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及负荷电压静态特性的电力系统最小负荷裕度的快速评估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永强 刘光晔 +1 位作者 廖庭坚 雷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28,共6页
负荷裕度是静态电压稳定性最重要指标之一,定义了非线性复变电力系统的最小负荷裕度。利用非线性电路动态等值方法,引入功率参变量,构造拉格朗日函数。证明非线性电力网络负荷节点获取极大有功功率的必要条件:负荷静态等值阻抗模等于负... 负荷裕度是静态电压稳定性最重要指标之一,定义了非线性复变电力系统的最小负荷裕度。利用非线性电路动态等值方法,引入功率参变量,构造拉格朗日函数。证明非线性电力网络负荷节点获取极大有功功率的必要条件:负荷静态等值阻抗模等于负荷节点看进系统的动态等值阻抗模,然后提出评估电压稳定性的阻抗模裕度指标。同一扰动下,阻抗模裕度越小,电压稳定性越薄弱,节点负荷裕度越小,只需计算最薄弱节点的最大负荷裕度,即系统最小负荷裕度。通过阻抗模裕度最先到达零来确定最薄弱节点获取的极大有功功率,计算其最大负荷裕度。计及负荷功率扰动方式与负荷电压静态特性,通过对IEEE30节点系统的仿真表明:单节点负荷功率扰动方式及恒定阻抗与恒定电流负荷比例的增加,提高了系统的最小负荷裕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变 动态等值 负荷裕度 阻抗模裕度 电压静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计及负荷电压静态特性的配网潮流新型前推回代算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星阳 张建华 +2 位作者 刘念 陈加盛 李振动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93-97,共5页
鉴于当前配电网潮流计算采用恒功率负荷模型不能准确反映网络潮流分布,提出在潮流计算中考虑负荷静态电压特性。针对传统前推回代法在解决该问题时,存在算法效率降低、对负荷静态电压特性呈强敏感性的缺陷,将传统前推回代法中前推功率... 鉴于当前配电网潮流计算采用恒功率负荷模型不能准确反映网络潮流分布,提出在潮流计算中考虑负荷静态电压特性。针对传统前推回代法在解决该问题时,存在算法效率降低、对负荷静态电压特性呈强敏感性的缺陷,将传统前推回代法中前推功率、回代电压改为前推回代都进行电压迭代,设计了一种新的前推回代法。IEEE36节点系统测试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求解配电网潮流,且算法效率对负荷静态电压特性变化具有弱敏感性。同时,通过潮流结果分析负荷静态电压特性变化对系统电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潮流 前推回代 负荷静态电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综合负荷电压静态特性模型
3
作者 贺剑洪 杜正春 +1 位作者 方万良 夏道止 《西北电力技术》 2004年第2期10-13,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机理性负荷模型,只需知道综合负荷中感应电动机所占的比例以及整个网络的最大电压降落,就可以对负荷模型进行参数求取、特性曲线计算和精度评估,得出该模型,能较精确地表示综合负荷电压静态特性。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综合负荷 电压静态特性 负荷模型 配电网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静态电压特性的虚拟电厂精准调控方法
4
作者 田济源 范帅 +2 位作者 杨冬阳 黄任可 何光宇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770-4787,共18页
虚拟电厂(VPP)是挖掘需求侧灵活性的重要手段。现有研究多将需求侧资源划分为可控和不可控两类,在优化模型中将后者视为与决策无关的参数。然而,由于负荷客观存在静态电压特性,VPP调控引发的节点电压变化必然影响不可控资源的实际功率,... 虚拟电厂(VPP)是挖掘需求侧灵活性的重要手段。现有研究多将需求侧资源划分为可控和不可控两类,在优化模型中将后者视为与决策无关的参数。然而,由于负荷客观存在静态电压特性,VPP调控引发的节点电压变化必然影响不可控资源的实际功率,导致VPP难以实现精准调控。为此,该文提出考虑负荷静态电压特性的VPP精准调控方法。首先,建立了考虑负荷静态电压特性的VPP运行模型,在优化模型中精细化地考虑不可控资源功率受决策变量被动变化的影响关系;其次,针对负荷静态电压特性引入所产生的模型求解难题,建立了适应VPP控制策略的负荷静态电压特性方程,实现高效的模型在线求解;最后,基于实际系统的算例分析发现,该文方法可以在VPP运行问题中准确考虑不可控资源受其他资源调控带来的影响,进而以更小的调节代价达到合格的功率目标跟踪精度。该研究解决了当前VPP因调节粗略而仅在削峰填谷等单一场景应用的不足,为VPP发挥负荷跟踪、自动功率控制、运行备用等多类型调节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电压特性 虚拟电厂 精准调控 需求侧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灵敏度和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的直流受端交流系统电压薄弱区域评估方法 被引量:18
5
作者 潘学萍 李乐 +2 位作者 黄华 颜君凯 杨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共8页
提出综合无功-电压灵敏度与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的直流受端交流系统电压薄弱区域评估方法,并在灵敏度及静态电压稳定计算中计及了负荷静态电压特性。以计及负荷静态电压特性的交直流电力系统潮流方程为基础,计算交流节点电压相对于直流落... 提出综合无功-电压灵敏度与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的直流受端交流系统电压薄弱区域评估方法,并在灵敏度及静态电压稳定计算中计及了负荷静态电压特性。以计及负荷静态电压特性的交直流电力系统潮流方程为基础,计算交流节点电压相对于直流落点无功功率的灵敏度;基于连续潮流法,计算计及负荷静态电压特性的直流受端交流系统静态电压稳定裕度,综合这2个指标识别电压薄弱区域。并进一步地比较了不同ZIP负荷占比、不同直流控制方式对直流落点近区交流系统电压薄弱区域评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互联电力系统 无功-电压灵敏度 静态电压稳定裕度 负荷静态电压特性 电压薄弱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负荷电压静特性的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被引量:38
6
作者 朱星阳 张建华 +1 位作者 刘文霞 邱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7-223,共7页
针对传统前推回代算法在考虑负荷静态电压特性时存在迭代次数较多、对负荷静态电压特性变化呈强敏感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前推回代法。与传统前推回代法相比,改进算法的效率对负荷静态电压特性变化的敏感性较弱。研究了各种类型分布... 针对传统前推回代算法在考虑负荷静态电压特性时存在迭代次数较多、对负荷静态电压特性变化呈强敏感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前推回代法。与传统前推回代法相比,改进算法的效率对负荷静态电压特性变化的敏感性较弱。研究了各种类型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ors,DG)在改进前推回代算法中的计算模型,克服了前推回代法只适用于P、Q恒定型负荷节点的限制。以IEEE 36节点系统为例验证了算法和模型的有效性和鲁棒性,并分析了不同负荷静态电压特性、不同类型DG对算法收敛性及系统潮流的影响,为DG合理接入配电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 静态电压特性 分布式电源 配电网 潮流计算 改进前推回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陷阱分布对SiC MOSFET准静态C-V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高秀秀 王勇志 +3 位作者 胡兴豪 周维 刘洪伟 戴小平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4-300,323,共8页
为了分析4H-SiC/SiO_(2)固定电荷和界面陷阱对MOSFET准静态电容-电压(C-V)特性曲线的影响机制,对不同栅氧氮退火条件下的n沟道4H-SiC双注入MOSFET(DIMOSFET)进行了氧化层中可动离子、界面陷阱分布和准静态C-V特性曲线的测试,并结合仿真... 为了分析4H-SiC/SiO_(2)固定电荷和界面陷阱对MOSFET准静态电容-电压(C-V)特性曲线的影响机制,对不同栅氧氮退火条件下的n沟道4H-SiC双注入MOSFET(DIMOSFET)进行了氧化层中可动离子、界面陷阱分布和准静态C-V特性曲线的测试,并结合仿真探讨了测试频率、固定电荷、4H-SiC/SiO_(2)界面陷阱分布对准静态C-V特性曲线的影响。实验和仿真结果表明:电子和空穴界面陷阱分别影响准静态C-V曲线的右半部分和左半部分;界面陷阱的E0、Es、N0(E0为陷阱能级中心与导带底能级或价带顶能级之差,Es为陷阱能级分布的宽度,N0为陷阱能级分布的密度峰值)对准静态C-V曲线的影响是综合的;当E0为0 eV,Es为0.2 eV,电子和空穴捕获截面均为1×10^(-18) cm^(2),电子和空穴界面陷阱的N0分别为5×10^(12) eV^(-1)·cm^(-2)和2×10^(12) eV^(-1)·cm^(-2)时,4H-SiC DIMOSFET准静态C-V仿真曲线和实测曲线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H-SIC 双注入MOSFET(DIMOSFET) 界面陷阱 静态电容-电压(C-V)特性 可动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可控并联补偿长输电线路的电压控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生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8-134,共7页
对于并补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的电压控制,设定边界条件、简化线路等值参数、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斜率、系统静态电压特性等,将导致较大计算误差。本文采用线路分布参数的准确等值模型,建立给定边界条件下长线路电压分布的直接解析算法,... 对于并补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的电压控制,设定边界条件、简化线路等值参数、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斜率、系统静态电压特性等,将导致较大计算误差。本文采用线路分布参数的准确等值模型,建立给定边界条件下长线路电压分布的直接解析算法,量化简化等值参数模型的计算误差。采用并联支路电纳为控制变量,建立包括SVC斜率和系统静态电压特性的SVC电压控制模型,计算不同电压扰动下的SVC电纳增量,以及并补控制后的节点电压和长线路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输电系统 并联补偿 电压控制 静态电压特性 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测数据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区域等效惯量评估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马燕峰 李金媛 +2 位作者 王子建 赵书强 郭润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406-5421,共16页
新能源发电类型、渗透率及控制方式的不同会影响电力系统实时惯量,评估惯量水平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抗扰动能力。该文在分析风电、光伏的虚拟惯性响应特性及其对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影响的基础上,考虑负荷静态电压特性,提出一种基于量测... 新能源发电类型、渗透率及控制方式的不同会影响电力系统实时惯量,评估惯量水平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抗扰动能力。该文在分析风电、光伏的虚拟惯性响应特性及其对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影响的基础上,考虑负荷静态电压特性,提出一种基于量测数据的新能源电力系统区域等效惯量实时评估方法。评估结果计及发电机惯量、新能源虚拟惯量和负荷等效惯量。为了减小因扰动后频率分布特性造成的误差,从加权平均数的角度提出频率采样点的选取及区域频率的计算方法,解决了量测数据众多且获取困难的问题。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对传统电力系统及新能源电力系统区域等效惯量评估均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区域等效惯量评估 量测数据 联络线功率 虚拟惯性控制 静态电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PMU的配电网潮流计算 被引量:10
10
作者 万蓉 薛蕙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37,44,共6页
考虑在配电网中加入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进行潮流计算,理论上正确可行并能提高配电网潮流计算的收敛速度。但在实际应用中,PMU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使用传统前推回代潮流算法和对负荷静态电压特性变化敏感性弱的前推回代算法分别对IEEE... 考虑在配电网中加入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MU)进行潮流计算,理论上正确可行并能提高配电网潮流计算的收敛速度。但在实际应用中,PMU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使用传统前推回代潮流算法和对负荷静态电压特性变化敏感性弱的前推回代算法分别对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考虑PMU测量误差时,使用传统前推回代潮流算法能够保证潮流计算结果的精度并能提高计算收敛速度;考虑PMU测量误差时,使用对负荷静态电压特性变化敏感性弱的前推回代算法抗误差性更强;2种算法都表明将PMU安装于普通节点时的算法计算精度比PMU安装在DG节点时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潮流计算 分布式电源 同步相量测量单元 静态电压特性 前推回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极端扰动的孤岛微电网潮流优化控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聪 颜伟 +3 位作者 李丹 张海兵 赵霞 毛艳丽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1-227,共7页
考虑源荷功率的极端扰动对微电网潮流和频率的影响,以及电流型和电压型微电源在三相潮流控制方面的差异,提出了计及源荷功率极端扰动的孤岛微电网三相潮流的优化控制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了电流型和电压型两种微电源的控制方式以及源荷... 考虑源荷功率的极端扰动对微电网潮流和频率的影响,以及电流型和电压型微电源在三相潮流控制方面的差异,提出了计及源荷功率极端扰动的孤岛微电网三相潮流的优化控制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了电流型和电压型两种微电源的控制方式以及源荷功率的静态频率电压特性。模型的目标函数为正常状态的系统网损最小,约束条件考虑了下一时刻源荷功率的正常状态和极端扰动状态的潮流及频率安全约束。为了满足潮流在频率控制方面的要求,对正常状态,除考虑源荷功率的一次调节能力以外,还考虑了电源功率的二次调节能力。而对极端扰动状态,只考虑了源荷功率的一次调节能力。模型的求解采用预测-校正原对偶内点法。IEEE 33节点修正算例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型控制方式 内点法 孤岛微电网 静态频率电压特性 三相最优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源荷协调控制的微电网一次调频模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晶晶 屈靖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5-198,177,共5页
较高的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导致微电网惯性不足,孤岛情况下调频能力较差。为提高微电网一次调频快速性及经济性,提出考虑电压参与的源荷共同调频控制策略。首先分析电压变化对负荷实际吸收功率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频率变化的过程,并提... 较高的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导致微电网惯性不足,孤岛情况下调频能力较差。为提高微电网一次调频快速性及经济性,提出考虑电压参与的源荷共同调频控制策略。首先分析电压变化对负荷实际吸收功率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频率变化的过程,并提出基于电压的频率控制法,在传统调频控制的基础上利用电压辅助调频,以降低大扰动对微电网频率的干扰。在DIgSILENT/PowerFactory仿真软件中建立典型微电网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改善微电网调频能力,有效提高调频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微电网 一次调频 电压调节 负载电压静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阻抗矩阵的配电网故障测距算法 被引量:38
13
作者 郑涛 潘玉美 +2 位作者 郭昆亚 王增平 孙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233-3240,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阻抗矩阵的配电网故障测距改进算法,故障后,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及参数会随之改变,引起节点阻抗矩阵的变化,形成故障后的节点阻抗矩阵,其中含有未知量故障距离和过渡电阻,利用节点阻抗的物理意义建立测距表达式。该算... 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阻抗矩阵的配电网故障测距改进算法,故障后,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及参数会随之改变,引起节点阻抗矩阵的变化,形成故障后的节点阻抗矩阵,其中含有未知量故障距离和过渡电阻,利用节点阻抗的物理意义建立测距表达式。该算法仅需要变电站出线电压、电流作为输入量,迭代计算故障区段上游母线的电压、电流,代入已建立的测距表达式求出故障距离和过渡电阻;为适应配网中负荷特性不统一、时变的特点,提出采用静态电压特性的负荷模型模拟负荷,采用此模型可以更加精确地计算故障后各负荷及分支的分流,使得故障测距结果更加准确;并提出结合配电系统的馈线自动化功能减少伪故障点个数实现故障点的定位;文章最后在PSCAD中搭建配电网IEEE 34节点模型,在Matlab中实现文中提出的故障测距算法,仿真测试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测距 节点阻抗矩阵 静态电压特性负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eumatic resistance network analysis and dimension optimization of high pressure electronic pneumatic pressure reducing valve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志鹏 王宣银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3期666-671,共6页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a self-deigned high pressure electronic pneumatic pressure reducing valve (EPPRV) with slide pilot are introduced.The resistance value formula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 The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a self-deigned high pressure electronic pneumatic pressure reducing valve (EPPRV) with slide pilot are introduced.The resistance value formula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istance and pressure of three typical pneumatic resistances are obtained.Then,the method of stat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nly considering pneumatic resistances is proposed,the resistance network from gas supply to load is built up,an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s derived from the flow rate formulas and flow conservation equations,with the compressibility of high pressure gas and temperature drop during the expansion considered in the model.Finally,the pilot spool displacement of 1.5 mm at an output pressure of 15MPa and the enlarging operating stroke of the pilot spool are taken as optimization targets,and the optimization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and the model mentioned abov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PPRV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The idea of stat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based on pneumatic resistance network is valuable for the design of pneumatic components or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pressure pressure reducing valve pneumatic resistance dimension optimization geneti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