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无糖糕点中9种甜味剂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群 刘川 +4 位作者 郭添荣 廖梅 蒋云露 宫亚君 宋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69-2178,共10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UPLC-ESI-MS/MS)快速测定网购无糖糕点中阿力甜、甜菊糖苷、甘草酸铵、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阿斯巴甜、纽甜、三氯蔗糖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75%甲醇水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HLB固相小柱净化,...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UPLC-ESI-MS/MS)快速测定网购无糖糕点中阿力甜、甜菊糖苷、甘草酸铵、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阿斯巴甜、纽甜、三氯蔗糖的检测方法。样品采用75%甲醇水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HLB固相小柱净化,经C_(18)柱(3.0mm×100mm,1.7μm)分离后,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9种甜味剂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检出限为0.003mg·kg~0.03mg·kg^(-1),方法回收率为78.7%~105.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为2.1%~10.3%。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实用性强,可用于无糖糕点中9种甜味剂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串联质谱 无糖糕点 甜味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苷的电喷雾串联质谱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董红娟 刘志强 +3 位作者 宋凤瑞 于湛 李惠琳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66-2069,共4页
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技术,结合H/D交换方法,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下对白芍药材中主要成分芍药苷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均得到较好的质谱信息,且在正离子模式下,电喷雾质谱分析... 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技术,结合H/D交换方法,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下对白芍药材中主要成分芍药苷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均得到较好的质谱信息,且在正离子模式下,电喷雾质谱分析的灵敏度更高.同时获得了其质谱裂解规律,为白芍中其它化合物的分析鉴定提供了有效的质谱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电喷串联质谱(esi—MS^n) H/D交换 裂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素的电喷雾萃取电离串联质谱 被引量:33
3
作者 丁健桦 王兴祥 +4 位作者 张慧 潘素素 罗明标 李建强 陈焕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14-1719,共6页
采用自制的电喷雾萃取电离源(EESI),结合串联质谱(MSn)技术,对芹菜素这一典型的黄酮类化合物的质谱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下,该化合物均能得到较好的EESI-MS信号,且在负离子检测模式下灵敏度更高.通过对比... 采用自制的电喷雾萃取电离源(EESI),结合串联质谱(MSn)技术,对芹菜素这一典型的黄酮类化合物的质谱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下,该化合物均能得到较好的EESI-MS信号,且在负离子检测模式下灵敏度更高.通过对比芹菜素的EESI-MS和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谱图发现,芹菜素在EESI-MS和ESI-MS中的裂解规律相似,但是EESI是一种比ESI更软的电离模式.根据对芹菜素EESI-MS特征碎片离子的分析提出了芹菜素在EESI-MS中的基本裂解规律,为EESI-MS技术用于复杂基质中痕量芹菜素的快速直接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串联质谱 电喷萃取电离质谱 电喷电离质谱 裂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碱类生物碱电喷雾串联质谱行为及碎片离子稳定性的量子化学计算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兰慧 金莲姬 +3 位作者 苏忠民 仇永清 王勇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40-2344,共5页
乌头碱类生物碱电喷雾串联质谱数据对于分析该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毒性提供了实验依据,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分析乌头类生物碱电喷雾串联质谱碎片稳定性及其断裂规律,可以深入研究乌头碱类的构效关系.用ab initioHF/6-31G*方法优化六种乌... 乌头碱类生物碱电喷雾串联质谱数据对于分析该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毒性提供了实验依据,结合量子化学计算分析乌头类生物碱电喷雾串联质谱碎片稳定性及其断裂规律,可以深入研究乌头碱类的构效关系.用ab initioHF/6-31G*方法优化六种乌头类生物碱结构,在此基础上计算相关活性部位母体与取代基之间的结合能,用以比较、判断化学键的稳定性.用此计算结果较好地解释了C8乙酰基、C14苯甲酰基和N-乙基/甲基等3种取代基失去的先后顺序,以及R3为OH.的吸电子效应对周围原子的影响;研究了缩环丢失中性CO分子的过程,从理论上预测了连在不同位置的4种甲氧基的失去规律.这表明电喷雾串联质谱中乌头碱类化合物经多次碰撞所产生的统计结果与量子化学计算结果符合得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碱 电喷质谱 串联质谱 从头算 结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四逆汤中乌头碱类二萜生物碱的电喷雾串联质谱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勇 宋凤瑞 +2 位作者 金东明 刘志强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5-89,共5页
利用电喷雾串联质谱方法不经柱分离而直接分析复方中药四逆汤中二萜生物碱的组成 ,乌头碱类二萜生物碱在质谱条件下形成质子化分子 ,一种生物碱对应一个分子离子峰 .检测到了苯甲酰单酯型、双酯型和脂类生物碱等 18种二萜生物碱 ,其中... 利用电喷雾串联质谱方法不经柱分离而直接分析复方中药四逆汤中二萜生物碱的组成 ,乌头碱类二萜生物碱在质谱条件下形成质子化分子 ,一种生物碱对应一个分子离子峰 .检测到了苯甲酰单酯型、双酯型和脂类生物碱等 18种二萜生物碱 ,其中苯甲酰中乌头原碱等单酯型生物碱是四逆汤中的主要生物碱成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 四逆汤 乌头碱 二萜生物碱 电喷串联质谱 有效成分 化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的林可胺类抗生素残留 被引量:23
6
作者 徐锦忠 吴斌 +4 位作者 丁涛 沈崇钰 赵增运 陈惠兰 蒋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6-439,共4页
建立了蜂蜜中林可胺类抗生素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固相萃取提取净化、反相液相色谱分离后进行质谱分析,在选择反应监测模式(SRM)下进行特征母-子离子对信号采集... 建立了蜂蜜中林可胺类抗生素林可霉素和氯林可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ESI-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固相萃取提取净化、反相液相色谱分离后进行质谱分析,在选择反应监测模式(SRM)下进行特征母-子离子对信号采集。根据保留时间、母离子和两个特征子离子信息进行定性分析,以共同的基峰离子m/z126进行定量。两种抗生素的检测限(S/N=3)为0.1p.g/kg,定量限为0.5p.g/kg,在1.0~200p.g/L时峰强度与质量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6)。在1.0,5.0,20.0p.g/kg3个添加水平,两种抗生素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80%~110%,日内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日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结果表明,该法简单、灵敏,特异性强,适用于蜂蜜中林可胺类抗生素残留的分析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串联质谱 林可胺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 氯林可霉素 蜂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及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植物源性蛋白中残留的三聚氰胺 被引量:134
7
作者 丁涛 徐锦忠 +4 位作者 李健忠 沈崇钰 吴斌 陈惠兰 李淑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及HPLC-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MS)测定植物源性蛋白中残留的三聚氰胺的方法。利用HPLC-DAD进行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初筛,利用HPLC-MS/MS进行确证。采用三氯乙酸溶液沉淀样品中的蛋白,...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及HPLC-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MS)测定植物源性蛋白中残留的三聚氰胺的方法。利用HPLC-DAD进行样品中三聚氰胺的初筛,利用HPLC-MS/MS进行确证。采用三氯乙酸溶液沉淀样品中的蛋白,同时提取目标分析物,质谱检测时样品再经强阳离子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HPLC-DAD的检测低限为10mg/kg,HPLC-MS/MS的检测低限为0.5mg/kg;HPLC-DA的添加回收率为76%-88%,HPLC-MS/MS的添加回收率为72%-82%(基质匹配曲线校正),两种方法的添加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4%-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串联质谱 三聚氰胺残留 植物源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法检测果汁和葡萄酒中的27种工业染料 被引量:60
8
作者 赵珊 张晶 +1 位作者 杨奕 邵兵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6-362,共7页
建立了以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MS/MS)检测果汁和葡萄酒中27种工业染料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振荡提取,在盐析作用下分层,目标化合物转移至乙腈层中。目标化合物在梯度洗脱条件下经C18柱分离后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 建立了以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UPLC-MS/MS)检测果汁和葡萄酒中27种工业染料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振荡提取,在盐析作用下分层,目标化合物转移至乙腈层中。目标化合物在梯度洗脱条件下经C18柱分离后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其中24种工业染料使用正离子模式检测,流动相为乙腈和0.1%的甲酸水溶液;其余3种工业染料则采用负离子模式检测,流动相为乙腈和水。结果表明:果汁中27种工业染料的定量限(LOQ)为0.1~50μg/kg,回收率为57.0%~117.7%,相对标准偏差为2.4%~17.7%。葡萄酒中的LOQ为0.2~50μg/kg,回收率为40.8%~109.4%,相对标准偏差为1.6%~17.9%。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实现了不同种类的工业染料的同时提取,适合于软饮料中非法添加工业染料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串联四极杆质谱 工业染料 果汁 葡萄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鸡肉中残留的磺胺类和氟喹诺酮类兽药 被引量:30
9
作者 刘芃岩 姜宁 +1 位作者 王英峰 晏利芝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8-352,共5页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鸡肉中两类共10种兽药(3种磺胺和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方法(HPLC-ESI-MS2)。样品经2%醋酸-乙腈提取,正己烷脱脂,过ENVI-18固相萃取柱净化,经氮气吹干后,残余物用流动相定容到1m... 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鸡肉中两类共10种兽药(3种磺胺和7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方法(HPLC-ESI-MS2)。样品经2%醋酸-乙腈提取,正己烷脱脂,过ENVI-18固相萃取柱净化,经氮气吹干后,残余物用流动相定容到1mL。以乙腈和0.05%甲酸溶液作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程序进行液相色谱分离,用质谱检测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10种药物的二级质谱碎裂方式进行分析。10种药物在0.02~2.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8。检出限(LOD)为1.10~6.85μg/kg,定量限(LOQ)为3.68~22.85μg/kg,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8.9%~102.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8.6%(n=3)。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确证能力强,分析时间短,可满足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串联质谱 磺胺 氟喹诺酮 动物源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皂苷的电喷雾负离子多级串联质谱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崔勐 刘志强 +1 位作者 宋凤瑞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323-1325,共3页
Two kinds of saponin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negativ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NESI) mass spectrometry. Under ESI conditions, the - ions of saponins were observed which provide the molecular weights of saponins. The... Two kinds of saponin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negativ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NESI) mass spectrometry. Under ESI conditions, the - ions of saponins were observed which provide the molecular weights of saponins. The fragment pathways of - ions of these two saponins depend on their structures. For steroidic saponins, - ion only produces the fragment ions by the losses of sugar units. For oleanolic saponins, - ion yields the cross ring ions as well as the fragment ions by the losses of sugar units. Moreover, the abundance of the former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atter. The characteristic fragments are used to provide the sequence and some linkage information of sugar moieties of saponins. Especially, their fragment difference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aglycone and the sugar moie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苷 电喷负离子 结构 多级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作用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检测原料奶及奶制品中的三聚氰胺 被引量:21
11
作者 严丽娟 吴敏 +5 位作者 张志刚 周昱 林立毅 方恩华 徐敦明 陈鹭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9-762,共4页
建立了亲水作用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测定原料奶及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方法。样品采用1%三氯乙酸水溶液-乙腈(体积比为1∶1)混合溶液提取,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反相固相萃取柱(MCX)富集净化,亲水作用色谱柱分离,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仪进行检... 建立了亲水作用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测定原料奶及奶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方法。样品采用1%三氯乙酸水溶液-乙腈(体积比为1∶1)混合溶液提取,混合型阳离子交换反相固相萃取柱(MCX)富集净化,亲水作用色谱柱分离,电喷雾串联四极杆质谱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三聚氰胺的质量浓度在0.05~10.0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原料奶及奶制品中的三聚氰胺在0.5,2.5和10mg/kg3个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76.3%~98.7%,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8%;定量限(S/N>10)为0.05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作用色谱-电喷串联质谱 三聚氰胺 原料奶 奶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乌中二萜类生物碱的电喷雾串联质谱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许庆轩 王勇 +2 位作者 刘志强 刘淑莹 田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8-641,共4页
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对传统中药草乌中的二萜类生物碱进行直接分析鉴定.通过实验数据并对比文献发现,草乌中含有单酯型、双酯型、三酯型和脂类等共4种类型生物碱,其中三酯型和脂类生物碱在草乌中为首次发现.由于这些生物碱的结构相似,在... 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对传统中药草乌中的二萜类生物碱进行直接分析鉴定.通过实验数据并对比文献发现,草乌中含有单酯型、双酯型、三酯型和脂类等共4种类型生物碱,其中三酯型和脂类生物碱在草乌中为首次发现.由于这些生物碱的结构相似,在电喷雾串联质谱中碎裂方式相同,因此根据电喷雾串联质谱结果确定了这些生物碱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乌 二萜类生物碱 电喷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生姜中的215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33
13
作者 曹静 庞国芳 +1 位作者 王明林 范春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9-589,共11页
建立了生姜中215种农药多残留测定的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ESI-MS/MS)方法。样品用1%醋酸-乙腈溶液均质提取,经Sep-Pak Vac固相萃取柱净化,乙腈-甲苯(3∶1,v/v)洗脱,旋转蒸发浓缩至约0.5mL后,于室温氮气吹干,用乙腈-水(3∶2,v/v)... 建立了生姜中215种农药多残留测定的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ESI-MS/MS)方法。样品用1%醋酸-乙腈溶液均质提取,经Sep-Pak Vac固相萃取柱净化,乙腈-甲苯(3∶1,v/v)洗脱,旋转蒸发浓缩至约0.5mL后,于室温氮气吹干,用乙腈-水(3∶2,v/v)溶解,以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在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测定。在定量限水平进行添加回收率实验,方法的回收率范围为68.1%~132.6%,其中回收率在70%~120%的占94.4%,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为0.4%~25.0%。方法的检出限(S/N=3)和定量限(S/N=10)范围分别为0.01~70.45μg/L和0.04~234.84μg/L。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要求,适用于生姜中215种农药多残留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电喷串联质谱 农药多残留 生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寡糖的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郭明全 宋凤瑞 +3 位作者 陈貌连 白玉 刘志强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577-1581,共5页
采用小柱层析法从刺五加中分离得到刺五加寡糖类系列化合物(刺五加二糖~刺五加六糖).实验结果表明,在正离子模式下的ESI-MS谱中,此类化合物呈现出特征的加合离子峰簇[M+Na]^+/[M+K]^+或[M+H_2O+Na]^+/[M+H_2O+K]^+,可以确定其分子量;... 采用小柱层析法从刺五加中分离得到刺五加寡糖类系列化合物(刺五加二糖~刺五加六糖).实验结果表明,在正离子模式下的ESI-MS谱中,此类化合物呈现出特征的加合离子峰簇[M+Na]^+/[M+K]^+或[M+H_2O+Na]^+/[M+H_2O+K]^+,可以确定其分子量;在负离子模式下的ESI-MS谱中,刺五加寡糖易形成[M—H]^-/[M+nH_2O-H]^-(n<3).还利用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ESI-MS^n)对刺五加三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推断出刺五加三糖的组成与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寡糖 电喷多级串联质谱 化学分析 药理活性 植物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直接测定黄酒和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 被引量:27
15
作者 王丽娟 柯润辉 +2 位作者 王冰 尹建军 宋全厚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03-907,共5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UPLC-ESI-MS/MS)直接测定黄酒和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方法。黄酒和葡萄酒样品经蒸馏水简单稀释后,过0.22μm微孔滤膜,直接进行UPLC-MS/MS分析检测。以Wa-ters Acquity UPLCTMBEH C18色谱柱...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UPLC-ESI-MS/MS)直接测定黄酒和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方法。黄酒和葡萄酒样品经蒸馏水简单稀释后,过0.22μm微孔滤膜,直接进行UPLC-MS/MS分析检测。以Wa-ters Acquity UPLCTMBEH C18色谱柱为分析柱,乙腈和0.1%(v/v)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采用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以氨基甲酸丁酯(BC)作为内标进行定量。结果表明:方法在2~500μ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5),其对黄酒和葡萄酒的检出限为1.7μg/L,定量限为5.0μg/L,可达到黄酒和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要求。当添加水平为10、20和100μg/L时,黄酒和葡萄酒中待测组分的回收率为90%~102%,日内精密度(n=6)为0.8%~4.5%,日间精密度(n=6)为1.4%~5.6%。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前处理过程不使用有机溶剂,测定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非常适合黄酒和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快速检测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离子化串联质谱 氨基甲酸乙酯 黄酒 葡萄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碱的代谢产物去氧乌头碱的生物转化及其电喷雾串联质谱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宇峰 宋凤瑞 +4 位作者 越皓 国新华 李惠琳 刘志强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51-2055,共5页
采用人肠内细菌和乌头碱体外温孵的方法,探讨去氧乌头碱在人肠内的生物转化.利用离子阱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直接分析去氧乌头碱的转化产物.乌头类生物碱及其代谢产物在正离子电喷雾质谱条件下形成质子化分子([M+H]+),通过多级... 采用人肠内细菌和乌头碱体外温孵的方法,探讨去氧乌头碱在人肠内的生物转化.利用离子阱和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直接分析去氧乌头碱的转化产物.乌头类生物碱及其代谢产物在正离子电喷雾质谱条件下形成质子化分子([M+H]+),通过多级串联质谱进行结构表征.去氧乌头碱可被人肠内细菌转化,通过脱酰基、脱甲基脱羟基以及酯化反应产生新型的单酯型、双酯型和脂类生物碱等10余种代谢产物.双酯型的去氧乌头碱的毒性较高,当它被肠内细菌转化为单酯型和脂类生物碱时会使其毒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氧乌头碱 肠内细菌 生物转化 电喷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9种微囊藻毒素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明 唐访良 +2 位作者 陈峰 徐建芬 张丽娜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55,共5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SPE-UPLC-ESI-MS/MS)联用技术分析水中9种微囊藻毒素的方法。样品经SPE提取和净化后,以Waters ACQUITY UPLCTM BEH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含0.1%甲酸乙腈和含0.1%甲酸水作为流...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SPE-UPLC-ESI-MS/MS)联用技术分析水中9种微囊藻毒素的方法。样品经SPE提取和净化后,以Waters ACQUITY UPLCTM BEH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以含0.1%甲酸乙腈和含0.1%甲酸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电离、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质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9种微囊藻毒素在0.1~50μg/L或0.5~1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0~0.999 8,方法的检出限(以3倍信噪比计)为0.1~0.5 ng/L;高、中、低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75.8%~109%,相对标准偏差为0.49%~10.0%。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准确,检测范围广,分析速度快。应用该方法检测了杭州市两处水库水样中的微囊藻毒素,分别检出了3种和8种微囊藻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串联质谱 微囊藻毒素 地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16种全氟有机化合物 被引量:23
18
作者 张明 唐访良 +3 位作者 俞雅雲 陈峰 徐建芬 叶永根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2-476,共5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水中16种全氟有机化合物的高通量检测方法。样品经 WAX 固相萃取柱富集和净化后,采用 Waters ACQUITY UPLCTM BEH C18色谱柱,含2 mmol/L乙酸铵的甲醇和含2 mmol/...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水中16种全氟有机化合物的高通量检测方法。样品经 WAX 固相萃取柱富集和净化后,采用 Waters ACQUITY UPLCTM BEH C18色谱柱,含2 mmol/L乙酸铵的甲醇和含2 mmol/L乙酸铵的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负离子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16种全氟有机化合物在0.5~100μg/L或1.0~100μg/L 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7~0.9999,方法的检出限为0.06~0.46 ng/L;高、中、低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67.6%~103%,相对标准偏差为2.94%~12.0%。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准确且检测范围广,分析速度快,是一种适于实际水样中全氟有机化合物检测分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串联质谱 全氟有机化合物 地表水 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esi-MS 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列ι-卡拉胶寡糖制备及其电喷雾串联质谱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波 于广利 +4 位作者 郝翠 赵峡 嵇国利 胡艳南 王玉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3-308,共6页
以ι-卡拉胶为原料,在稀酸条件下进行酸水解得到其寡糖混合物,采用低压凝胶渗透色谱(LPGPC)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10个寡糖单体.在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高效薄层层析(HPTLC)对其纯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 以ι-卡拉胶为原料,在稀酸条件下进行酸水解得到其寡糖混合物,采用低压凝胶渗透色谱(LPGPC)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10个寡糖单体.在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高效薄层层析(HPTLC)对其纯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和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用电喷雾碰撞诱导串联质谱(ESI-CID-MS/MS)对其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分别是还原端为2-硫酸-3,6-内醚半乳糖(A2S)和非还原端为4-硫酸-半乳糖(G4S)的ι-卡拉胶二至二十糖.这些酸法水解制备的寡糖结构新颖,不同于ι-卡拉胶酶法制备的新ι-卡拉胶寡糖.这不仅丰富了海洋寡糖库数据,也为进一步运用糖生物芯片技术探索其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ι-卡拉胶寡糖 分离纯化 电喷串联质谱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尿样中的麻黄碱和N-甲基麻黄碱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琳 张福成 +3 位作者 王朝虹 蒋晔 许萌 李虹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98-902,共5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SPE-UPLC-ESI MS/MS)联用方法,定量测定尿样中的麻黄碱和N-甲基麻黄碱。样品经Oasis MCX柱提取、纯化和富集后,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电离,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质谱进行定性和定量...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SPE-UPLC-ESI MS/MS)联用方法,定量测定尿样中的麻黄碱和N-甲基麻黄碱。样品经Oasis MCX柱提取、纯化和富集后,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电离,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质谱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麻黄碱和N-甲基麻黄碱在0.025 0~2.5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和0.999 2,提取回收率高于80%,提取效率的RSD小于5.0%,检出限均达到0.01μg/L,可大大延长尿样检材中麻黄碱和N-甲基麻黄碱的检测周期。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为尿液中痕量麻黄碱和N-甲基麻黄碱的分析提供了灵敏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串联质谱 麻黄碱 N-甲基麻黄碱 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