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时分复用(OTDM) 系统中基于电吸收调制器(EAM) 的短脉冲光源及解复用器的设计考虑(英文)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贤炳 叶培大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12期1096-1101,共6页
研究了电吸收调制器(EAM) 的衰减随外加反向电压增加而指数增加的情形下,短脉冲光源的脉冲输出和解复用器的开关窗口对EAM 的消光效率、反向DC 偏置电压以及正弦RF 驱动信号的幅度等参量的依赖关系- 在基于EAM 的短脉... 研究了电吸收调制器(EAM) 的衰减随外加反向电压增加而指数增加的情形下,短脉冲光源的脉冲输出和解复用器的开关窗口对EAM 的消光效率、反向DC 偏置电压以及正弦RF 驱动信号的幅度等参量的依赖关系- 在基于EAM 的短脉冲光源中,输出脉冲的消光比等于EAM 消光效率η与正弦驱动电压峰峰值Vpp 的乘积,输出光脉冲的消光比和脉宽均与EAM 的反向偏置电压无关,但输出脉冲的峰值功率与η、Vpp 和Vb 都有关系- 在基于EAM的解复用器中,为了使解复用器的开关窗口近似为矩形,可利用EAM 的削波效应,使Vpp/2> Vb- 在EAM 的消光效率η已知时,通过仔细设计反向DC 偏置电压Vb 和正弦驱动电压的峰峰值Vpp ,达到OTDM 解复用器所需要的开关窗口形状、宽度和消光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调制器 光时分复用 光通信 短脉冲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0Gbit/s光时分复用(OTDM)系统中基于电吸收调制器(EAM)的光分插复用器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贤炳 叶培大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0年第9期27-31,共5页
提出了一种光时分复用 (OTDM )系统中完全基于电吸收调制器的光分插复用器(O ADM ) ,该复用器具有简单的结构和灵活上下话路的能力。然后对实现这种O ADM所需要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 吸收调制器 光时分复用 光分插复用器 光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个和级联电吸收调制器超短光脉冲的产生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安斌 伍剑 +3 位作者 张帆 林金桐 赵玲娟 王圩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3-56,共4页
为研究电吸收调制器 (EAM)产生超短光脉冲的性能 ,在考虑电吸收调制器频率响应的基础上 ,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的方法 ,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基于国产单个和级联电吸收调制器的超短光脉冲产生 ,实验和理论相符 基于单EAM可以产生占... 为研究电吸收调制器 (EAM)产生超短光脉冲的性能 ,在考虑电吸收调制器频率响应的基础上 ,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的方法 ,从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基于国产单个和级联电吸收调制器的超短光脉冲产生 ,实验和理论相符 基于单EAM可以产生占空比近 12 %的短脉冲 ,级联EAM可产生占空比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调制器(eam) 超短光脉冲 频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吸收调制器的高速时钟信号的提取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安斌 伍剑 林金桐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189-1191,共3页
对高速光时分复用系统中 (2× 10Gb/s)基于电吸收调制器 (EAM )的注入光电混合振荡器的时钟提取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 实验证明 ,光电混合振荡器必须保证一定的增益才能提取出时钟 ,在此基础上 ,无论光电混合振荡器内或外的光功率的... 对高速光时分复用系统中 (2× 10Gb/s)基于电吸收调制器 (EAM )的注入光电混合振荡器的时钟提取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 实验证明 ,光电混合振荡器必须保证一定的增益才能提取出时钟 ,在此基础上 ,无论光电混合振荡器内或外的光功率的增加 ,将增加提取时钟的幅度 ,减小提取时钟的时间抖动 当偏置电压一定时 ,射频幅度增加 ,则电吸收调制器的窗口变窄 ,提取时钟幅度增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时分复用(OTDM) 吸收调制器(eam) 混合振荡器 时钟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速行波电吸收调制器的k值设计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傅思镜 童洲森 +2 位作者 刘叶新 邓莉 林位株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06-809,共4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超高速行波电吸收调制器 (TW EAM)设计的“k值带宽法” 该方法考虑了影响调制器带宽的阻抗失配、相速度失配、微波衰减等因素 ,说明一个优化设计的TW EAM其带宽可达到 14
关键词 行波吸收调制器(TW-eam) 调制带宽 共面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行波电吸收调制器电极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傅思镜 童洲森 +2 位作者 刘叶新 邓莉 林位株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1-294,共4页
从电极设计的角度对行波电吸收调制器 (TW EAM)的带宽进行分析 ,用一个共面波导的TW EAM的测量数据进行设计计算演示 ,介绍了本设计方法的计算过程 .计算演示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相吻合 .文章还分析了中间电极宽度和电极间距对带宽的影... 从电极设计的角度对行波电吸收调制器 (TW EAM)的带宽进行分析 ,用一个共面波导的TW EAM的测量数据进行设计计算演示 ,介绍了本设计方法的计算过程 .计算演示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相吻合 .文章还分析了中间电极宽度和电极间距对带宽的影响 .并简单说明用它计算设计的一个GaAs/GaAlAs多量子阱 (MQWS)T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行波吸收调制器 调制带宽 共面波导 量子阱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吸收调制器实现标记擦除的新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程黎黎 邵宇丰 +2 位作者 陈林 文双春 刘海燕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01-1404,共4页
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正交光标记擦除的新方法.利用频移键控调制产生80Gbit/s载荷,采用强度调制产生2.5Gbit/s标记,然后利用电吸收调制器在分组交换网络核心节点处擦除旧标记,再加入新标记实现信息在网络中继续传输.理论分析和... 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正交光标记擦除的新方法.利用频移键控调制产生80Gbit/s载荷,采用强度调制产生2.5Gbit/s标记,然后利用电吸收调制器在分组交换网络核心节点处擦除旧标记,再加入新标记实现信息在网络中继续传输.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验证了此方案擦除标记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全光网络 光标记交换 强度调制 频率调制 吸收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分光功能的电吸收调制器分析
8
作者 刘叶新 陈晓文 +4 位作者 邢晓波 吴添洪 傅思镜 文锦辉 林位株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37-1140,共4页
利用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和导模传输分析法,对GaAs/AlGaAs多量子阱波导型电吸收调制器和多模干涉型分束器的光传播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制作具有分光功能的电吸收调制器的设想,并进行了模拟和实验验证.
关键词 吸收调制器 多模干涉型分束器 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 导模传输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吸收调制器特性研究
9
作者 税奇军 唐炳华 董赛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1-72,76,共3页
针对电吸收调制器在光纤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电吸收调制器的插入损耗和由电吸收调制器组成的光纤无线通信系统的误码率和噪声系数。发现在波长从1530~1570nm范围内插入损耗都比较小;在工作波长为1550nm的通信系统内实现... 针对电吸收调制器在光纤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电吸收调制器的插入损耗和由电吸收调制器组成的光纤无线通信系统的误码率和噪声系数。发现在波长从1530~1570nm范围内插入损耗都比较小;在工作波长为1550nm的通信系统内实现了速率为2.5Gb/s信号在200km长度的标准光纤内传榆。系统功率衰减很小,在选择合适的匹配阻抗下,通信系统噪声系数能够达到12dB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调制器 光纤无线通信系统 插入损耗 误码率 噪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40Gb/s电吸收调制器的Al_2O_3高速热沉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建柏 熊兵 +3 位作者 王健 蔡鹏飞 孙长征 罗毅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5-108,共4页
设计制作了面向40Gb/s电吸收调制器(EAM)的高速微波过渡热沉,并进行了EAM管芯级封装测试的验证.这种基于氧化铝(Al2O3)的热沉采用共面波导(CPW)传输线以实现低损耗微波传送,以及Ta2N薄膜电阻用于EAM的阻抗匹配,采用Ti/Cu/N... 设计制作了面向40Gb/s电吸收调制器(EAM)的高速微波过渡热沉,并进行了EAM管芯级封装测试的验证.这种基于氧化铝(Al2O3)的热沉采用共面波导(CPW)传输线以实现低损耗微波传送,以及Ta2N薄膜电阻用于EAM的阻抗匹配,采用Ti/Cu/Ni/Au金属材料作为CPW传输线电极材料,从而保证CPW传输线与Ta2N电阻材料之间良好的电接触,使热沉的典型反射系数在0—40GHz范围内均达到优于-21dB的水平.作为验证,采用该种热沉用于高速EAM的管芯级封装,测试得到小信号调制响应带宽超过40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热沉 吸收调制器 共面波导传输线 薄膜 阻抗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光纤结构的石墨烯电吸收调制器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锋 金晓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17-2125,共9页
利用石墨烯优越的光学性能,构建了基于全光纤结构的石墨烯电吸收调制器。设计了调制器的结构,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双重研究。首先,根据石墨烯的光学可调特性研究了其化学势和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接着,基于全光纤结构设计了石墨烯电吸收... 利用石墨烯优越的光学性能,构建了基于全光纤结构的石墨烯电吸收调制器。设计了调制器的结构,并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双重研究。首先,根据石墨烯的光学可调特性研究了其化学势和介电常数之间的关系。接着,基于全光纤结构设计了石墨烯电吸收调制器,并分析了它的整体有效折射率和化学势的变化关系。对提出的光纤石墨烯调制器进行仿真分析,并与传统半导体电吸收调制器进行对比,实现了一个全光纤结构的石墨烯调制器。对实现的调制器进行了系统的性能测试。结果显示:仿真的四层石墨烯的全光纤电吸收调制器的调制效率可以达到0.233dB/mm,在12.9mm的长度上可实现0.2V的摆动电压。实验测试验证了提出的全光纤石墨烯调制器的可行性;但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其半波电压约为120V,3dB调制器带宽为100 MHz。与传统石墨烯波导调制器相比,提出的调制器显示了半波电压小,调制效率高,尺寸小,同时具有低的插入损耗低等优势,适合在未来全光纤RoF系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调制器 石墨烯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全光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个电吸收调制器产生超平坦双光梳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维亮 喻春雨 +3 位作者 费彬 高迪 顾均 朱闻真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45,共4页
为产生频率间隔相同而又平坦的光频梳,基于单个多量子阱电吸收调制器强度调制特性,设计出一种新型超平坦双光梳产生方案。通过在电吸收调制器前置矩形滤波器,精密控制多量子阱电吸收调制器的反向偏置电压与射频驱动信号幅度,滤除频谱的... 为产生频率间隔相同而又平坦的光频梳,基于单个多量子阱电吸收调制器强度调制特性,设计出一种新型超平坦双光梳产生方案。通过在电吸收调制器前置矩形滤波器,精密控制多量子阱电吸收调制器的反向偏置电压与射频驱动信号幅度,滤除频谱的中心谱线后,得到了平坦度为0.01dB的双光梳。利用Optisystem7.0软件进行仿真,其对不同线宽(100kHz、10 MHz和20 MHz)的激光光源均可产生位于中心谱线两侧对称的、带宽均为300 GHz、谱线均为15条、谱线间距均为20GHz以及平坦度可达0.01dB的双光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梳 吸收调制器 平坦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吸收调制器及其在现代光子技术中的应用(本期优秀论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丽敏 陈根祥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41-44,共4页
对EAM在超短光脉冲产生、全光信息处理(3R)、光时分复用(OTDM)和波长转换等下一代全光通信网中的若干重要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同时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在相关领域研究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 吸收调制器 交叉吸收调制 光时分复用 波长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吸收调制器的40Gb/s光学3R再生器模型设计及性能分析
14
作者 夏金光 张中平 +1 位作者 沈华 梁秀帅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0-61,共2页
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而且性能稳定的40Gb/s光学3R再生器,它由基于电吸收调制的两个波长转换器与基于行波电吸收调制器的光时钟恢复器构成。
关键词 波长转换(WC) 吸收调制器(eam) 光时钟恢复(OCR) 行波吸收调制器(TW-e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波电吸收调制器中脊宽对频带宽度的影响
15
作者 邢晓波 刘叶新 +2 位作者 陈晓文 傅思镜 林位株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95-1798,共4页
根据行波电吸收调制器(TWEAM)的微波传输特性,提出了等效电路模型.制作了工作波长为850nm的GaAs/GaAlAs材料的TWEAM,并通过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特性阻抗Z0、微波传输常数γ和S21,得出脊宽对器件微波特性的影响.从理论上验证了较小脊宽可... 根据行波电吸收调制器(TWEAM)的微波传输特性,提出了等效电路模型.制作了工作波长为850nm的GaAs/GaAlAs材料的TWEAM,并通过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特性阻抗Z0、微波传输常数γ和S21,得出脊宽对器件微波特性的影响.从理论上验证了较小脊宽可以降低微波和光波之间的速度失配、波导的传输损耗及传输线和终端及源端之间的阻抗失配.理论模拟得出:脊宽为2μm时,器件提供的带宽为23.9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吸收调制器(TW—eam) 特性阻抗 传输常数 调制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GaAs/InAlAs多量子阱电吸收光调制器
16
作者 金峰 孙可 +5 位作者 俞谦 王健华 李德杰 蔡丽红 黄绮 周钧铭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7年第6期24-26,共3页
在国内首次设计并制作了脊波导结构的In(0.53)Ga(0.47)As/In(0.52)Al(0.48)AS多量子阱电吸收型光调制器,并对它的工作特性进行了测试。在3.0V的驱动电压下实现了20dB以上的消光比,光3dB带宽达到了3GHz。对限制光调制器带宽的主要原... 在国内首次设计并制作了脊波导结构的In(0.53)Ga(0.47)As/In(0.52)Al(0.48)AS多量子阱电吸收型光调制器,并对它的工作特性进行了测试。在3.0V的驱动电压下实现了20dB以上的消光比,光3dB带宽达到了3GHz。对限制光调制器带宽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器件电容限制了带宽的提高,这主要是由于SiO2刻蚀液的钻蚀导致SiO2绝缘层厚度减小造成的。改进制作工艺可望大大改善调制器的工作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器 吸收 多量子阱 INGAAS/INAL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吸收调制器的40Gbit/s光发射单元
17
作者 姚宏颖 王子宇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06-1009,共4页
采用电吸收调制器(EAM)作为电光调制器件,实现了基于电时分复用(ETDM)工作方式的40Gbit/s光发射单元,并采用SDH 42.836(Gbit/s标准数据库)对其进行了测试实验.在42.836Gbit/s数据率下,其输出光信号消光比达10dB以上,光眼图信噪比... 采用电吸收调制器(EAM)作为电光调制器件,实现了基于电时分复用(ETDM)工作方式的40Gbit/s光发射单元,并采用SDH 42.836(Gbit/s标准数据库)对其进行了测试实验.在42.836Gbit/s数据率下,其输出光信号消光比达10dB以上,光眼图信噪比约11.4,抖动方均根值1.3~1.4ps;在G.652光纤中传输1km后,消光比大于9dB,光眼图信噪比约7.1,抖动方均根值为1.4~1.5ps,这些技术指标达到了实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调制器 时分复用 工作点 40Gbit/s光发射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吸收调制器产生光脉冲的波形和啁啾的测量
18
作者 杨罕 严祺 +3 位作者 杜建 李德辉 孙伟 衣茂斌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4年第z1期127-132,共6页
利用条纹分辨二次谐波相关法,对电吸收调制器产生的光脉冲进行了测量.在不假定光脉冲波形情况下,通过迭代计算,重建光脉冲的波形和位相.在2.5GHz微波调制下测量得到,电吸收调制器产生的光脉冲半极大全宽为30.8ps,波形接近sech2型,频率... 利用条纹分辨二次谐波相关法,对电吸收调制器产生的光脉冲进行了测量.在不假定光脉冲波形情况下,通过迭代计算,重建光脉冲的波形和位相.在2.5GHz微波调制下测量得到,电吸收调制器产生的光脉冲半极大全宽为30.8ps,波形接近sech2型,频率啁啾约3.8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纹分辨二次谐波相关 吸收调制器 啁啾 光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时干涉结构辅助的电吸收调制波长变换研究(英文)
19
作者 朱宇鹏 杨彦甫 +2 位作者 颜丙阳 钟杰昌 姚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1-25,共5页
基于电吸收调制器,对比分析了无延时干涉仪装置和有延时干涉仪装置条件下波长变换的情形.10Gb/s归零码光信号波长变换的实验证明,延时干涉仪装置可有效消除变换后光信号的脉冲拖尾,并极大地改善信号的消光比指标.分析了电吸收调制器偏... 基于电吸收调制器,对比分析了无延时干涉仪装置和有延时干涉仪装置条件下波长变换的情形.10Gb/s归零码光信号波长变换的实验证明,延时干涉仪装置可有效消除变换后光信号的脉冲拖尾,并极大地改善信号的消光比指标.分析了电吸收调制器偏置电压、数据信号功率、变换波长等工作参数对波长变换性能的影响,发现无论有无延时干涉仪装置,均需合理设置偏置电压来优化波长变换信号的接收灵敏度;在-3.0V偏置电压条件下,有延时干涉仪装置时,灵敏度增益达2.0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调制器 延时干涉仪 交叉吸收调制 波长变换 消光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联叠加式固态脉冲调制器的设计 被引量:8
20
作者 陶小辉 张建华 +1 位作者 王旭明 范青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1年第1期84-87,共4页
介绍了固态调制器电路常用的拓扑结构,讨论了开关直接串联与加法器叠加两种拓扑结构的特点。设计了基于IGBT的串联叠加式固态刚管脉冲调制器,调制器通过充电电源变压器实现电位隔离,采用6路调制单元串联叠加,并利用脉冲变压器升压至40 k... 介绍了固态调制器电路常用的拓扑结构,讨论了开关直接串联与加法器叠加两种拓扑结构的特点。设计了基于IGBT的串联叠加式固态刚管脉冲调制器,调制器通过充电电源变压器实现电位隔离,采用6路调制单元串联叠加,并利用脉冲变压器升压至40 kV。重点讨论了该类型调制器研制中的关键技术,分析了脉冲变压器铁芯饱和现象并提出解决方法;讨论了吸收电路的计算选取,给出了有无吸收电路时,IGBT的C、E两端电压波形;分析并解决了脉冲波形过冲控制以及电磁干扰噪声抑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器 串联叠加 饱和 吸收 过冲 磁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