缘强度预测模型。非极性分子模型决定系数R=0.948,均方误差(MSE)为0.0232,极性分子模型R=0.723,MSE为0.1264。利用电子定域化函数定义分子表面,并获取分子微观参数,可有效预测气体分子绝缘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替代气体 绝缘强度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定域函数 静电势分布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H_2相互作用的反应机理及电子密度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罗文浪 王青青 +4 位作者 阮文 谢安东 张定娃 王晓丽 高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45-1352,共8页
通过量子力学中密度泛函理论的相关方法和相对论有效原子实模型(RECP),应用Gaussian09程序对钚与氢气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得到了钚与氢气的详细微观反应机理:Pu+H2→FC→TS→PuH2,优化了沿反应路径的特殊结构(能量极小点... 通过量子力学中密度泛函理论的相关方法和相对论有效原子实模型(RECP),应用Gaussian09程序对钚与氢气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得到了钚与氢气的详细微观反应机理:Pu+H2→FC→TS→PuH2,优化了沿反应路径的特殊结构(能量极小点及过渡态),并通过能量分析画出了势能剖面图。基于优化的几何结构,通过多种拓扑分析方法分析了反应路径中所有特殊结构的电子密度相关性质,如自旋密度分析、Mulliken自旋布居分析、电子定域泛函理论分析,得到了电子密度在反应过程中的详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钚与氢气相互作用 反应机理 自旋密度 Mulliken自旋布居 电子定域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价层电子密度分析展现分子电子结构(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卢天 陈沁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3-513,共11页
迄今已有众多实空间函数被提出用来揭示化学上感兴趣的分子电子结构特征,例如化学键、孤对电子和多中心电子共轭。在这些分析方法中,电子定域化函数(ELF)、电子密度的拉普拉斯(▽~2p)和变形密度(rdef)被广泛用于实际研究。众所周知,分... 迄今已有众多实空间函数被提出用来揭示化学上感兴趣的分子电子结构特征,例如化学键、孤对电子和多中心电子共轭。在这些分析方法中,电子定域化函数(ELF)、电子密度的拉普拉斯(▽~2p)和变形密度(rdef)被广泛用于实际研究。众所周知,分析分子的总电子密度无法像以上提及的方法那样展现出与分子电子结构有关的丰富的信息。但是,在本文中,通过数个实例以及通过与ELF、▽~2p和rdef的对比,我们指出若只关注价层电子密度分布,分子电子结构特征也是可能被探究的。我们发现对大多数情况,对非常简单的价层电子密度的分析也可以给出与ELF、▽~2p和rdef分析类似的信息,并且这种分析具有计算复杂度更低的额外优点。我们希望本文的工作可以使得化学家们关注长期被忽视的价层电子密度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也值得注意的是,价层电子密度分析并非完全没有缺点,当这种方法无法提供丰富信息的时候,研究者仍需借助于其它类型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密度 函数分析 化学键 电子定域函数 分子中的原子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密度的拉普拉斯 变形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簇ConMoS(n=1-5)原子间作用力及前线轨道成分密度泛函理论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智瑶 方志刚 +4 位作者 王洁 刘立娥 毛智龙 吴庭慧 宋嘉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3-521,共9页
【目的】为得到团簇ConMoS(n=1-5)更多微观结构信息,同时为后续电子性质、催化性能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探究了该团簇的原子间作用力关系及前线轨道成分。【方法】依据密度泛函理论,采用B3LYP泛函和def2-TZVP基组,在多个自旋多重度下运用... 【目的】为得到团簇ConMoS(n=1-5)更多微观结构信息,同时为后续电子性质、催化性能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探究了该团簇的原子间作用力关系及前线轨道成分。【方法】依据密度泛函理论,采用B3LYP泛函和def2-TZVP基组,在多个自旋多重度下运用Gaussian09软件包对该团簇进行构型优化和理论分析。【结果】结果表明:该团簇含有21种稳定构型;通过对AIM理论、电子定域化函数和变形密度分析,得到了该团簇内部相互作用程度及电子密度转移趋势,其中该团簇内原子相互作用时,Co、Mo和S原子间成键共价作用较强,S原子定域性较高,域内电子不易逃逸出去,Co和Mo原子离域性较强,域内电子易于外界交换;通过Hirshfeld方法原子贡献率分析,得出金属原子是HOMO、LUMO轨道成份主要贡献来源,其中Mo和Co原子对前线轨道贡献率占据优势。最终得出该团簇内部原子间主要以共价键作用结合,但作用力强弱并不一致,Mo和Co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ConMoS 密度泛函理论 AIM理论 电子定域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Pu+O_2反应机理及键的特点 被引量:2
6
作者 罗文浪 王青青 +4 位作者 曾小荟 黄安民 石立君 袁波 高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9-224,共6页
通过建立Pu与O_2反应的理论模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系统研究了钚原子与氧气分子的微观反应机理.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结构,并用频率分析方法和内禀反应坐标(IRC)方法验证了过渡态,得到了该反应的反应势能曲线和微观反应路... 通过建立Pu与O_2反应的理论模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系统研究了钚原子与氧气分子的微观反应机理.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结构,并用频率分析方法和内禀反应坐标(IRC)方法验证了过渡态,得到了该反应的反应势能曲线和微观反应路径.此外,用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和电子定域函数(ELF)理论方法探究了反应过程中各原子间化学键的演化特点.结果表明,这一反应体系有两条不同的反应路径,反应产物分别是PuO_2和Pu O+O;能量分析表明,生成PuO_2的反应更容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机理 键的本质 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中的原子理论 电子定域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