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环境影响的水下电场通信组网算法
1
作者 吴佳楠 温智皓 +2 位作者 贺曼利 吴剑 李念峰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为提升自主式水下航行器集群协作能力,减少群体网络能耗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网络可靠性,提出一种考虑实际水域电导率影响并采用水下电场通信方式的仿生鱼群自组网算法.该算法基于节点间通信时间计算节点优先级,进而确定节点角色与功能,生... 为提升自主式水下航行器集群协作能力,减少群体网络能耗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网络可靠性,提出一种考虑实际水域电导率影响并采用水下电场通信方式的仿生鱼群自组网算法.该算法基于节点间通信时间计算节点优先级,进而确定节点角色与功能,生成水下集群协作网络模型,实现小规模仿生鱼群的快速组网.以目的坐标为导向的子节点、失散节点自主巡航功能和主控节点备份功能的设定,不但能实现群体失散节点的寻回,而且间接优化了网络协作模型,减少了群体网络节点间的路由维护信息,有效节约网络能耗的同时也增强了系统安全性.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组网 机器鱼 电场通信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中嵌入式通信服务模块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邓清勇 段斌 颜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20-222,225,共4页
针对风电场原有组件因受自身硬件与软件资源的局限而不能与下一代风电机组实现无缝通信的问题,提出在风电场各组件中遵循风电场监控通信标准IEC61400-25的嵌入式通信服务模块的解决方案,设计ARM+Linux+J2ME平台并采用MMS技术与Web服务... 针对风电场原有组件因受自身硬件与软件资源的局限而不能与下一代风电机组实现无缝通信的问题,提出在风电场各组件中遵循风电场监控通信标准IEC61400-25的嵌入式通信服务模块的解决方案,设计ARM+Linux+J2ME平台并采用MMS技术与Web服务的方法提供统一的通信方式与通信接口,结果证明该方案能有效解决工程中监控系统难以兼容、风电场统一操作和维护困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无缝通信 IEC61400-25标准 MMS技术 WEB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场的水下高速数字通信方法及实现 被引量:8
3
作者 吴志强 李斌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90-1593,共4页
在水下大容量传感器数据回收的应用中,针对水声通信传输速率低、时延长的缺点,提出了以电场作为信息载体的近距离高速通信方法。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了该方法的数学模型,讨论了影响通信距离的几个因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 在水下大容量传感器数据回收的应用中,针对水声通信传输速率低、时延长的缺点,提出了以电场作为信息载体的近距离高速通信方法。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了该方法的数学模型,讨论了影响通信距离的几个因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水下电场通信系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表明,该系统可实现近距离码元速率200kbit/s条件下的无误码通信。该通信方法与水下自主航行器(AUV)技术结合,可用于水下物理场监测数据的高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线通信 电场通信方法 DSP 数据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仿生电场感知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谢广明 郑君政 王晨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89-2305,共17页
复杂水下环境中水下机器人的感知与探测技术亟待突破,基于微弱电场的水下仿生感知是一类很有潜力的技术路径。自然界中,一类鱼可在身体周围产生电场并通过电场变化来感知环境和其它生物,被称为弱电鱼。受弱电鱼感知行为启发,国内外学者... 复杂水下环境中水下机器人的感知与探测技术亟待突破,基于微弱电场的水下仿生感知是一类很有潜力的技术路径。自然界中,一类鱼可在身体周围产生电场并通过电场变化来感知环境和其它生物,被称为弱电鱼。受弱电鱼感知行为启发,国内外学者展开了基于微弱电场的水下感知原理、方法与智能水下机器人方面的应用研究。综述了弱电鱼的生物学机理、水下电场的建模和感知理论、水下电场感知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水下仿生电场感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水下机器人 弱电鱼 水下感知 仿生电场感知 目标物体感知 仿生电场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机组通信模块软硬件设计
5
作者 田淑娟 黄凌翔 《兵工自动化》 2009年第7期66-68,共3页
针对IEC61400-25明确提出风电机组的通信应基于制造报文规范通信协议,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IEC61400-25标准的风电机组通信模块。该模块采用ARM9+JAVA+MMS结构,通过提供IED配置、IED信息模型的重构、设备参数的读写等通信服务,以及对标准... 针对IEC61400-25明确提出风电机组的通信应基于制造报文规范通信协议,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IEC61400-25标准的风电机组通信模块。该模块采用ARM9+JAVA+MMS结构,通过提供IED配置、IED信息模型的重构、设备参数的读写等通信服务,以及对标准MMS通信协议风电场无缝通信的实现,可屏蔽风电机组的通信差异,有效解决一致通信问题,提高风电场通信的效率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无缝通信 制造报文规范 通信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