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暴辐射谱吸收特征的电子回旋共振吸收模型
1
作者 王春华 王颖丹 杨丕博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29,39,共4页
运用半经典量子理论的电子回旋共振吸收系数 ,由辐射转移方程计算了通过磁中子星表面附近等离子体后的辐射谱 ,与 γ射线暴的观测谱符合得很好 .结果表明 ,有吸收特征辐射谱的
关键词 Γ射线暴 磁中子星 半经典量子理论 电子回旋共振吸收模型 辐射谱 天体高能爆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与半导体材料相互作用的双电子共振吸收模型
2
作者 秦可勉 潘玉贺 +5 位作者 茆亚南 安恒 张晨光 赵江涛 王铁山 彭海波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9-135,共7页
通过提出双电子共振吸收模型,解释了激光与半导体材料相互作用时材料吸收光子的物理机制,分析了温度、掺杂数密度对吸收系数的影响;结合热峰模型,将激光的能量注入视为热源,计算出了激光入射时材料中电子温度的时空演化,通过费米狄拉克... 通过提出双电子共振吸收模型,解释了激光与半导体材料相互作用时材料吸收光子的物理机制,分析了温度、掺杂数密度对吸收系数的影响;结合热峰模型,将激光的能量注入视为热源,计算出了激光入射时材料中电子温度的时空演化,通过费米狄拉克分布计算出自由电荷数密度分布,得到了电荷激发过程的计算模型,模拟了激光诱发单粒子翻转的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激光能量与激发电荷总量的关系是非线性的,这意味着激光能量与粒子的线性能量传输之间为非线性对应关系,与实验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 电子共振吸收模型 热峰模型 单粒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切磁场中大回旋电子束产生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青 李宏福 任同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研究了会切磁场产生的机理。通过对Moster-Molnar模型的探讨,建立了会切磁场的物理模型。在会切磁场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基础上,探讨了影响会切磁场设计的因数;利用拉格朗日公式求解了会切磁场中电子运动轨迹。探讨了会切磁场与大回旋空... 研究了会切磁场产生的机理。通过对Moster-Molnar模型的探讨,建立了会切磁场的物理模型。在会切磁场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基础上,探讨了影响会切磁场设计的因数;利用拉格朗日公式求解了会切磁场中电子运动轨迹。探讨了会切磁场与大回旋空心会切电子枪的关系,得到了改进会切电子枪性能的一些一般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 回旋会切电子 会切磁场 回旋 电子 电子运动轨迹 拉格朗日公式 nar模型 物理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回旋电子枪中的CUSP磁场研究
4
作者 赵青 李宏福 罗勇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9-111,共3页
会切(CUSP)磁场是产生大回旋空心CUSP电子注的关键,该文分别对CUSP磁场中双曲正切模式和Moster-Molnar模型进行探讨,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建立适合于大回旋器件用CUSP磁场的物理模型;并对CUSP磁场设计中的影响因数进行探讨;同时探讨... 会切(CUSP)磁场是产生大回旋空心CUSP电子注的关键,该文分别对CUSP磁场中双曲正切模式和Moster-Molnar模型进行探讨,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建立适合于大回旋器件用CUSP磁场的物理模型;并对CUSP磁场设计中的影响因数进行探讨;同时探讨了CUSP磁场与大回旋空心CUSP电子枪的关系,结果表明:改变CUSP磁场的阴极区磁场的变化对设计低速度零散、低纹波、高速度比值α的轴向环绕大轨迹CUSP电子枪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CUSP电子 CUSP磁场 双曲正切模式 Moster-moln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RH负高压脉冲电源系统控制特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杜少武 丁同海 +2 位作者 徐宁 刘宝华 高衡初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1-185,共5页
负高压脉冲电源是ECRH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电源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个ECRH系统的运行。给出了电源系统各环节的动态数学模型,设计出带有前馈的PI调节器。利用MATLAB仿真确定了调节器参数。实验结果显示,该电源系... 负高压脉冲电源是ECRH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电源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个ECRH系统的运行。给出了电源系统各环节的动态数学模型,设计出带有前馈的PI调节器。利用MATLAB仿真确定了调节器参数。实验结果显示,该电源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RH 负高压脉冲电源系统 控制特性 可靠性 稳定性 动态数学模型 电子回旋共振加热 PI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厘米ECR离子推力器变推力性能计算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与权 陈晓龙 杨涓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48-454,共7页
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推力器作为静电式电推力器的一种,具有高比冲、低推力的特点,目前已被应用于深空探测器的主推进系统。变推力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推力器是离子推力器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利用零维模型可以有效地评估其性能。以电子回旋共... 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推力器作为静电式电推力器的一种,具有高比冲、低推力的特点,目前已被应用于深空探测器的主推进系统。变推力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推力器是离子推力器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利用零维模型可以有效地评估其性能。以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推力器的离子源为研究对象,采用零维模型,模拟离子源内部能量转换机制和等离子体的产生过程,获得了推力器在"慢速调节机制"下、1~20 m N范围变推力工作的性能参数,如推进剂流量、离子束流、电子温度、离子密度、放电损耗、推进剂利用率及比冲等。利用计算得到的参数对10厘米电子回旋共振离子推力器变推力性能进行了评估,同时分析了在给定气体流量精度条件下推力和比冲所能够达到的精度;在推力及精度条件下计算出推进剂流量、引出离子束流和离子损失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回旋共振 离子推力器 零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