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杠柳苷类化合物电喷雾多级质谱裂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师宝君 刘健 +3 位作者 魏少鹏 姬志勤 胡兆农 吴文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6,共6页
采用电喷雾多级质谱技术研究了杠柳苷A和E的质谱裂解行为。在源内诱导碰撞解离谱图中发现,从准分子离子中脱去二取代吡喃酮是杠柳苷A的主要断裂形式之一。从分子中失去不同长度的糖链以及杠柳甙元D环开裂重排失去甲醛(-30Da)是识别该类... 采用电喷雾多级质谱技术研究了杠柳苷A和E的质谱裂解行为。在源内诱导碰撞解离谱图中发现,从准分子离子中脱去二取代吡喃酮是杠柳苷A的主要断裂形式之一。从分子中失去不同长度的糖链以及杠柳甙元D环开裂重排失去甲醛(-30Da)是识别该类化合物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杠柳苷A和E的质谱裂解机制和特征碎片进行研究,总结了鉴别该类化合物的方法,并对杠柳根皮中的一个未报道化合物杠柳苷X的结构进行了推测,该方法对研究杠柳中杠柳苷类化合物的分布及结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柳苷 电喷雾多级质谱 裂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骆驼蓬中主要生物碱的电喷雾多级质谱裂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娜 李圣坤 +2 位作者 张前亮 张继文 王俊儒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09-911,共3页
采用电喷雾多级质谱(ESI-MSn)技术研究了骆驼蓬中3个生物碱,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和鸭嘴花酮碱的质谱裂解行为。通过对这3个生物碱的质谱裂解途径和特征碎片的研究,总结了鉴别该类化合物的电喷雾多级质谱(ESI-MSn)方法,对鉴定骆驼蓬... 采用电喷雾多级质谱(ESI-MSn)技术研究了骆驼蓬中3个生物碱,骆驼蓬碱、去氢骆驼蓬碱和鸭嘴花酮碱的质谱裂解行为。通过对这3个生物碱的质谱裂解途径和特征碎片的研究,总结了鉴别该类化合物的电喷雾多级质谱(ESI-MSn)方法,对鉴定骆驼蓬属植物中生物碱的结构及β-咔啉类似物的结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蓬 生物碱 电喷雾多级质谱 裂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和子囊霉素电喷雾多级质谱负离子模式下的裂解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宇翔 谢颖 +4 位作者 温耀明 郑军荣 乐占线 周璟明 郑卫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应用电喷雾多级质谱法分析他克莫司(FK506)和子囊霉素(FK520)在负离子模式下的特征碎片离子和裂解规律。方法采用电喷雾电离离子阱多级质谱,极性检出模式为负离子模式。结果获得他克莫司和子囊霉素在负离子模式下的质谱裂解规律。... 目的应用电喷雾多级质谱法分析他克莫司(FK506)和子囊霉素(FK520)在负离子模式下的特征碎片离子和裂解规律。方法采用电喷雾电离离子阱多级质谱,极性检出模式为负离子模式。结果获得他克莫司和子囊霉素在负离子模式下的质谱裂解规律。结论该质谱裂解规律可应用于他克莫司及其类似物的快速结构解析、定量分析和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多级质谱 他克莫司 子囊霉素 质谱裂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冬青中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电喷雾多级质谱快速分析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中流 尹文清 +3 位作者 何淑君 何晓容 冯宗财 夏敬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7-311,共5页
建立电喷雾多级质谱结合硅胶柱层析快速、全面分析中药毛冬青中三萜皂苷成分的方法。毛冬青干燥根70%甲醇提取物,先用乙酸乙酯萃取,再用正丁醇萃取。取正丁醇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以甲醇-氯仿-水(1∶9∶0.1→2∶8∶0.2→3.5∶6.5∶1→1∶... 建立电喷雾多级质谱结合硅胶柱层析快速、全面分析中药毛冬青中三萜皂苷成分的方法。毛冬青干燥根70%甲醇提取物,先用乙酸乙酯萃取,再用正丁醇萃取。取正丁醇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以甲醇-氯仿-水(1∶9∶0.1→2∶8∶0.2→3.5∶6.5∶1→1∶1∶0.3,V/V)溶剂系统进行梯度洗脱。通过TLC比较,将毛冬青皂苷粗提物分成3个组分。通过全扫描电喷雾多级质谱对每个组分分别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确定皂苷的结构。确定了毛冬青中11个已知皂苷的结构,对1个未知皂苷的结构进行了推测。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多级质谱 毛冬青 三萜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翻肠囊模型大鼠吸收的中药毛冬青三萜皂苷类成分电喷雾多级质谱快速分析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中流 李建兰 杨志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15-1119,共5页
建立快速发现毛冬青三萜总皂苷主要吸收成分的外翻肠囊模型法,确定毛冬青总皂苷在体吸收的活性成分。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收集毛冬青总皂苷给药后的肠囊液样品,采用电喷雾多级质谱快速、全面分析毛冬青三萜皂苷类成分在小肠的吸收。... 建立快速发现毛冬青三萜总皂苷主要吸收成分的外翻肠囊模型法,确定毛冬青总皂苷在体吸收的活性成分。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收集毛冬青总皂苷给药后的肠囊液样品,采用电喷雾多级质谱快速、全面分析毛冬青三萜皂苷类成分在小肠的吸收。通过全扫描电喷雾多级质谱对肠囊液样品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确定皂苷的结构。在肠囊中检测到5个三萜皂苷,依次为:ilexoside O(5)、ilexoside K(4)、ilexoside J(3)、ilexoside E(8)和pedunculoside(13)。电喷雾多级质谱检测条件下,发现毛冬青总皂苷肠吸收的主要成分是三萜皂苷类成分,肠吸收的其它成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翻肠囊模型 电喷雾多级质谱 毛冬青 三萜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莎类抗生素电喷雾多级质谱裂解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健 谢颖 +4 位作者 陈晓霞 周璟明 陈秀明 方东升 郑卫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研究苯安莎类抗生素(格尔德霉素、除莠霉素A)和萘安莎类抗生素(利福平、利福喷丁)的电喷雾多级质谱裂解规律。方法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源(Electron Spray Ionization Source,ESI源)多级质谱,极性检出模式为正/负离子模式(+/-MS)。结果... 目的研究苯安莎类抗生素(格尔德霉素、除莠霉素A)和萘安莎类抗生素(利福平、利福喷丁)的电喷雾多级质谱裂解规律。方法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源(Electron Spray Ionization Source,ESI源)多级质谱,极性检出模式为正/负离子模式(+/-MS)。结果初步归纳总结苯安莎类抗生素和萘安莎类抗生素电喷雾多级质谱裂解规律。结论该质谱裂解规律可应用于安莎类抗生素的快速结构解析、定量分析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多级质谱 安莎类抗生素 质谱裂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双柱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质谱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制剂中的盐酸二甲双胍及残留物三聚氰胺和双氰胺 被引量:5
7
作者 周艳芬 王芳焕 +3 位作者 王泽岚 詹海鹃 刘万毅 孟哲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9-166,共8页
建立了串联双柱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质谱(HPLC-ESI-MSn)确认及测定盐酸二甲双胍制剂中的盐酸二甲双胍及残留物三聚氰胺和双氰胺的方法。盐酸二甲双胍制剂样品在超声辅助下,采用含0.1%(v/v)乙酸的无水乙醇溶液提取,选择Clea... 建立了串联双柱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质谱(HPLC-ESI-MSn)确认及测定盐酸二甲双胍制剂中的盐酸二甲双胍及残留物三聚氰胺和双氰胺的方法。盐酸二甲双胍制剂样品在超声辅助下,采用含0.1%(v/v)乙酸的无水乙醇溶液提取,选择Cleanert PCX-C18串联固相萃取双柱净化富集,以5%(v/v)氨水甲醇溶液为洗脱剂进行洗脱。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100 mm×4.6 mm,3.5μm)分离,梯度洗脱,在电喷雾多级质谱、选择离子模式下检测,外标法定量。通过比较制剂残留物在不同萃取溶剂、固相萃取柱及洗脱液等条件下的回收率,优化了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3种目标物的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 2;方法的检出限为1.48~13.61μg/kg,定量限为5.96~45.67μg/kg。3种目标物在低、中、高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65.02%~118.33%,相对标准偏差(RSD)≤13.41%(n=5)。该法操作简单,净化效果好,准确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检测和分析不同盐酸二甲双胍制剂中盐酸二甲双胍及残留物三聚氰胺和双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质谱 串联双柱固相萃取 盐酸二甲双胍制剂 三聚氰胺 双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质谱法对格尔德霉素粗品中各组分的初步判别及分类
8
作者 朱健 周璟明 +4 位作者 陈晓霞 谢颖 陈秀明 方东升 郑卫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7-213,共7页
目的对格尔德霉素(GDM)粗品中各组分进行与质量数相关的结构信息方面的初步判别及分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质谱法(LC-ESI-MSn)在正离子模式下对粗品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与对照品的液质比对,确定GDM粗品中MW=560.3(25.0min)... 目的对格尔德霉素(GDM)粗品中各组分进行与质量数相关的结构信息方面的初步判别及分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多级质谱法(LC-ESI-MSn)在正离子模式下对粗品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与对照品的液质比对,确定GDM粗品中MW=560.3(25.0min)、MW=1024.7(36.8min)分别为GDM、洋橄榄素,并首次研究了洋橄榄素的正离子模式质谱裂解规律。通过对GDM粗品中各组分多级质谱碎片信息的分析整理,结合已知物的裂解规律,归纳发现GDM粗品中主要含有三大类物质:以GDM为主成分的含有氨甲酰基的苯安莎类物质(10~35min)、洋橄榄素及其同系物(35~50min)、一组分子量相差74u的未知物(50~65min)。结论 LC-ESI-MSn能快速地对GDM粗品中各组分进行初步的结构分析,通过本实验建立了一套利用LC-ESI-MSn对复杂样品中化合物的快速结构归属的方法,为微生物新药的快速结构筛选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多级质谱 格尔德霉素 洋橄榄素 质谱裂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寡糖的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郭明全 宋凤瑞 +3 位作者 陈貌连 白玉 刘志强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77-1581,共5页
采用小柱层析法从刺五加中分离得到刺五加寡糖类系列化合物(刺五加二糖~刺五加六糖).实验结果表明,在正离子模式下的ESI-MS谱中,此类化合物呈现出特征的加合离子峰簇[M+Na]^+/[M+K]^+或[M+H_2O+Na]^+/[M+H_2O+K]^+,可以确定其分子量;... 采用小柱层析法从刺五加中分离得到刺五加寡糖类系列化合物(刺五加二糖~刺五加六糖).实验结果表明,在正离子模式下的ESI-MS谱中,此类化合物呈现出特征的加合离子峰簇[M+Na]^+/[M+K]^+或[M+H_2O+Na]^+/[M+H_2O+K]^+,可以确定其分子量;在负离子模式下的ESI-MS谱中,刺五加寡糖易形成[M—H]^-/[M+nH_2O-H]^-(n<3).还利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ESI-MS^n)对刺五加三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推断出刺五加三糖的组成与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寡糖 电喷多级串联质谱 化学分析 药理活性 植物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快速鉴定木鳖子皂苷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明全 宋凤瑞 +3 位作者 商慧娟 王道武 刘志强 刘淑莹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35-140,共6页
利用电喷雾正负离子多级串联质谱相结合的方法 ,并结合皂苷部分醇解产物和皂苷元的质谱数据 ,鉴定了木鳖子皂苷的结构 。
关键词 鉴定 正负模式 电喷多级串联质谱 木鳖子皂苷 中药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前草中苯乙醇苷化合物的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丽 刘志强 +3 位作者 刘春明 Tsao Rong 吕磊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30-1434,共5页
利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研究了车前草药材中的苯乙醇苷化合物,根据其在负离子条件下表现出的特征质谱行为,提出了车前草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可能的电喷雾质谱碎裂规律,建立了车前草中苯乙醇苷化合物的快速分析、鉴定方法.
关键词 车前草 苯乙醇苷化合物 电喷多级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惠琳 邢俊鹏 +1 位作者 刘志强 刘淑莹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98-202,共5页
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对头孢呋辛、头孢噻吩钠、头孢硫脒、头孢噻利、头孢西丁钠五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了该类化合物的电喷雾质谱特征断裂机理。该类化合物在电喷雾正离子或负离子模式下,均发生C-3位侧链C-X(... 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对头孢呋辛、头孢噻吩钠、头孢硫脒、头孢噻利、头孢西丁钠五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了该类化合物的电喷雾质谱特征断裂机理。该类化合物在电喷雾正离子或负离子模式下,均发生C-3位侧链C-X(X=O、N、S)键的特征断裂,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化合物结构鉴定提供了新方法。在负离子模式下,头孢呋辛二级质谱中β-内酰胺环发生开环断裂,与文献结果一致;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下,头孢噻吩钠、头孢噻利、头孢西丁钠多级串联质谱中均失去C-7位侧链上一分子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电喷多级串联质谱 断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中色素类化合物的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宗晓菲 张慧荣 +1 位作者 李博 李丽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57-362,共6页
利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研究了红花提取物中4种色素类成分,即红花红色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A和红花黄色素B。通过多级串联质谱技术,获得4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并由此获得分子质量信息;根据一些特征中性碎片的丢失,提出... 利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研究了红花提取物中4种色素类成分,即红花红色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A和红花黄色素B。通过多级串联质谱技术,获得4种化合物的分子离子峰,并由此获得分子质量信息;根据一些特征中性碎片的丢失,提出了红花中4种色素类成分的质谱碎裂规律。根据得到的分子质量和碎片信息,并与文献中的已知化合物比较,建立了红花中色素类化合物的快速分析、质谱鉴定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色素类化合物 电喷多级串联质谱(ESI-MS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水溶性多酚酸的多级串联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断裂机理解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红蕾 齐崴 +1 位作者 吴小东 何志敏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29-136,共8页
采用多级串联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MSn)直接进样法研究了丹参水溶性成分的质谱断裂规律,重点讨论了7种主要多酚酸的质谱断裂行为。实验发现:在各类酚酸中,单体丹参素和咖啡酸主要产生碎片离子[M-H-H2O]-,且丹参素比咖啡酸更容易丢失CO2... 采用多级串联电喷雾离子阱质谱(ESI-MSn)直接进样法研究了丹参水溶性成分的质谱断裂规律,重点讨论了7种主要多酚酸的质谱断裂行为。实验发现:在各类酚酸中,单体丹参素和咖啡酸主要产生碎片离子[M-H-H2O]-,且丹参素比咖啡酸更容易丢失CO2;而在二聚体中发现,丹酚酸F的特殊共轭结构导致其中性丢失CO2的几率远高于H2O,丹酚酸A、迷迭香酸和紫草酸除保留单体的质谱断裂行为,还具有自己的特征断裂方式,即丹酚酸A特征丢失丹参素,迷迭香酸中性丢失丹参素的几率远高于咖啡酸,紫草酸丢失五元环上的CO2,产生碎片m/z493.1;多聚体丹酚酸B在发生多级质谱断裂的过程中不断发生重排,最后得到稳定的具有共轭结构的碎片离子m/z321.1。上述规律为丹参水溶性成分的快速分析和鉴定提供了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多酚酸 多级串联电喷离子阱质谱 断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甙及其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研究
15
作者 刘春明 刘志强 +2 位作者 许庆轩 王道武 刘淑莹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82-485,共4页
利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 ( ESI-MSn)研究了淫羊藿甙及其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 ,获得淫羊藿甙的质谱碎裂规律 ;并对淫羊藿甙与铝离子、铁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结构进行了初步确定。结果表明 :淫羊藿甙与铝离子、铁离子可形成比较稳定的 2∶
关键词 淫羊藿甙 金属离子配合物 电喷多级串联质谱 有效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的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继红 曹书霞 +2 位作者 卢建莎 廖新成 赵玉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287,共5页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仪对正负离子模式下5′-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5′-triphosphate,ATP)的各种离子[ATP+H]+、[ATP-nH+(n+1)Na]+(n=0~4)、[ATP-H]-的裂解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可能的裂解过程。实验发现在裂解过程中,ATP脱去γ...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仪对正负离子模式下5′-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5′-triphosphate,ATP)的各种离子[ATP+H]+、[ATP-nH+(n+1)Na]+(n=0~4)、[ATP-H]-的裂解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可能的裂解过程。实验发现在裂解过程中,ATP脱去γ-磷酸时,不仅是P—O键断裂,还存在三磷酸链上β-P‖O中O先夺去碱基上的氨基或核糖环上的羟基中H、N或O再亲核进攻磷引发结构重排,脱去γ-磷酸得到一系列碎片离子。利用理论计算解释了2种重排途径的可能性与碎片离子的丰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三磷酸腺苷(ATP) 电喷雾多级质谱 裂解规律 理论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辅助研究大黄素型蒽醌化合物电喷雾质谱的裂解过程 被引量:5
17
作者 牛燕燕 陈光英 +2 位作者 罗由萍 郑彩娟 周学明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7-372,共6页
从红树植物尖瓣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 var.rhynchopetala)来源的一株青霉菌属真菌Penicillium sp.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出三个大黄素型蒽醌化合物,分别为:大黄素1,3,8-三羟基-6-甲基蒽醌(1,3,8-trihydroxy-6-methyl-anthraquinon... 从红树植物尖瓣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 var.rhynchopetala)来源的一株青霉菌属真菌Penicillium sp.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出三个大黄素型蒽醌化合物,分别为:大黄素1,3,8-三羟基-6-甲基蒽醌(1,3,8-trihydroxy-6-methyl-anthraquinone,JGWY-C)、1,3,5,8-四羟基-6-甲基蒽醌(1,3,5,8-tetrahydroxy-6-methyl-anthraquinone,JGWY-D)和1,3,8-三羟基-6-羟甲基蒽醌(1,3,8-trihydroxy-6-hydroxymethyl-anthraquinone,JGWY-B)。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技术(ESI-IT-MSn)对三个化合物的裂解过程及碎片离子结构进行研究,并运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优化各碎片离子的稳定几何构型和裂解过程的能量变化,进一步验证裂解途径分析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大黄素型蒽醌化合物中酚羟基具有一定的酸性,更容易在负离子模式下形成氧负离子,A环和B环酚羟基在多级裂解过程中易脱去CO和CO_2小分子。这一裂解过程可以作为药物快速检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中质谱的特征碎片离子峰。此外,化合物JGWY-B碰撞诱导裂解α位-CH_2OH脱去H_2形成醛基,这一过程也得到理论计算的支持。该研究为大黄素型蒽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和检测提供了有用的质谱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型蒽醌化合物 次级代谢产物 电喷雾多级质谱 裂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白玉 郭明全 +2 位作者 宋凤瑞 刘志强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84-288,共5页
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对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的特征质谱行为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两类化合物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条件下均可以在 C环发生开环断裂 ,但断裂的位点不同 ;两类化合物生成的碎片离子也... 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对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的特征质谱行为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两类化合物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条件下均可以在 C环发生开环断裂 ,但断裂的位点不同 ;两类化合物生成的碎片离子也有很大差异 ,提出了由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 C环上 3位连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 黄酮类化合物 电喷多级串联质谱 C环 开环断裂 断裂位点 碎片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及电喷雾质谱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丽 刘春明 +2 位作者 刘志强 吕磊 刘淑莹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32-236,共5页
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对肉苁蓉药材粗提物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特征质谱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一些特征的中性碎片丢失,提出了该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通过得到的分子量和碎片信息并与标准化合物以及文献中的已知化合物比... 采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对肉苁蓉药材粗提物中的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的特征质谱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一些特征的中性碎片丢失,提出了该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通过得到的分子量和碎片信息并与标准化合物以及文献中的已知化合物比较,建立了这一类化合物快速鉴定的质谱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电喷多级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分析鉴定防风中色原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丽 桂语歌 +1 位作者 宗晓菲 刘春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1-712,共2页
文章利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技术研究了防风中色原酮类化合物,根据其在正离子条件下表现出的特征质谱行为,提出了防风中色原酮类化合物可能的电喷雾质谱碎裂规律,建立了防风中色原酮类化合物的快速分析、鉴定方法。
关键词 防风 色原酮化合物 电喷多级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