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中性红修饰电极对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脱氮产电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章静 赵丝蒙 +1 位作者 周昱宏 史惠祥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9-599,共11页
利用电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中性红修饰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 TIR)等表征手段对电极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组成进行研究。为进一步考察聚中性红修饰电极对微生物燃料电池(M FC)脱氮产电性能的影响,... 利用电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中性红修饰电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 TIR)等表征手段对电极材料的微观结构与组成进行研究。为进一步考察聚中性红修饰电极对微生物燃料电池(M FC)脱氮产电性能的影响,构建了各种不同微生物燃料电池。实验表明,聚中性红修饰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C PNR-MFC)具有最强的脱氮和产电性能,其次为聚中性红修饰阳极微生物燃料电池(A PNR-MFC)。在不同进水硝氮浓度下,实验组MFCs对硝氮的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CPNR-MFC具有0.040 kg m-3 d-1的最大硝氮去除速率和15.29W m-3的最大功率密度,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4.29%和82.51%,而APNR-MFC仅分别提高5.71%和31.93%。通过对比MFCs的电化学特性和微生物特征,探究了聚中性红修饰电极对MFCs性能影响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 反硝化 电子传递效率 聚中性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功能型植物光合特性及其与叶氮含量、比叶重的关系 被引量:127
2
作者 郑淑霞 上官周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1-181,共11页
以秦岭南部的宁陕县和黄土高原地区的富县和神木为研究地点,研究不同气候带区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光合特性及其与叶片氮含量(Nmass)、比叶重(LMA)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宁陕、富县和神木3个地区之间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光饱和速... 以秦岭南部的宁陕县和黄土高原地区的富县和神木为研究地点,研究不同气候带区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光合特性及其与叶片氮含量(Nmass)、比叶重(LMA)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宁陕、富县和神木3个地区之间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光饱和速率(Pmax)、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PS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ФPSⅡ)、Nmass和LMA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神木地区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Pmax均显著高于宁陕和富县。3个地区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之间的Pmax、PNUE、ФPSⅡ、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Nmass和LMA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草本植物的Pmax和PNUE明显高于灌木和乔木。由南向北分布的宁陕、富县和神木3个地区,随着气候干旱的加剧,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LMA均呈增加的趋势,且不同功能型植物的LMA的大小比较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宁陕、富县和神木地区近60种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LMA与Nmass、PNUE与LMA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而Pmax与Nmass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对光合参数之间的相关分析表明,Pmax与PNUE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而Pmax与ФPSⅡ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饱和速率 光合氮利用效率 PS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 氮含量 比叶重 功能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N水平条件下羊栖菜对阳光辐射的响应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树霞 邹定辉 +1 位作者 徐军田 高坤山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51,共8页
探讨了太阳紫外辐射对两种N水平条件下羊栖菜藻体光化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恢复。结果显示,在高的光辐射下羊栖菜藻体的有效光化学效率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急剧下降,两种N水平条件下藻体的光化学活性下降趋势一致;在全波长太阳辐射条件(即高... 探讨了太阳紫外辐射对两种N水平条件下羊栖菜藻体光化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恢复。结果显示,在高的光辐射下羊栖菜藻体的有效光化学效率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急剧下降,两种N水平条件下藻体的光化学活性下降趋势一致;在全波长太阳辐射条件(即高的光辐射和紫外辐射同时存在)下它们的下降幅度更大,而N加富条件下羊栖菜藻体的相对电子传递速率要高于对照N水平下生长的藻体,表明N加富的生长条件使得藻体具有更高抵御紫外辐射的能力,这可能是与N加富生长条件下的藻体中含有较高含量的紫外吸收物质和类胡萝卜素有关。在低光恢复过程中,全波长辐射处理藻体的有效光化学效率比可见光辐射处理藻体的恢复要慢(分别为6h和3h可恢复到起始水平);而相对电子传递速率的恢复能力则比有效光化学效率的恢复能力更弱,需要24h或者更长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 紫外辐射 N 有效光化学效率:相对电子传递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光合模型下巨柏叶绿素荧光—快速光响应曲线拟合的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瑛萍 姚祺 +1 位作者 张胜 赵垦田 《高原农业》 2019年第4期353-359,456,共8页
以巨柏为研究材料,用Li-6400-40光合仪荧光叶室,测定4种基质苗木的叶绿素荧光——快速光响应曲线。分别用5种模型进行拟合比较主要荧光参数与实测值的接近程度,筛选最佳的巨柏叶绿素荧光——快速光响应模型。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模型、... 以巨柏为研究材料,用Li-6400-40光合仪荧光叶室,测定4种基质苗木的叶绿素荧光——快速光响应曲线。分别用5种模型进行拟合比较主要荧光参数与实测值的接近程度,筛选最佳的巨柏叶绿素荧光——快速光响应模型。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单指数方程无法拟合巨柏的PSⅡ动力学下调时的曲线,无法直接求取巨柏的饱和光强,且最大电子传递效率与实测值偏差较大;双指数方程和双曲线修正模型都可以拟合巨柏的主要荧光参数,但双指数方程给出的最大电子传递效率低于实测值;饱和光强高于实测值;采用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4种基质的巨柏快速光曲线的最大电子传递效率和饱和光强几乎完全与实测值符合,均达到显著水平,同时从均方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和赤池信息量准则模型评价参数来看,双曲线修正模型的3个参数均小于其它模型,拟合程度最佳。因此双曲线修正模型为拟合巨柏叶绿素荧光——快速光曲线的最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光响应曲线 双曲线修正模型 电子传递效率 巨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