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
10
1
作者
兰红波
赵佳伟
+2 位作者
钱垒
许权
周贺飞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1期38-45,共8页
微纳尺度3D打印是增材制造的前沿和研究热点,在航空航天、组织工程、生物医疗、微纳机电系统、新材料(超材料、轻量化材料、智能材料、复合材料)、新能源、柔性电子、印刷电子、结构电子、微纳光学器件、微流控器件、可穿戴电子产品、...
微纳尺度3D打印是增材制造的前沿和研究热点,在航空航天、组织工程、生物医疗、微纳机电系统、新材料(超材料、轻量化材料、智能材料、复合材料)、新能源、柔性电子、印刷电子、结构电子、微纳光学器件、微流控器件、可穿戴电子产品、软体机器人等诸多领域和行业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介绍了课题组近年提出并建立的一种微纳尺度增材制造新工艺——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并论述了近年研究进展和取得的重要成果,介绍了5个工程应用案例。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为微纳尺度3D打印和微纳制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尺度3D打印
电场驱动喷射沉积
微纳增材制造
多材料多尺度3D打印
功能梯度材料/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性能电加热玻璃3D打印与微转印复合制造工艺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建军
李红珂
+3 位作者
朱晓阳
许权
王飞
兰红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0-831,共12页
为了解决透明电加热玻璃制造技术难以兼顾电加热玻璃加热线的透光率、导电性以及附着力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可低成本、批量化实现高性能电加热玻璃制造的复合工艺。该工艺采用电场驱动熔融喷射沉积(Electric-field-driven Fusion Depositi...
为了解决透明电加热玻璃制造技术难以兼顾电加热玻璃加热线的透光率、导电性以及附着力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可低成本、批量化实现高性能电加热玻璃制造的复合工艺。该工艺采用电场驱动熔融喷射沉积(Electric-field-driven Fusion Deposition,EFD)3D打印和UV辅助微转印复合制造透明电加热玻璃。根据复合制造工艺原理,选择及配制了EFD 3D打印、UV辅助微转印介质以及加热线材料。通过具体实验揭示了主要工艺参数对制造透明电加热玻璃加热线结构参数的影响以及规律,并确定了复合制造工艺的最佳工艺窗口。依据最优工艺参数实现了有效图案化面积为60mm×70mm,线宽为15μm,高宽比为0.7,周期为1 000μm,透光率为88%,方阻为0.5Ω/sq,附着力为4B级,加热线为线栅结构的透明电加热玻璃制造。实验结果表明:利用EFD 3D打印和UV辅助微转印复合工艺制造的透明电加热玻璃具有透光率高、方阻低及附着力高等优势。该复合工艺为实现低成本、高性能的电加热玻璃的批量化制造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加热玻璃
复合制造
电场
驱动
熔融
喷射
沉积
3D打印
UV辅助微转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
10
1
作者
兰红波
赵佳伟
钱垒
许权
周贺飞
机构
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市
出处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1期38-4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5288)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8GGX103022)
文摘
微纳尺度3D打印是增材制造的前沿和研究热点,在航空航天、组织工程、生物医疗、微纳机电系统、新材料(超材料、轻量化材料、智能材料、复合材料)、新能源、柔性电子、印刷电子、结构电子、微纳光学器件、微流控器件、可穿戴电子产品、软体机器人等诸多领域和行业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介绍了课题组近年提出并建立的一种微纳尺度增材制造新工艺——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并论述了近年研究进展和取得的重要成果,介绍了5个工程应用案例。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为微纳尺度3D打印和微纳制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纳尺度3D打印
电场驱动喷射沉积
微纳增材制造
多材料多尺度3D打印
功能梯度材料/结构
Keywords
Micro-and nano-scale 3D printing
Electric-field-driven jet deposition
Micro/nano additive manufacturing
Multi-material and multi-scale 3D printing
Functionally gradient material/structure
分类号
TP391.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性能电加热玻璃3D打印与微转印复合制造工艺
被引量:
3
2
作者
杨建军
李红珂
朱晓阳
许权
王飞
兰红波
机构
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省增材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青岛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出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0-831,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705271
No.51775288)
+1 种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ZR2017QEE018)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资助项目(No.J17KA032)
文摘
为了解决透明电加热玻璃制造技术难以兼顾电加热玻璃加热线的透光率、导电性以及附着力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可低成本、批量化实现高性能电加热玻璃制造的复合工艺。该工艺采用电场驱动熔融喷射沉积(Electric-field-driven Fusion Deposition,EFD)3D打印和UV辅助微转印复合制造透明电加热玻璃。根据复合制造工艺原理,选择及配制了EFD 3D打印、UV辅助微转印介质以及加热线材料。通过具体实验揭示了主要工艺参数对制造透明电加热玻璃加热线结构参数的影响以及规律,并确定了复合制造工艺的最佳工艺窗口。依据最优工艺参数实现了有效图案化面积为60mm×70mm,线宽为15μm,高宽比为0.7,周期为1 000μm,透光率为88%,方阻为0.5Ω/sq,附着力为4B级,加热线为线栅结构的透明电加热玻璃制造。实验结果表明:利用EFD 3D打印和UV辅助微转印复合工艺制造的透明电加热玻璃具有透光率高、方阻低及附着力高等优势。该复合工艺为实现低成本、高性能的电加热玻璃的批量化制造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透明加热玻璃
复合制造
电场
驱动
熔融
喷射
沉积
3D打印
UV辅助微转印
Keywords
transparent glass heater
composite manufacturing
electric-field-driven-melt-jet deposition 3D printing
UV-assisted micro-transfer
分类号
TP391.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电场驱动喷射沉积微纳3D打印技术及应用
兰红波
赵佳伟
钱垒
许权
周贺飞
《航空制造技术》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性能电加热玻璃3D打印与微转印复合制造工艺
杨建军
李红珂
朱晓阳
许权
王飞
兰红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