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位干涉电场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
1
作者 沈潇楠 杜艺超 +3 位作者 李婷婷 徐永鑫 杨宸灏 刘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4-154,共1页
目的帕金森病(PD)损害基底节-皮质网络,影响运动功能。相位干涉电场刺激(TIs)可干预PD患者深部脑区。内侧苍白球(GPi)是深脑刺激常用靶点。本研究旨在探究GPi-TIs对PD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叉、双盲设计,纳入12名PD患者(... 目的帕金森病(PD)损害基底节-皮质网络,影响运动功能。相位干涉电场刺激(TIs)可干预PD患者深部脑区。内侧苍白球(GPi)是深脑刺激常用靶点。本研究旨在探究GPi-TIs对PD患者运动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叉、双盲设计,纳入12名PD患者(H&Y分期1.5~2.5,年龄72±4.43岁,Mo CA 27±1.68)。患者来访两次,随机接受20min的TIs(130 Hz)或假刺激,洗脱期1周。干预前后评估均在服药期间进行,包括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3部分(UPDRS-3)及症状亚型评分,包括:僵直(第3.3项);运动迟缓(第3.2、3.4~3.8、3.14项);震颤(第3.15-3.18项);中轴体征(第3.9~3.13项)。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各指标刺激前后的差值,显著性水平α为0.05。结果患者对刺激可耐受,无中途退出实验。相比假刺激,TIs后患者运动评分显著降低14.5%(TIs组降低6.42±0.98,假刺激组降低0.25±1.2,P<0.05),表明运动症状改善。亚型评分中,TIs后运动迟缓得分显著下降(P=0.001),震颤有改善趋势(P=0.063),僵直和中轴体征无显著改善。患者接受假刺激各指标均无显著改善。结论GPi-TIs可以改善PD患者的运动症状,尤其是运动迟缓。未来可对更大样本进一步探索TIs的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迟缓 运动症状 刺激 配对样本t检验 电场刺激 症状改善 基底节 中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白球相位干涉电场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步态表现的影响
2
作者 李婷婷 杜艺超 +5 位作者 沈潇楠 徐永鑫 王可心 王博文 杨宸灏 刘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64-464,共1页
目的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的步态障碍是由基底神经节区域病变所致。相位干涉电场刺激(temporal interference stimulation,TIs)是一种可无创调控深部脑区的新兴技术。本研究旨在探究聚焦苍白球的TIs对PD患者步态表... 目的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的步态障碍是由基底神经节区域病变所致。相位干涉电场刺激(temporal interference stimulation,TIs)是一种可无创调控深部脑区的新兴技术。本研究旨在探究聚焦苍白球的TIs对PD患者步态表现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双盲、交叉设计。11名PD患者(H&Y分期2.0±0.4,年龄72±4.43岁,UPDRS-Ⅲ43±7.86)以随机顺序分别接受TIs和假刺激,刺激时长20 min,两次刺激间的洗脱期为7天。每次刺激前后接受步态生物力测试与运动症状评估,评价指标采用步态的时空参数、步态变异性以及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3部分(UPDRS-Ⅲ)。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探究不同刺激对PD患者步态表现的影响,显著水平α=0.05。结果TIs后,患者UPDRS-Ⅲ评分显著下降(P<0.05)。步速变异性表现出时间主效应(P<0.05),相比假刺激,TIs后步速变异性存在降低趋势(TIs组下降36.70%;假刺激组下降21.12%)。步长、步宽和步长变异性均表现出时间主效应(P<0.05)。步速、步幅时间、步宽变异性、支撑与摆动相时间则未观察到显著差异。结论研究显示苍白球TIs可显著改善患者运动症状,并有潜力改善PD患者的步态特征。未来值得进一步在更大样本中探究TIs对中晚期PD患者步态表现的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动相 双因素方差分析 苍白球 电场刺激 基底神经节 交叉设计 帕金森病 步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场刺激对部分仙人掌科植物释放负离子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邓传远 郑金贵 +2 位作者 王艳英 吴仁烨 黄巧玲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2-627,共6页
采用DLY-4G-232型空气离子测量仪,在800 mm×800 mm×800 mm密闭的玻璃箱中对盆栽的8种仙人掌科植物在常态下和固定电压的脉冲电场刺激下释放的负离子浓度进行测定,并应用正交试验探讨最佳的脉冲电场组合.结果表明:(1)仙人掌科... 采用DLY-4G-232型空气离子测量仪,在800 mm×800 mm×800 mm密闭的玻璃箱中对盆栽的8种仙人掌科植物在常态下和固定电压的脉冲电场刺激下释放的负离子浓度进行测定,并应用正交试验探讨最佳的脉冲电场组合.结果表明:(1)仙人掌科植物在常态下可以释放负离子,但其释放负离子的能力有限,8种植株中释放负离子浓度最高的为金手指,为320 ion·cm-3,最小的为英丸,为104 ion·cm-3;(2)8 k V高压脉冲电场的刺激可以高效提高植物释放负离子的能力,其倍增效益显著,8种植物中提高率最大的为英丸,较对照组提高74839.2%;(3)每种植物都有一个高效释放负离子的最优脉冲电场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场刺激 仙人掌科植物 负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纤维对外加均匀电场刺激的响应
4
作者 费向阳 买斐 +1 位作者 王江 张立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6-530,共5页
为了研究外加均匀电场对神经纤维的影响,基于电缆模型,以有限长度的有髓鞘神经纤维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推导,分析了均匀电场刺激下细胞相对跨膜电位的变化机理,得出了细胞相对跨膜电位与细胞轴向不同位置的定量关系.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 为了研究外加均匀电场对神经纤维的影响,基于电缆模型,以有限长度的有髓鞘神经纤维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推导,分析了均匀电场刺激下细胞相对跨膜电位的变化机理,得出了细胞相对跨膜电位与细胞轴向不同位置的定量关系.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证明神经纤维中各点对均匀电场的响应不同,其结论与前人实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跨膜电位 动作电位 均匀电场刺激 电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气道对电场刺激和辣椒素反应的差异
5
作者 杨秋火 李鲁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豚鼠不同部位气道神经支配的差异.方法:采用便于定位的离体豚鼠3个不同部位气道环(气管、左主支气管和肺门支气管)标本,比较对电场刺激(EFS)和辣椒素(Capsaicin,Cap)反应的生理性差异。结果:EFS显示,气管抑制性NAN... 目的:探讨豚鼠不同部位气道神经支配的差异.方法:采用便于定位的离体豚鼠3个不同部位气道环(气管、左主支气管和肺门支气管)标本,比较对电场刺激(EFS)和辣椒素(Capsaicin,Cap)反应的生理性差异。结果:EFS显示,气管抑制性NANC反应(iNANC)占63.4%±9.5%;肺门支气管兴奋性NANC(eNANC)却占64%±7.1%;而主支气管NANC却不明显.Cap量-效反应显示:肺门支气管对Cap反应明显高于气管和主支气管.结论:表明豚鼠气管神经支配,其iNANC明显地高于主支气管和肺门支气管;主支气管主要为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种经支配;而肺门支气管却明显存在与感觉神经C-纤维相关的eNAN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 气道 电场刺激 辣椒素反应 NAN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抑制Methoxamine和电场刺激引发主动脉肌条的收缩 被引量:6
6
作者 宗晓健 宋焱峰 +1 位作者 张雪平 侯一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1366-1370,共5页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toxintype A,BTX-A)对肾上腺素α受体激动剂Methox-amine(MOA)和电场刺激(electrical field stimula-tion,EFS)引发主动脉肌条收缩的作用。方法:在95%O2和5%CO2条件下,将不同条件处理的兔腹主动脉0.5cm&#...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toxintype A,BTX-A)对肾上腺素α受体激动剂Methox-amine(MOA)和电场刺激(electrical field stimula-tion,EFS)引发主动脉肌条收缩的作用。方法:在95%O2和5%CO2条件下,将不同条件处理的兔腹主动脉0.5cm×3.0cm螺旋形肌条悬挂于37℃Krebs液的浴槽内,记录收缩张力变化。MOA组:MOA5μmol/L引发收缩30min后分别加入Krebs液(对照,n=10)、BTX-A50(n=10)或100U/mL(n=10),30min后再加入MOA5μmol/L。EFS组:EFS50Hz,80V,1ms,60s持续性引发肌条收缩30min后分别加入Krebs液(对照,n=10)或BTX-A50U/mL(n=10),30min后再加入MOA5μmol/L。结果:BTX-A50、100U/mL分别导致MOA诱发的肌条收缩张力下降80%(P<0.01)和95%(P<0.01),再加入MOA引发BTX-A干预过肌条的收缩力仅为对照组的35%(P<0.01)和3%(P<0.01),该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BTX-A50U/mL导致EFS诱发的肌条收缩张力下降94%(P<0.01),后续加入MOA引发BTX-A处理过的肌条,收缩力下降为对照组的10%(P<0.01)。结论:肾上腺素α受体激动剂MOA和EFS引发兔主动脉肌条收缩,BTX-A抑制MOA和EFS引发动脉平滑肌收缩作用机理与抑制NA的释放和其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主动脉 电场刺激 去甲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荡电场刺激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先甲 张坤坤 +1 位作者 钱军 荆珏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10-1712,共3页
脊髓损伤的治疗已经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由于脊髓损伤后神经通路再形成和重建的复杂性,使目前所取得的实际疗效仍然不乐观。振荡电场刺激在促进神经再生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并被逐渐应用于脊髓损伤的治疗。振荡电场是... 脊髓损伤的治疗已经成为当前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是,由于脊髓损伤后神经通路再形成和重建的复杂性,使目前所取得的实际疗效仍然不乐观。振荡电场刺激在促进神经再生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并被逐渐应用于脊髓损伤的治疗。振荡电场是使直流电场的极性每隔15 min反转1次,在阳极造成脊髓轴突退化之前将其电极转化成阴极,从而促进脊髓轴突的双向生长。现就振荡电场刺激在脊髓损伤治疗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电场刺激 脊髓损伤 功能恢复 髓鞘形成 胶质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兔脑基底动脉环电场刺激模型及应用
8
作者 童杰飞 孙凤艳 张安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98-400,共3页
离体血管生物鉴定模型主要有螺旋条,环肌张力试验和血管灌流模型[1-2]。对于细小血管研究,主要是应用环肌张力试验。对脑血管药物的研究比较困难。
关键词 脑基底动脉 电场刺激模型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子宫不同部位对电场刺激的反应
9
作者 唐大春 吴熙瑞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77-179,共3页
本实验观察了雌激素化兔子宫不同部位平滑肌对电场刺激的反应,结果表明,经电场刺激后,子宫输卵管端肌肉的收缩强度显著高于子宫中部、子宫宫颈端和子宫颈肌的反应,P值分别<0.05、<0.05和<0.01。子宫颈肌的收缩频率明显低于其... 本实验观察了雌激素化兔子宫不同部位平滑肌对电场刺激的反应,结果表明,经电场刺激后,子宫输卵管端肌肉的收缩强度显著高于子宫中部、子宫宫颈端和子宫颈肌的反应,P值分别<0.05、<0.05和<0.01。子宫颈肌的收缩频率明显低于其他各部。刺激电压与收缩反应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提示子宫输卵管端肌对外界刺激较敏感,新型宫内节育器的设计,应避免过多地刺激此部位为宜,以降低脱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节育器 子宫 电场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KⅡ抑制剂抑制AngⅡ或电场刺激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TNF-α、TGF-β_1及collagenⅠ、Ⅲ的表达 被引量:5
10
作者 钟拥军 陈东芹 姚小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49-1554,共6页
目的:观察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Ⅱ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或电场刺激(EFS)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分泌细胞因子及胶原酶表达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新生1-3 d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3代),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0.... 目的:观察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Ⅱ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或电场刺激(EFS)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分泌细胞因子及胶原酶表达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新生1-3 d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3代),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0.1μmol/L AngⅡ组、0.1μmol/L AngⅡ+0.5μmol/L CaMKⅡ抑制剂KN92组、0.1μmol/L AngⅡ+0.5μmol/L CaMKⅡ抑制剂KN93组、0.1μmol/L AngⅡ+0.5μmol/L CaMKⅡ抑制剂AIP组;10 V1.0 Hz EFS组、10 V 1.0 Hz EFS+0.5μmol/L KN92组、10 V 1.0 Hz EFS+0.5μmol/L KN93组、10 V1.0 Hz EFS+0.5μmol/L AIP组、10 V1.0 Hz EFS+0.1μmol/L AngⅡ组。MTT法测定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TGF-β1,TNF-α)分泌;RT-PCR检测TGF-β1、TNF-α、collagenⅠ、ⅢmRNA水平。结果:CaMKⅡ抑制剂(0.5μmol/L KN93,0.5μmol/L AIP)能预防AngⅡ或EFS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CaMKⅡ抑制剂(0.5μmol/L KN93,0.5μmol/L AIP)可预防AngⅡ或EFS引起的细胞培养上清液TGF-β1、TNF-α含量及相应mRNA表达增加。CaMKⅡ抑制剂(0.5μmol/L AIP,1.0μmol/L AIP)预防0.1μmol/L AngⅡ引起的collagenⅠ、Ⅲ表达增加。结论:抑制CaMKⅡ对AngⅡ或EFS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具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aMKⅡ抑制剂抑制TGF-β1、TNF-α以及胶原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电场刺激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 转化生长因子β 肿瘤坏死因子 胶原酶Ⅰ 胶原酶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物力学视角下无创脑刺激对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11
作者 刘宇 周治宁 +6 位作者 王玮 张玉凤 杨宸灏 徐永鑫 李路 吕娇娇 黄灵燕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7,共17页
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聚焦无创脑刺激技术,特别是无创深部脑刺激——相位干涉电场刺激(temporal interference brain stimulation,TIs),探讨其对提升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详细分析TIs技术精准调控深部脑区以增强运动皮... 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聚焦无创脑刺激技术,特别是无创深部脑刺激——相位干涉电场刺激(temporal interference brain stimulation,TIs),探讨其对提升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详细分析TIs技术精准调控深部脑区以增强运动皮层兴奋性,促进运动技能学习,并提升下肢爆发力的作用机制。同时,探讨TIs对运动认知功能的潜在调节作用及其在帕金森病等运动功能障碍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前景,突出其非侵入性、聚焦深部脑区、位置及参数可调等独特优势。此外,介绍脑肌互作神经启动技术,它结合了无创脑刺激与肌肉电刺激技术,通过同步调节脑和肌肉的功能,进一步优化运动控制与执行系统以提升运动能力。未来研究应聚焦多学科协作,推动技术应用拓展、智能化集成以及运动科技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充分释放无创脑刺激技术在提升运动表现、增强运动认知功能及治疗运动功能障碍方面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侵入性脑刺激 运动表现 相位干涉电场刺激 运动功能障碍 神经肌肉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豚毒素对电刺激诱发的兔隐动脉双相血管收缩反应的作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师晨霞 任雷鸣 李军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23-1127,共5页
目的采用兔离体隐动脉环标本,建立了双相血管收缩反应模型,并分析TTX(1~100 nmol·L-1)对两种收缩成分的影响.方法兔离体隐动脉血管环张力记录法及电场刺激诱发血管收缩法.结果本实验条件下的电场刺激(电压15 V、波宽1 ms、刺激频... 目的采用兔离体隐动脉环标本,建立了双相血管收缩反应模型,并分析TTX(1~100 nmol·L-1)对两种收缩成分的影响.方法兔离体隐动脉血管环张力记录法及电场刺激诱发血管收缩法.结果本实验条件下的电场刺激(电压15 V、波宽1 ms、刺激频率2~16 Hz,连续刺激时程32 s)可诱发兔离体隐动脉产生双相收缩反应,且具有频率(2~16Hz)依赖性.钠通道选择性阻滞剂TTX 3 nmol·L-1 对第一相收缩反应无影响,但是明显抑制第二相收缩反应,抑制率达44%~67%;TTX的浓度增加至10 nmol·L-1时,其对4~16 Hz电刺激诱发的第一相反应的抑制率为40%~57% ,而对第二相反应的抑制率达90%以上.TTX (0.1 μmol·L-1)对NA(0.01~30 μmol·L-1)的累积量效曲线无任何影响,但是完全抑制了电刺激诱发的动脉环双相收缩反应.胍乙啶(10 μmol·L-1)完全抑制电刺激诱发的双相收缩反应,但是不抑制外源性NA的收缩反应.结论建立了电场刺激诱发兔离体隐动脉环双相收缩反应模型,该双相收缩与交感神经兴奋及其递质的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递质 交感神经 电场刺激 河豚毒素 双相血管收 兔隐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沙唑嗪对映体对兔离体膀胱逼尿肌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9
13
作者 卢海刚 赵丁 任雷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3-517,共5页
目的观察多沙唑嗪(rac-DOX)及其对映体(S-DOX、R-DOX)对兔离体膀胱逼尿肌的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制备兔背侧和腹侧膀胱逼尿肌标本,记录药物或神经刺激诱发的膀胱平滑肌收缩反应。结果在兔背侧和腹侧膀胱逼尿肌标本,卡巴胆碱产生浓度... 目的观察多沙唑嗪(rac-DOX)及其对映体(S-DOX、R-DOX)对兔离体膀胱逼尿肌的作用并分析其机制。方法制备兔背侧和腹侧膀胱逼尿肌标本,记录药物或神经刺激诱发的膀胱平滑肌收缩反应。结果在兔背侧和腹侧膀胱逼尿肌标本,卡巴胆碱产生浓度依赖性收缩反应,两种标本的收缩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背侧膀胱逼尿肌标本,苯肾上腺素产生浓度依赖性收缩反应;但是,苯肾上腺素对腹侧膀胱逼尿肌无作用。S-DOX、R-DOX和rac-DOX在1μmol·L-1时,均可竞争性拮抗苯肾上腺素诱发的兔背侧膀胱逼尿肌收缩反应,其pKB值分别为7·44±0·19、7·39±0·14和7·38±0·30,三者的pKB值相同。电场刺激诱发兔背侧和腹侧膀胱逼尿肌产生稳定的收缩反应,该收缩反应被0·3μmol·L-1浓度的河豚毒素完全阻断。S-DOX、R-DOX和rac-DOX均抑制电场刺激诱发的背侧膀胱逼尿肌收缩反应(P<0·01),且三者的抑制作用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它们对电场刺激诱发的腹侧膀胱逼尿肌收缩反应无影响。结论在兔离体膀胱背侧逼尿肌,S-DOX拮抗苯肾上腺素诱发收缩反应的pKB值与rac-DOX和R-DOX相同,三者尚能抑制电场刺激诱发的神经源性收缩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唑嗪 对映体 膀胱逼尿肌 苯肾上腺素 电场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抑制大鼠离体食管下括约肌收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媛媛 李超彦 楚宪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32-933,共2页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BTX-A)对大鼠食管下括约肌(LES)离体肌条自发性收缩的影响,并观察BTX-A对电场刺激(EFS)引发的肌条收缩是否存在抑制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叩击头部致昏后取食管下括约肌制备肌条,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BTX-A组... 目的:研究A型肉毒毒素(BTX-A)对大鼠食管下括约肌(LES)离体肌条自发性收缩的影响,并观察BTX-A对电场刺激(EFS)引发的肌条收缩是否存在抑制作用。方法:成年SD大鼠叩击头部致昏后取食管下括约肌制备肌条,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BTX-A组、EFS组、EFS+BTX-A组,采用Biolap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下括约肌肌条收缩实验数据。结果:①BTX-A降低食管下括约肌肌条自发性收缩张力及振幅(P<0.05);②EFS增强食管下括约肌肌条张力及振幅(P<0.01);③BTX-A抑制EFS对食管下括约肌肌条张力增强效应(P<0.01)及振幅增大效应(P<0.01)。结论:①BTX-A可抑制食管下括约肌肌条自发性收缩;②EFS可增强食管下括约肌肌条收缩能力;③BTX-A可抑制EFS引发的食管下括约肌肌条收缩能力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下括约肌 离体 A型肉毒毒素 电场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早期胃平滑肌功能的改变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郝璋森 梁红玉 +4 位作者 侯聪聪 佟苗苗 刘帅 蒋建东 赵丁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2-58,共7页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早期大鼠离体胃平滑肌收缩、舒张反应的改变。方法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65 mg/kg链脲佐菌素(STZ)溶液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离体器官肌张力分析方法,以电场刺激及激动剂诱发胃各部位...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早期大鼠离体胃平滑肌收缩、舒张反应的改变。方法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65 mg/kg链脲佐菌素(STZ)溶液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采用离体器官肌张力分析方法,以电场刺激及激动剂诱发胃各部位平滑肌收缩、舒张反应,观察糖尿病早期大鼠离体胃平滑肌功能的改变。结果 (1)电场刺激诱发1型糖尿病大鼠胃底平滑肌收缩反应小于正常大鼠(P<0.05),且收缩幅度紊乱,参差不齐;(2)正常大鼠及1型糖尿病大鼠胃体平滑肌收缩反应、胃窦自发收缩活动均无明显改变;(3)与正常大鼠相比,电场刺激诱发1型糖尿病大鼠胃底平滑肌舒张反应明显增加,而幽门环形肌收缩反应明显增加(P<0.01)。结论 STZ造模4周的1型糖尿病大鼠胃平滑肌收缩舒张功能的变化中,胃各部位敏感性不同;胃底平滑肌收缩反应明显减小且紊乱,舒张反应明显增强;幽门环形肌舒张反应明显减小。提示在1型糖尿病早期大鼠胃平滑肌功能改变中,胃底和幽门可能最先发生病变,且主要源自神经调节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胃平滑肌 电场刺激 神经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大鼠肠系膜上动脉灌流及其应用
16
作者 陆亦风 孙凤艳 张安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31-334,共4页
离体血管生物鉴定模型主要有螺旋条、环肌张力试验和血管灌流标本。前二种方法应用较多,而离体血管灌流标本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血管灌流标本具有损伤小、对药物反应灵敏、重复性好及标本稳定、存活期长等优点。本文介绍大鼠肠系膜上... 离体血管生物鉴定模型主要有螺旋条、环肌张力试验和血管灌流标本。前二种方法应用较多,而离体血管灌流标本国内尚未见文献报道。血管灌流标本具有损伤小、对药物反应灵敏、重复性好及标本稳定、存活期长等优点。本文介绍大鼠肠系膜上动脉灌流方法及药物与电场刺激对动脉灌流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流压 药物 大鼠 肠系膜上动脉 电场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捕鱼初步调查报告 被引量:4
17
《淡水渔业》 1975年第4期14-18,共5页
鱼在水中受到一定强度的电场刺激.就会被击昏、休克而被捕获。利用这个方法进行捕鱼,简称电捕鱼。
关键词 休克 调查报告 电场刺激 方法 利用 捕鱼 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