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咔唑-苯并噻唑类衍生物薄膜的线性及非线性光学性质(英文)
1
作者 宋秋艳 陈根祥 +1 位作者 赵明根 李桐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7-122,共6页
以咔唑为电子供体,苯并噻唑为电子受体,合成了两种新型咔唑-苯并噻唑衍生物3-(2-苯并噻唑-2-基乙烯基)-N-乙基咔唑和3,6-二(2-苯并噻唑-2-基乙烯基)-N-乙基咔唑,通过核磁共振和分光光度计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刮刀法制备质量分数为4%... 以咔唑为电子供体,苯并噻唑为电子受体,合成了两种新型咔唑-苯并噻唑衍生物3-(2-苯并噻唑-2-基乙烯基)-N-乙基咔唑和3,6-二(2-苯并噻唑-2-基乙烯基)-N-乙基咔唑,通过核磁共振和分光光度计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利用刮刀法制备质量分数为4%的衍生物/聚酰亚胺的复合薄膜.采用透射光谱法和单光束Z-扫描技术分别测试了衍生物的线性和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Z扫描实验结果表明3-(2-苯并噻唑-2-基乙烯基)-N-乙基咔唑薄膜的非线性吸收系数和非线性折射系数分别为β1=-2.118 9×10-10 cm/W、r1=2.285 2×10-14 cm2/W,具有反饱和吸收特性和自聚焦效应;同时3,6-二(2-苯并噻唑-2-基乙烯基)-N-乙基咔唑薄膜的非线性吸收系数与非线性折射系数分别为β2=-1.275 6×10-9 cm/W、r2=-7.039 9×10-14 cm2/W,具有反饱和吸收特性和自散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供体-受体 咔唑 苯并噻唑 有机薄膜 透射光谱法 Z扫描技术 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可调控的酚醛树脂分子及其光催化生产H_(2)O_(2)研究
2
作者 王瑞宇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100-6109,共10页
H_(2)O_(2)作为一种优良的氧化剂,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由阳光驱动的氧气和水的反应,被认为是应用价值最广的、绿色的H_(2)O_(2)制造方法。通过在水热聚合反应中选用不同共轭程度的酚化合物作为原料,将部分具备给电子性质的... H_(2)O_(2)作为一种优良的氧化剂,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由阳光驱动的氧气和水的反应,被认为是应用价值最广的、绿色的H_(2)O_(2)制造方法。通过在水热聚合反应中选用不同共轭程度的酚化合物作为原料,将部分具备给电子性质的羟基转化为具有吸电子性质的羰基,从而得到不同D-A结构特征的酚醛树脂,进而调节平面共轭结构,优化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效率。结果表明,酚醛树脂中类苯型的酚单元作为电子供体,类醌型的酚单元作为电子受体,通过分子结构的设计与调变,形成含有不同电子供体与电子受体的树脂材料,从而改变了材料的吸光性、载流子分离特性和氧化还原性等。随着类醌型酚结构中C=O含量的提升,光催化H_(2)O_(2)生成速率升高。其中间苯二酚-甲醛树脂(RF)具备最佳的催化效率,在全光谱照射下,RF523产过氧化氢的速率高达598μmol/h。从分子水平上对树脂材料的结构调控提升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可作为有机半导体光催化性能提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树脂 电子供体-受体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需自由基引发剂参与实现可见光诱导Barton脱羧
3
作者 王佳鑫 付明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03-1410,共8页
报道了一种可见光诱导Barton脱羧的新方法.在不需要外加自由基引发剂的条件下,可以实现一系列一级、二级、三级以及氨基酸、多肽类氧化还原性羧酸酯脱羧,而且许多含有羧基的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也可以很好地发生转化,反应条件温和、底物... 报道了一种可见光诱导Barton脱羧的新方法.在不需要外加自由基引发剂的条件下,可以实现一系列一级、二级、三级以及氨基酸、多肽类氧化还原性羧酸酯脱羧,而且许多含有羧基的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也可以很好地发生转化,反应条件温和、底物范围广,具有良好的收率和官能团兼容性.初步机理实验研究表明,三(三甲基硅基)硅烷在该反应体系中不仅作为氢源,同时也作为电子给体和氧化还原性羧酸作用形成电子供体-受体复合物,反应经历自由基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诱导 电子供体-受体复合物 脱羧 自由基 三(三甲基硅基)硅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